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覆土材料对二孢拟奥德蘑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高锦运 彭洁滢 +5 位作者 肖裕玲 田怡 黄腾达 刘海滨 莫转林 莫美华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3期44-50,共7页
测定二孢拟奥德蘑子实体中水分、粗脂肪、总糖、粗多糖、粗纤维、蛋白质、总黄酮、总多酚的含量,以研究不同覆土材料对其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用红壤土、细黏土和粗黏土覆土出菇的二孢拟奥德蘑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测定二孢拟奥德蘑子实体中水分、粗脂肪、总糖、粗多糖、粗纤维、蛋白质、总黄酮、总多酚的含量,以研究不同覆土材料对其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用红壤土、细黏土和粗黏土覆土出菇的二孢拟奥德蘑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在100 g干子实体中,3种覆土材料出菇的二孢拟奥德蘑在粗纤维、总黄酮含量上无显著差异;而粗脂肪、总糖、粗多糖、蛋白质、总多酚的含量均是覆粗黏土的最高。营养均衡评分结果显示,营养价值的均衡性按粗黏土、细黏土、红壤土的顺序递减。综上可知二孢拟奥德蘑采用粗黏土覆土出菇效果最好,综合营养成分评分最高,试验结果可为二孢拟奥德蘑的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孢拟奥德蘑 覆土材料 营养成分 含量
下载PDF
三株黑皮鸡枞菌生物学特性比较
2
作者 高锦运 田怡 +2 位作者 肖裕玲 莫转林 莫美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86-90,共5页
为了比较野生黑皮鸡枞菌(Hymenopellis raphanipes)与其他2个商业菌株的生物学和栽培学特性,对其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筛选3株黑皮鸡枞菌的最适初始pH、培养温度和原种培养基配方,并对其在最适pH、适宜温度和最适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进... 为了比较野生黑皮鸡枞菌(Hymenopellis raphanipes)与其他2个商业菌株的生物学和栽培学特性,对其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筛选3株黑皮鸡枞菌的最适初始pH、培养温度和原种培养基配方,并对其在最适pH、适宜温度和最适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株黑皮鸡枞菌的最适pH均为6;适宜温度为24~27℃;野生黑皮鸡枞菌的最适原种培养基为麦粒,2种商业黑皮鸡枞菌的最适原种培养基为玉米粒;野生黑皮鸡枞菌的菌丝长势和洁白程度均好于2种商业黑皮鸡枞菌,并且野生黑皮鸡枞菌栽培种的生长速度与其他2种商业菌株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皮鸡枞菌(Hymenopellis raphanipes) 培养条件 生物学特性 比较
下载PDF
灵芝三萜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郑苗欣 张振伟 +3 位作者 王雪婷 周伟坚 莫转林 莫美华 《中国食用菌》 2022年第4期64-68,共5页
以灵芝T0菌株的菌丝体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三萜,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优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乙醇浓度85%、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30的条件下,灵芝菌丝体三萜的平均得率达到了3.50%。该结果为优化... 以灵芝T0菌株的菌丝体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三萜,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优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乙醇浓度85%、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30的条件下,灵芝菌丝体三萜的平均得率达到了3.50%。该结果为优化灵芝菌丝体三萜的提取工艺提供了有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菌丝体 三萜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优化
下载PDF
秀珍菇菌丝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雪婷 袁菁艺 +4 位作者 郑苗欣 龙泽雄 黄宇林 莫转林 莫美华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19期12-16,共5页
为了探索出秀珍菇最适的生长环境,为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促进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发展。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影响该菌株菌丝生长的环境和营养条件,结果表明:该秀珍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适碳氮比为1... 为了探索出秀珍菇最适的生长环境,为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促进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发展。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影响该菌株菌丝生长的环境和营养条件,结果表明:该秀珍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适碳氮比为15∶1;在添加了无机盐MgSO_(4)、KH_(2)PO_(4)、CaCl_(2)的培养基上生长受到促进;而添加无机盐KCl、ZnSO_(4)、FeSO_(4)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受到了抑制。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24~30℃,最适温度30℃,在pH 5~8范围内,秀珍菇菌丝均能较快生长,具有广泛的pH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生长速度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巨大口蘑和双孢蘑菇低温贮藏期间褐变差异机制研究
5
作者 刘欣芊 倪焱 +4 位作者 吴结宜 刘淑仪 莫转林 周伟坚 莫美华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6,共8页
