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数据类型角度探讨提升图书出版发行的新路径
被引量:
4
1
作者
莫常红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28,共4页
近年来,大数据带给社会多个行业和领域巨大影响,它被当做一种颠覆性、革命性的技术,受到人们的普遍推崇。无疑,数据的创建和运用,对图书出版行业的生产方式、业务流程、营销发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出版行业的数据类型及其特...
近年来,大数据带给社会多个行业和领域巨大影响,它被当做一种颠覆性、革命性的技术,受到人们的普遍推崇。无疑,数据的创建和运用,对图书出版行业的生产方式、业务流程、营销发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出版行业的数据类型及其特征,讨论了各种数据的优化提升,并在互联网语境下引入大数据,用新媒体思维探讨新路径,以促进出版发行的变革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出版
数据类型
大数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罪与赎罪——纪录片拍摄中的伦理道德
被引量:
4
2
作者
莫常红
《南方电视学刊》
2013年第2期51-54,共4页
纪录片拍摄中,伦理道德问题永远是拍摄者的一个心结,只有妥善地解决这个令人纠结的难题,拍摄者才能和被拍摄者和谐相处。本论文通过一些纪录片人的拍摄经验与困境,从纪录片的"原罪"出发,浅议纪录片拍摄中的窃取与伤害,并倡导...
纪录片拍摄中,伦理道德问题永远是拍摄者的一个心结,只有妥善地解决这个令人纠结的难题,拍摄者才能和被拍摄者和谐相处。本论文通过一些纪录片人的拍摄经验与困境,从纪录片的"原罪"出发,浅议纪录片拍摄中的窃取与伤害,并倡导对拍摄者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同情与尊重,进而考察了很多纪录片人诉诸的良知与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伦理道德
同情
弱势群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犹在镜中:自我反射式纪录片对真实的构建与反思
被引量:
1
3
作者
莫常红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0年第2期62-68,共7页
反思是对主体的关注与沉思,而自我反射式的纪录片是体现拍摄者自我反思意识的新型纪录片。文章追溯纪录片自我隐退的直接电影和传统纪录片的背景,以此考察自我暴露、自我反思的纪录片。它放弃俯瞰与偷窥,打破封闭,保持开放,借助自我指涉...
反思是对主体的关注与沉思,而自我反射式的纪录片是体现拍摄者自我反思意识的新型纪录片。文章追溯纪录片自我隐退的直接电影和传统纪录片的背景,以此考察自我暴露、自我反思的纪录片。它放弃俯瞰与偷窥,打破封闭,保持开放,借助自我指涉,呈现主体间的互动,构建复调的对话,以此通过别具一格的文本形态,启发并召唤着观众反思真实的生成性质与构建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反射式纪录片
真实
互动
主体间性
透视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献纪录片的历史维度
被引量:
1
4
作者
莫常红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3-77,共5页
文献纪录片是纪录片中的一个大类型,其指涉历史的功能及其与当下的关系一直以来备受重视。本期"纪录时代"栏目刊发的莫常红的文章《文献纪录片的历史维度》,对文献纪录片的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
关键词
文献纪录片
历史维度
影像资料
中国纪录片
20世纪
制作者
影片
拍摄
原文传递
可视化重构:纪实影像进入历史的方式
5
作者
莫常红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7-30,共4页
在20世纪以前,抽象的文字承担着书写历史的主要任务。自1895年电影发明,记录历史就有了新的工具。胶片上活动的影像虽然只是二维的幻觉,却能够提供栩栩如生的历史的见证。这些非虚构的影像与历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在事件...
在20世纪以前,抽象的文字承担着书写历史的主要任务。自1895年电影发明,记录历史就有了新的工具。胶片上活动的影像虽然只是二维的幻觉,却能够提供栩栩如生的历史的见证。这些非虚构的影像与历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在事件发生的现场开展对现实的记录,且有意无意地成为历史的素材,或者成为历史本身;一为在原有的影像基础之上实施对历史的当代阐释,作为人的历史意识的产物,这种阐释透视主义地汇入"层累的历史"(顾颉刚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意识
影像
可视化
纪实
重构
20世纪
透视主义
顾颉刚
原文传递
论2010年中国纪录片的文化美学特征及其理论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张同道
莫常红
郑富权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7-43,1,共7页
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杂志联合组成的中国纪录片战略发展研究课题组,对2010年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传播策略、受众定位及产业结构等问题进行了调研与梳理。本期"纪录时代"刊登了...
