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基于“韩流”扩散的分析
1
作者 庄谦之 揭晓 《韩国研究论丛》 2022年第2期160-173,209,210,共16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国际联系的日益密切,当代国家间的竞争不仅是军事、政治、经济的竞争,更表现为文化、信息的竞争。韩国是以发达的文化产业著称且对东亚国家颇有辐射性的国家。近年来,韩国的文化产业沿着全球商品流通网络,借由互联...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国际联系的日益密切,当代国家间的竞争不仅是军事、政治、经济的竞争,更表现为文化、信息的竞争。韩国是以发达的文化产业著称且对东亚国家颇有辐射性的国家。近年来,韩国的文化产业沿着全球商品流通网络,借由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以商品的形式快速广泛扩散到中国,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对此,中国需要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途径、文化符号体系和网络技术等方面入手,在国际形象宣传、网络安全治理、公共舆论塑造上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和文化领导权,从而形成文化商品、文化符号和信息科技三位一体的意识形态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流” 意识形态 互联网 文化产业
下载PDF
“仓颉造字”说的形成与汉字内涵的演变 被引量:1
2
作者 罗筠筠 庄谦之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2-103,8,共13页
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关汉字起源的一个重要学说,"仓颉造字"说诞生于先秦,形成于两汉。在先秦时期有关"仓颉造字"说的讨论中,造字是一门为人称道的技艺,且具备象征自然万物和设立社会法则的"道"与"法&qu... 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关汉字起源的一个重要学说,"仓颉造字"说诞生于先秦,形成于两汉。在先秦时期有关"仓颉造字"说的讨论中,造字是一门为人称道的技艺,且具备象征自然万物和设立社会法则的"道"与"法"的内涵。到了两汉时期,"仓颉造字"说的叙事在先秦的基础上,增添了与天相感而生以及辅助王政的要素,并最终在许慎的调和与综合中得到了权威性的确定。伴随着"仓颉造字"说的形成,汉字确立了其融体现技艺、象征自然万物、设立社会法则、与天相感而生以及辅助王政为一体的多维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颉造字 汉字 先秦两汉 许慎
原文传递
魏晋南北朝时期琅琊王氏的书法艺术与美学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筠筠 庄谦之 《艺术工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1,共6页
琅琊王氏是魏晋南北朝的世家大族,也是书法史上著名的书法世家。特别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琅琊王氏每一代中都有不少擅长书法的成员。王羲之、王献之的成就,和整个家族的书法成就密不可分。从东晋的王导到王羲之,一直到南梁北周时候的王褒... 琅琊王氏是魏晋南北朝的世家大族,也是书法史上著名的书法世家。特别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琅琊王氏每一代中都有不少擅长书法的成员。王羲之、王献之的成就,和整个家族的书法成就密不可分。从东晋的王导到王羲之,一直到南梁北周时候的王褒,琅琊王氏不仅在家族的血脉延续上,也在家族学风传承、家族的文化氛围上为每一代成员的书法艺术成就和审美风尚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琅琊王氏 书法 美学
原文传递
美的困惑:书法与物象
4
作者 王忠勇 庄谦之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193,共2页
以物象喻书法常祖述造字时的取诸万物,后辄以天地万物喻书法。此说在汉唐之际显得『比况奇巧』难以捉摸。后世出现将物象具体化的杂体书,以弥补书法中不见物象的缺陷和矛盾。书法理论在汲汲于文字来源、文字美感神秘化的叙述背后,存在... 以物象喻书法常祖述造字时的取诸万物,后辄以天地万物喻书法。此说在汉唐之际显得『比况奇巧』难以捉摸。后世出现将物象具体化的杂体书,以弥补书法中不见物象的缺陷和矛盾。书法理论在汲汲于文字来源、文字美感神秘化的叙述背后,存在着对书法的文化内涵、书法与中国哲学的关系的焦虑,有着如何论述书法美的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物象论 杂体书 困惑
原文传递
重读赵壹《非草书》
5
作者 庄谦之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5期158-160,共3页
赵壹撰写《非草书》旨在非议草书风潮。在赵壹的论述中,草书因为缺乏神圣来源而备受诟病,反映了新书体进入书法史传统所面临的门槛。其次,赵壹反对不务经术仅学习书法的做法,反映了儒生对书法作为获取道德和政治资源这一功能的警惕。此... 赵壹撰写《非草书》旨在非议草书风潮。在赵壹的论述中,草书因为缺乏神圣来源而备受诟病,反映了新书体进入书法史传统所面临的门槛。其次,赵壹反对不务经术仅学习书法的做法,反映了儒生对书法作为获取道德和政治资源这一功能的警惕。此外,高超的书法多受道德和神妙资助,耽溺其中被视为是一种危险且无益的学书方法。以上都反映了早期书论传统的书法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草书 道德 天然 工夫
原文传递
尋求現代化:晚清民國書法的身份轉變
6
作者 莊謙之 《书法研究》 CSSCI 2022年第4期185-198,共14页
在晚清民國時期書法的現代轉型中,書法從商業、科學和民族國家的發展中獲得新的生存基礎,并相應地被改造成更具客觀、科學、平民性格的書法,從而較爲徹底地改變其文弱萎靡的風貌。這一轉型折射出書法從“内容强制”走向“形式强制”的... 在晚清民國時期書法的現代轉型中,書法從商業、科學和民族國家的發展中獲得新的生存基礎,并相應地被改造成更具客觀、科學、平民性格的書法,從而較爲徹底地改變其文弱萎靡的風貌。這一轉型折射出書法從“内容强制”走向“形式强制”的現代命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國 士大夫 富强 科學 書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