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要促进因子超家族成员2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马晟 王希君 +4 位作者 刘振荣 王雅茹 胡楠 荣维淇 肖汀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3期187-194,共8页
目的:探讨主要促进因子超家族成员2a(MFSD2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评估其对肝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424例肝细胞癌和50例癌旁转录组数据以及相关临床... 目的:探讨主要促进因子超家族成员2a(MFSD2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评估其对肝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424例肝细胞癌和50例癌旁转录组数据以及相关临床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平台,在泛癌组织中比较MFSD2A的表达情况。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探索MFSD2A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MFSD2A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使用GEPIA2数据库检索相关基因,进一步进行通路富集分析,探索MFSD2A的分子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验证肝细胞癌肿瘤组织中MFSD2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TCGA数据分析显示,MFSD2A基因在不同肿瘤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普遍存在差异,与癌旁组织相比,在肝细胞癌组织中低表达(P<0.01)。MFSD2A在>60岁组(P=0.014)、病理分级G1组(P<0.01)、血液中AFP含量≤400 ng/mL组(P<0.01)表达量升高。MFSD2A高表达组肿瘤患者的总生存期(P=0.008)、无进展生存期(P=0.008)和无复发生存期(P=0.016)均显著延长。MFSD2A及其相互作用蛋白主要涉及脂质代谢相关的PPAR信号通路。免疫组织化学验证结果显示,相对于MFSD2A低表达组患者,MFSD2A高表达组患者预后更好(P=0.016),且随着患者MFSD2A评分升高,血清AFP水平下降。结论:MFSD2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MFSD2A可能通过调控肝脏脂质代谢抑制肝细胞癌的进展,提示其可能是肝细胞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促进因子超家族成员2a 肝细胞癌 预后 甲胎蛋白 脂质代谢
下载PDF
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对可手术小肝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荣维淇 吴凡 +5 位作者 余微波 吴健雄 王黎明 田斐 安松林 冯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比较可手术小肝癌选择性适时半肝血流阻断法与肝十二指肠韧带阻断法(Pringle法)对患者中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根据肝血流阻断不同方式,将我院腹部外科222例小肝癌手术患者分为无肝门阻断、选择性适时半肝血流阻断与Pringle法3组,对... 目的比较可手术小肝癌选择性适时半肝血流阻断法与肝十二指肠韧带阻断法(Pringle法)对患者中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根据肝血流阻断不同方式,将我院腹部外科222例小肝癌手术患者分为无肝门阻断、选择性适时半肝血流阻断与Pringle法3组,对以上患者进行随访,收集生存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选择性适时半肝血流阻断组与无肝门阻断和Pringle法组患者之间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0.04)。无肝门阻断、选择性适时半肝血流阻断和Pringle法组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81.3%、93.3%和76.0%,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5年生存率分别为70.6%、90.8%和50.7%,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选择性适时半肝血流阻断组3年生存率与5年生存率均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在小肝癌可手术患者中应用选择性适时半肝血流阻断较Pringle法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肝切除 肝血流阻断 预后
下载PDF
小肠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荣维淇 王黎明 +4 位作者 吴凡 崔修铮 刘立国 苗成利 吴健雄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小肠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综合治疗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GIST25例临床资料。结果恶性GIST23例(92.0%),交界性恶性GIST2例(8.0%)。临床常见的症状为腹痛、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肿瘤完全切除23例(92.0%),姑息性切除... 目的探讨小肠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综合治疗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GIST25例临床资料。结果恶性GIST23例(92.0%),交界性恶性GIST2例(8.0%)。临床常见的症状为腹痛、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肿瘤完全切除23例(92.0%),姑息性切除2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17,CD34阳性率分别为94.4%(17/18)和50.0%(10/20)。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随访时间8年,复发和转移18例。全部病例术后口服伊玛替尼(格列卫),中位无瘤生存期短期服药组(15±3)月,长期服药组(52±3)月。全组无瘤生存期(35±13)月,转移、复发后中位生存期未治疗组(6±0.3)月,单纯服药组(23±10)月;服药加手术组(51±11)月,平均生存期(12±13)月。短期服药组与长期服药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7.0%、21.0%、21.0%和100.0%、82.0%、36.0%。肿瘤转移、复发后未治疗组,单纯服药组与服药手术组0.5、1、3、5年肿瘤复发后生存率分别为14.0%、0.0%、0.0%、0.0%,64.0%、51.0%、0.0%、0.0%和88.0%、83.0%、76.0%、21.0%。结论小肠GIST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依靠临床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CD34阳性的联合诊断。肿瘤的完整切除和分子靶向综合治疗是小肠GIST的主要手段。