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劳力型热射病患者的护理要点及体会
1
作者 李爱梅 莎宁 +2 位作者 李菲菲 李海玲 林慧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6期112-114,共3页
总结1例劳力型热射病患者护理观察要点及体会,该患者发病后未及时给予有效降温,导致病情持续恶化,发病后12 h呈深昏迷状态,后期并发严重感染、心脏停搏,救治无效而死亡。劳力型热射病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及时快速降温与脏器功能支持是保... 总结1例劳力型热射病患者护理观察要点及体会,该患者发病后未及时给予有效降温,导致病情持续恶化,发病后12 h呈深昏迷状态,后期并发严重感染、心脏停搏,救治无效而死亡。劳力型热射病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及时快速降温与脏器功能支持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力型热射病 急救 降温 护理
下载PDF
劳力型热射病早期识别对预后的影响——附1例死亡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慧艳 娄云鹏 +3 位作者 莎宁 顾晓峰 武玉田 李海玲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5-16,共2页
劳力型热射病(EHS)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在进行长时间体力活动时更容易发生。EHS发生后,现场识别与即时处置尤为关键,否则进展迅速并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全面了解EHS,通过快速有效降温措施阻止病情进展尤为重要。本文通过一例EHS患... 劳力型热射病(EHS)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在进行长时间体力活动时更容易发生。EHS发生后,现场识别与即时处置尤为关键,否则进展迅速并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全面了解EHS,通过快速有效降温措施阻止病情进展尤为重要。本文通过一例EHS患者的发病、现场识别、后续评估与患者入院后病情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进一步明确EHS从运动现场到急诊科识别诊断和快速降温治疗策略,以期为EHS患者的急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力型热射病 现场识别 快速有效降温
下载PDF
持续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对急性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海玲 缪文丽 +2 位作者 任红贤 林慧艳 莎宁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2-354,共3页
目的 探讨持续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对急性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61例,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25例)和死亡组(36例).于入ICU 3 ... 目的 探讨持续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对急性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61例,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25例)和死亡组(36例).于入ICU 3 d内或停用镇静剂24 h后持续12 h监测BIS,取其均值(BISmean)、记录BIS最大值(BISmax)和最小值(BISmin).记算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存活概率(P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于监测当日取静脉血检测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分析BISmean与GCS评分、$100蛋白、NS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无明显差异.死亡组APACHE Ⅱ评分(分)明显高于生存组(27.36±5.99比23.28±6.69),PS明显低于生存组(0.31±0.17比0.49±0.19),住ICU时间(d)明显短于生存组(6.33±4.48比27.88±54.46),P〈0.05或P〈0.01.②死亡组BISmean、BISmax、BISmin、GCS均明显低于生存组(BISmean:35.45±28.31比55.91±17.53,BISmax:51.92±34.24比74.84±16.58,BISmin:22.39±24.83比39.68±15.72,GCS评分(分):3.64±1.19比5.60±2.22],P〈0.05或P〈0.01;血清S100蛋白、NSE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S100蛋白(μg/L):7.54±10.49比1.18±1.57,NSE(μg/L):120.74±109.01比49.83±54.94],均P〈0.01.③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BISmean与GC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79,P=0.003),与S100蛋白、NSE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1=-0.418,P1=0.001;r2=-0.290,P2=0.023).结论 BIS监测具有无创、直观、易于操作、可连续监测的特点,可以作为判断急性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早期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脑损伤 急性 预后
原文传递
年龄分层的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临界值预测重症监护病房病死率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海玲 王洪萍 +2 位作者 娄云鹏 缪文丽 莎宁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08-512,共5页
