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葛东泉 张爱珍 +1 位作者 马登全 孙良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0年第23期2317-2319,共3页
目的 :评价介入治疗和中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10 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 A、B、C三组。A组为中医疗法组 ,B组为介入疗法组 ,C组为介入疗法加中医疗法组。治疗前后均进行 CT检查和血管造影、DSA检查。... 目的 :评价介入治疗和中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10 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 A、B、C三组。A组为中医疗法组 ,B组为介入疗法组 ,C组为介入疗法加中医疗法组。治疗前后均进行 CT检查和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 :血管造影及 DSA血管计数较治疗前均增多 (P<0 .0 5 ) ,但 C组明显优于 A B两组 (P<0 .0 5 ) ,CT示骨密度的改变及囊变区的缩小程度亦优于 A组、 B组。结论 :介入疗法加中药疗法 ,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血管造影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低剂量CT迭代重建技术及低浓度对比剂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葛东泉 耿海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01-1004,共4页
CT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临床带来极有益的诊断信息,但CT检查及对比剂的过度使用也使辐射风险加大,对比剂肾病及其它并发症日趋增多。如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辐射剂量、减少对比剂应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降低CT... CT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临床带来极有益的诊断信息,但CT检查及对比剂的过度使用也使辐射风险加大,对比剂肾病及其它并发症日趋增多。如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辐射剂量、减少对比剂应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降低CT扫描辐射剂量的技术及低浓度对比剂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对比剂 对比剂肾病 迭代重建
下载PDF
支气管淋巴组织滤泡样增生导致严重空气滞留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葛东泉 张爱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0年第16期1600-1600,共1页
关键词 支气管淋巴组织滤泡样增生 空气滞留 CT
下载PDF
3.0T MRI多序列扫描在颈动脉斑块分析中的运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葛东泉 曲刚成 崔福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6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3.0T MRI多序列扫描用于颈动脉斑块临床分析中的价值,为疾病临床诊治提供更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确诊为颈动脉斑块的80例患者,均采用3.0T MRI多序列扫描检查,70例患者扫描图像质量合格,对其斑块分型予以分... 目的:探讨3.0T MRI多序列扫描用于颈动脉斑块临床分析中的价值,为疾病临床诊治提供更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确诊为颈动脉斑块的80例患者,均采用3.0T MRI多序列扫描检查,70例患者扫描图像质量合格,对其斑块分型予以分析,总结稳定斑块与不稳定斑块在不同扫描序列信号上的表现特征。结果:70例图像质量合格者Ⅰ~Ⅱ型14例,Ⅲ型31例,Ⅳ~Ⅴ型10例,Ⅵ型4例,Ⅶ型7例,Ⅷ型4例;其中,不稳定斑块、稳定型斑块分别有16例、11例;不稳定斑块MRI扫查表现为信号混杂,3D-TOF原始血管图像可观察到薄纤维帽14例,破裂纤维帽2例;增强扫描不光整内膜强化显著;MRI检查提示稳定斑块信号匀称,3D-TOF原始血管图像可观察到厚纤维帽,增强扫描增厚内膜强化不显著或未强化。结论:临床针对不同性质的颈动脉斑块,采用3.0T MRI多序列扫描所表现出的形态学特征存在差异,是一种较好的无创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3.0T MRI 多序列扫描 价值分析
下载PDF
100kVp条件下碘克沙醇(270mgI/ml)结合 迭代技术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葛东泉 王丰慧 徐岐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7期276-277,共2页
探讨256排螺旋CT采用idose技术、100 kVp管电压及低浓度碘克沙醇(270mgI/ml)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可行性。
关键词 碘克沙醇 迭代技术 冠状动脉CTA检查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MR高分辨成像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选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6
作者 葛东泉 王志莲 王浩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4期41-42,共2页
目的:探究颈动脉斑块MR高分辨成像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12月在我院接受颈动脉斑块M R高分辨成像检查的脑卒中高危人群84例,所有高危人群均接受M R高分辨成像及DSA造影检查,以DSA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对比M... 目的:探究颈动脉斑块MR高分辨成像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12月在我院接受颈动脉斑块M R高分辨成像检查的脑卒中高危人群84例,所有高危人群均接受M R高分辨成像及DSA造影检查,以DSA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对比MR高分辨成像与DSA造影的诊断结果,分析MR高分辨成像检测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DSA造影检查84例;以病DSA造影检查诊断结果为“金标准”,MR高分辨成像诊断颈动脉斑块的灵敏度为91.94%,特异度为22.73%,准确度为88.10%,阳性预测值为91.84%,阴性预测值为77.27%;MR高分辨成像诊断颈动脉斑块与DSA造影具有极好一致性(Kappa=0.772);高危患者共发现斑块62处MR高分辨成像检出率(48.81%)与D S A造影检出率(52.3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M R高分辨成像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选中效果较好,血管狭窄检出率与准确率均较高,可以作为临床脑卒中高危人群筛选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MR高分辨成像 脑卒中 高危人群筛选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妊娠相关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郭江波 刘福岭 葛东泉 《齐鲁医学杂志》 2012年第6期504-506,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妊娠相关RPLS病人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9例RPLS病人中7例并发子痫-子痫前期,2例孕产期正常而分...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妊娠相关RPLS病人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9例RPLS病人中7例并发子痫-子痫前期,2例孕产期正常而分别在产后3、4d突然发病。主要表现为头痛、抽搐、视力障碍、意识障碍。9例发病时均有血压升高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其影像学特征性改变为异常的对称性的枕顶叶病灶,MRI检查T1WI为低信号,T2WI及Flair像为高信号。经及时有效治疗后完全恢复,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 RPLS可发生在孕产期,临床特点为头痛、抽搐、视力障碍、意识障碍等,影像学特征主要为大脑后部白质对称性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高信号,及时诊治病情可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子痫 先兆子痫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下载PDF
