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边收缩方法的网络化信息系统链路重要性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熊金石 李建华 莫建云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30,共4页
链路重要性对于确定链路维修顺序、链路防护级别以及网络拓扑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从链路正常工作的角度出发,提出基于图论的边收缩方法,认为网络化信息系统网络拓扑模型的某条边收缩后,得到的图对应的生成树数目越多,则该边对应的链路对... 链路重要性对于确定链路维修顺序、链路防护级别以及网络拓扑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从链路正常工作的角度出发,提出基于图论的边收缩方法,认为网络化信息系统网络拓扑模型的某条边收缩后,得到的图对应的生成树数目越多,则该边对应的链路对于网络化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越高。运用该方法评价了某网络化信息系统(局部)各链路的重要性,评价结果与实际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信息系统 复杂网络 链路重要性 边收缩
下载PDF
基于OFDM的MIMO-TDCS设计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莫建云 任清华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2-125,共4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变换域通信系统(MIMO-TDCS)存在频谱利用率低的问题,基于OFDM系统所使用的FFT/IFFT数据调制解调思想,提出了一种在频域上对TDCS符号进行多数据符号加载的系统。理论上系统能够在一个TDCS符号上传输多个数据符号,能有效...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变换域通信系统(MIMO-TDCS)存在频谱利用率低的问题,基于OFDM系统所使用的FFT/IFFT数据调制解调思想,提出了一种在频域上对TDCS符号进行多数据符号加载的系统。理论上系统能够在一个TDCS符号上传输多个数据符号,能有效地提高频带利用率,并且解调过程运用FFT变换可简化解调结构的复杂度。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在符号传输功率一定并保证一定误码率性能的条件下,基于OFDM的MIMO-TDCS能够有效提高频谱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变换域通信系统 多数据符号加载 频域调制 频谱利用率
下载PDF
自适应多门限算法的MIMO-TDCS的设计与研究
3
作者 莫建云 任清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7754-7758,共5页
针对已研究的多输入多输出变换域通信系统(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Transform Domain Communication System,MIMO-TDCS)的基函数生成算法,利用了传统的二元判决方法不能准确反应信道质量差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自适应多门限... 针对已研究的多输入多输出变换域通信系统(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Transform Domain Communication System,MIMO-TDCS)的基函数生成算法,利用了传统的二元判决方法不能准确反应信道质量差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自适应多门限基函数生成算法的MIMO-TDCS系统。理论分析表明,此系统能够较好地克服传统二元判决算法不能充分体现各可用子信道质量差别的缺点,充分利用各可用子信道质量差别分配信号功率,提高了系统误码率性能。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此系统的可行性,以及此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变换域通信系统 基函数生成算法 自适应多门限算法 功率分配
下载PDF
多输入多输出变换域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成林 任清华 +1 位作者 刘剑 莫建云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601-3605,共5页
为实现变换域通信系统(TDCS)与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IMO)的优势互补,将两者结合,使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抗干扰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对TDCS和MIMO理论研究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细化了MIMO-TDCS系统收发机结构模型,详细分析了系统抗干... 为实现变换域通信系统(TDCS)与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IMO)的优势互补,将两者结合,使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抗干扰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对TDCS和MIMO理论研究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细化了MIMO-TDCS系统收发机结构模型,详细分析了系统抗干扰原理,仿真了系统受到单音干扰、多音干扰以及窄带干扰时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实验结果表明,MIMO-TDCS是一种可靠的抗干扰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域通信系统 多输入多输出 数据传输速率 抗干扰 误码率
下载PDF
应力波反射法在深层搅拌桩检测中的应用
5
作者 霍计明 莫建云 《山西建筑》 2004年第24期66-67,共2页
结合多年的桩基检测实践 ,介绍了应力波反射法检测工作原理 ,并将该法应用于具体的工程实例 ,指出该检测方法是目前预制桩和灌注桩完整性检测中常用的方法 。
关键词 应力波反射法 检测 深层搅拌桩
下载PDF
云南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第二次发掘 被引量:27
6
作者 张新宁 杨杰 +15 位作者 马勇昌 王桂蓉 伏汝祥 康利宏 杨帆 李洪海 徐文德 戴宗品 刘学义 王涵 覃生 杨忠德 张聪 莫建云 陈玲 汪惠坤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5-40,共16页
In 1991, the Yunn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 institutions, carried out the secondary excavation in the Jiangchuan Lijiashan cemetery. The 60 excavated tombs a... In 1991, the Yunn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 institutions, carried out the secondary excavation in the Jiangchuan Lijiashan cemetery. The 60 excavated tombs are all earth-pit graves without clear data on coffins and fall into three types: large-, medium- and small-sized. Among the grave goods are bronzes, irons, gold- and silver-wares, jade, agate and other precious stone artifacts, bamboo articles and wooden objects. The bronzes and irons include mainly implements of production and weapons, and also instruments of funeral ritual. According to the stratigraphical evidence of the cemetery and changes in the combination of funeral objects, the tomb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hases. The first phase contains 28 mediun and small-sized tombs with irons as the main grave goods and without bronze-and-iron compound objects, and goes back to the mid Western Han period, prior to Wudi's reign. The second phase is represented by Tombs M47 and MS1, both furnished with a second-tier platform and containing a two-person joint burial. The large-sized tomb yielded bronze weapons, hoes, spades, and a tomb-figurine of a male holding an umbrella. The medium and small tombs are furnished chiefly with bronzes, and also a few bronze-and-iron compound articles. They date from the mid and late Western Han period. The third phase is represented by Tomb M82 and features the increase of bronze-and-silver ware. The large-sized tomb contains less bronze-ware; in the medium and small graves, bronze-and-iron ware, irons, horse trappings and lacquer-ware occur commonly. They can be assigned to the time from the late Western Han to the early Eastern Han period. The fourth phase comprises only three tombs, M49 and other two. Their funeral objects feature the sharp discrease of Dian-style articles and the emergence of Han-style objects,such as fu cauldrons, zeng steamers and incense burners. They go back to the earlier Eastern Han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 古墓群 云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