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乐府群玉》所收曲家杭州交游考 被引量:5
1
作者 葛云波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3-80,共8页
本文通过对《乐府群玉》所收曲家生平的翔实考辨,揭示出曲家与杭州一地在散曲上的因缘关系,并阐释此与当时杭州的经济发展、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文人心态等的关系,复现元中后期散曲创作的氛围,以利于进一步阐述对《乐府群玉》的认识。
关键词 《乐府群玉》 历史文化背景 杭州 散曲总集 作曲家 考证 文学研究
下载PDF
《录鬼簿》修订过程、时间及版本新考 被引量:6
2
作者 葛云波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6-132,共7页
《录鬼簿》修订过程、时间及版本情况,学界尚有不同认识。经考证,贾仲明增补本所据为可考的最早版本,修订于至正元年、二年间;孟称舜刻本所据本修订于1342—1345年间;曹楝亭刻本所据本修订于1345—1346年间,均在钟嗣成自序十余年后。学... 《录鬼簿》修订过程、时间及版本情况,学界尚有不同认识。经考证,贾仲明增补本所据为可考的最早版本,修订于至正元年、二年间;孟称舜刻本所据本修订于1342—1345年间;曹楝亭刻本所据本修订于1345—1346年间,均在钟嗣成自序十余年后。学界视为“简本”的孟称舜刻本实际上是残本,其文字内容较接近曹本,许多与曹本相同之处却异于贾本。尚未引起学界充分注意的另一个版本,是朱权《太和正音谱》所据本,它不同于今常见诸本,为贾本与孟本所据本之间的一个修订本,并较接近于后者。这些版本修订于不同时期,故虽内在联系性很强,但仍各有其独特的史料价值,不可将诸种版本混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鬼簿》 贾仲明增补本 孟称舜刻本 曹楝亭刻本 《太和正音谱》本
下载PDF
《乐府群玉》选编者为胡存善臆考 被引量:2
3
作者 葛云波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0-66,共7页
《乐府群玉》的选编者,任中敏疑为胡存善,隋树森据贾本《录鬼簿》中的一条材料反驳之而定为无名氏。实际上,隋先生忽略了《录鬼簿》存在多种版本的复杂情况。爬梳《录鬼簿》诸版本著录《丛珠》的情况,可以确定《丛珠》的归属,藉此可以... 《乐府群玉》的选编者,任中敏疑为胡存善,隋树森据贾本《录鬼簿》中的一条材料反驳之而定为无名氏。实际上,隋先生忽略了《录鬼簿》存在多种版本的复杂情况。爬梳《录鬼簿》诸版本著录《丛珠》的情况,可以确定《丛珠》的归属,藉此可以进一步证明《乐府群玉》的选编者为胡存善。《乐府群玉》“编次有伦”的特点以及选曲风格与《录鬼簿》胡存善小传等材料相契合;该书张可久小令精选自《今乐府》,而后者是胡氏对张可久30年创作的精选;胡氏交游广泛,具有较高的解曲能力和编刊散曲集的经验,这些都是胡存善选编《乐府群玉》有力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群玉》 胡存善 《录鬼簿》 《今乐府》 元散曲
下载PDF
《乐府群玉》在选本批评样式上的创新、突破及影响
4
作者 葛云波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59-65,共7页
《乐府群玉》是一部具有开创性思维的选本,它创造了两种选本批评样式:(一)以前有小序、一题多首而堪作范本的作品为全书之始;(二)双层“类聚”式地编次作家。此外,它突破了此前散曲选本简陋的样式,开创了新的局面,表现为:(一)单选小令,... 《乐府群玉》是一部具有开创性思维的选本,它创造了两种选本批评样式:(一)以前有小序、一题多首而堪作范本的作品为全书之始;(二)双层“类聚”式地编次作家。此外,它突破了此前散曲选本简陋的样式,开创了新的局面,表现为:(一)单选小令,辩体意识加强;(二)标明作者、题目,并对作者“编次有伦,”文学史意识加强;(三)具有重当下意识的文学史观念。这些都反映了选编者高度的文学批评的自觉性,以及可贵的开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群玉》 散曲 选本 选本批评样式 创新 影响
下载PDF
归懋仪、李学璜集外诗文辑录
5
作者 葛云波 《明清文学与文献》 2022年第1期225-229,共5页
