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牵牛子化学拆分组分的性味药理学评价及药味归属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孙延平 王艳宏 +4 位作者 杨炳友 葛广波 杨凌 王秋红 匡海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837-1846,1853,共11页
目的:依据牵牛子的性味临床主要功效与主治建立相应的性味药理学评价体系,对牵牛子化学拆分组分开展中药性味药理学研究,探索牵牛子的不同药味与不同化学拆分组分间的相关性,确定各化学拆分组分药味的归属,阐明牵牛子药味物质基础,并为... 目的:依据牵牛子的性味临床主要功效与主治建立相应的性味药理学评价体系,对牵牛子化学拆分组分开展中药性味药理学研究,探索牵牛子的不同药味与不同化学拆分组分间的相关性,确定各化学拆分组分药味的归属,阐明牵牛子药味物质基础,并为验证"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中药性(气)味科学内涵的新假说,采用与牵牛子性味功效相关的利尿、化痰、泻下通便、兴奋子宫、抗炎、免疫作用等复合药理学指标作为牵牛子性味药理学评价系统,对牵牛子性味拆分组分的生物学效应进行研究。探索牵牛子的不同药味与不同化学拆分组分间的相关性。根据药理学研究结果,采用文献研究,结合聚类分析,分别从传统中医药学研究方法和现代科学的角度对牵牛子拆分组分进行药味归属,阐明中药药味物质基础。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牵牛子多糖组分、脂肪油组分具有明显增加尿量、化痰、增加大肠推进率作用,其中多糖组分作用极为显著。酚酸组分、树脂苷组分具有促进胃排空、增加小肠推进率、抗炎、免疫增强、兴奋子宫作用,其中酚酸组分大多作用极为明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聚成2类进行分析,多糖组分、脂肪油组分为一类,主要与利尿、增加大鼠大肠推进率、化痰有关;酚酸组分、树脂苷组分为一类,主要对增加胃排空率、增加小肠推进率、抗炎、增强免疫、兴奋子宫有关。结论:分别从传统中医药学和现代科学的角度,对牵牛子的拆分组分进行了性味归属:牵牛子不是单药味中药,而是具有苦味和辛味的复合药味中药;牵牛子的苦味、辛味是可拆分的;牵牛子的利尿、增加大肠推进率、化痰作用可能是其苦味的功能体现,其物质基础是多糖组分、脂肪油组分;促进胃、小肠蠕动、抗炎、免疫增强作用、兴奋子宫的作用可能是其辛味的功能体现,其物质基础为酚酸组分、树脂苷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牛子 化学拆分组分 性味药理学 药味归属
下载PDF
肝损伤血清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雷玮 王丹丹 +1 位作者 葛广波 孙杰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52-256,共5页
肝损伤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较为复杂。准确而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对肝损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有很大的帮助。目前临床上,肝损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各种血清学指标,不同类型的肝损伤血清指标都有相应的异常变化。本文结合国内外肝损伤领... 肝损伤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较为复杂。准确而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对肝损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有很大的帮助。目前临床上,肝损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各种血清学指标,不同类型的肝损伤血清指标都有相应的异常变化。本文结合国内外肝损伤领域的新近研究进展,对一些传统的酶学标志物,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白蛋白、透明质酸等大分子物质以及新型的酶学、分子生物学和病理生理学标志物予以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血清标志物 进展
下载PDF
工业色谱法分离制备7-木糖基-10-去乙酰紫杉醇酶解产物10-去乙酰紫杉醇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兴宝 栾宏伟 +3 位作者 葛广波 侯琨 杜逊甫 杨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5-169,共5页
基于工业色谱法分离制备抗癌药物紫杉醇的半合成前体10-去乙酰紫杉醇(10-DAP)。7-木糖基-10-去乙酰紫杉醇(10-DAXP)在我国特有红豆杉品系(中华红豆杉)枝叶中含量丰富,以其为原料可制备紫杉醇最理想的半合成前体——10-DAP。本研究以部... 基于工业色谱法分离制备抗癌药物紫杉醇的半合成前体10-去乙酰紫杉醇(10-DAP)。7-木糖基-10-去乙酰紫杉醇(10-DAXP)在我国特有红豆杉品系(中华红豆杉)枝叶中含量丰富,以其为原料可制备紫杉醇最理想的半合成前体——10-DAP。本研究以部分纯化后的7-木糖基-10-去乙酰紫杉烷为原料,通过β-木糖苷酶水解该粗提物中的主要成分10-DAXP及其两个微量类似物7-木糖基-10-去乙酰三尖杉宁碱(10-DAXC)和7-木糖基-10-去乙酰紫杉醇C(10-DAXP C),脱去其C-7位上的木糖基,水解产物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正相快速柱分离和反相制备色谱分离,可获得高纯度的目标物10-DAP,产物纯度为96%,整个工艺的收率大于75%。该方法适合以10-DAXP为原料大规模制备紫杉醇的半合成前体化合物10-DAP,为工业化生产紫杉醇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色谱 7-木糖基-10-去乙酰紫杉醇 10-去乙酰紫杉醇 紫杉醇 7-木糖基-10-去乙酰紫杉烷 分离纯化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提取7-木糖-10-去乙酰紫杉醇酶解产物10-去乙酰紫杉醇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兴宝 栾宏伟 +2 位作者 葛广波 闫黎 杨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3期496-501,共6页
