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LC3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成骨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连笑宇 邵佳 +4 位作者 高坤 余正红 菅炎鹏 王一公 高延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LC3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成骨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5月经手术切除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的18例后纵...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LC3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成骨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5月经手术切除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的18例后纵韧带组织标本(OPLL组)和15例非骨化的颈椎后纵韧带组织标本(非OPLL组)。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颈椎后纵韧带组织形态学改变;Von Kossa染色观察颈椎后纵韧带钙盐沉积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分别测定两组标本中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LC3)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及Osterix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行Beclin1、LC3与RUNX2、BMP2及Osterix的关系研究。结果:与非OPLL组相比,OPLL组细胞形态较大且形状不规则,细胞核较明显;Von Kossa染色可见非OPLL组无明显钙盐沉积,而OPLL组可见棕黑色钙盐并聚积成片状或团状;Beclin1、LC3、RUNX2、BMP2及Osterix的蛋白及mRNA在OPLL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OPLL组(P<0.05);Beclin1 mRNA表达水平与BMP2、RUNX2和Osterix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r>0.5),而LC3与成骨因子不具备相关性。结论: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LC3在颈椎OPLL组织中显著高表达,Beclin1与后纵韧带成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 颈椎 自噬 成骨因子 相关性
下载PDF
过伸悬吊复位与PVP协同作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效能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智奎 王一公 +5 位作者 王德民 周锦鸽 菅炎鹏 梁晨 邵欣慰 徐松山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6期626-629,共4页
目的 分析对比单纯的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疗法与过伸悬吊复位联合PVP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差别。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许昌市中心医院诊断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按照随机数字表分... 目的 分析对比单纯的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疗法与过伸悬吊复位联合PVP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差别。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许昌市中心医院诊断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PVP治疗,观察组采用过伸复位+PVP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等。结果 术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VAS评分、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OD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 d观察组的VAS(1.80±0.68)分、Cobb角(13.82±1.73)°、ODI(33.99±2.75)分低于对照组VAS(2.30±0.85)分、Cobb角(16.80±2.49)°、ODI (38.03±3.19)分,观察组的椎体前缘高度(24.11±1.48)mm高于对照组(20.90±3.42)mm,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VAS(1.12±0.56)分、Cobb角(14.58±1.46)°、ODI(23.35±2.65)分低于对照组VAS(1.52±0.73)分、Cobb角(17.61±1.83)°、ODI (27.80±7.14)分,观察组的椎体前缘高度(23.75±1.48)mm高于对照组(19.76±1.76)mm,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单纯的PVP与过伸复位+PVP治疗都能减轻患者痛苦,恢复伤椎前缘高度,改善腰椎活动功能,但后者更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后期后凸畸形发生概率,增强腰椎活动灵活度,对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性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过伸悬吊复位
下载PDF
前路松解与后路钉棒置入融合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1年随访 被引量:2
3
作者 孙秀钦 廖文胜 +3 位作者 王利民 鲍恒 王卫东 菅炎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3期2043-2048,共6页
背景:经口前路松解后路融合内固定已成为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主流治疗方法,但目前还缺乏长期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经口前路松解后路融合及钉棒置入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口前路松解后路融合内固定治疗难... 背景:经口前路松解后路融合内固定已成为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主流治疗方法,但目前还缺乏长期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经口前路松解后路融合及钉棒置入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口前路松解后路融合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患者32例,治疗后行颈椎正侧位数字化DR及颈椎MRI影像学检查了解神经压迫解除情况和骨性融合情况;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JOA评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治疗后29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①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寰枢关节复位和骨性融合,实现了复位与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双重目的。②所有患者治疗后脊髓受压明显减轻,神经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脊髓、椎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后无感染、破溃等并发症发生。④影像学检查显示,经口前路松解后路融合内固定是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颈椎 前路松解 经口咽入路 寰枢关节脱位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