肿瘤复发转移后的积极治疗是获得良好预后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诊断 小肠 胃肠道间质肿瘤/外科学 胃肠道间质肿瘤/病理学 综合疗法 免疫组织化学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影响早期胃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荣维淇 周志祥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0-464,共5页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rcinoma,EGC)是指肿瘤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无论是否存在淋巴结的转移。EGC的5年生存率达90%以上,但仍有少数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影响EGC预后的因素很多,目前公认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组织类型及...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rcinoma,EGC)是指肿瘤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无论是否存在淋巴结的转移。EGC的5年生存率达90%以上,但仍有少数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影响EGC预后的因素很多,目前公认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组织类型及分化程度是影响早期胃癌预后的重要困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治疗 微转移 预后 因素
下载PDF
肝癌肝移植 被引量:2
5
作者 荣维淇 吴健雄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3期36-38,42,共4页
关键词 肝癌 肝移植
下载PDF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34例的诊治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荣维淇 吴健雄 +1 位作者 邵永孚 赵平 《胰腺病学》 2004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 提高胰岛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对 1986年 1月 ~ 2 0 0 1年 10月间我院收治的 34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多以腹部包块和腹痛为首发症状。良性肿瘤 2 8例 ,恶性 6例。术... 目的 提高胰岛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对 1986年 1月 ~ 2 0 0 1年 10月间我院收治的 34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多以腹部包块和腹痛为首发症状。良性肿瘤 2 8例 ,恶性 6例。术前 B超、CT及 MRI检查可作肿瘤定位 ,其中 30例肿瘤来源于胰腺。手术治疗 33例 ,采用肿瘤切除术、远端胰腺切除加脾切除术、或 Whipple手术 ,肿瘤恶性者术后辅以放、化疗。随访 2 4例 ,其中良性 18例 ,均存活 ;恶性 6例中 1例于术后 6年死亡 ,5例存活 ,至目前已生存 1年者 2例 ,3年者 2例 ,9年者 1例。结论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早期缺乏临床症状 ,不易发现。B超、CT及 MRI是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肿瘤对周围组织浸润和肿瘤转移是恶性胰岛细胞瘤最可靠的诊断标准。手术切除是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恶性者辅以放、化疗 ,预后一般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预后 诊断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下载PDF
胃癌骨转移的诊断与综合治疗 被引量:6
7
作者 荣维淇 吴健雄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3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 探讨胃癌骨转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2年10月诊治的胃癌骨转移9例。9例均为多发骨转移并均侵及脊柱,其中8例分别合并骨盆、股骨、肋骨、胸骨、顶骨、软脑膜等处转移。患者大多因疼痛首诊,经X线平片(9例)、C... 目的 探讨胃癌骨转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2年10月诊治的胃癌骨转移9例。9例均为多发骨转移并均侵及脊柱,其中8例分别合并骨盆、股骨、肋骨、胸骨、顶骨、软脑膜等处转移。患者大多因疼痛首诊,经X线平片(9例)、CT(7例)、MRI(5例)、及ECT(9例)等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2例)。5例接受单纯化疗;4例化疗加放疗,其中1例颈椎转移合并病理性骨折,以颈托外固定。结果 9例全部获得确诊,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疼痛均获得较明显的缓解,未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随访2~24个月,9例中有2例至今存活,最长者18个月,7例于骨转移后4~24个月死亡。结论 胃癌骨转移应强调综合治疗,化疗和放疗能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外科手术是综合治疗的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诊断 综合治疗 疼痛 影像学 检查 实验室 病理 骨转移癌
下载PDF
胃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荣维淇 吴健雄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6年第5期469-472,共4页
关键词 胃肿瘤/诊断
下载PDF
胰腺癌骨转移 被引量:1
9
作者 荣维淇 吴健雄 吴凡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6年第5期267-272,共6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3年间胰腺癌骨转移病例2例。结果经X线、B超、CT、ECT,淋巴细胞rDNA分析,肿瘤细胞学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等方法确诊。1例女性胰腺低分化腺癌,术后2年胸椎及右骶髂骨转移,... 目的探讨胰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3年间胰腺癌骨转移病例2例。结果经X线、B超、CT、ECT,淋巴细胞rDNA分析,肿瘤细胞学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等方法确诊。1例女性胰腺低分化腺癌,术后2年胸椎及右骶髂骨转移,接受放疗后半年后死亡;1例男性胰腺癌伴胸腰椎骨转移,在行梗阻性黄疸内引流术后1个月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尚未能接受对骨转移灶的治疗。结论影像学检查是发现骨转移瘤的主要方法。胰腺癌骨转移,预后差,除对原发肿瘤治疗外,应积极治疗骨转移灶以延长此类晚期患者的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骨转移
下载PDF
