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腿围测量在社区老年人肌少症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莫懿晗 董欣 +4 位作者 钟静 苏义冬 邓文与 王小清 王秀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评价小腿围测量在中国社区老年人肌少症筛查中的准确性,为社区医护工作人员早期识别老年肌少症患者提供参考。方法:以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纳入202例社区老年人,以亚洲肌少症工作组2019年推荐的肌少症诊断标准为参考标准,使用灵敏度、... 目的:评价小腿围测量在中国社区老年人肌少症筛查中的准确性,为社区医护工作人员早期识别老年肌少症患者提供参考。方法:以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纳入202例社区老年人,以亚洲肌少症工作组2019年推荐的肌少症诊断标准为参考标准,使用灵敏度、特异度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小腿围测量在社区老年人肌少症筛查中应用的准确性。结果:男性小腿围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4(95%CI:0.819〜0.948),以34.6 cm为截点时约登指数值最大;女性小腿围AUC为0.902(95%CI:0.838〜0.966),以33.4 cm为截点时约登值最大。结论:小腿围测量在社区老年人肌少症筛查中具有较高的筛检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小腿围 老年 筛查
下载PDF
肌少症筛查工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莫懿晗 董欣 王秀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2-64,68,共4页
肌少症(sarcopenia),又称“肌肉减少症”,欧洲老年人肌少症工作组(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EWGSOP)将其定义为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和(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的一种疾病,会导... 肌少症(sarcopenia),又称“肌肉减少症”,欧洲老年人肌少症工作组(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EWGSOP)将其定义为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和(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的一种疾病,会导致老年人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降低[1]。其被指定为一种独立的临床疾病,在国家疾病分类第十修订版中编码为ICD-10-CM[2]。研究[3]显示,全球范围内,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在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疾病分类 肌肉减少症 筛查工具 健康老年人 功能状态 临床疾病 全球范围
下载PDF
抗阻运动对老年肌少症危险人群肌肉量、肌力和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3
3
作者 董欣 莫懿晗 +1 位作者 王秀华 王小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8期1190-1195,共6页
目的:分析抗阻运动对老年肌少症危险人群肌肉量、肌力和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某养老机构内符合纳入标准且被评估为肌少症危险人群的老年人6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入住楼层,分成实验组(n=31)和对照组(n=29)。对照组接... 目的:分析抗阻运动对老年肌少症危险人群肌肉量、肌力和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某养老机构内符合纳入标准且被评估为肌少症危险人群的老年人6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入住楼层,分成实验组(n=31)和对照组(n=29)。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生活照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参加为期12周的弹力带抗阻运动训练,每周3次(共36次),每次40~50 min。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握力计、5次坐立试验、计时起立行走测试和Berg平衡量表来评估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肌肉量、肌力和法能力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有26位实验组研究对象完成了33次及以上的训练,运动依从率为83.87%。干预过程中,实验组老年人无一例发生运动相关不良反应。干预12周后,实验组总肌肉量、骨骼肌指数、握力值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5次坐立试验时间和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力带抗阻运动在老年肌少症危险人群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并可以增加老年肌少症危险人群的肌肉量和肌力,改善其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抗阻运动 活动能力 养老机构
下载PDF
氧化应激在肌少症发生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董欣 王小清 +1 位作者 王秀华 莫懿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44-748,共5页
肌少症是指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骨骼肌肌量减少和(或)肌力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的一种疾病^(〔1〕),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中国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肌少症的发病率达10.4%^(〔2〕),而肌少症与活动障碍、跌倒、低骨密度及代谢紊... 肌少症是指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骨骼肌肌量减少和(或)肌力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的一种疾病^(〔1〕),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中国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肌少症的发病率达10.4%^(〔2〕),而肌少症与活动障碍、跌倒、低骨密度及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是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减退的重要原因和表现之一,可增加老年人的住院率及医疗花费,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缩短寿命^(〔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氧化应激 运动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D型人格与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6
5
