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期中国的毛泽东研究:一个政治意识生态的框架草图 被引量:24
1
作者 萧延中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6,共12页
在占有丰富资料的前提下,对中国学术界近期毛泽东晚年研究状况作一个评价性报告。将目前这一研究领域中的基本倾向概括为"主流意识形态"、"否定批判取向"、"‘新左翼’研究论述"和"历史主义学派"四个流派,并对各家观点的基础预... 在占有丰富资料的前提下,对中国学术界近期毛泽东晚年研究状况作一个评价性报告。将目前这一研究领域中的基本倾向概括为"主流意识形态"、"否定批判取向"、"‘新左翼’研究论述"和"历史主义学派"四个流派,并对各家观点的基础预设和争论焦点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在当下的中国,"毛泽东"已演变成了某种政治符号,而"毛泽东问题",则实际隐含着研究者自身对于良好社会制度和正当政治秩序的一种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年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政治意识 当代中国思想
下载PDF
探索毛泽东晚年的生命焦虑 被引量:10
2
作者 萧延中 曾子墨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2,共12页
本文根据作者2007年3月31日在凤凰卫视中文台"世纪大讲堂"所作的演讲速记稿整理而成,主旨是运用政治心理学的方法探讨毛泽东的死亡意识与他晚年所发动的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关系问题。认为毛泽东是一位时时与死亡对话,但又同时... 本文根据作者2007年3月31日在凤凰卫视中文台"世纪大讲堂"所作的演讲速记稿整理而成,主旨是运用政治心理学的方法探讨毛泽东的死亡意识与他晚年所发动的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关系问题。认为毛泽东是一位时时与死亡对话,但又同时是一位时时挑战死亡焦虑的天才,正是这种对肉体死亡不畏惧的"幸存者"情结,使他产生了对精神永生的追求,于是试图通过频频发动政治运动来消除其晚年的政治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死亡 “幸存者”情结 焦虑
下载PDF
中国传统思维中的“身体政治症候学” 被引量:4
3
作者 萧延中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50,共7页
社会政治有机体循环是中国传统政治思维的重要假设之一。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上,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认为人体、社会和宇宙可以被看作一个同构物,并依据这一原理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著名政治范畴。换言之,在这样的思维框架下,政治事物就像... 社会政治有机体循环是中国传统政治思维的重要假设之一。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上,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认为人体、社会和宇宙可以被看作一个同构物,并依据这一原理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著名政治范畴。换言之,在这样的思维框架下,政治事物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具有生命的周期,整体社会的运行也具有功能的相似性。所以,处理社会政治事物就像中医看病一样,形成了一种“政治身体症候学”。这种政治思维取向具有明显的“非本质主义”(a-essentialism)特征,政治行为的目的不是改变事物的自然结构,而是顺应自然法则,协调和整合已失序的政治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政治思想 身体政治 政治认知 中国传统
下载PDF
论毛泽东“革命牺牲”的政治学——利夫顿《革命的永生》一书解读及其它 被引量:8
4
作者 萧延中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4-21,共8页
罗伯特.J.利夫顿是国际著名的精神病理学家和政治心理学家,他的著作《革命的永生》开拓了毛泽东及其思想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历史资料表明,在毛泽东的深层观念中,“革命”不只是一种激烈的行动,而且具有意识形态、甚至形而上学的信仰意... 罗伯特.J.利夫顿是国际著名的精神病理学家和政治心理学家,他的著作《革命的永生》开拓了毛泽东及其思想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历史资料表明,在毛泽东的深层观念中,“革命”不只是一种激烈的行动,而且具有意识形态、甚至形而上学的信仰意涵。诠释这种特殊的信仰内涵,对于理解毛泽东的政治思想体系和中国革命的历史轨迹,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政治思想 革命的永生 利夫顿
下载PDF
德性:群族禀赋的精神象征 被引量:4
5
作者 萧延中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0-169,共10页
根据原始史料,本文在政治社会学的角度上,对中国传统思想中之“德”的概念进行了重新解释。在中国早期文明中,“德”具有“伦理”(ethic)和“道德”(moral)的双重含义。前者侧重于共同体的精神认同,是为“德性”;而后者则侧重于良好的... 根据原始史料,本文在政治社会学的角度上,对中国传统思想中之“德”的概念进行了重新解释。在中国早期文明中,“德”具有“伦理”(ethic)和“道德”(moral)的双重含义。前者侧重于共同体的精神认同,是为“德性”;而后者则侧重于良好的行为规范,称为“德行”。正是这种“伦理”与“道德”之间的紧张和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德行 伦理 道德 政治认同