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安全下切缘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成锋 邵永孚 +1 位作者 兰忠民 荣维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安全下切缘。方法:对1983年1月~1992年12月10年间完成的402例直肠癌保肛手术,按性别、年龄、Duke’s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肿瘤占据肠周的周径、术式和手术下切缘等变量进...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安全下切缘。方法:对1983年1月~1992年12月10年间完成的402例直肠癌保肛手术,按性别、年龄、Duke’s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肿瘤占据肠周的周径、术式和手术下切缘等变量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了对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1、3、5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局部复发率23.9%。其影响因素有:Duke’s B,C期(P<0.01),肿瘤占据肠周径>1/2(P<0.01),细胞中分化(P<0.01)和低分化(P<0.05),溃疡型(P<0.05)和浸润型(P<0.01)肿瘤及下切缘距离(2~3cm)(P<0.01)。远处转移率为44.8%,影响因素有:Duke’s B期(P<0.01)和C期(P<0.05),细胞中低分化(P<0.05),肿瘤占据肠周径>1/2(P<0.05)及溃疡型肿瘤(P<0.01)。1、3、5年生存率为84.3%、78.4%和 59.7%。下切缘距离仅对 1年生存率有影响(P<0.05),对 3、5年生存率无影响(P>0.05)。肿瘤分期、细胞分化、大体类型、肿瘤大小对生存率均有影响。结论:对于直肠癌保肛手术,传统的2~3cm的下切缘是不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保肛术 复发 肿瘤转移 安全下切缘
下载PDF
肝细胞腺瘤的临床诊治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7
11
作者 安松林 王黎明 +6 位作者 荣维淇 吴凡 余微波 刘发强 冯莉 田斐 吴健雄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48-451,455,共5页
目的分析肝细胞腺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外科切除并经病理诊断为肝细胞腺瘤的1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肝细胞腺瘤一般无明显症状,邵分表现为右上腹隐痛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1例合并乙肝,l... 目的分析肝细胞腺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外科切除并经病理诊断为肝细胞腺瘤的1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肝细胞腺瘤一般无明显症状,邵分表现为右上腹隐痛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1例合并乙肝,l例合并乙肝及丙肝,所有患者AFP均为阴性。术前诊断符合率为43.75%(7/16)。均接受手术治疗,随访10~160个月,l例术后130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后健康存活,其余患者均健康生存。结论肝细胞腺瘤好发于年轻女性,超重可能与发病有关,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常规影像学方法确诊率较低,CT、MRI增强扫描有一定诊断价值。手术切除是肝细胞腺瘤主要的治疗方法。治疗后可复发,需定期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腺瘤 肝切除术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肝部分切除术后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健雄 荣维淇 +4 位作者 王黎明 刘立国 吴凡 王一澎 朱一鸣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9-211,214,共4页
目的:观察肝肿瘤肝部分切除术后早期使用EN对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各类肝肿瘤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术后连续4 d使用EN联合PN;对照组术后连续4 d单纯使用PN。结果:两组病人术前状况无统计学差异。研究... 目的:观察肝肿瘤肝部分切除术后早期使用EN对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各类肝肿瘤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术后连续4 d使用EN联合PN;对照组术后连续4 d单纯使用PN。结果:两组病人术前状况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病人术后第7天ALB、PA、总胆红素(TB IL)、凝血酶原时间(PT)等明显优于对照组,转氨酶两组病人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病人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研究组病人术后5~7 d平均进食量多于对照组;两组病人术后1~4 d胃肠减压液量、腹泻发生率、感染发生率等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肝肿瘤肝部分切除术后病人早期适当行EN治疗,有利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和术后消化功能,并可能有助于病人肝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肝切除 肝肿瘤
下载PDF
4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晓明 胡士杰 +2 位作者 吴健雄 荣维淇 王黎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874-876,共3页
目的:评价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及预后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诊治,提高生存率。方法: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7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4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获随访。结果:41例患者中AFP阳性率9... 目的:评价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及预后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诊治,提高生存率。方法: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7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4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获随访。结果:41例患者中AFP阳性率9.8%(4/41),肝硬化阳性率22.0%(9/41)。根治性切除组1、3、5年生存率82.3%、45.8%、45.8%;非根治性切除组1、3年生存率9.2%、0%。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根治性切除(P<0.01)、淋巴结转移(P<0.01)、术前直接胆红素水平(P=0.012)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途径。根治性切除、淋巴结转移、术前胆红素水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手术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静 安松林 +4 位作者 王黎明 荣维淇 吴凡 冯莉 吴健雄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28-31,36,共5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14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前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焦虑和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4...