归懋仪是嘉庆、道光时期著名的闺秀诗人,与其夫李学璜唱和,被视为神仙眷侣。赵厚均首次整理点校《归懋仪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版),将归懋仪今存刻本、稿本、抄本悉数收录,并辑有“诗文补遗”,搜集极广,收获颇巨;附录李学璜《枕善... 归懋仪是嘉庆、道光时期著名的闺秀诗人,与其夫李学璜唱和,被视为神仙眷侣。赵厚均首次整理点校《归懋仪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版),将归懋仪今存刻本、稿本、抄本悉数收录,并辑有“诗文补遗”,搜集极广,收获颇巨;附录李学璜《枕善居诗剩》,后设“补遗”。全书体例最善,收录作品最为全面。文章就目力所及,对二人诗文再作辑录,归懋仪集外诗文凡3题3首,李学璜集外诗凡4题14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懋仪 李学璜 集外诗文辑录 《归懋仪集》
下载PDF
龙有角无——“文字一精神文化学”白的新路径
6
作者 葛云波 《文史知识》 2024年第8期17-26,共10页
一、一个谜与打龙角,东方朔是个聪明而善滑稽的人,给汉武帝刘彻提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谏议之外,也会陪着玩一些游戏。有一天,刘彻将壁虎(当时叫守宫)扣覆在碗下,让东方朔猜。他们玩的是射覆,不是直接猜出,而是需要用谜语式的言语道出,这... 一、一个谜与打龙角,东方朔是个聪明而善滑稽的人,给汉武帝刘彻提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谏议之外,也会陪着玩一些游戏。有一天,刘彻将壁虎(当时叫守宫)扣覆在碗下,让东方朔猜。他们玩的是射覆,不是直接猜出,而是需要用谜语式的言语道出,这样就增加了游戏的难度,提高了趣味性。东方朔答道:“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歧歧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汉书·东方朔传》)两人自然会大笑一回。前三句相当于一个谜面,破解的过程等于谜语的设计,很有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武帝刘彻 东方朔 谜语 新路径 趣味性
原文传递
清道光中期挽归懋仪系列诗的生活场景还原--以归懋仪卒年考述为中心
7
作者 葛云波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8-146,159,共10页
归懋仪是清嘉庆、道光时期著名的闺秀诗人、闺塾师,师从名家,交游甚广。其卒年有道光十六年(1836)、十三年(1833)、十二年(1832)诸说。本文细腻体贴已见材料和新用材料,结合别集、总集、方志,挖掘相关人物丰富的心灵世界,还原诗人故去... 归懋仪是清嘉庆、道光时期著名的闺秀诗人、闺塾师,师从名家,交游甚广。其卒年有道光十六年(1836)、十三年(1833)、十二年(1832)诸说。本文细腻体贴已见材料和新用材料,结合别集、总集、方志,挖掘相关人物丰富的心灵世界,还原诗人故去与诗集诞生的历史场景。本文先后多层次考述季兰韵、顾翎、陈文述、乔重禧、李学璜五人挽归懋仪诗的创作心态与背景,分析卒年旧说的疏漏,考定归懋仪卒于道光九年(1829)二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懋仪 卒年 挽诗 考述 生活场景还原
原文传递
《乐府群玉》成书、增订时间及影响考论 被引量:5
8
作者 葛云波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42,共6页
《类聚名贤乐府群玉》(下文简称《乐府群玉》)是现存元人编辑的四种散曲总集之一,是元散曲研究的重要文献。对其成书时间的确定,以及对其影响的考察,将有益于研究者关于元散曲创作的历史性想象,有利于呈现元散曲创作的部分历史原... 《类聚名贤乐府群玉》(下文简称《乐府群玉》)是现存元人编辑的四种散曲总集之一,是元散曲研究的重要文献。对其成书时间的确定,以及对其影响的考察,将有益于研究者关于元散曲创作的历史性想象,有利于呈现元散曲创作的部分历史原貌,从而便于学者对元散曲做出更为细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书时间 乐府 考论 散曲研究 散曲创作 历史性 研究者 元散曲
原文传递
《唐诗神韵集》版本以及研究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葛云波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1年第4期55-59,共5页
关键词 唐诗 神韵 版本 流传 扬州 研究价值 教授
原文传递