CT和X射线对脊椎骨折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邵长征 葛东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2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CT和X射线在脊椎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脊椎骨折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X射线平片进行诊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螺旋CT扫... 目的探讨CT和X射线在脊椎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脊椎骨折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X射线平片进行诊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螺旋CT扫描进行诊断,以手术证实作为评估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的符合率。结果经研究比较,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94.03%高于对照组73.1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椎骨折患者在X射线平片诊断的基础上,再进行CT扫描,可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 X射线 脊椎骨折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80例分析
9
作者 王鹏升 葛东泉 赵玉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7期623-623,共1页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平片 介入治疗 CT
下载PDF
可穿戴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研究
10
作者 柳丽萍 李晓君 +2 位作者 郭秀辉 郭丽峰 葛东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5期39-39,共1页
研究分析可穿戴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本院收治疑似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200例选定为课题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配至常规组和观察组当中,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和可穿戴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临床检... 研究分析可穿戴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本院收治疑似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200例选定为课题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配至常规组和观察组当中,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和可穿戴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测,以临床确诊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疾病检测准确性及灵敏度,分析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数据统计比较,观察组患者经检测后,疾病检测准确性及灵敏度均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可穿戴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具有较高检测准确性,疾病检出率更高,能够对患者后治疗提供相关依据,存在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可穿戴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李晓君 柳丽萍 +2 位作者 郭秀辉 郭丽峰 葛东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293-293,295,共2页
研究分析可穿戴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患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90例开展本次课题研究,以此设立观察组,同时选取90例冠心病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为对照组,所... 研究分析可穿戴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患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90例开展本次课题研究,以此设立观察组,同时选取90例冠心病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可穿戴动态心电图进行临床检测,比较两组检测所得数据及疾病检出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检测所得数据指标各项比较对照组患者均存在差异性(P<0.05),疾病诊断符合率比较,以临床确诊结果为金标准,两组数据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可穿戴动态心电图进行临床检测,可以有效诊断患者患病情况,疾病检出率较高,检测准确性良好,存在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应用价值
下载PDF
DSA机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官福平 李宝祥 +2 位作者 葛东泉 官玉婷 张春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7期122-123,共2页
目的与保守疗法相比,探讨DSA机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5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9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疗法,治疗组采取DSA机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目的与保守疗法相比,探讨DSA机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5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9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疗法,治疗组采取DSA机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2d、2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记录疼痛指数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评分(ODI)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时间2~12个月,完全缓解55例,部分缓解3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与术前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d、术后2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2d、术后2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机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能迅速缓解疼痛及功能障碍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机 椎体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晚发型)X线诊断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旭辉 葛东泉 綦先成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8年第3期180-181,共2页