本研究利用大孔树脂富集7-木糖10-去乙酰紫杉醇的酶解产物10-去乙酰紫杉醇。首先以10-去乙酰紫杉醇(10-DAT)绝对含量为指标,通过HPLC测定比较HP20、XAD4、XAD16、XAD1600四种大孔树脂对10-去乙酰紫杉醇的吸附与解吸性能力,筛选出最佳树... 本研究利用大孔树脂富集7-木糖10-去乙酰紫杉醇的酶解产物10-去乙酰紫杉醇。首先以10-去乙酰紫杉醇(10-DAT)绝对含量为指标,通过HPLC测定比较HP20、XAD4、XAD16、XAD1600四种大孔树脂对10-去乙酰紫杉醇的吸附与解吸性能力,筛选出最佳树脂XAD1600进行实验。最佳的吸附解吸条件为:树脂柱高径比10∶1,吸附流速20mL/min,吸附量23.85mg/mL,以6倍柱床体积的90%乙醇为洗脱液,洗脱流速20mL/min。经XAD1600型树脂富集后10-去乙酰紫杉醇回收率达96.5%,含量20.5%。且树脂柱重复使用3次后,其吸附能力仅降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木糖-10-去乙酰紫杉醇 10-去乙酰紫杉醇 大孔树脂 吸附与解吸
下载PDF
β-葡萄糖醛酸苷酶荧光底物试卤灵葡萄糖醛酸苷的高效制备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欣欣 吕侠 +6 位作者 葛广波 冯磊 辛红 李耀光 曹云峰 韩冠英 郭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21-1327,共7页
以猴肝微粒体(Cy LM)为酶源,采用生物制备法实现了荧光底物试卤灵(Resorufin)向试卤灵葡萄糖醛酸苷(Resorufinβ-D-glucuronide)的高效转化,同时借助新型色谱分离材料C18WAX及固相萃取技术实现了Resorufinβ-D-glucuronide的高效富集及... 以猴肝微粒体(Cy LM)为酶源,采用生物制备法实现了荧光底物试卤灵(Resorufin)向试卤灵葡萄糖醛酸苷(Resorufinβ-D-glucuronide)的高效转化,同时借助新型色谱分离材料C18WAX及固相萃取技术实现了Resorufinβ-D-glucuronide的高效富集及选择性洗脱,最终获得纯度大于98%的目标产物.所得产物结构经LC-MS,1H NMR和13C NM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以该葡萄糖醛酸产物为探针底物建立了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检测及抑制剂高通量筛选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卤灵 试卤灵葡萄糖醛酸苷 固相萃取 Β-葡萄糖醛酸苷酶 抑制剂筛选
下载PDF
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建议 被引量:3
6
作者 宁静 葛广波 +1 位作者 吴敬敬 杨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5期731-734,共4页
目前,中国医药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国家在此时推行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对提升中国制药行业整体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等具有重大意义。本建议针对当前中国制药行业在药品质量一致性评价中面临的困惑,结合国外药品评价相关制度和经验... 目前,中国医药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国家在此时推行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对提升中国制药行业整体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等具有重大意义。本建议针对当前中国制药行业在药品质量一致性评价中面临的困惑,结合国外药品评价相关制度和经验,从药品分类及其申报原则、药品终点评价指标及其科学内涵、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评价相关原则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剖析,并归纳总结了药品质量一致性和优劣性的评价原则及注意事项。此外,作者还针对中国制药行业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一些具体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制药 新药申报 一致性评价 终点指标 生物等效性
下载PDF
TGF-β及炎症反应在慢性肾脏病纤维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翁涛涛 刘伟 +1 位作者 葛广波 胡静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5期458-461,共4页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1,2])。截止到2017年,全球CKD人数达6.975亿,其中中国达1.323亿,是全球最多的国家^([3])。目前,CKD已被确认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1,2])。截止到2017年,全球CKD人数达6.975亿,其中中国达1.323亿,是全球最多的国家^([3])。目前,CKD已被确认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肾纤维化(renal fibrosis,RF)是CKD向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发展的共有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终末期肾脏病 炎症反应 肾纤维化 公共卫生问题 CKD
下载PDF
香芹酚在人肝和肠道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中代谢酶的鉴定
8
作者 董瑞华 梁宇光 +5 位作者 朱亮亮 房中则 梁思成 葛广波 杨凌 刘泽源 《中国药理通讯》 2010年第4期45-46,共2页
葡萄糖醛酸化是香芹酚的一个重要代谢途径。至今还没有人体内有关香芹酚葡萄糖醛酸化的代谢特征和关键酶的研究报道。本论文利用人肝微粒体(HLM),人肠微粒体(HIM),12个人源性重组葡萄糖苷酸转移酶单酶(UGT)和不同实验动物的肝... 葡萄糖醛酸化是香芹酚的一个重要代谢途径。至今还没有人体内有关香芹酚葡萄糖醛酸化的代谢特征和关键酶的研究报道。本论文利用人肝微粒体(HLM),人肠微粒体(HIM),12个人源性重组葡萄糖苷酸转移酶单酶(UGT)和不同实验动物的肝微粒体对香芹酚的葡萄糖醛酸化的代谢特征进行了研究。香芹酚分别与人肝微粒体,人肠微粒体,UGTIA3,UGTIA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醛酸化 人肝微粒体 香芹酚 代谢酶 葡萄糖苷酸转移酶 鉴定 肠道 代谢特征
下载PDF
基于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在药物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牛喜英 吴敬敬 +3 位作者 葛广波 徐少贤 王顺钦 杨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3-1000,共8页