下载PDF
“知识论”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意义——为什么需要对中国政治传统做“知识的拷问” 被引量:3
6
作者 萧延中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3-58,共6页
根据索绪尔语言学的法则,可把中国政治思想史划分为"事件叙述"和"思维规则"两个层面。前者相对于索绪尔语言学中的"言语",而后者则相当于其理论中的"语言"。尽管古代政治思想家所处语境和面临... 根据索绪尔语言学的法则,可把中国政治思想史划分为"事件叙述"和"思维规则"两个层面。前者相对于索绪尔语言学中的"言语",而后者则相当于其理论中的"语言"。尽管古代政治思想家所处语境和面临问题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却受到一套共同的思维模式所支配。这种具有"共时性"的思维模式,可以被称之为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语法"。这种"语法"隐藏和渗透在中国传统的知识论体系之中。因此,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知识结构和规则进行探讨,就成为推进该学科深入发展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论 思想史研究 政治传统 中国政治思想史 索绪尔语言学 意义 传统政治思想 思维模式 政治思想家 思维规则 “言语” “语言” 面临问题 中国传统 知识结构 共时性 语法 语境
下载PDF
“身份”的颠覆与重建——毛泽东晚年政治思想的伦理基础 被引量:6
7
作者 萧延中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2-21,共10页
现代中国是一个伦理价值急剧转型的社会,其中"政治身份"又成为伦理价值转型的重要内容。作为新中国主要缔造者的毛泽东,试图颠覆中国传统差序格局所构成的社会政治"身份"体系,以前所未有的激进方式,通过重建政治&qu... 现代中国是一个伦理价值急剧转型的社会,其中"政治身份"又成为伦理价值转型的重要内容。作为新中国主要缔造者的毛泽东,试图颠覆中国传统差序格局所构成的社会政治"身份"体系,以前所未有的激进方式,通过重建政治"身份"的途径,执著推进现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这对现代中国的结构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毛泽东晚年政治伦理观的结构,成为其强化"阶级斗争"道德依据。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是解释现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有意义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伦理 身份政治 社会公平 毛泽东思想
下载PDF
史华慈比较文化视野下的卢梭、孟子与毛泽东 被引量:4
8
作者 萧延中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2-21,共10页
以美国哈佛大学已故著名思想史家史华慈教授的两篇重要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作者的解读和阐释,展示出了史华慈比较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独特方法和透视路径。史华慈试图证明:毛泽东发动"文革"运动的直接动因虽然不能排除政治上层... 以美国哈佛大学已故著名思想史家史华慈教授的两篇重要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作者的解读和阐释,展示出了史华慈比较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独特方法和透视路径。史华慈试图证明:毛泽东发动"文革"运动的直接动因虽然不能排除政治上层权力再分配的因素,但在深层理论的角度上,更应当被看作是自法国启蒙运动以来,以卢梭为代表的"道德主义取向"和以百科全书派为代表的"工程主义取向"之间理论冲突的持续反映;同时,它又表现为卢梭思想的某一方面与中国孟子思想的某一方面的普遍共鸣。史华慈对当代中国政治思想的基本架构与核心流派所做出的分析,至今仍发人深省。它们不仅对中国"文革"历史性质的研究极有启发意义,而且对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华慈 文化大革命 卢梭 毛泽东 跨文化研究
下载PDF
中国古代“天学”理念与政治合法性信仰的建构 被引量:4
9
作者 萧延中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7,共9页
中国古代的"天命"范畴应当包括"天象"、"天数"和"天意"三重要素,其中前二者具有较多的客观性,而后者则体现出更强的解释性。正是在客观性与解释性所构成的紧张之中,给政治合法性之权力争夺,准... 中国古代的"天命"范畴应当包括"天象"、"天数"和"天意"三重要素,其中前二者具有较多的客观性,而后者则体现出更强的解释性。正是在客观性与解释性所构成的紧张之中,给政治合法性之权力争夺,准备下了表演的舞台和施展的空间。因此,"天命"范畴是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信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内在要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命 中国政治思想 合法性
下载PDF
中国早期社会共同体之政治形式与象征系谱纲要 被引量:3
10
作者 萧延中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共7页
