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孔子文艺思想散论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萧依新
-
出处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7,共7页
-
-
关键词
孔子
文艺思想
社会功能
伦理道德
意识形态
-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漫议孔子的诗教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萧依新
-
机构
广西教育学院中文系
-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3期90-95,共6页
-
文摘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是孔子对《诗经》思想倾向的总评价.《诗经》中的诗,内容相当广泛,有如《公刘》、《大明》一类赞颂明君贤臣创业维艰、德布四方的,有如《两无正》一类谴责国民之主,权奸佞臣虐民暴行的,有不少“劳者歌事,饥者歌具食”表现其怨愤情绪的.更有许多抒写婚姻恋爱.展示男女青年林林总总的愿望、追求的,还有歌颂爱国行为及展现劳动场景的,等等.总之,这部诗歌总集,极为深刻地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复杂的社会生活.尽管这部总集反映社会生活的时间跨度长,空间跨度广,生活领域包罗万象,涉及到不同阶级、阶层人的思想感情,可谓头绪纷繁.难测高深,而孔子却以其深遂而敏锐的目光,发现了有一个闪光的东西贯穿其中,成为统摄总集的灵魂,使它不至散乱无章,而有一股吸引人的思想魅力.这个灵魂,就是“思无邪”.无邪者,正也.“思无邪”,就是贯穿在诗中的理想愿望,意志追求,道德情操,无论其理性评价或感情倾向都是端正的.“正”,虽只是简单的一个字,而其包含的意义却是十分丰富的.孔子在回答季康子问政时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以下引《论语》只注明章名)把“正”提到了关乎治国成功的根本和个人修身准则的高度,可见,“正”
-
关键词
孔子
“思无邪”
温柔敦厚
诗经
诗教思想
民之父母
思想感情
封建统治
诗歌创作
理想人格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诗经》的景物描写
被引量:2
- 3
-
-
作者
萧依新
-
出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57-63,共7页
-
文摘
论《诗经》的景物描写萧依新一部《诗经》,虽然尚未有专门具体描绘山水景物的篇什,但写景句子却比比皆是,尤其是其中的民歌。这些写景的诗句,对抒发感情或叙述事件,都起到了极大作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魁力。从《诗经》对景物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先民对自然界由...
-
关键词
《诗经》
抒情主人公
景物描写
自然景物
诗歌创作
审美活动
审美客体
社会生活
审美情趣
山水诗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孔子与人民
- 4
-
-
作者
萧依新
-
机构
广西教育学院中文系
-
出处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1-5,共5页
-
文摘
孔子忧民爱民的思想感情是他的学说精华所在。孔子的社会理想绝不是要维护没有人性的奴隶制度,而是要营造一个人与人和谐相处、太平安乐的社会。为此,他提出了正名、德治、富民、用贤等具体的施政措施。
-
关键词
孔子
社会理想
《论语》
奴隶制度
春秋时期
德治
思想观点
思想感情
典章制度
封建制度
-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