下载PDF
神经根阻滞与冲击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菅炎鹏 周锦鸽 +5 位作者 岳晓香 李根锋 徐松山 刘伟杰 樊骏 王一公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15期2104-2108,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根阻滞与冲击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许昌市中心医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应用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41.09±4.41)岁。... 目的探讨神经根阻滞与冲击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许昌市中心医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应用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41.09±4.41)岁。研究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1.85±5.27)岁。对照组采用单纯神经根阻滞治疗,研究组采用神经根阻滞+冲击波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临床有效率为8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2.93±0.54)分比(3.84±0.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DI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23.03±2.74)比(26.55±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1.29±0.44)分比(2.23±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DI低于对照组[(13.76±2.33)比(19.7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单纯的神经根阻滞与神经根阻滞+冲击波治疗都能减轻患者症状,但后者更能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阻滞 冲击波
下载PDF
选择性椎体钉道强化技术在骨质疏松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菅炎鹏 徐松山 +1 位作者 李涛 王一公 《华夏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椎体钉道强化技术在骨质疏松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行常规椎弓根钉固定术患者27例纳入对照组,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道技术患者33例纳入观察组,比... 目的:探讨选择性椎体钉道强化技术在骨质疏松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行常规椎弓根钉固定术患者27例纳入对照组,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道技术患者33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以及术后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与术前比较椎体前后缘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与术前比较椎体前后缘高度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两组患者ODI评分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椎体钉道强化技术有利于提高骨质疏松脊柱手术患者脊柱稳定性,改善患者疼痛症状,降低患者功能障碍,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钉固定术 椎体钉道强化技术 骨质疏松脊柱手术
下载PDF
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观察
6
作者 菅炎鹏 徐松山 +1 位作者 李涛 王一公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6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观察。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该院的86例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3例。研究组行TLIF术,对照... 目的探讨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观察。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该院的86例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3例。研究组行TLIF术,对照组行改良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活动功能、腰背部疼痛程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LIF相比,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行TLIF治疗,患者腰椎活动功能与减轻腰背疼痛程度改善效果更佳,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 老年患者 TLIF PLIF 腰背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补肾壮骨汤联合唑来膦酸对OVCF患者PK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徐松山 王一公 +5 位作者 刘伟 菅炎鹏 刘伟杰 邵欣慰 樊俊 梁晨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5期693-696,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汤联合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行PK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拟行PKP手术的单椎体OVCF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术后予...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汤联合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行PK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拟行PKP手术的单椎体OVCF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术后予以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B组43例,术后予以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唑来膦酸注射液+补肾壮骨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进行定期随访,统计其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体前缘相对高度、Cobb角,以及PINP和β-CTX等骨代谢指标数据,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 d、3个月、6个月、1年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骨密度均显著升高(P<0.05),且B组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A组(P<0.05)。两组术后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和Cobb角均获显著改善(P<0.05),随访期间未见明显丢失现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新发骨折的总发生率10.8%,B组为5.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VCF患者行PKP手术后,联合应用补肾壮骨汤+唑来膦酸的中西医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PKP手术 唑来膦酸 补肾壮骨汤