关键词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X线诊断 晚发型 同胞兄弟 发病年龄 发育迟缓 身材矮小 背部疼痛 12岁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初步研究
14
作者 颜瑞馨 夏良绪 +10 位作者 王鹤翔 赵英华 冯卫华 郝大鹏 张传玉 葛东泉 于文成 邢金燕 孙运波 董蒨 徐文坚 《精准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49-52,56,共5页
目的探讨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及外院30例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确诊患者的CT图像,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病变部位、数目、形态、密度以及疾病进展的CT表现。结果30例... 目的探讨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及外院30例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确诊患者的CT图像,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病变部位、数目、形态、密度以及疾病进展的CT表现。结果30例患者中CT表现为双肺多发性病变21例(70.0%),同时累及2个及以上肺叶22例(73.3%),病变累及肺下叶24例(80.0%),累及肺上叶20例(66.7%),累及右肺中叶15例(50.0%)。所有病变以肺外带最多见(22例)。病变呈片状磨玻璃样密度影(GGO)23例(76.7%),片状实变影10例(33.3%),片状GGO合并肺片状实变影7例(23.3%),片状GGO或者肺实变影合并纤维条索样影7例(23.3%)。无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及数目增多,未见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入院后16例(53.3%)患者CT检查随访评估病情变化,其中病变进展12例(75.0%),片状GGO或磨玻璃样结节影(GGN)数量增加、范围扩大或逐渐实变12例(75.0%),片状肺实变影范围增大、密度不均匀增加7例(43.8%),病变好转2例(12.5%)。结论COVID-19患者CT表现病变以双肺中下叶外带多见,早期以局限片状GGO为主,进展期病变范围增大,密度增高,呈实变样改变。同一时期可同时存在不同类型病变。病变变化较快。CT检查可清楚反映病变部位、分布、密度、形态和范围的变化,在早期诊断和了解病变的动态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上似夹层动脉瘤的主动脉运动伪影
15
作者 葛东泉 王新礼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2000年第7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夹层主轴脉瘤 螺旋CT 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围产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三例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江波 刘福岭 +1 位作者 葛东泉 刘佩秋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22-224,共3页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由Hinchey等^[1]在1996年命名的。该综合征主要累及双侧大脑后部,以可逆性的双侧枕顶叶病变为特征,可在围产期发病。RPI,S早期诊断和治疗非...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由Hinchey等^[1]在1996年命名的。该综合征主要累及双侧大脑后部,以可逆性的双侧枕顶叶病变为特征,可在围产期发病。RPI,S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但国内产科领域相关文献报道罕有。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3例RPLS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围产期 双侧大脑 顶叶病变 早期诊断 RPI
原文传递
以腔内技术为基础的糖尿病足一站式综合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洪波 葛东泉 +1 位作者 王丰慧 王颜刚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676-678,共3页
目的:探讨以腔内技术为基础的一站式综合技术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改善情况。方法8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给予腔内动脉成形术开通血流,强化控制血糖,应用敏感抗生素,蚕食清创,按创面床准备理论、湿性疗法清创换药,创面大的患者结合负压... 目的:探讨以腔内技术为基础的一站式综合技术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改善情况。方法8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给予腔内动脉成形术开通血流,强化控制血糖,应用敏感抗生素,蚕食清创,按创面床准备理论、湿性疗法清创换药,创面大的患者结合负压吸引治疗。结果82例患者85条下肢行经皮选择性动脉成形术,成功率100.0%。共116处溃疡面,有效106例(91.4%),无效10例(8.6%)。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41±0.12)提高到术后的(0.75±0.09)。经皮氧分压(TcPaO2)值由术前的(14.6±4.8)mmHg 提高到术后的(51.6±8.9)mmHg。结论在内分泌科应用多学科技术、一站式综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明显提高了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降低了患者的截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足溃疡 血管成形术
原文传递
西咪替丁、蒙脱石散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召秋 王素云 +1 位作者 姜瑞英 葛东泉 《首都医药》 2009年第6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蒙脱石散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以9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为单纯用阿奇霉素组,Ⅰ组予阿奇霉素+西咪替丁,Ⅱ组予阿奇霉素+蒙脱石散;对其出现恶心、...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蒙脱石散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以9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为单纯用阿奇霉素组,Ⅰ组予阿奇霉素+西咪替丁,Ⅱ组予阿奇霉素+蒙脱石散;对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西咪替丁、蒙脱石散组均能有效减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对照组静滴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Ⅰ组、Ⅱ组(P<0.01,P<0.05)。结论在静滴阿奇霉素时除增加稀释液量、减慢滴速、避免空腹输液外,口服蒙脱石散、酌情添加西咪替丁可以减少患儿痛苦,增加给药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咪替丁 蒙脱石散 阿奇霉素 胃肠道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