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版业的改革发展与观念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莫久愚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89-95,共7页
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并试图概括描述三个不同阶段的总体特征 ,进而考察某些出版观念的变化。
关键词 出版改革 观念 变化
下载PDF
《新译集注〈蒙古秘史〉》评介
2
作者 莫久愚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蒙古秘史》 评介 集注 蒙古学研究 学术领域 国内外 学者 出版
下载PDF
动态的、立体的明代蒙古史——读《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
3
作者 莫久愚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54-56,共3页
列入国家“八五”重点出版项目的五卷本《蒙古民族通史》将由我校出版社在“八五”期间陆续出版。该通史最早问世的是第三卷明代蒙古史,已于1991年5月出版。本卷作者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曹永年教授。《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以下简... 列入国家“八五”重点出版项目的五卷本《蒙古民族通史》将由我校出版社在“八五”期间陆续出版。该通史最早问世的是第三卷明代蒙古史,已于1991年5月出版。本卷作者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曹永年教授。《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以下简称《通史》第三卷)共七章21节,计299千字,上起1368年北元始建,下讫1635年蒙古大汗林丹汗子额哲降附后金,记明代蒙古276年史事。按《蒙古民族通史》的总体构思,林丹汗时期的史事移第四卷叙述。作为出版社方面代表,在与《通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民族 代蒙 林丹汗 额哲 北元 内蒙古师范大学 达延汗 脱古思帖木儿 出版项目 蒙古社会
下载PDF
古代统治者与汉字书法
4
作者 莫久愚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41-49,共9页
本文主要试图说明中国古代统治者对汉字书法的态度,分析历代统治者关注汉字书法的种种现象和原因,以及对汉字书法艺术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史 书法 文字 统治者 艺术
下载PDF
“哈日苏勒德”考辨
5
作者 莫久愚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文对今天成吉思汗陵园传承下来的"哈日苏勒德"的来源、性质、演变进行了探讨与考辨。根据对《元史·舆服志》的有关记载分析,认为"哈日苏勒德"应该源自于元王朝时期国家仪仗中的"皂纛",其原型应是... 本文对今天成吉思汗陵园传承下来的"哈日苏勒德"的来源、性质、演变进行了探讨与考辨。根据对《元史·舆服志》的有关记载分析,认为"哈日苏勒德"应该源自于元王朝时期国家仪仗中的"皂纛",其原型应是忽必烈在开平所建立的旗纛,它的形制保留了蒙元时代"秃黑"即旄纛的原貌。从"皂纛"到"哈日苏勒德",经历了由元王朝第一仪仗到蒙古民族"总神祇"之一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日苏勒德 秃黑 皂纛 仪仗 元朝 祭祀
下载PDF
拓荒薄弱领域,创新硕果累累——《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述评
6
作者 莫久愚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蒙古民族通史》 曹永年 明代 经济史 历史资料
下载PDF
鄂尔多斯式禄马旗探源
7
作者 莫久愚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6-83,共8页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民俗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对被当地人称之为"黑慕日"的鄂尔多斯式禄马旗进行考察。认为鄂尔多斯式禄马旗的构件隐含着萨满文化符号,其原型是古代萨满文化的一种仪式,曾流行于蒙元时期的蒙古族中,由于鄂尔多斯...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民俗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对被当地人称之为"黑慕日"的鄂尔多斯式禄马旗进行考察。认为鄂尔多斯式禄马旗的构件隐含着萨满文化符号,其原型是古代萨满文化的一种仪式,曾流行于蒙元时期的蒙古族中,由于鄂尔多斯蒙古族的特殊历史,特别是因为成吉思汗陵祭祀及达尔扈特这个特殊人群,这种独特形式被保存下来。由一种敬天、袪灾、净化仪式演变为带有一定藏传佛教色彩的祭祀祈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禄马旗 萨满教 藏传佛教 达尔扈特 祭祀
下载PDF
一部呕心沥血的垦荒之作
8