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杂志联合组成的中国纪录片战略发展研究课题组,对2010年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传播策略、受众定位及产业结构等问题进行了调研与梳理。本期"纪录时代"刊登了课题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同道和其学生莫常红以及中央新影集团总编室主任郑富权联合撰写的文章《论2010年中国纪录片的文化美学特征及其理论研究》。文章节选自《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中关于纪录片文化/美学与理论研究的部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纪录片
2010年
美学特征
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
博士生导师
原文传递
利用、再生图书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
1
7
作者
莫常红
《中国编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40,共3页
图书信息资源的利用、再生,就是发掘、转化已有的图书信息,最大化地增加价值。相对于原创图书而言,利用、再生已有的图书信息资源,可以延续产品的生命,发掘和扩展市场的潜力,维护图书的版权,塑造书业的品牌,推动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书信息资源的利用、再生,就是发掘、转化已有的图书信息,最大化地增加价值。相对于原创图书而言,利用、再生已有的图书信息资源,可以延续产品的生命,发掘和扩展市场的潜力,维护图书的版权,塑造书业的品牌,推动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作者的编辑工作,探讨了图书信息资源再生的意义,并阐述了几种主要的利用、再生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信息资源
原创图书
利用再生
途径
原文传递
自然纪录片之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辨析
8
作者
莫常红
《当代电视》
CSSCI
2023年第8期73-77,共5页
许多自然纪录片排除了人类痕迹,努力构建一个蛮荒而野性、天然而纯净的自然世界,呈现出自然天地无我之境的壮丽奇观。而一些自然纪录片拍摄者则走入镜头以我观物,赋予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以人类的品格、思想与情感。这种有我之境带着情感...
许多自然纪录片排除了人类痕迹,努力构建一个蛮荒而野性、天然而纯净的自然世界,呈现出自然天地无我之境的壮丽奇观。而一些自然纪录片拍摄者则走入镜头以我观物,赋予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以人类的品格、思想与情感。这种有我之境带着情感讲述折射人性的生命故事,以生态意识与生态文明的全球话语呼吁民众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的事业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纪录片
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
移情
原文传递
“大家小书”编校感悟
9
作者
莫常红
《中国编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48,共4页
"大家小书"系列,是一套文史类学术普及读物,收录现当代中国著名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在编辑过程中,编校者尽可能保持作品原貌,做到不擅改,改必有由有据,实现了"保真"、"求真"的良好效果。在内容表达和呈...
"大家小书"系列,是一套文史类学术普及读物,收录现当代中国著名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在编辑过程中,编校者尽可能保持作品原貌,做到不擅改,改必有由有据,实现了"保真"、"求真"的良好效果。在内容表达和呈现方式上,力求统一中寓变化,以科学性、生动性、多样性吸引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家小书”
编校
感悟
原文传递
守望文学与精神的故乡——电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解读
被引量:
2
10
作者
莫常红
《当代电视》
CSSCI
2020年第10期65-69,共5页
电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跟踪拍摄了6位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阿来、迟子建、毕飞宇、刘震云和莫言,追踪他们的童年生活,考察他们的成长道路,还原作品诞生的前因后果,研究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相互关系,引导观众皈依文学的故乡乃至精...
电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跟踪拍摄了6位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阿来、迟子建、毕飞宇、刘震云和莫言,追踪他们的童年生活,考察他们的成长道路,还原作品诞生的前因后果,研究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相互关系,引导观众皈依文学的故乡乃至精神的故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故乡》
纪录片
作家
故乡
影像
原文传递
《我不是笨小孩》:一次儿童教育的观察、对话和呈现
被引量:
1
11
作者
莫常红
《当代电视》
CSSCI
2022年第1期93-97,共5页
教育题材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以3个家庭为案例,持续3年跟踪记录,聚焦阅读障碍的孩子。创作者借用人类学和民族志的参与观察方法,融入对方的世界,瞄准日常生活,刻画了"可见的人",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
关键词
儿童教育
参与观察
对话
艺术呈现
原文传递
评季羡林先生主编的“中国禅学丛书”
12
作者
莫常红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6-147,共2页
评季羡林先生主编的“中国禅学丛书”莫常红禅,即梵语“禅那”的简译,意即思维修。禅宗则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独树一帜的重大派别,可以说是中国化的佛教。它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融汇中国原有的文化,影响越来越大,蔚为大观。它给中国哲...