基于生理的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是当前药物研究领域的重要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发现和开发的各个阶段。在药物发现阶段,利用PBPK模型对药物药代动力学性质进行预测,完成对候选药物的筛选;在临床前阶段,通过结合体外数据和生理放大系... 基于生理的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是当前药物研究领域的重要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发现和开发的各个阶段。在药物发现阶段,利用PBPK模型对药物药代动力学性质进行预测,完成对候选药物的筛选;在临床前阶段,通过结合体外数据和生理放大系数,利用PBPK模型预测候选药物在动物和人的整体药代动力学行为,并结合体外代谢实验,可提前预测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在临床阶段,PBPK模型有助于预测不同参照人群(不同年龄、不同疾病状态、不同种族)的差异,尤其是对儿童给药剂量及采样时间的预测。目前,PBPK模型的输入参数多为群体均值,难以达到服务个体的目的。在个体化需求前提下,要求模型的输入参数更能反映个体特征,且导入更加符合实际生理条件的时间参数。本文综述了PBPK模型的原理和特征,及其在药物发现阶段、临床前开发阶段、临床开发阶段、药物相互作用和个体化用药的应用,并简要介绍了常用的PBPK软件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 药物发现 药物相互作用 个体化医学
下载PDF
分子对接技术在新药研发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乔会晶 戴子茹 +2 位作者 葛广波 徐少贤 杨凌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29-35,共7页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CADD)正式发展为一门新兴技术.分子对接技术(Molecular Docking)作为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一种主要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新药研发的多个环节.本文不仅介绍了分子对接的...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CADD)正式发展为一门新兴技术.分子对接技术(Molecular Docking)作为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一种主要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新药研发的多个环节.本文不仅介绍了分子对接的基本原理、分子对接常用方法和常用软件,还着重介绍了分子对接在新药研发中的具体应用,包括药物发现阶段的早期虚拟筛选、药物作用靶点发现、药物潜在作用机制研究以及药物代谢位点的预测.此外,还对分子对接技术在新药研发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对接 药物设计 软件 前景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骨髓病理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守宁 陈文娟 +4 位作者 李欣 马丽娟 王双玺 张庆光 葛广波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7期94-98,共5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骨髓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按照文献方法复制HAPC大鼠模型...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骨髓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按照文献方法复制HAPC大鼠模型;治疗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200 mg/kg、100 mg/kg和50 mg/kg剂量的红景天苷,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等体积的0.9%NaCl溶液,各组均干预40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EPO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肾脏中EPO的水平;制作骨髓病理涂片,HE染色后,显微镜观察骨髓细胞形态及分类情况,并进行细胞学计数。结果①与模型组相比,治疗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肾脏及血清中EPO水平均有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其是血清中EPO水平的下调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②治疗低剂量组大鼠骨髓象红细胞系增生活跃,主要是晚幼红细胞增生活跃,与模型组大鼠骨髓象比较没有明显的形态学变化,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中剂量组大鼠骨髓象虽然有红细胞系增生,但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增生并不明显,且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粒细胞/有核红细胞比值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高剂量组骨髓象粒细胞系和红细胞系比例趋于正常,与模型组骨髓象比较,晚幼红细胞增生并不活跃,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指标中有核红细胞比例、粒细胞比例、粒细胞/有核红细胞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景天苷可调控HAPC大鼠EPO的过度表达,并可改善骨髓象红细胞系的过度代偿性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大鼠 红景天苷 促红细胞生成素 骨髓病理
下载PDF
色谱技术在药物-血浆蛋白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玉 范玉凡 +1 位作者 葛广波 王方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77-1085,共9页