作者 莫久愚 《内蒙古艺术》 2009年第2期10-12,共3页
作为本书的'第一读者'(责任编辑),我想谈点感受。第一,这是一部呕心沥血之作舞蹈是一种依赖视觉传达的表现艺术,具有即时、即兴的特点,有时随意性很强。
关键词 第一读者 表现艺术 时空限制 草原文化 文化特征 安代 上穷碧落 学术水准 艺术修养 文化学者
下载PDF
北魏初年的弱洛水、鹿浑海、意辛山、南床山——兼论《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相关注记
9
作者 莫久愚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0-60,共11页
北魏初年,拓跋珪整饬阴山以北的草原秩序是从征伐东部的库莫奚开始的。登国初年库莫奚所居弱洛水,即今天的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西拉木伦河西北方向的达里湖就是登国年间的鹿浑海。鹿浑海西北百里之余的意辛山,应为今天锡林郭勒盟的... 北魏初年,拓跋珪整饬阴山以北的草原秩序是从征伐东部的库莫奚开始的。登国初年库莫奚所居弱洛水,即今天的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西拉木伦河西北方向的达里湖就是登国年间的鹿浑海。鹿浑海西北百里之余的意辛山,应为今天锡林郭勒盟的平顶山。意辛山是进入锡林郭勒草原的标志性象征,这片草原也是当时漠南地区最富庶的草原,是若干草原部族共生共聚之地。登国六年(391年)拓跋击败柔然的“南床山”,可能是意辛山的汉语称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洛水 库莫奚 鹿浑海 高车 意辛山 柔然 南床山
下载PDF
闲话“稍麦”
10
作者 莫久愚 《档案与社会》 2008年第1期17-19,共3页
8月在京,从《北京晚报》读到一则消息,北京市崇文区政府已将“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选入第二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说北京的烧麦是清代一位王姓山西人引进的,今年《食品与健康》杂志第五期也有一篇文章说北京的烧麦是从山... 8月在京,从《北京晚报》读到一则消息,北京市崇文区政府已将“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选入第二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说北京的烧麦是清代一位王姓山西人引进的,今年《食品与健康》杂志第五期也有一篇文章说北京的烧麦是从山西引进的。北京人将烧麦列为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因为都一处烧麦历史悠久、制作工艺复杂,还有一个不知真假的故事。说某日乾隆皇帝由通州私访回京,曾在此小酌,烧麦吃得满嘴溢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晚报》 闲话 制作技艺 制作工艺 乾隆皇帝 北京市 山西人
下载PDF
《魏书》木根山地望疏证 被引量:2
11
作者 莫久愚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71,共4页
《魏书》、《晋书》中多次出现的木根山与东木根山两个地名,涉及铁弗匈奴和拓跋鲜卑的早期活动。一般认为,东木根山一名源于河套中的木根山。根据相关资料,结合实地考察推断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部的桌子山即为拓跋代魏之际的木... 《魏书》、《晋书》中多次出现的木根山与东木根山两个地名,涉及铁弗匈奴和拓跋鲜卑的早期活动。一般认为,东木根山一名源于河套中的木根山。根据相关资料,结合实地考察推断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部的桌子山即为拓跋代魏之际的木根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根山 铁弗匈奴 拓跋 朔方 桌子山
下载PDF
内蒙古凉城县出土西晋金银印蠡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莫久愚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70,共9页
内蒙古凉城县小坝子滩出土的拓跋鲜卑金银器当为西晋时期遗物。从拓跋鲜卑在西晋永兴年间两次出兵并州救助司马腾的史实分析看,其中的“晋鲜卑归义侯”“晋乌丸归义侯”两枚金印应为西晋末年晋并州刺史司马腾擅行封授的产物,“晋鲜卑率... 内蒙古凉城县小坝子滩出土的拓跋鲜卑金银器当为西晋时期遗物。从拓跋鲜卑在西晋永兴年间两次出兵并州救助司马腾的史实分析看,其中的“晋鲜卑归义侯”“晋乌丸归义侯”两枚金印应为西晋末年晋并州刺史司马腾擅行封授的产物,“晋鲜卑率善中郎将”银印可能是西晋朝廷授予力微长子沙漠汗的印绶。三枚官印及其他金饰品同出一窖,似与桓帝夫人祁后的历史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城县 金银印 归义侯 率善中郎将 祁后
下载PDF
北魏“牛川”地望补证 被引量:2
13
作者 莫久愚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26-33,共8页