《乐府群玉》增订与残缺情况考辨 被引量:3
10
作者 葛云波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6年第3期43-48,共6页
由《类聚名贤乐府群玉》选录小令的情况,可以推知它存在增订的情况,天一阁旧藏蓝格影元钞本及其后的各种校本,当源于增订前较早的版本;增订本早佚,《乐府群珠》保存了增订本的部分面貌,尤其是不同于今本的部分格局。《乐府群玉》选录贯... 由《类聚名贤乐府群玉》选录小令的情况,可以推知它存在增订的情况,天一阁旧藏蓝格影元钞本及其后的各种校本,当源于增订前较早的版本;增订本早佚,《乐府群珠》保存了增订本的部分面貌,尤其是不同于今本的部分格局。《乐府群玉》选录贯云石等人的小令甚少,但并非残缺所致。此外,今本有三处具体可指的残缺之处;卷三、卷四是否存在残缺均有可能。这些都纠正了隋树森校订本前言对该书残缺情况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群玉》 增订 残缺 《乐府群珠》 隋树森
原文传递
古籍整理如何出精深之作——以校证两种《弘明集》整理本为例
11
作者 葛云波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9-160,共12页
中国自古重视典籍的整理,传统文化赖以传递不坠,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在今天仍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由于古籍多文言、无标点,且版本复杂,需专门学者来细致深入地调研、整理,以适合当下阅读的方式出版行世。关于古籍整理的经验教训,自... 中国自古重视典籍的整理,传统文化赖以传递不坠,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在今天仍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由于古籍多文言、无标点,且版本复杂,需专门学者来细致深入地调研、整理,以适合当下阅读的方式出版行世。关于古籍整理的经验教训,自古及今的总结,已汗牛充栋。但因时代变迁、制度变更、技术更替等因素,古籍整理如何出精深之作,在当下比任何以往的时代,问题显得更为尖锐。古籍整理如何呈现浩然的气魄,如何贯穿沉潜的精神,都值得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整理 《弘明集》 校证 出版工作 传统文化 时代变迁 制度变更 典籍
原文传递
醒来,生命意识
12
作者 葛云波 《绿叶》 2011年第6期43-47,共5页
二十多年前,徐刚先生在《伐木者,醒来!》中指出中国缺乏生命教育。今天国民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但仍缺乏与环保意识密切相关的生命意识;最为博大的生命意识就是要"爱惜每一根草";从热爱生命的向度出发保护环境,转换环保思维,将使万物... 二十多年前,徐刚先生在《伐木者,醒来!》中指出中国缺乏生命教育。今天国民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但仍缺乏与环保意识密切相关的生命意识;最为博大的生命意识就是要"爱惜每一根草";从热爱生命的向度出发保护环境,转换环保思维,将使万物生辉,人性闪耀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意识 环保意识 生命教育 保护环境 热爱生命
原文传递
知非矻矻廿余载 珠玉聚集映学林——读《知非集》有感
13
作者 葛云波 《书品》 2007年第5期57-63,共7页
陆林先生精选二十余年来有关元明清文学与文献的论文30余篇,总为《知非集》。“知非”的寓意除了含有“约五十岁时之选集”的常用义,还包括“文章内容时以先者为质的”,即知前人之非;“努力省悟自己以往的不足”,即知自己之非;“... 陆林先生精选二十余年来有关元明清文学与文献的论文30余篇,总为《知非集》。“知非”的寓意除了含有“约五十岁时之选集”的常用义,还包括“文章内容时以先者为质的”,即知前人之非;“努力省悟自己以往的不足”,即知自己之非;“奢望成为后者之质的”,即后人知自己之非(《自叙》)。由此,我们即可深切地体会到作者治学的特点。细读文章,处处都体现出作者“知非”的治学精神,多有启人心智之处,兹不揣谫陋,略申数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 文章内容 治学精神 元明清文学 作者 论文 文献 选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