以巨大口蘑和双孢蘑菇为试材,于4℃下贮藏,定期取样测定褐变相关指标,以探讨该贮藏期间2种食用菌褐变差异性。结果表明,贮藏至第10天,巨大口蘑和双孢蘑菇的褐变度分别为4.4%和18.31%,相对电导率分别为40.59%和75.35%,酪氨酸酶(Tyrosinas... 以巨大口蘑和双孢蘑菇为试材,于4℃下贮藏,定期取样测定褐变相关指标,以探讨该贮藏期间2种食用菌褐变差异性。结果表明,贮藏至第10天,巨大口蘑和双孢蘑菇的褐变度分别为4.4%和18.31%,相对电导率分别为40.59%和75.35%,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分别是16.54、36.46 U/g FW,146.67、1014 U/g FW,172.13、298.29 U/g FW和380.42、413.75 U/g FW;除上述指标外,巨大口蘑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总酚、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于双孢蘑菇;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整体也低于双孢蘑菇,尤其在贮藏后期,双孢蘑菇POD活性上升,对其伤害加剧;但巨大口蘑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在整个贮藏期间均高于双孢蘑菇。相关性结果进一步发现巨大口蘑褐变度与TYR活性呈极显著相关(P<0.001),而双孢蘑菇褐变度则是与许多因素呈极显著相关(P<0.01),如TYR活性、PAL活性、POD活性。因此认为巨大口蘑耐贮藏可能与TYR活性低有关,双孢蘑菇易褐变则与TYR、POD和PAL活性较高有关。该结果可为食用菌褐变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口蘑 双孢蘑菇 贮藏期 褐变 酶活性
原文传递
巨大口蘑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
6
作者 刘欣芊 肖利丽 +2 位作者 莫转林 周伟坚 莫美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4期35-41,共7页
为考察巨大口蘑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的酶学特性,在不同种类缓冲液和不同pH值缓冲液的条件下以巨大口蘑为原料制备PPO粗酶液,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测定不同的底物用量、温度、pH值、抑制剂和金属离子下PPO活性,并测定该酶的... 为考察巨大口蘑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的酶学特性,在不同种类缓冲液和不同pH值缓冲液的条件下以巨大口蘑为原料制备PPO粗酶液,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测定不同的底物用量、温度、pH值、抑制剂和金属离子下PPO活性,并测定该酶的米氏常数。结果表明,以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进行粗提,提取液中PPO相对活性最高;PPO最适底物用量为1.5 mL,最适pH值为6.5,最适反应温度为30℃;该酶在30℃以上不稳定,在80℃时PPO相对活性仅为19.67%,在pH值为6~7时较稳定。抑制剂对PPO活性抑制效果由强到弱依次是抗坏血酸、柠檬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当抗坏血酸浓度为1000 mmol/L时PPO完全失活;金属离子中只有Fe2+促进PPO活性,其余均抑制PPO活性。此外,以不同浓度邻苯二酚测定米氏方程,得到PPO米氏常数为0.114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口蘑 多酚氧化酶 酶活性 抑制剂 金属离子
下载PDF
一号灵芝航天诱变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雪婷 张振伟 +4 位作者 龙泽雄 黄宇林 周伟坚 莫转林 莫美华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共7页
将一号灵芝搭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进入太空进行诱变处理,经过分离纯化,共培养得到7株诱变菌株。对一号灵芝出发菌株及其7株航天诱变菌株进行拮抗试验、形态学特征的初步筛选,通过出菇试验验证出发菌株及其诱变菌株的出菇情况,进行... 将一号灵芝搭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进入太空进行诱变处理,经过分离纯化,共培养得到7株诱变菌株。对一号灵芝出发菌株及其7株航天诱变菌株进行拮抗试验、形态学特征的初步筛选,通过出菇试验验证出发菌株及其诱变菌株的出菇情况,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同源性分析,再测试菌株菌丝体液体发酵产总三萜的能力,最终获得一株原种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且具有高产总三萜能力的诱变菌株L3。与出发菌株相比,诱变菌株L3的原种菌丝生长速度为(9.02±0.21)mm/d,比出发菌株节省了15.49%的生长时间,其菌丝体总三萜得率为2.40%,显著高于出发菌株2.27%。经鉴定,诱变菌株L3和出发菌株L0之间遗传距离近,判断为一号灵芝的诱变株。研究结果为今后药用真菌航天诱变育种研究提供了参考,并为一号灵芝三萜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优良的新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航天诱变 育种 三萜
原文传递
灵芝航天诱变菌株的活性成分含量与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8
作者 薛建邦 莫转林 莫美华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共8页
为培育灵芝优良新品种,对其进行太空诱变育种,筛选出15株诱变菌株。对它们的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诱变菌株T6、T12、T15的多糖含量和T10、T15、T19的三萜及甾醇含量均显著高于出发菌株T0,T35的多酚含量显著高于出发菌株T0。... 为培育灵芝优良新品种,对其进行太空诱变育种,筛选出15株诱变菌株。对它们的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诱变菌株T6、T12、T15的多糖含量和T10、T15、T19的三萜及甾醇含量均显著高于出发菌株T0,T35的多酚含量显著高于出发菌株T0。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诱变菌株T10、T19、T35醇提物的总还原力显著高于出发菌株T0,但是参试菌株水提物的总还原力与出发菌株T0没有显著差异;诱变菌株T15水提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醇提物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以及T10、T19、T35的醇提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水提物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出发菌株。这些结果表明航天诱变育种能够改变药用真菌的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通过试验筛选可以获得活性成分含量高和抗氧化作用强的优良菌株,是优良新品种培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该试验结果可为微生物航天诱变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也有望为灵芝工业化生产提供更优良的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太空诱变 育种 活性成分 抗氧化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