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储层支撑剂选型对压裂压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测评
1
作者 葛婧楠 刘臣 +2 位作者 江铭 陈钊 孙挺 《粘接》 CAS 2024年第10期121-124,共4页
水力压裂支撑剂作为一种用来支撑水力裂缝的关键材料,直接影响到压裂改造效果和压裂成功率。基于YS112区块相邻YS112H2、H3、H6、H7等平台的压裂取得的认识,以提产、降本、增效为主要目的,开展石英砂替代陶粒先导试验,助推平台低成本高... 水力压裂支撑剂作为一种用来支撑水力裂缝的关键材料,直接影响到压裂改造效果和压裂成功率。基于YS112区块相邻YS112H2、H3、H6、H7等平台的压裂取得的认识,以提产、降本、增效为主要目的,开展石英砂替代陶粒先导试验,助推平台低成本高效增产。实验通过对YS112H4平台所选取的H1、H3、H5三口井进行30余次的压裂,通过对100目石英砂、40/70目石英砂、40/70目低密度陶粒的合理分配,使压裂井的产能尽可能达到最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00目石英砂、40/70目低密度陶粒方案,既能保证最大的日产能和累计产能,同时也保证了支撑剂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改造 压裂施工 支撑剂优选
下载PDF
大段多簇压裂改造技术优化与页岩气储层分析应用
2
作者 刘臣 卢海兵 +2 位作者 陈钊 葛婧楠 孙挺 《粘接》 CAS 2024年第4期121-124,共4页
YA45G5平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水平井精准改造优势储层的难度大,分段压裂方式增产效果有限,压裂投入高、产出低的矛盾突出。针对这些问题,采用连续油管和电缆传输分簇射孔技术可以改善压裂液在段内各簇中的分... YA45G5平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水平井精准改造优势储层的难度大,分段压裂方式增产效果有限,压裂投入高、产出低的矛盾突出。针对这些问题,采用连续油管和电缆传输分簇射孔技术可以改善压裂液在段内各簇中的分布,优化压裂施工参数,促进裂缝均匀起裂,形成了适用于太阳-大寨区块油藏的水平井大排量、大段多簇、高强度加砂压裂技术,取得了显著的降本增产效果,为国内页岩气储层的开发提供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压裂参数优化 大段多簇 降本增产
下载PDF
四川盆地渝西大安区块龙潭组深层煤岩气压裂技术探索
3
作者 李德旗 陈钊 +9 位作者 邹清腾 龚舒婷 刘臣 王天一 赖建林 葛婧楠 江铭 潘丹丹 刘兆然 曹博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0-158,共9页
据多轮次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沉积于海陆交互环境的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龙潭组也是重要的产煤层系,其中作为南方首个浅层山地煤层气代表的川南地区筠连煤层气田已成功实现商业开发,而深层煤岩气勘探评价仍处于探索试验阶段,亟需结合深层煤... 据多轮次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沉积于海陆交互环境的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龙潭组也是重要的产煤层系,其中作为南方首个浅层山地煤层气代表的川南地区筠连煤层气田已成功实现商业开发,而深层煤岩气勘探评价仍处于探索试验阶段,亟需结合深层煤岩的构造和储层特征,建立一套适用于深层煤岩气的压裂技术体系。为此,从储层物性、岩石力学、顶底板特征3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四川盆地渝西区块龙潭组19号煤岩与其他深层煤岩气的地质工程差异,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压裂参数,形成了“小簇间距布缝(15~23 m)+单段多簇射孔(4簇)+大排量大规模造缝(施工排量18~20 m^(3)/min、用液强度32~35 m^(3)/m)+高强度加砂支撑(6.5~7.0 t/m)”的压裂工艺技术,成功实施了四川盆地首口深层煤岩气水平井的压裂作业。研究结果表明:①龙潭组深层煤岩煤质呈软塑性,割理和裂缝发育,需通过小簇间距布缝、大排量大规模造缝、高强度加砂支撑的压裂工艺思路以提高缝网复杂程度和支撑裂缝导流能力;②微注入压降测试(DFIT)获取的地质参数与测井资料预测的数据吻合度好,在深层煤岩具有良好的适用性;③针对深层煤岩具有高孔隙度、发育割理和裂隙的地质特征,停泵30 min+投球暂堵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改造范围和效果。结论认为,在四川盆地渝西大安区块深层煤岩气的探索实践,有助于形成深层煤岩气压裂改造技术体系,对加快推进四川盆地超压、超饱和深层龙潭组煤岩气高效规模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渝西大安区块 龙潭组 深层煤岩气 压裂改造 正交试验 暂堵转向
下载PDF
储层改造用滑溜水压裂液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许可 高航 +4 位作者 石阳 刘臣 赖建林 葛婧楠 王皓霁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19-1524,共6页
综述了储层改造用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的发展状况,总结了不同种类滑溜水压裂用减阻剂,包括天然高分子、粉剂型合成高分子、乳液型合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等类型,分析了伪塑、黏弹、有效滑移和湍流抑制等4种滑溜水减阻假说机理,探讨了不同... 综述了储层改造用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的发展状况,总结了不同种类滑溜水压裂用减阻剂,包括天然高分子、粉剂型合成高分子、乳液型合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等类型,分析了伪塑、黏弹、有效滑移和湍流抑制等4种滑溜水减阻假说机理,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摩阻方程,指出了聚合物微观结构和流变性质对携砂性能的影响,根据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工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等方面,指出了下一步机理研究和产品研发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溜水 聚丙烯酰胺 高分子 压裂液 减阻 携砂
下载PDF
塔河底水砂岩油藏夹层对剩余油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傅宣豪 喻高明 葛婧楠 《能源与环保》 2017年第10期199-203,共5页
