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画中的冰雪世界
1
作者 莫晓雯 《人民周刊》 2021年第2期84-85,共2页
雪景山水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特门类,也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分支。雪有柔媚之姿、慧洁之质,也许正是由于这些自然特质,冰雪世界一直是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所钟爱并竞相描绘的景致。无论在视觉体验还是情感寄寓上,它所传达出的荒寒与玄深... 雪景山水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特门类,也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分支。雪有柔媚之姿、慧洁之质,也许正是由于这些自然特质,冰雪世界一直是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所钟爱并竞相描绘的景致。无论在视觉体验还是情感寄寓上,它所传达出的荒寒与玄深似乎比其他时节题材的作品更能给予我们精神上的冲击力。《绘事发微》曰:“凡画雪景,以寂寞黯淡为主,有玄冥充寒气象。”可谓精准地定义了雪景山水所特有的基调。在中国艺术史中,雪景山水画并非一成不变,它在继承与创新中向前发展着,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艺术形式,并显示出其独特而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史 艺术生命力 雪景山水 文人雅士 中国画 视觉体验 冰雪世界 中国山水画
下载PDF
静观自得——范宽《雪山萧寺图》析览
2
作者 莫晓雯 《中国书画》 2018年第9期16-17,共2页
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总是对四时山水的创作情有独钟,正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一语道破了前人对生命的透彻理解与深刻感悟。在四时山水作品中,雪景山水是一个较为独特的题材,无论在视觉体验还是情感寄寓上,它所传... 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总是对四时山水的创作情有独钟,正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一语道破了前人对生命的透彻理解与深刻感悟。在四时山水作品中,雪景山水是一个较为独特的题材,无论在视觉体验还是情感寄寓上,它所传达出的荒寒与玄深似乎比其他时节题材的作品更能给予我们精神上的冲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得 静观 雪山 范宽 视觉体验 山水 四时 冲击力
下载PDF
中国山水画现代探索的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及学术研讨实录 被引量:1
3
作者 莫晓雯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58,共7页
2020年11月12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特邀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策展人,以"淋漓华章"为主题,系统梳理了孙博文先生的艺术历程。范迪安在前言中写道:"在不断... 2020年11月12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特邀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策展人,以"淋漓华章"为主题,系统梳理了孙博文先生的艺术历程。范迪安在前言中写道:"在不断锐意进取的过程中,孙博文的艺术透露出蓬勃的时代生机,也呈现出歌咏自然、舒心畅意的艺术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协 范迪安 策展人 艺术情怀 艺术历程 中国山水画
原文传递
当下工笔画创作状态与问题——多重空间·2014厦门全国工笔画双年展创作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莫晓雯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104,共6页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协会指导,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厦门美术馆承办的“多重空间——2014厦门全国工笔画双年展”于2014年12月28日在厦门市美术馆开幕。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厦门市 双年展 创作状态 研讨会综述 空间 中国美术家协会 新闻出版局
原文传递
刀笔与铎声——沃渣木刻艺术生涯回溯与重读 被引量:1
5
作者 莫晓雯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57,共6页
沃渣作为“鲁艺”美术系的首任系主任,传承导师鲁迅的精神火种,探索木刻“民族形式”的途径,通过一道道刀痕铺陈出民族解放运动的宏大图景,将中华民族的信念和力量传播到世界。他具有敏锐、深隽的艺术感受力和丰富、自由的版画语言,他... 沃渣作为“鲁艺”美术系的首任系主任,传承导师鲁迅的精神火种,探索木刻“民族形式”的途径,通过一道道刀痕铺陈出民族解放运动的宏大图景,将中华民族的信念和力量传播到世界。他具有敏锐、深隽的艺术感受力和丰富、自由的版画语言,他将一生的创作经验与时代风云融为一体,并将这一精神资源融化为审慎思考“文艺大众化”的刀笔实践与树蕙植兰的育人铎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渣 木刻艺术 鲁艺 文艺大众化
原文传递
宋文治的“山河新貌”析
6
作者 莫晓雯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1-132,共2页
锦绣河山往往给画人特别的体验,驻足其画作前也会嗅得时代与地域所赋予的独特芬芳。20世纪60年代初的政治背景和时代氛围中,以江苏省国画院画家为主体的13人写生团从南京出发,先后奔赴郑州、洛阳、三门峡、西安、延安、华山、成都、... 锦绣河山往往给画人特别的体验,驻足其画作前也会嗅得时代与地域所赋予的独特芬芳。20世纪60年代初的政治背景和时代氛围中,以江苏省国画院画家为主体的13人写生团从南京出发,先后奔赴郑州、洛阳、三门峡、西安、延安、华山、成都、乐山、峨眉山、重庆、三峡、武汉、长沙、韶山、广州等地进行实地写生活动,途经六省十余市,行程约两万三千里,旨在探索中国画笔墨反映现实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治 写生活动 时代氛围 政治背景 60年代 20世纪 现实生活
原文传递
石辟邪——六朝遗蕴的风格特征及其文化传承
7
作者 莫晓雯 《大舞台》 2017年第3期61-64,共4页
一、石辟邪与南京的历史渊源 “建康陵墓尽残丛,石兽苍凉夕照中。”此为近代历史学家朱偰先生在《吊六朝诸陵》中所作的诗句,诗中的“建康”,即为中国南京的古称。由于三国时期的吴国、东晋,以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宋、齐、梁、陈政权先... 一、石辟邪与南京的历史渊源 “建康陵墓尽残丛,石兽苍凉夕照中。”此为近代历史学家朱偰先生在《吊六朝诸陵》中所作的诗句,诗中的“建康”,即为中国南京的古称。由于三国时期的吴国、东晋,以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宋、齐、梁、陈政权先后在此建都,南京因此有了“六朝古都”之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陵墓石刻 神道石刻 石兽 六朝文化 三国时期 南北朝时期 朱偰 六朝古都 石刻艺术 萧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