小分子药物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后与人血清白蛋白(HSA)、α1-酸性糖蛋白(AGP)等血浆蛋白存在广泛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深刻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及其与靶标蛋白的结合,进而影响药物效应的发挥。深入探究药物与血浆蛋白间的相互作用... 小分子药物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后与人血清白蛋白(HSA)、α1-酸性糖蛋白(AGP)等血浆蛋白存在广泛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深刻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及其与靶标蛋白的结合,进而影响药物效应的发挥。深入探究药物与血浆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候选药物的成药性优化、新药研发、联合用药的风险评控等意义重大。而发展高效、灵敏、准确的分析检测方法是开展药物-血浆蛋白相互作用研究的关键。近年来,色谱技术由于其高通量、高分离性能、高灵敏度等特点在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测定血浆蛋白翻译后修饰对药物结合的影响,多种药物的竞争性结合等。其中,高效亲和色谱(HPAC)和毛细管电泳(CE)应用最为广泛,能够通过多种分析方法获取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解离速率常数等相互作用信息。该文着重综述了HPAC和CE在药物-血浆蛋白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常用策略及最新研究进展,包括HPAC中常用的前沿色谱法、竞争洗脱法、超快亲和提取法、峰值分析法和峰衰减分析法,以及CE中常用的亲和毛细管电泳法(ACE)和毛细管电泳前沿分析法(CE-FA)等。最后,该文还对当前色谱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色谱技术在药物-血浆蛋白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血浆蛋白相互作用 高效亲和色谱 毛细管电泳 综述
下载PDF
马兜铃酸体内代谢及致毒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马虹莹 吴敬敬 +1 位作者 葛广波 杨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2-189,共8页
马兜铃酸为一类硝基菲羧酸。长期食用或服用含马兜铃酸的食物、中药等可导致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病理学改变,造成脏器纤维化以及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结肠腺癌、浸润性导管乳腺癌等疾病。马兜铃酸I作为其主要毒性成分可直接引发间质... 马兜铃酸为一类硝基菲羧酸。长期食用或服用含马兜铃酸的食物、中药等可导致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病理学改变,造成脏器纤维化以及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结肠腺癌、浸润性导管乳腺癌等疾病。马兜铃酸I作为其主要毒性成分可直接引发间质性肾病或者脏器纤维化,其活性代谢产物可与DNA形成加和物,引起体内关键肿肿瘤抑制基因p53的突变,诱发癌症。本文主要综述了马兜铃酸的体内代谢过程,患病个体在代谢敏感性中的个性化特征以及马兜铃酸肾病和巴尔干地方性肾病的临床验证研究结果。揭示中药毒性成分的体内代谢过程、易感人群特征、潜在危险性、致病因素间的因果关系论证,提供了一个综述性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 代谢轮廓 致毒机制 易感因素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酶介导的中药代谢激活与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敬敬 马虹莹 +2 位作者 王丹丹 葛广波 杨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03-1313,共11页
代谢激活是药物性肝损伤和上市药物被撤销的主要原因。代谢激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亲电活性的代谢中间体,一方面能够和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或核酸,发生共价结合而诱发肝毒性、肾毒性及致癌性等毒性作用;另一方面还会共价修饰药物... 代谢激活是药物性肝损伤和上市药物被撤销的主要原因。代谢激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亲电活性的代谢中间体,一方面能够和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或核酸,发生共价结合而诱发肝毒性、肾毒性及致癌性等毒性作用;另一方面还会共价修饰药物代谢酶,使其产生不可逆性抑制,从而诱发严重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中药成分的代谢激活已经成为了国内外中草药毒性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针对易被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激活的不同结构与关键基团,如芳香胺、芳香硝基物、含氮杂环化合物、对苯二酚、亚甲二氧基苯、呋喃等,各类型的代表性中药成分,以及所涉及的P450亚型酶与相关毒性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进行了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细胞色素P450酶 代谢激活 肝毒性 肾毒性 致癌性 药药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中草药抑制CYP3A4的效应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凤 张甜甜 +2 位作者 涂东珠 何芋岐 葛广波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559-574,共16页
细胞色素P4503A(CYP3A)是人体最重要的药物代谢酶之一,其参与大约50%已上市药物的代谢清除,包括抗肿瘤药物和心血管疾病药物等。CYP3A4不仅催化众多药物等外源物的代谢清除,还参与诸多内源性化合物(如激素类和胆汁酸类等)的氧化代谢。CY... 细胞色素P4503A(CYP3A)是人体最重要的药物代谢酶之一,其参与大约50%已上市药物的代谢清除,包括抗肿瘤药物和心血管疾病药物等。CYP3A4不仅催化众多药物等外源物的代谢清除,还参与诸多内源性化合物(如激素类和胆汁酸类等)的氧化代谢。CYP3A4的抑制剂不仅可通过延长药物的体内代谢半衰期进而调控药物体内效应的发挥,同时还可通过调控内源物代谢平衡改善部分代谢性疾病的症状。此外,CYP3A4抑制剂还可逆转紫杉醇、顺铂等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诸多中草药中发现了多种可强效抑制/灭活CYP3A4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五环三萜类和木脂素类等天然产物。本文着重汇总了近年来从中草药中发现的CYP3A4天然抑制剂/灭活剂,以及其抑制效能和抑制机制,以期为临床中西药联用提供科学指导,并为草药-药物相互作用提供风险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3A4 CYP3A4抑制剂 中草药 效应物质 抑制机制