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14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前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焦虑和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42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前SAS平均标准分为(55.41±10.13)分,69.01%(98/142)的患者伴有焦虑情绪,术前SDS平均标准分为(54.59±12.22)分,59.86%(85/142)的患者伴有抑郁情绪。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来源、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结论肝细胞癌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应充分认识此现象并给予合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4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健雄 胡士杰 +2 位作者 荣维淇 王黎明 邵永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2-334,共3页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70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4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患者中,行根治性切除18例,1、3、5生存率分别为82.3%、45.8...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70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4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患者中,行根治性切除18例,1、3、5生存率分别为82.3%、45.8%、45.8%;姑息性切除10例,1、3年生存率分别为11.1%、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x^2=21.38,P〈0.01)。行开腹取活检9例,1、3年生存率分别11.1%、0;与姑息性切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02,P=0.89)。淋巴结阴性组25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4%、27.3%、27.3%;淋巴结阳性组16例,1、3年生存率分别为61.8%、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x^2=13.85,P〈0.01)。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应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手术
下载PDF
应用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研究大肠癌药敏的异质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田海梅 李艳芬 +7 位作者 吴健雄 曹冬艳 荣维淇 刘毅 李茉 王海鹏 王小兵 张伟 《癌症进展》 2005年第5期436-441,共6页
目的探讨用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ATP-TCA)研究大肠癌药敏的异质性和个体化疗的可行性。方法用ATP-TCA检测58例大肠癌标本对16种单药或联合用药的敏感性。结果个体之间的药物敏感性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单药中最有效的药物... 目的探讨用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ATP-TCA)研究大肠癌药敏的异质性和个体化疗的可行性。方法用ATP-TCA检测58例大肠癌标本对16种单药或联合用药的敏感性。结果个体之间的药物敏感性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单药中最有效的药物为长春瑞滨、羟基喜树碱、氟尿嘧啶和紫杉醇。联合用药最有效的是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阿糖胞苷,91.6%(11/12)的标本对其敏感,其次是氟尿嘧啶+顺铂+阿霉素,健择+顺铂和5-FU氟尿嘧啶+长春新碱+卡氮芥。结论大肠癌对抗癌药物的敏感程度存在着异质性。ATP生物荧光肿瘤药敏检测技术可用于为大肠癌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荧光肿瘤药敏检测技术 大肠癌
下载PDF
腹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安松林 荣维淇 +4 位作者 王黎明 吴凡 冯莉 田斐 吴健雄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3例腹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女8例、男5例,中位年龄24岁(15~57岁)。临床表现为腹部肿物、腹部... 目的分析腹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3例腹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女8例、男5例,中位年龄24岁(15~57岁)。临床表现为腹部肿物、腹部不适隐痛、发热、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特异性。SMA、MSA、Vim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均为阳性。本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1~76月(中位44月),1例术后13月复发,再次手术后无复发,其余12例无复发和转移。结论腹腔IMT缺乏典型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明确诊断依靠病理检查,SMA、MSA、Vim多为阳性,有助于IMT的诊断,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脾肿瘤31例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士杰 吴健雄 +4 位作者 荣维淇 祁付珍 王黎明 朱怀宇 邵永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脾肿瘤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经皮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士杰 吴健雄 +2 位作者 荣维淇 祁付珍 朱怀宇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5年第5期471-472,共2页
关键词 肝肿瘤 经皮微波凝固治疗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
20
作者 丁伟 邵永孚 +2 位作者 吴健雄 张峰 荣维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174-1174,共1页
关键词 胰腺 肿物 患者 乳头状瘤 CA199 查体 肠系膜上静脉 密度 肝肾功能 十二指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