评季羡林先生主编的“中国禅学丛书”莫常红禅,即梵语“禅那”的简译,意即思维修。禅宗则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独树一帜的重大派别,可以说是中国化的佛教。它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融汇中国原有的文化,影响越来越大,蔚为大观。它给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语言、绘画、园林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禅
季羡林
禅学
中国文化
《红楼梦》
中国园林
禅宗
艺术形式
中国艺术
东方文化
原文传递
题名
从数据类型角度探讨提升图书出版发行的新路径
被引量:
4
1
作者
莫常红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28,共4页
文摘
近年来,大数据带给社会多个行业和领域巨大影响,它被当做一种颠覆性、革命性的技术,受到人们的普遍推崇。无疑,数据的创建和运用,对图书出版行业的生产方式、业务流程、营销发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出版行业的数据类型及其特征,讨论了各种数据的优化提升,并在互联网语境下引入大数据,用新媒体思维探讨新路径,以促进出版发行的变革与发展。
关键词
图书出版
数据类型
大数据
Keywords
book publishing
data type
big data
分类号
G231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罪与赎罪——纪录片拍摄中的伦理道德
被引量:
4
2
作者
莫常红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出处
《南方电视学刊》
2013年第2期51-54,共4页
文摘
纪录片拍摄中,伦理道德问题永远是拍摄者的一个心结,只有妥善地解决这个令人纠结的难题,拍摄者才能和被拍摄者和谐相处。本论文通过一些纪录片人的拍摄经验与困境,从纪录片的"原罪"出发,浅议纪录片拍摄中的窃取与伤害,并倡导对拍摄者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同情与尊重,进而考察了很多纪录片人诉诸的良知与人性。
关键词
纪录片
伦理道德
同情
弱势群体
分类号
J419.1 [艺术—摄影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犹在镜中:自我反射式纪录片对真实的构建与反思
被引量:
1
3
作者
莫常红
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0年第2期62-68,共7页
文摘
反思是对主体的关注与沉思,而自我反射式的纪录片是体现拍摄者自我反思意识的新型纪录片。文章追溯纪录片自我隐退的直接电影和传统纪录片的背景,以此考察自我暴露、自我反思的纪录片。它放弃俯瞰与偷窥,打破封闭,保持开放,借助自我指涉,呈现主体间的互动,构建复调的对话,以此通过别具一格的文本形态,启发并召唤着观众反思真实的生成性质与构建色彩。
关键词
自我反射式纪录片
真实
互动
主体间性
透视主义
Keywords
self-reflective documentary
reality
interaction
intertextuality
perspectivism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献纪录片的历史维度
被引量:
1
4
作者
莫常红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3-77,共5页
基金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社科研究项目"新时期文献纪录片创作研究"〈项目编号:GD15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文献纪录片是纪录片中的一个大类型,其指涉历史的功能及其与当下的关系一直以来备受重视。本期"纪录时代"栏目刊发的莫常红的文章《文献纪录片的历史维度》,对文献纪录片的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
关键词
文献纪录片
历史维度
影像资料
中国纪录片
20世纪
制作者
影片
拍摄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可视化重构:纪实影像进入历史的方式
5
作者
莫常红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7-30,共4页
文摘
在20世纪以前,抽象的文字承担着书写历史的主要任务。自1895年电影发明,记录历史就有了新的工具。胶片上活动的影像虽然只是二维的幻觉,却能够提供栩栩如生的历史的见证。这些非虚构的影像与历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在事件发生的现场开展对现实的记录,且有意无意地成为历史的素材,或者成为历史本身;一为在原有的影像基础之上实施对历史的当代阐释,作为人的历史意识的产物,这种阐释透视主义地汇入"层累的历史"(顾颉刚语)。
关键词
历史意识
影像
可视化
纪实
重构
20世纪
透视主义
顾颉刚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论2010年中国纪录片的文化美学特征及其理论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张同道
莫常红
郑富权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中央新影集团总编室
出处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7-43,1,共7页
基金
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GD10020"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成果
文摘
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杂志联合组成的中国纪录片战略发展研究课题组,对2010年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传播策略、受众定位及产业结构等问题进行了调研与梳理。本期"纪录时代"刊登了课题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同道和其学生莫常红以及中央新影集团总编室主任郑富权联合撰写的文章《论2010年中国纪录片的文化美学特征及其理论研究》。文章节选自《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中关于纪录片文化/美学与理论研究的部分论述。
关键词
中国纪录片
2010年
美学特征
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
博士生导师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利用、再生图书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
1
7
作者
莫常红
机构
北京出版社
出处
《中国编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40,共3页
文摘
