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血宁联合醒脑静治疗脑梗死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萧劲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9期159-160,共2页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和醒脑静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治疗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和醒脑静脉注射射液,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和胞二磷胆碱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疗程均为两...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和醒脑静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治疗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和醒脑静脉注射射液,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和胞二磷胆碱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疗程均为两个疗程,14d为1疗程,比较两组于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和醒脑静脉注射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能促进其神经缺损功能恢复,近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醒脑静脉注射射液 舒血宁注射液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萧劲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6期254-255,共2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治疗对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恢复效果,探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的必要性。方法随机抽取86例脑卒中病程不超过6个月的患者分为康复组48例和对照组38例。康复组建立家庭病床进行康复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治疗对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恢复效果,探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的必要性。方法随机抽取86例脑卒中病程不超过6个月的患者分为康复组48例和对照组38例。康复组建立家庭病床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定期随访。两组分别于入组1、3、6、12个月采用时采用简化Fugl-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定ADL能力,总体满意感量表(SWLS)评定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入选时简化FMA量表、MBI、FCA、SWLS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康复组在治疗第1个月时、FCA量表、MBI评分明显改善(P<0.01),简化FMA量表评分有较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FMA量表评分、MBI、FCA量表评分也有改善,但幅度较康复组小。至3个月时,康复组FCA量表、MBI评分提高幅度减缓,简化FMA量表评定改善程度较前减少(P>0.05);对照组患者入组前后简化FMA量表评定无改善(P>0.05),MBI、FCA量表评分有轻微改善。至6、12个月时,康复组化FMA量表评定无改善(P>0.05),MBI、FCA量表评分有轻微改善。对照组FMA、MBI、FCA量表评分随病程延长,有退化趋势。SWLS方面,两组患者在1、3个月时SWLS均有提高,但至6、12个月时,康复组SWLS提高幅度减小;对照组患者无提高。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持续的开展社区康复治疗十分必要。经过社区康复治疗可改善多数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社区康复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
下载PDF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全天麻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萧劲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9期1310-1311,共2页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全天麻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治疗组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全天麻胶囊治疗;对照组应用全天麻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14d后,观察两组眩晕症状改...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全天麻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治疗组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全天麻胶囊治疗;对照组应用全天麻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14d后,观察两组眩晕症状改善程度,比较两组TCD下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眩晕症状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变化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全天麻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注射液 全天麻胶囊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钟玉薇 萧劲军 张江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6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92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予埃索美拉唑20mg,1次/d;帕罗西汀20mg,1次/d;莫沙比利5mg,3次/d;对照组46例,予奥美拉唑20mg,1...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92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予埃索美拉唑20mg,1次/d;帕罗西汀20mg,1次/d;莫沙比利5mg,3次/d;对照组46例,予奥美拉唑20mg,1次/d,莫沙比利5mg,3次/d。疗程为8周。治疗2、4、6、8周时分别作症状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如反酸、烧心、胸痛疗效观察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优于同等剂量的奥美拉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埃索美拉唑 帕罗西汀
下载PDF
灯盏花素治疗体外血栓检测阳性患者46例疗效观察
5
作者 萧劲军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年第5期112-112,共1页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从2005年1月-20016年11月,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出46例经体外血栓检测仪判定为阳性的患者,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50-88岁,平均73.6岁。
关键词 体外血栓检测 阳性患者 疗效观察 灯盏花素 治疗 住院患者 检测仪 随机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和社区管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钟玉薇 萧劲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2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予自我血糖监测和社区管理后对其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将64例在我社区中心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SMBG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定期复诊,SMBG组在此基础上予自我血糖监测和社区管理措施,持续...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予自我血糖监测和社区管理后对其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将64例在我社区中心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SMBG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定期复诊,SMBG组在此基础上予自我血糖监测和社区管理措施,持续1年。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性低血糖事件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SMBG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MBG组的症状性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血糖监测和社区管理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自我血糖监测 社区 效果评价
下载PDF
骨化三醇胶丸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5
7
作者 夏少梅 萧劲军 艾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8期115-117,共3页
目的研究骨化三醇胶丸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替米沙坦片单一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米沙坦片联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研究骨化三醇胶丸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替米沙坦片单一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米沙坦片联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肾功能指标和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血清肌酐和尿蛋白排泄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替米沙坦片联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的效果确切,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 骨化三醇胶丸 替米沙坦片
下载PDF
老年家庭病床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86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周志昭 萧劲军 钟玉薇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16期38-39,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家庭病床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及相关因素,并对其加以探讨。方法:对广州市海珠区红十字会医院在2005年6月~2008年6月诊治的86例老年家庭病床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的109例普通门诊老年患者的社...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家庭病床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及相关因素,并对其加以探讨。方法:对广州市海珠区红十字会医院在2005年6月~2008年6月诊治的86例老年家庭病床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的109例普通门诊老年患者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比较。结果:老年家庭病床患者与普通门诊老年人的性别和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基础疾病、并发症、饮食、运动能力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老年家庭病床患者比普通门诊老年患者临床症状更加不典型、预后更差,且与饮食、运动能力等有关,临床医师应更加重视老年家庭病床患者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提高对它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家庭病床患者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