目的 探讨年龄分层的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顺序收入解放军第四○一医院ICU 2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65岁组(105例... 目的 探讨年龄分层的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顺序收入解放军第四○一医院ICU 2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65岁组(105例)和≥65岁组(190例).记录患者入ICU 24 h内的血清NT-proBNP、红细胞比容(HCT)、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存活概率(PS).以ICU病死率为预测终点.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NT-proBNP对预后预测的价值.结果 ①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率,病死率,循环、消化、神经系统及术后患者比例,HCT、PCT、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5岁组男性比例、APACHEⅡ评分、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比例、NT-proBNP明显高于<65岁组[男性比例:51.6%比33.0%,x2=9.093,P=0.003; APACHEⅡ评分(分):22.94±8.10比19.44±8.51,Z=-3.259,P=0.001;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比例:29.47%比17.14%,x2=5.472,P=0.024;NT-proBNP(ng/L):5 859.00(2 050.75,23 802.75)比2 882.00(275.15,6 236.00),Z=-5.514,P=0.000];而PS、多发伤和其他疾病患者比例及eGFR明显低于<65岁组[PS:59.0(31.5,79.0)%比70.0(40.0,84.0)%,Z=-3.431,P=0.001;多发伤患者比例:0.53%比17.14%,x2=30.987,P=0.000;其他疾病比例:5.79%比13.33%,x2=4.962,P=0.030;eGFR(mL·min-1·1.73 m-2):81.07(45.77,131.80)比95.54(33.64,165.55),Z=-2.214,P=0.027].②<65岁组NT-proBNP预测病死率的曲线下面积(AUC)[95%可信区间(95%CI)]明显大于≥65岁组及全体患者[0.825(0.738~0.892)比0.664(0.592~0.731)、0.725(0.670~0.775),Z1=-2.835,P1=0.005; Z2=-1.995,P2=0.046].③<65岁组NT-proBNP临界值(2 882 ng/L)的敏感度(76.10%比64.10%)、特异度(82.35%比67.12%)、阳性预测值(90.0%比75.8%)、阴性预测值(62.2%比53.8%)明显高于≥65岁组NT-proBNP临界值(6 062 ng/L).结论 危重病患者以不同年龄分层界定的NT-proBNP临界值评价病死率较为客观和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分层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危重症 预测
原文传递
热射病的发病学特点及流行病学进展 被引量:38
5
作者 王洪萍 莎宁 +2 位作者 秦秀菊 娄云鹏 李海玲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02-704,共3页
热射病是一种重症致命性中暑,以核心体温>40℃、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谵妄、惊厥、昏迷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来看,热射病可定义为高体温诱导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的多器官... 热射病是一种重症致命性中暑,以核心体温>40℃、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谵妄、惊厥、昏迷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来看,热射病可定义为高体温诱导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2],其过程类似于严重脓毒症,血管内皮损伤可能是其主要的致病机制[3]。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可分为非劳力性热射病和劳力性热射病。热射病发生率波动在17.6/10万人~250/10万人,有明显的季节性与地域差异[3-4],而中暑患者中热射病发生率可增至35%~40%[6-7]。热射病病死率为6.9%~9.7%[6-7],热浪期间可高达62.6%[8]。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热射病的预防胜于治疗[9]。为加强对热射病的认识和预防,现就热射病的发病学特点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学特点 热射病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多器官功能障碍 注意力不集中
原文传递
劳力性热射病救治时机对预后的影响:附2例对比报告 被引量:9
6
作者 娄云鹏 王洪萍 +2 位作者 李海玲 陈玮 莎宁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4-746,共3页
受全球气候变暖进程不断加快的影响,我国各地年平均气温及各月份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1],并表现出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气温升高快的特点[2]。随着气温上升,热射病(HS)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且病情进展快、救治难度大、病死率高,... 受全球气候变暖进程不断加快的影响,我国各地年平均气温及各月份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1],并表现出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气温升高快的特点[2]。随着气温上升,热射病(HS)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且病情进展快、救治难度大、病死率高,医务工作者面临巨大挑战。虽然近年来HS的诊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总体预后不容乐观,医务人员对救治时机的把握成为HS救治成功的重要制约因素。本科救治了?2例重症劳力性热射病(EHS)患者,预后差异明显,与救治时机的把握关系密切,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差异 热射病 劳力性 救治 全球气候变暖 平均气温 医务工作者 EH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