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莫阿里 王三贵 陈伟强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取石同期胆总管探查免T管引流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5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再根据同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取石同期胆总管探查免T管引流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5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再根据同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的引流方式分为免T管组(n=36)与T管组(n=23)。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围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免T管组术后输液时间[(5.97±1.86)d vs.(9.09±3.06)d]、术后住院时间[6.00(5.00,8.00)d vs.8.00(7.00,10.00)d]、术后腹腔引流时间[4.00(3.00,6.00)d vs.6.00(4.00,7.00)d]、住院费用[31773.45(28478.87,35934.52)元vs.35784.00(31301.05,38993.47)元]、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15.36±6.40)g/L vs.(22.30±7.48)g/L]、术后白细胞值[(8.55±3.21)×10^(9)/L vs.(11.44±3.22)×10^(9)/L]均优于T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2例胰腺炎、1例胆道感染,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均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同期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免T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最大限度保留胆囊功能的同时,可有效避免放置T管的相关并发症,且未增加胆道狭窄、胆漏等风险,具有术中出血少、机体炎症刺激轻、康复快、经济负担轻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检查 胆总管探查术 一期缝合
下载PDF
两种微创策略治疗80岁以上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莫阿里 王三贵 +2 位作者 张桥 张伟桥 陈伟强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845-849,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分别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80岁以上超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行微创治疗的80岁以上超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微创治...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分别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80岁以上超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行微创治疗的80岁以上超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微创治疗策略分为LCBDE组(n=45)与ERCP组(n=36),对比分析两组术前基本资料、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与合并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BDE组住院总时间短于ER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中1例患者因肺部感染诱发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死亡,2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穿孔致感染性休克、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LCBDE组中1例患者因术后并发肝脓肿致感染性休克、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ERCP组中4例结石残留,均通过二期手术取净结石后顺利出院;LCBDE组无结石残留病例。ERCP组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LC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80岁及以上超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LCBDE+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微创治疗策略在缩短住院总时间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具有一定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探查术 腹腔镜检查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超高龄
下载PDF
直径不大于5cm孤立性肝癌:射频消融与手术治疗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桥 莫阿里 +4 位作者 高恒毅 周伟 夏丰 张伟桥 陈伟强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年第4期328-335,共8页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RFA)和手术切除(SR)两种治疗方式对直径≤5 cm孤立性肝细胞癌预后的影响,比较其优劣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直径≤5 cm的孤...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RFA)和手术切除(SR)两种治疗方式对直径≤5 cm孤立性肝细胞癌预后的影响,比较其优劣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直径≤5 cm的孤立性肝细胞癌、并接受以上其中一种治疗方式的病人资料,共606例。患者分为A组(直径≤2 cm)、B组(2 cm<直径≤3 cm)、C组(3 cm<直径≤5 cm)3个亚组,其中A组:77例;B组:239例;C组:290例。调查RFA和SR两种治疗方式在各亚组和总体人群中对预后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影响RFA疗效的主要原因。结果在肝细胞癌患者总体人群中,行SR组患者的生存预后优于RF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直径≤2 cm时,SR与RFA临床疗效相当,生存预后和无复发生存无统计学差异(P>0.05)。2 cm<直径≤3 cm时,SR的生存预后和无复发生存均优于RFA;直径为>3 cm且≤5 cm的肝细胞癌患者,SR的生存预后和无复发生存优于RFA,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肿瘤直径≤2 cm患者,RFA可达到与SR一样的临床疗效;对于2 cm<肿瘤直径≤5 cm肝细胞癌患者,应优先考虑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手术切除 射频消融 生存预后 无肿瘤复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