下载PDF
TLIF与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8
作者 菅炎鹏 徐松山 +1 位作者 李涛 王一公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PLIF... 目的分析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PLIF治疗,观察组行TLIF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前后VAS评分、ODI指数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VAS评分、ODI指数、腰椎滑脱程度、腰椎前凸角度及椎间隙后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腰椎滑脱程度、椎间隙后缘高度低于对照组,腰椎前凸角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与PLIF术式均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有效术式,TLIF术式临床效果更佳,且手术操作简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术后疼痛感较轻,利于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后路椎间融合术 ODI指数 影像学变化
下载PDF
可注射型华通胶光交联水凝胶用于组织工程软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徐松山 赵少华 +3 位作者 菅炎鹏 刘伟杰 王一公 张伟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345-350,共6页
目的探索可注射型华通胶光交联水凝胶用于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制备可注射型华通胶光交联水凝胶载体材料,检测其流变特性及溶胀率;随后取兔耳软骨细胞与该水凝胶均匀混合后体外培养,验证其细胞相容性;最后将软骨细胞-华通胶... 目的探索可注射型华通胶光交联水凝胶用于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制备可注射型华通胶光交联水凝胶载体材料,检测其流变特性及溶胀率;随后取兔耳软骨细胞与该水凝胶均匀混合后体外培养,验证其细胞相容性;最后将软骨细胞-华通胶光交联水凝胶复合物植入裸鼠皮下培养2周和6周,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生物力学及生物化学定量检测。结果华通胶光交联水凝胶具有适宜的流变特性及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最高溶胀率约为1.2。体内培养2~6周,逐渐形成富有弹性的瓷白色成熟软骨样组织,组织学(HE,Safranin-O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可逐渐形成典型的软骨特征,包括丰富的陷窝和均匀的软骨特异性基质沉积。生物力学和生物化学检测显示,随着体内培养时间由2周延长至6周,新生软骨组织逐渐成熟至与正常软骨组织相似。结论可注射型华通胶光交联水凝胶适合用于构建组织工程软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通胶 组织工程 软骨再生 光交联 水凝胶
下载PDF
具有抗炎作用的载双氯芬酸钠明胶多孔支架促进体内软骨再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少华 菅炎鹏 +5 位作者 王一公 徐勇 刘伟杰 邵欣慰 樊骏 徐松山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100,共10页
目的 研发一种具有抗炎作用的载双氯芬酸钠明胶多孔支架,为缓解再生软骨组织植入体内后的炎症反应及促进体内软骨再生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将双氯芬酸钠与明胶混匀,通过冻干法制备载双氯芬酸钠明胶多孔支架作为实验组,单纯明胶多孔支架... 目的 研发一种具有抗炎作用的载双氯芬酸钠明胶多孔支架,为缓解再生软骨组织植入体内后的炎症反应及促进体内软骨再生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将双氯芬酸钠与明胶混匀,通过冻干法制备载双氯芬酸钠明胶多孔支架作为实验组,单纯明胶多孔支架作为对照组。观察支架大体形貌,扫描电镜观测支架孔径,排水法计算支架孔隙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检测双氯芬酸钠负载情况,体外缓释实验检测实验组双氯芬酸钠释放曲线。将两组支架材料与脂多糖预激活的RAW264.7巨噬细胞体外共培养后,行RT-PCR、ELISA、Western blot检测IL-1β和TNF-α的表达,评价支架体外抗炎性能。将新西兰大白兔第2代软骨细胞种植于两组支架上进行体外培养,活/死细胞染色及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支架细胞相容性,行大体观察、HE染色、番红O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生化成分定量分析验证支架体外再生软骨的可行性。最后将两组软骨细胞-支架复合物植入新西兰大白兔皮下,4周后行大体观察、HE染色、番红O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生化成分定量分析验证体内软骨再生情况,以及RT-PCR法检测炎症相关基因CD3和CD68的表达,综合评估支架体内抗炎性能。结果 两组支架均具有相似的外观、微孔结构、孔径和孔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氯芬酸钠作为药物分子成功分散于明胶支架中;体外抗炎结果显示,与单纯明胶多孔支架比较,载双氯芬酸钠明胶多孔支架IL-1β和TNF-α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体外软骨再生评价显示,随培养时间延长活细胞明显增多,各时间点两组支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支架均再生出白色软骨样组织,组织学观察呈典型的软骨陷窝结构和特异性软骨细胞外基质分泌,软骨特异性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和Ⅱ型胶原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实验表明,实验组样本呈瓷白色软骨样形貌,组织学染色呈明显的软骨陷窝结构和软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GAG和Ⅱ型胶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CD3和CD68的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载双氯芬酸钠明胶多孔支架具有合适的孔径、孔隙率、细胞相容性和良好抗炎性能,为缓解再生软骨组织植入体内后的炎症反应并促进体内软骨再生提供了可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 明胶 抗炎 体内软骨再生 组织工程 支架
原文传递
健康教育能够提高脊柱骨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评《临床常见疾病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参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岳晓香 王一公 菅炎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17,共1页