在中国政治思想的历史演化脉络中,"圣"之崇拜不仅呈现出一个由自然、简单走向神秘、复杂的发展过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所表现出的实质能量,建构出了一幅"神圣公共象征"与"政治共同体认知"两大系统之间... 在中国政治思想的历史演化脉络中,"圣"之崇拜不仅呈现出一个由自然、简单走向神秘、复杂的发展过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所表现出的实质能量,建构出了一幅"神圣公共象征"与"政治共同体认知"两大系统之间彼此支持和相互依存的政治意识图景。这个政治意识图景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特定内涵的核心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象征 中国上古思想 圣人崇拜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西学语境与中国诠释 被引量:3
11
作者 萧延中 《理论视野》 CSSCI 2008年第6期36-38,共3页
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田辰山先生嘱我给他的英文著作《中国的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中文翻译把把关。说实话,当初读田先生的文章,是想了解中国思想的英文表达,尤其是涉及中国哲学思想(如果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的话)的英文表达... 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田辰山先生嘱我给他的英文著作《中国的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中文翻译把把关。说实话,当初读田先生的文章,是想了解中国思想的英文表达,尤其是涉及中国哲学思想(如果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的话)的英文表达。此前通过阅读张东荪先生40年代的哲学著作、叶秀山先生的篇章和当代中青年学人方朝晖先生的著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翻译 语境
下载PDF
简论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的逻辑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萧延中 《毛泽东思想研究》 1985年第4期127-129,共3页
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经历了一个辩证否定的发展过程,显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一、从爱国主义的义愤到对君主立宪理论的否定(1901—1911)。十三岁时毛泽东就“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十六岁时在梁启超《新民说》上批语:“宪法为... 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经历了一个辩证否定的发展过程,显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一、从爱国主义的义愤到对君主立宪理论的否定(1901—1911)。十三岁时毛泽东就“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十六岁时在梁启超《新民说》上批语:“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推戴”,赞美英、日制度,抨击中国暴政。因此,梁启超是他政治思想上第一位启蒙导师。辛亥革命中,他剪辫从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早期政治思想 梁启超 君主立宪 爱国主义 辛亥革命前夕 国家兴亡 新民说 剪辫 启蒙
下载PDF
在明澈“冰山”之下的幽暗底层——写在《心理传记学译丛》即将出版的时候 被引量:1
13
作者 萧延中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98,共11页
"从杰出人物的生命经验中加以学习,所能获得的喜悦与视野的扩展,世界上没有几件事可以与之相比。理解这些人的生命,对我们自身有着很深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想象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及历史情境下,生命是何种模样;也可以让我们对于生命... "从杰出人物的生命经验中加以学习,所能获得的喜悦与视野的扩展,世界上没有几件事可以与之相比。理解这些人的生命,对我们自身有着很深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想象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及历史情境下,生命是何种模样;也可以让我们对于生命的运转产生新的领悟;并且或许可以提供我们一个参考架构,让我们重新评估自身的经验、命运以及存在的各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传记学 生命经验 出版 冰山 杰出人物 人的生命 历史情境 学习
下载PDF
毛泽东·毛泽东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萧延中 周煜 《社会科学论坛》 2007年第4期118-132,共15页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13周年之际,“网易”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专门从事毛泽东研究的萧延中教授,请他从世界革命、西方历史学界和中国当代毛泽东研究三方面对毛泽东进行了政治学的解析。其中穿插了萧教授本人的研究心得和...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13周年之际,“网易”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专门从事毛泽东研究的萧延中教授,请他从世界革命、西方历史学界和中国当代毛泽东研究三方面对毛泽东进行了政治学的解析。其中穿插了萧教授本人的研究心得和独特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研究 当代中国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毛泽东同志 “网易” 世界革命 中国当代 政治学