作者 苏义冬 莫懿晗 +1 位作者 刘莉 王秀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患者D型人格与心理压力的关系,分析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在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17年5-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南省长沙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93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患者D型人格与心理压力的关系,分析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在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17年5-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南省长沙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93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D型人格量表(type D scale,DS-14)、简化应对方式量表及心理弹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25,RS-25)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慢性心衰患者D型人格检出率为16.06%,心理压力得分为(20.75±7.39)分。慢性心衰患者D型人格与心理压力呈正相关(r=0.210,P<0.01),情感关注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在D型人格与心理压力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D型人格可通过情感关注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需重点关注慢性心衰D型人格患者,充分利用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的可干预性,缓解其心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D型人格 心理压力 应对方式 心理弹性
下载PDF
健康教育棋盘游戏在护理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苏义冬 莫懿晗 +1 位作者 董欣 王秀华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2-576,共5页
健康教育棋盘游戏是将棋盘游戏与疾病健康教育知识结合,形成一种具有娱乐属性的健康教育方式,受到健康教育者及相关学者的关注。该文综述了健康教育棋盘游戏的理论基础、设计思路、应用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期为我国健康教育棋... 健康教育棋盘游戏是将棋盘游戏与疾病健康教育知识结合,形成一种具有娱乐属性的健康教育方式,受到健康教育者及相关学者的关注。该文综述了健康教育棋盘游戏的理论基础、设计思路、应用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期为我国健康教育棋盘游戏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综述 游戏疗法 棋盘游戏
下载PDF
老年人体脂率预测公式的构建及验证
7
作者 苏义冬 莫懿晗 +5 位作者 董欣 钟静 邓文与 刘贝贝 姚雪梅 王秀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共4页
目的基于常用人体测量学数据和人口学数据构建老年人体脂率预测公式,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采用分层便利抽样法采集1025名老年人的人体测量学数据(身高、体质量及腰围等)、人口学数据(性别、年龄等)和体脂率数据。随机分为建模组(820名... 目的基于常用人体测量学数据和人口学数据构建老年人体脂率预测公式,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采用分层便利抽样法采集1025名老年人的人体测量学数据(身高、体质量及腰围等)、人口学数据(性别、年龄等)和体脂率数据。随机分为建模组(820名)和验证组(205名)。以生物电阻抗分析仪(BIA)测得的体脂率为金标准,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构建预测公式,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其预测效能,Bland-Altman散点图和林氏一致性系数验证预测公式与BIA的一致性。结果BMI、性别、身高、腰围、年龄进入体脂率预测公式。预测公式ROC曲线下面积为0.910,灵敏度为92.9%,特异度为89.1%。预测公式与BIA测得体脂率的差值均数为-0.021%,95%一致性区间(LOA)为(-6.605%,6.562%),95%LOA的95%CI为(-7.397%,7.354%);与BIA测得体脂率的林氏一致性系数为0.883。结论构建的老年人体脂率预测公式可靠,可用于老年人肥胖预防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体质量 腰围 肥胖 体脂率 体重指数 预测公式 体质量管理
下载PDF
肌少症血清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董欣 莫懿晗 王秀华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0-235,共6页
衰老过程常伴随着人体内多种身体成分的变化,如肌肉量在30岁左右达到最大值后开始逐渐衰减,到70岁时大约减少了20%~40%,并可能造成相应的肌肉功能障碍[1]。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渐进性、普遍性的肌肉质量减少和肌肉功能下降的老年... 衰老过程常伴随着人体内多种身体成分的变化,如肌肉量在30岁左右达到最大值后开始逐渐衰减,到70岁时大约减少了20%~40%,并可能造成相应的肌肉功能障碍[1]。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渐进性、普遍性的肌肉质量减少和肌肉功能下降的老年综合症,并于2016年作为一种慢性肌肉疾病被列入第10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0)系统中。目前,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可能与蛋白合成和水解失衡、神经-肌肉功能衰退、内分泌功能障碍、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2]。肌少症将增加跌倒、活动障碍的风险,同时也是肝硬化、2型糖尿病、肿瘤等一些慢性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子[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目前肌少症正影响着全球约5000万老年人,中国社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约为10%~15%,而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肌少症将会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疾病负担[4-5]。因此,亟需一套肌少症评估和监测的临床工具,但目前肌少症的诊断包括肌量、肌力和活动能力3个方面的综合评估[6],其中肌量评估依赖于一些精密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而握力和步速的测试也可能会受到其他疾病或身体状况的影响,因此操作流程较为复杂,且不便于对病情的持续监测。而血清中的一些生物分子常作为临床上简易有效的疾病诊断和监测工具,并可为治疗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因此本文对近几年肌少症血清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血清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