随着医学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教育应进一步加强医学心理健康教育。脊柱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创伤之一。多发生于脊柱活动度较大、应力相对集中的部位,其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胸腰段、颈椎、腰... 随着医学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教育应进一步加强医学心理健康教育。脊柱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创伤之一。多发生于脊柱活动度较大、应力相对集中的部位,其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胸腰段、颈椎、腰椎和胸椎。脊柱骨折常并发脊髓或马尾神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现代医学教育 马尾神经 医学模式转变 脊柱活动度 胸腰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认知能力
原文传递
肌肉脱细胞基质制备双重交联可注射水凝胶用于促进肌母细胞增殖和成肌分化
12
作者 赵少华 郝晓亮 +5 位作者 菅炎鹏 王一公 刘伟杰 邵欣慰 樊俊 徐松山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14-1522,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肌肉脱细胞基质(acellular musclar matrix,AMM)制备双重交联可注射水凝胶用于促进肌母细胞增殖和成肌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先将透明质酸通过高碘酸钠氧化处理并甲基化制备甲基丙烯酰胺氧化透明质酸(methacrylamidated oxidiz... 目的探讨基于肌肉脱细胞基质(acellular musclar matrix,AMM)制备双重交联可注射水凝胶用于促进肌母细胞增殖和成肌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先将透明质酸通过高碘酸钠氧化处理并甲基化制备甲基丙烯酰胺氧化透明质酸(methacrylamidated oxidized hyaluronic acid,MOHA)水凝胶;再采用洗涤酶法获得AMM,并经氨基活化以制备氨基化AMM(aminated AMM,AAMM)。将MOHA水凝胶和AAMM通过席夫碱反应和紫外光交联,制备一种双重交联可注射的MOHA/AAMM水凝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分别对MOHA、AAMM和MOHA/AAMM水凝胶样品进行表征;通过手动注射和紫外光交联分别检测MOHA/AAMM水凝胶的可注射性和成胶性能;采用力学测试检测水凝胶的流变性能和杨氏模量,并将水凝胶浸没于PBS中15 d检测其降解性能。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ELISA法检测水凝胶的活性成分。将MOHA和MOHA/AAMM水凝胶分别与C2C12肌母细胞体外共培养9 d,通过活/死细胞染色和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法检测水凝胶促进肌母细胞的增殖作用,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水凝胶促进肌母细胞的成肌分化能力。结果FTIR图谱示MOHA/AAMM水凝胶成功制备,且表现出良好的可注射性和成胶能力。相较于MOHA水凝胶,MOHA/AAMM水凝胶具有更高的黏度和杨氏模量,更缓慢的降解速率,并且含有更多胶原蛋白(包括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和生物活性因子(包括EGF、FGF-2、VEGF和IGF-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死细胞染色和CCK-8检测示,MOHA/AAMM水凝胶中C2C12肌母细胞随培养时间延长活细胞明显增多且死细胞减少,各时间点与MOH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和RT-qPCR检测示,相较于MOHA水凝胶,MOHA/AAMM水凝胶中IGF-1沉积量和成肌相关基因(肌原蛋白、肌钙蛋白T和肌球蛋白)表达量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AMM制备的MOHA/AAMM水凝胶可以促进肌母细胞增殖和成肌分化,为肌肉组织工程提供一种新的双重交联可注射水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肌肉脱细胞基质 细胞增殖 成肌分化 肌肉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比较
13
作者 岳晓香 王一公 +1 位作者 菅炎鹏 徐松山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15期15-18,共4页
目的比较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 目的比较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研究组采用Wiltse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伤椎Cobb角、前缘高度比。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研究组疼痛评分、ODI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周,研究组伤椎前缘高度比低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1%,2/37)与对照组(16.22%,6/37)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与Wiltse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均安全有效,但Wiltse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时间短,术后伤椎Cobb角、前缘高度比较低,临床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Wiltse入路复位内固定术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根痛平颗粒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笛 曹臣 菅炎鹏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4期736-740,共5页
目的探讨根痛平颗粒联合穴位注射腺苷钴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治疗措施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将1 mg注射用腺... 目的探讨根痛平颗粒联合穴位注射腺苷钴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治疗措施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将1 mg注射用腺苷钴胺同0.9%氯化钠注射液2 mL配伍,然后分别对风池穴、后溪穴进行消毒,垂直进针,回抽无回血,每个穴位注射1 mL,5次/周,间歇2 d进行下1周期;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根痛平颗粒,12 g/次,2次/d。两组均经14d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相关评分和炎症介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经治疗,治疗组在颈肩疼痛、上肢疼痛麻木、手指疼痛麻木及感觉异常等症状改善时间上短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显著升高,但疼痛(VAS)评分、颈痛量表(NPQ)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相关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6(IL-6)、环氧化酶-2(COX-2)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炎症介质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痛平颗粒联合穴位注射腺苷钴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机体炎症反应,改善颈椎活动障碍,促进患者心理弹性及睡眠质量的提高,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痛平颗粒 注射用腺苷钴胺 神经根型颈椎病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枢椎椎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菅炎鹏 廖文胜 +1 位作者 鲍恒 孙秀钦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8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枢椎椎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1年10月应用枢椎椎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AndersonⅡ型和Ⅲ型齿状突骨折21例,先天性游离齿状突并襄枢椎不稳3例,寰... 