牛川为北魏前期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地名,自拓跋珪在此即代王位后,多次出现在北魏皇帝的巡游、狩猎和北征活动中。对于其地望历来有不同意见。通过对牛川大会的性质分析,阴山南北部族关系、民族分布的认识,以及有关"荒干"一词的... 牛川为北魏前期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地名,自拓跋珪在此即代王位后,多次出现在北魏皇帝的巡游、狩猎和北征活动中。对于其地望历来有不同意见。通过对牛川大会的性质分析,阴山南北部族关系、民族分布的认识,以及有关"荒干"一词的语言学性质的讨论,可以基本确认,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境内流向呼和浩特市区的大黑河上游河段,亦即古"荒干水"上游,就是《魏书》中所记载的"牛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跋珪 贺兰 高车 独孤 阴山 荒干水
下载PDF
《魏书·卫操传》所附桓帝碑辨疑 被引量:1
14
作者 莫久愚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9-27,共9页
《魏书》卷二十三《卫操传》所附"桓帝猗?碑",可以"认定"~①的碑文原文约1030余字。碑文撰于西晋末年,碑主为早期拓跋史上的桓帝猗?。但细审该碑,疑点重重。《魏书》所录碑文不可能全部来自猗?碑,史臣改窜之处不止... 《魏书》卷二十三《卫操传》所附"桓帝猗?碑",可以"认定"~①的碑文原文约1030余字。碑文撰于西晋末年,碑主为早期拓跋史上的桓帝猗?。但细审该碑,疑点重重。《魏书》所录碑文不可能全部来自猗?碑,史臣改窜之处不止一端。除"首题"及前3段篇首文字可以认定为史臣改窜外,碑文所涉史实似有猗?以后的拓跋事迹,疑羼入猗卢碑乃至他碑文字,全篇应是杂糅多碑文字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操 猗㐌 猗卢 羯胡 刘琨 史臣
下载PDF
代国都城、北魏金陵及相关地理位置——拓跋史札记四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莫久愚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40-50,共11页
拓跋鲜卑迁徙至阴山脚下,以盛乐地区为中心,但并不是总以汉代成乐城为“都”。什翼犍时拓跋代国的都城移至“云中盛乐宫”。两汉和北魏时期的云中县与盛乐县应该是以白渠水为界。白渠水东段为今天和林格尔县盛乐镇的一条时令河,西段似... 拓跋鲜卑迁徙至阴山脚下,以盛乐地区为中心,但并不是总以汉代成乐城为“都”。什翼犍时拓跋代国的都城移至“云中盛乐宫”。两汉和北魏时期的云中县与盛乐县应该是以白渠水为界。白渠水东段为今天和林格尔县盛乐镇的一条时令河,西段似为今宝贝河西流河段。北魏云中郡及所辖盛乐县的南界应该是《水经注》所言“中陵水”,即今天的浑河。北魏“盛乐金陵”的位置应该在当时的盛乐县境内,不会越过浑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国都城 云中盛乐宫 白渠水 中陵水 北魏金陵
下载PDF
昭君坟、石崖城与达拉特旗段黄河——关于《中国历史地图集》相关注记的考疏 被引量:3
16
作者 莫久愚 《西部资源》 2010年第1期44-45,共2页
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的昭君坟,又称昭君岛,是著名的昭君疑冢之一。去年7月,应景区管理者的邀请,去那里参加昭君坟旅游开发论证,使我有了一次就近游览的机会。
关键词 达拉特旗 昭君 历史地图集 黄河两岸 黄河南岸 鄂尔多斯高原 水经注 黄河河道 黄河北 古城
下载PDF
寻找“木根山”
17
作者 莫久愚 《西部资源》 2010年第6期35-38,共4页
公元365年和392年,前秦帝国的氐族皇帝苻坚与北魏王朝的开国君主拓跋珪,都曾进入鄂尔多斯地区巡游。他们之所以对这片土地发生兴趣,都与制服这里的铁弗匈奴有关,也都涉及到古河套中一个神秘的地名——木根山。
关键词 鄂尔多斯地区 西鄂尔多斯 东木根山 桌子山 拓跋鲜卑 鄂尔多斯高原 秦帝国 匈奴人 河套 黄河
下载PDF
居延访古之一 居廷·李陵
18
作者 莫久愚 郭殿勇 李少兵 《西部资源》 2008年第1期49-52,共4页
(一)在内蒙古最西部的阿拉善盟的最西部,是额济纳旗,那里有一段特殊的长城遗迹,人们习惯上称其为居延塞。这是一处常常被历史学者们提起,而又常常被旅游者们忽略的地方。纵贯额济纳旗的额济纳河,由南向北蜿蜒而去,沿河床散布着一百多座... (一)在内蒙古最西部的阿拉善盟的最西部,是额济纳旗,那里有一段特殊的长城遗迹,人们习惯上称其为居延塞。这是一处常常被历史学者们提起,而又常常被旅游者们忽略的地方。纵贯额济纳旗的额济纳河,由南向北蜿蜒而去,沿河床散布着一百多座已倾圯的古代烽燧,在夕阳的斜晖里,还可以看到在烽燧的西侧残高只有十几厘米的古塞墙遗存若隐若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奴人 李陵 居延海 汉武帝 额济纳旗 河西走廊 额济纳河 居延泽 骑兵 胡杨林
下载PDF
居延访古之二 居延·李陵
19
作者 莫久愚 《西部资源》 2008年第2期56-58,共3页
(三)平心而论,李陵此番走出居延的戈壁之战,本是一次对历史进程没有什么影响的战役,从军事学角度,至多是一次步兵与骑兵在大漠中交锋的特殊战例。
关键词 李陵 司马迁 汉武帝 居延 匈奴人 苏武 报任安书 历史进程 步兵战车 戈壁
下载PDF
巴林石
20
作者 莫久愚 杨莉莉 《西部资源》 2008年第3期60-61,共2页
巴林石因产于巴林右旗而得名,与福建的寿山石、浙江的青田石和昌化石并称"中国四大印石"。元代以后,用石料刻制各种印玺名章成为时尚。
关键词 巴林石 寿山石 青田石 巴林鸡血石 高岭石 冻石 石料 昌化鸡血石 工艺性能 印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