下载PDF
浅议“毛泽东时代”思想史的书写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萧延中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4-158,共5页
"毛泽东时代思想史"在时限上是指1938年至1976年间的历史,其性质是这一时段的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史。在很大程度上,在中国大陆,"毛泽东时代思想史"涵盖了"中国当代思想史"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思想史 现代中国 毛泽东时代
下载PDF
大气、大师、大手笔——毛泽东的政治修辞学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萧延中 《社会科学论坛》 2006年第8期33-38,共6页
毛泽东超凡的政治修辞能力,鲜明地体现出他话语权力所产生的巨大吸引力和冲击力,可谓独步当代。今天的政治思想史研究,在经历了一个“语言学转向”并途经“解释学转向”之后,现在则进入了一个“修辞学转向”。或许毛泽东不曾想到,在他... 毛泽东超凡的政治修辞能力,鲜明地体现出他话语权力所产生的巨大吸引力和冲击力,可谓独步当代。今天的政治思想史研究,在经历了一个“语言学转向”并途经“解释学转向”之后,现在则进入了一个“修辞学转向”。或许毛泽东不曾想到,在他在去世30年之后,其思想不仅还活着,而且进入到了国际学术研究的最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政治修辞 话语冲击力
下载PDF
日本中文版《毛泽东集补卷》
17
作者 萧延中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概貌描述 在编辑出版《毛泽东集》之后,该书的原班编辑人员即转入《毛泽东集补卷》的编辑工作。所谓“补卷”,顾名思义既是对《毛泽东集》收录遗漏所进行的增补。
关键词 毛泽东 中文 日本 编辑出版 编辑工作 编辑人员 收录
下载PDF
权力个人化与腐败的人性渊源
18
作者 萧延中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9-31,共3页
金钱、美色和虚荣这三种欲望,并不因“人”有多少“良心”和“觉悟”就可以减少,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是“人”之所以为“人”
关键词 个人化 渊源 人性 腐败 权力
下载PDF
汉语语境中政治“正当性”的三重要素
19
作者 萧延中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19年第4期17-52,197,共37页
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而言,政治正当性具有政治学理论的普遍性,但不同的文明系统有各自的论述和表达方式。在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中,政治正当性被称之为"道统",它不仅由宗法、天命和德性(中国古汉语的表达为"宗"&q... 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而言,政治正当性具有政治学理论的普遍性,但不同的文明系统有各自的论述和表达方式。在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中,政治正当性被称之为"道统",它不仅由宗法、天命和德性(中国古汉语的表达为"宗""天""德")三个基本要素构成,而且这三个要素相互支持,重叠在一起而发挥作用。其中每一个要素都有一套理念逻辑予以支撑,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正当性 中国传统 宗法 天命 德性
下载PDF
中西不同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
20
作者 萧延中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08年第7期46-53,共8页
大约三四年前,经一位前辈学长介绍,我偶然认识了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田辰山先生。当得知田先生是郝大维和安乐哲的学生后,我就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这之前我已读过郝大维和安乐哲关于中西比较哲学的几部中译著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约三四年前,经一位前辈学长介绍,我偶然认识了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田辰山先生。当得知田先生是郝大维和安乐哲的学生后,我就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这之前我已读过郝大维和安乐哲关于中西比较哲学的几部中译著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遗留下一些不懂的问题。于是。我们之问就通过电话和E-mail开始了学术交往,天南海北,内容广泛。但主题则越来越向比较文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西 语境 E-mail 夏威夷大学 比较哲学 学术交往 比较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