目的探讨应用枢椎椎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1年10月应用枢椎椎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AndersonⅡ型和Ⅲ型齿状突骨折21例,先天性游离齿状突并襄枢椎不稳3例,寰椎横韧带断裂2例。所有患者经影像学证实均有寰枢椎不稳或半脱位,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颈枕区疼痛、活动受限等。内固定系统均采用颈后路Vertex钉棒系统。结果26例患者共置入枢椎椎板螺钉49枚,术中无一例发生脊髓损伤、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患者获得6—26个月的随访,平均17个月。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数字化DR、CT复查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未见明显复位丢失,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4个月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应用枢椎椎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效果满意,操作简单、安全,可以作为传统枢椎内固定的一种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椎板螺钉 寰椎 枢椎 内固定 寰枢椎不稳
原文传递
腰椎内固定术后切口破溃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秀钦 廖文胜 +1 位作者 鲍恒 菅炎鹏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10期78-78,81,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后破溃的分类及分类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8例腰椎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后破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患者破溃首发时间、是否培养出细... 目的探讨腰椎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后破溃的分类及分类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8例腰椎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后破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患者破溃首发时间、是否培养出细菌及类型、血沉及C-反应蛋白,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愈合情况进行统计,按以上统计指标分两组,对比两组初期行清创负压引流后闭合切口的疗效及区别。结果2例非感染组患者行清创负压引流闭合切口后1例治愈,1例复发,取出内固定物后愈合;6例感染组患者4例清创负压引流后,愈合良好,无复发,2例复发经取出内固定后,痊愈,随访无复发。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后破溃初期入院评估诊断,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对治疗方案的制定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破溃 非感染性 诊断
原文传递
载黄腐酚抗炎支架对羊体内软骨再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松山 赵少华 +5 位作者 菅炎鹏 徐勇 刘伟杰 邵欣慰 樊俊 王一公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96-1304,共9页
目的通过负载黄腐酚研发一种具有抗炎功能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支架,探讨其在羊体内抗炎及促进软骨再生的效果。方法取PLGA采用致孔剂浸出法制备多孔支架后,将其置于黄腐酚溶液24 h,制备黄腐酚-PLGA支... 目的通过负载黄腐酚研发一种具有抗炎功能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支架,探讨其在羊体内抗炎及促进软骨再生的效果。方法取PLGA采用致孔剂浸出法制备多孔支架后,将其置于黄腐酚溶液24 h,制备黄腐酚-PLGA支架(以下简称“载药支架”)。取PLGA支架及载药支架以扫描电镜观测支架孔径、液体置换法计算孔隙率、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仪验证支架上黄腐酚负载情况;并与经脂多糖炎症诱导处理的RAW264.7巨噬细胞共培养24 h,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炎症因子(IL-1β、TNF-α)表达,评价其体外抗炎性能。取成年山羊骨髓,采用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并传代;取第2代细胞分别接种于两种支架构建BMSCs-支架复合物,通过活/死细胞染色及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观察支架细胞相容性。将BMSCs-支架复合物体外培养6周后,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生化分析验证BMSCs-载药支架体外再生软骨的可行性。最后,将体外培养6周后的两种BMSCs-支架复合物分别植入6月龄健康雌性山羊皮下,4周后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生化分析以及RT-PCR检测,综合评估载药支架的体内抗炎效果以及促进软骨再生情况。结果制备的载药支架为白色多孔结构,具有丰富、连续且均匀的孔隙结构,孔径及孔隙率与PLGA支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TIR光谱仪检测示黄腐酚成功负载至PLGA支架。体外观测示,载药支架炎症因子(IL-1β、TNF-α)基因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PLGA支架(P<0.05);且随培养时间延长活细胞明显增多,各时间点与PLGA支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软骨再生评价显示,培养6周后,两种BMSCs-支架复合物呈光滑、半透明淡黄色,并且能基本维持培养前形状;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支架中均出现典型的软骨陷窝结构和软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表达;软骨特异性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和Ⅱ型胶原含量与BMSCs-PLGA支架复合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软骨再生评价显示,植入羊体内4周后BMSCs-载药支架复合物基本维持植入前形状和大小,而BMSCs-PLGA支架复合物严重变形;BMSCs-载药支架复合物具有典型的软骨陷窝结构和软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且未出现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而BMSCs-PLGA支架复合物为杂乱的纤维状结构,可见明显炎症反应。BMSCs-载药支架复合物软骨特异性GAG和Ⅱ型胶原含量均明显高于BMSCs-PLGA支架复合物(P<0.05);IL-1β、TNF-α基因相对表达量均低于BMSCs-PLGA支架复合物(P<0.05)。结论载药支架具有合适孔径、孔隙率、细胞相容性和良好抗炎性能,联合BMSCs植入羊体内后能促进软骨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组织工程 黄腐酚 支架 抗炎 BMSC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