图书信息资源的利用、再生,就是发掘、转化已有的图书信息,最大化地增加价值。相对于原创图书而言,利用、再生已有的图书信息资源,可以延续产品的生命,发掘和扩展市场的潜力,维护图书的版权,塑造书业的品牌,推动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作者的编辑工作,探讨了图书信息资源再生的意义,并阐述了几种主要的利用、再生途径。
关键词
图书信息资源
原创图书
利用再生
途径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自然纪录片之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辨析
8
作者
莫常红
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出处
《当代电视》
CSSCI
2023年第8期73-77,共5页
文摘
许多自然纪录片排除了人类痕迹,努力构建一个蛮荒而野性、天然而纯净的自然世界,呈现出自然天地无我之境的壮丽奇观。而一些自然纪录片拍摄者则走入镜头以我观物,赋予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以人类的品格、思想与情感。这种有我之境带着情感讲述折射人性的生命故事,以生态意识与生态文明的全球话语呼吁民众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的事业之中。
关键词
自然纪录片
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
移情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大家小书”编校感悟
9
作者
莫常红
机构
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编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48,共4页
文摘
"大家小书"系列,是一套文史类学术普及读物,收录现当代中国著名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在编辑过程中,编校者尽可能保持作品原貌,做到不擅改,改必有由有据,实现了"保真"、"求真"的良好效果。在内容表达和呈现方式上,力求统一中寓变化,以科学性、生动性、多样性吸引读者。
关键词
“大家小书”
编校
感悟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守望文学与精神的故乡——电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解读
被引量:
2
10
作者
莫常红
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出处
《当代电视》
CSSCI
2020年第10期65-69,共5页
文摘
电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跟踪拍摄了6位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阿来、迟子建、毕飞宇、刘震云和莫言,追踪他们的童年生活,考察他们的成长道路,还原作品诞生的前因后果,研究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相互关系,引导观众皈依文学的故乡乃至精神的故乡。
关键词
《文学的故乡》
纪录片
作家
故乡
影像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我不是笨小孩》:一次儿童教育的观察、对话和呈现
被引量:
1
11
作者
莫常红
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
出处
《当代电视》
CSSCI
2022年第1期93-97,共5页
文摘
教育题材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以3个家庭为案例,持续3年跟踪记录,聚焦阅读障碍的孩子。创作者借用人类学和民族志的参与观察方法,融入对方的世界,瞄准日常生活,刻画了"可见的人",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
关键词
儿童教育
参与观察
对话
艺术呈现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评季羡林先生主编的“中国禅学丛书”
12
作者
莫常红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6-147,共2页
文摘
评季羡林先生主编的“中国禅学丛书”莫常红禅,即梵语“禅那”的简译,意即思维修。禅宗则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独树一帜的重大派别,可以说是中国化的佛教。它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融汇中国原有的文化,影响越来越大,蔚为大观。它给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语言、绘画、园林和...
关键词
中国禅
季羡林
禅学
中国文化
《红楼梦》
中国园林
禅宗
艺术形式
中国艺术
东方文化
分类号
G256.4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数据类型角度探讨提升图书出版发行的新路径
莫常红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原罪与赎罪——纪录片拍摄中的伦理道德
莫常红
《南方电视学刊》
201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犹在镜中:自我反射式纪录片对真实的构建与反思
莫常红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文献纪录片的历史维度
莫常红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原文传递
5
可视化重构:纪实影像进入历史的方式
莫常红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原文传递
6
论2010年中国纪录片的文化美学特征及其理论研究
张同道
莫常红
郑富权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6
原文传递
7
利用、再生图书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
莫常红
《中国编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原文传递
8
自然纪录片之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辨析
莫常红
《当代电视》
CSSCI
2023
0
原文传递
9
“大家小书”编校感悟
莫常红
《中国编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原文传递
10
守望文学与精神的故乡——电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解读
莫常红
《当代电视》
CSSCI
2020
2
原文传递
11
《我不是笨小孩》:一次儿童教育的观察、对话和呈现
莫常红
《当代电视》
CSSCI
2022
1
原文传递
12
评季羡林先生主编的“中国禅学丛书”
莫常红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