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血管损伤62例分析
1
作者 李介秋 彭浩 +4 位作者 李汉军 葛健君 谢小丰 刘飞 夏洪志 《腹部外科》 2009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血管损伤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62例71条腹部血管损伤及其处理情况。结果本组治愈53例(85.5%),死亡9例(14.5%)。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功止血是救治的关键;有良好的血管外科基础对腹部... 目的探讨腹部血管损伤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62例71条腹部血管损伤及其处理情况。结果本组治愈53例(85.5%),死亡9例(14.5%)。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功止血是救治的关键;有良好的血管外科基础对腹部大血管损伤的处理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血管 创伤和损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使用自体血管移植修复失功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葛健君 叶锋 +3 位作者 兰行远 周辉 宋庆青 陆清声 《中外医疗》 2022年第29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自体血管移植修复失功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2019年9月—2021年2月收治的55例上肢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自体血管移植修复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自体动... 目的探讨使用自体血管移植修复失功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2019年9月—2021年2月收治的55例上肢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自体血管移植修复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接受自体血管移植修复治疗期间,一次性吻合成功率为100%,术后6、12个月的手术部位通畅率分别为92.73%和8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6,P>0.05),术后6、12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和9.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3,P>0.05)。与自体血管移植修复前相比,修复后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1429.54±78.14)ng/mL vs(1574.59±135.33)ng/mL]、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水平[(3.49±0.76)vs(4.41±0.82)]以及血红蛋白(Hb)水平[(92.71±9.22)g/L vs(104.85±10.41)g/L]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84、6.103、6.474,P<0.05)。结论在失功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自体血管移植手术进行修复,可以有效重建动静脉内瘘,保障血管通路的通畅,为血液透析治疗安全、顺利的进行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管移植 修复 失功 自体动静脉内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胸降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联合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葛健君 宋庆青 +2 位作者 叶锋 金广群 李介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8年第12期35-36,共2页
目的观察胸降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的联合介入治疗。方法抽取解放军九二一医院于2006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33例胸降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联合介入治疗。结果近期疗效: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成功率100.00%。术后行... 目的观察胸降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的联合介入治疗。方法抽取解放军九二一医院于2006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33例胸降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联合介入治疗。结果近期疗效: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成功率100.00%。术后行主动脉造影检查,提示24例患者破口处于完全封堵状态,9例患者伴残余内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经冠状动脉造影共确认42支靶血管,置入45枚支架,介入手术成功率100.00%。远期疗效:死亡率6.06%;并发症发生率6.06%(1例无明显诱因胸部疼痛,1例脑出血)。结论联合介入治疗用于胸降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治疗,近远期疗效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降主动脉夹层 冠心病 联合介入治疗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假腔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附46例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介秋 夏洪志 +6 位作者 陈学明 李汉军 谢小丰 刘飞 葛健君 彭浩 孔屏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23-525,共3页
目的探讨并提高腹主动脉瘤(AAA)手术安全的方法。方法笔者两所医院近3年余收治的4 6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均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病变仅累及腹主动脉2 0例,累及腹主动脉及一侧髂总、内、外动脉瘤8例,累及两侧髂总、内、外动脉瘤1 ... 目的探讨并提高腹主动脉瘤(AAA)手术安全的方法。方法笔者两所医院近3年余收治的4 6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均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病变仅累及腹主动脉2 0例,累及腹主动脉及一侧髂总、内、外动脉瘤8例,累及两侧髂总、内、外动脉瘤1 6例,累及肾动脉者2例。3例施行急诊手术。结果1例死亡(病死率2.2%),余4 5例均治愈,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外科治疗是治疗AAA最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腹/外科学 人工血管
下载PDF
VNUS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48例报告
5
作者 李介秋 夏洪志 +4 位作者 刘飞 李汉军 许玉春 葛健君 陈学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650-651,共2页