夹层是影响油水的渗流规律,控制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的重要因素。由于夹层的存在,流体的垂向流动受阻,局部的驱替效果变差,容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区。以塔河9区砂岩底水油藏为原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三维二相黑油模型,研究了不同采液... 夹层是影响油水的渗流规律,控制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的重要因素。由于夹层的存在,流体的垂向流动受阻,局部的驱替效果变差,容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区。以塔河9区砂岩底水油藏为原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三维二相黑油模型,研究了不同采液速度、夹层半径、夹层位置对塔河9区砂岩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剩余油主要分布于夹层下部,采液速度、夹层大小、夹层位置是影响该油藏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夹层 剩余油 渗流规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暂堵压裂工艺适用性分析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葛婧楠 李然 +3 位作者 舒东楚 李涛 张科 潘丹丹 《当代化工》 CAS 2020年第9期2028-2032,共5页
目前页岩气开采规模日渐扩大,由于页岩储层岩性致密、非均质性强、缝网系统复杂、断层遮挡众多,压裂施工中套变等井下事故频发,常规压裂工艺面临重大挑战。在井筒变形、工具入井困难的情况下,常规的分段压裂改造技术无法实施,应用暂堵... 目前页岩气开采规模日渐扩大,由于页岩储层岩性致密、非均质性强、缝网系统复杂、断层遮挡众多,压裂施工中套变等井下事故频发,常规压裂工艺面临重大挑战。在井筒变形、工具入井困难的情况下,常规的分段压裂改造技术无法实施,应用暂堵分段和暂堵转向压裂技术,通过不同粒径暂堵剂的组合使用,实现堵塞井筒炮眼,在近井缝口或远场缝端产生致密的暂堵剂封堵带,迫使流体转向,产生新裂缝或分支缝,同时增加裂缝复杂程度,提高储层动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堵分段 暂堵转向 效果分析
下载PDF
夹层抑制底水锥进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葛婧楠 喻高明 傅宣豪 《能源与环保》 2017年第6期195-199,共5页
由于底水能量充足及油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底水在水驱过程中会发生水锥,而当有夹层存在时水锥又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一定的规律。采用数值模拟反演机理模型,研究了底水锥进过程以及底水上窜绕过夹层的过程,详细讨论了均质储层、正韵律储层... 由于底水能量充足及油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底水在水驱过程中会发生水锥,而当有夹层存在时水锥又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一定的规律。采用数值模拟反演机理模型,研究了底水锥进过程以及底水上窜绕过夹层的过程,详细讨论了均质储层、正韵律储层下单一夹层和多韵律段储层条件下多个夹层所在的位置、大小和厚度对底水锥进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各情况下均得到夹层规模存在一个最佳值,能都较好地抑制底水锥进,使开采效果得到提高,进而提高最终采收率。人工夹层在油田开发堵水防水中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将为后续实际油藏数值模及生产实际提供方向性和实用性,可通过调整开发策略,明显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锥进 夹层 均质 正韵律 多韵律段 夹层规模 夹层渗透率
下载PDF
复杂水配制压裂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俞路遥 许可 +6 位作者 石阳 刘臣 方波 邹清腾 李阳 赖建林 葛婧楠 《当代化工》 CAS 2022年第9期2231-2234,2239,共5页
综述了油气田开发领域中使用复杂水(包括高矿化度水、返排水、油田污水、海水和加重水)配制压裂液技术的发展状况,深入探讨了聚合物耐盐机理,分析了影响聚合物在复杂水中溶解的重要因素,针对压裂液体系在地层水、返排水、海水等高浓度... 综述了油气田开发领域中使用复杂水(包括高矿化度水、返排水、油田污水、海水和加重水)配制压裂液技术的发展状况,深入探讨了聚合物耐盐机理,分析了影响聚合物在复杂水中溶解的重要因素,针对压裂液体系在地层水、返排水、海水等高浓度盐水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了天然聚合物和人工合成聚合物在复杂水配制压裂液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聚丙烯酰胺 高分子 高矿化度水 储层改造
下载PDF
昭通太阳区块浅层页岩气井出砂原因分析及防砂治理措施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钊 邹清腾 +4 位作者 贾润元 龚舒婷 葛婧楠 江铭 郭耀洪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2年第3期132-138,共7页
自2019年以来,昭通页岩气示范区在太阳区块浅层开展“多簇射孔+大排量+高强度连续加砂+石英石替代陶粒+暂堵转向”为核心的压裂2.0工艺技术试验,并实现了全面推广应用,单井测试产量和EUR均得到提高,但在压后排液和生产过程中部分井出现... 自2019年以来,昭通页岩气示范区在太阳区块浅层开展“多簇射孔+大排量+高强度连续加砂+石英石替代陶粒+暂堵转向”为核心的压裂2.0工艺技术试验,并实现了全面推广应用,单井测试产量和EUR均得到提高,但在压后排液和生产过程中部分井出现不同程度出砂,这不仅对地面管汇流程造成一定损害,还导致单井产量下降。为深究浅层页岩气井出砂原因,从太阳区块页岩储层物性特征、压裂工艺、压裂液体系、返排参数控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低闭合应力和压裂后不合理的返排制度是造成浅层页岩气井地层出砂的主因,高产水量和体积压裂工艺是诱因。结论认为采用优化泵注程序及纤维防砂的工艺、制定合理的返排测试及生产制度等方式可以实现防止和控制地层出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页岩气 体积压裂 出砂 闭合应力 生产压差 昭通太阳区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