目的评价VNUS静脉腔内闭合系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66条下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用VNUS静脉腔内闭合系统治疗,对其临床加以整理及分析。结果48例66条下肢均获得满意效果,1例出现血肿,住院时间为3.4 d,疗效满意。结论VNUS静脉腔内... 目的评价VNUS静脉腔内闭合系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66条下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用VNUS静脉腔内闭合系统治疗,对其临床加以整理及分析。结果48例66条下肢均获得满意效果,1例出现血肿,住院时间为3.4 d,疗效满意。结论VNUS静脉腔内闭合系统疗效满意,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治疗 隐静脉 导管消融术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对种植性乳腺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飞 李汉军 +4 位作者 李介秋 汤恢焕 刘庚勋 葛健君 孔屏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在种植性乳腺癌动物模型中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制作120例MCF-7乳腺癌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生理盐水组、化疗组、内分泌治疗组,每组30只;观察裸鼠一般情况及移植瘤的牛长变化,...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在种植性乳腺癌动物模型中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制作120例MCF-7乳腺癌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生理盐水组、化疗组、内分泌治疗组,每组30只;观察裸鼠一般情况及移植瘤的牛长变化,28 d后统一脱颈椎处死裸鼠,切取移植瘤标本进行常规镜检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瘤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结果 实验4周后,低分子肝素组、化疗组、内分泌治疗组不仅在移植瘤体积、胸壁浸润及淋巴转移等方面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其VEGF、MVD的表达亦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尤以低分子肝素组中VEGF、MVD的表达更低,但与化疗组、内分泌治疗组间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在裸鼠MCF-7移植瘤模型中可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而抑制移植瘤的生长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低分子肝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完全胸腔镜下与剖胸肋骨内固定治疗连枷胸的疗效比较
7
作者 葛健君 周顺楷 +3 位作者 叶锋 杨胜生 宋庆青 易云峰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99-1005,共7页
目的比较完全胸腔镜下与剖胸肋骨内固定治疗连枷胸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平市第二医院和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86例连枷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8例,女28例;年龄25~69岁[(42.9±9.5)岁... 目的比较完全胸腔镜下与剖胸肋骨内固定治疗连枷胸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平市第二医院和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86例连枷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8例,女28例;年龄25~69岁[(42.9±9.5)岁]。45例行完全胸腔镜下肋骨内固定(胸腔镜组),41例行剖胸肋骨内固定(剖胸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固定肋骨数、术中出血量、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 d血流动力学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术后1,3,6,12个月呼吸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14.1±1.9)个月]。胸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39.5±36.4)min,较剖胸组的(114.8±32.5)min延长;术中出血量为(124.6±42.4)ml,较剖胸组的(198.6±62.6)ml减少;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0±1.1)d、(14.9±2.4)d,较剖胸组的(6.7±1.6)d、(17.9±3.7)d缩短(P均<0.01)。两组固定肋骨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PaO_(2)、PaCO_(2)、PaO_(2)/Fi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 d胸腔镜组PaO_(2)、PaO_(2)/FiO_(2)分别为(86.2±5.4)mmHg、321.4±36.1,高于剖胸组的(80.1±6.2)mmHg、286.0±29.3(P均<0.01);术后1 d胸腔镜组PaCO_(2)为(37.4±2.4)mmHg,低于剖胸组的(40.0±3.1)mmHg(P<0.01)。术后1,3,6,12个月胸腔镜组FVC为(75.5±10.9)%、(84.5±10.5)%、(93.1±12.8)%、(102.6±17.5)%,高于剖胸组的(69.2±9.9)%、(78.3±8.9)%、(86.2±10.4)%、(92.4±14.8)%;FEV1为(76.9±9.3)%、(88.4±12.9)%、(92.4±13.9)%、(98.5±10.6)%,高于剖胸组的(72.9±8.5)%、(82.8±11.4)%、(86.4±12.7)%、(93.5±11.9)%;MVV为(78.3±13.4)L/min、(87.5±13.5)L/min、(94.6±14.7)L/min、(100.1±11.9)L/min,高于剖胸组的(72.5±11.6)L/min、(80.5±12.7)L/min、(86.5±13.5)L/min、(92.8±10.3)L/min(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遗留胸廓畸形。两组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肺部感染、肺不张、胸腔积液发生率为11.1%(5/45)、6.7%(3/45)、11.1%(5/45),低于剖胸组的29.3%(12/41)、24.4%(10/41)、31.7%(13/41)(P均<0.05)。结论对于连枷胸,完全胸腔镜下肋骨内固定治疗虽然手术时间较剖胸肋骨内固定长,但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更有利于改善呼吸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枷胸 胸腔镜检查 内固定器 呼吸功能
原文传递
微生态制剂治疗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谢小丰 彭浩 +3 位作者 李介秋 刘飞 李汉军 葛健君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治疗对绞窄性肠梗阻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绞窄性肠梗阻156例按入院先后分为2组:治疗组(113例)为常规治疗+术中及术后前3d用微生态制剂组;对照组(43例)为常规治疗而不用微生态制剂组,2组性别、年龄及病情、...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治疗对绞窄性肠梗阻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绞窄性肠梗阻156例按入院先后分为2组:治疗组(113例)为常规治疗+术中及术后前3d用微生态制剂组;对照组(43例)为常规治疗而不用微生态制剂组,2组性别、年龄及病情、病因有可比性。密切观察两组体温、肠鸣音、进食及血常规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并比较平均住院天数、住院经费,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分析。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24、72h,出院前各取外周静脉血及术中取门静脉血,检测血浆内毒素浓度和D-乳酸。结果治疗组术后体温、肠呜音、进食及血常规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4.15,P〈0.05)。平均住院天数、住院经费明显少于对照组(t≥11.25,P〈0.05)。2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及术中血浆内毒素、D.乳酸水平无明显差别,均明显高于出院时及阑尾炎病人。使用合生元治疗组术后24h血浆内毒素、D-乳酸水平就明显下降,术后72h恢复至出院时及阑尾炎病人水平;对照组恢复相对较慢,术后72h才明显下降,出院时才恢复至阑尾炎病人水平。结论绞窄性肠梗阻术中及术后采取微生态制剂治疗可改善肠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益菌种 治疗研究 肠梗阻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