下载PDF
结合电拓扑状态指数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紫杉烷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株的抗药系数
16
作者 董佩佩 张延延 +3 位作者 葛广波 艾纯芝 刘勇 杨凌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177-1178,共2页
AIM: To develop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resistance index (RI) of taxoids. METHODS: A dataset of 63 experimental data points were compiled from literatures and subdivided into traini... AIM: To develop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resistance index (RI) of taxoids. METHODS: A dataset of 63 experimental data points were compiled from literatures and subdivided into training and external test sets randomly. Electrotopological state (E-state) indices were calculated to characterize molecular structure, together with a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to reduce the variable space and analyz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E-state indices.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 technique was used to build the models. Five-fold cross validation was performed and five models with different compounds composition in training and validation sets were built. The independent external test set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redictive ability of models. RESULTS: The final model was proved to be good with the cross validation Qcv2 0.62, external testing R2 0.84 and the slope of the regression line through the origin for testing set is 0.9933. CONCLUSION: The QSAR model can predict the RI to a relative nicety, which will ai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ti-MDR taxo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拓扑状态指数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紫杉烷化合物 人乳腺癌 抗药系数 癌细胞
下载PDF
尿苷二磷酸葡醛酸转移酶介导的胆汁酸代谢过程及其内源和外源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7
作者 郭胜杰 管汐蕊 +4 位作者 曹文莉 梁思成 齐晓怡 葛广波 吕沐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s, UGTs)作为人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II相代谢酶,不仅参与外源性化合物代谢清除,也在胆汁酸等内源性物质的代谢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解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介导的胆汁酸...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s, UGTs)作为人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II相代谢酶,不仅参与外源性化合物代谢清除,也在胆汁酸等内源性物质的代谢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解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介导的胆汁酸代谢过程及其内源和外源影响因素有助于增强对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对胆汁酸代谢调控作用受到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影响。本文将重点探讨核受体、遗传因素、外源化合物及肝脏相关疾病等因素对UGT酶作用的影响,讨论体内潜在的胆汁酸动态平衡干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胆汁酸 影响因素 平衡干预
下载PDF
甘草化学成分与细胞色素P450酶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8
作者 何薇 宁静 +4 位作者 吴敬敬 辛红 徐巍 葛广波 杨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74-1981,共8页
甘草Glycyrrhizae Radix为豆科植物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的干燥根或根茎,在临床上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与细... 甘草Glycyrrhizae Radix为豆科植物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的干燥根或根茎,在临床上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与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1)CYP酶参与甘草化学成分的代谢过程;(2)甘草化学成分对CYP酶活性的抑制或诱导作用研究;(3)甘草-临床药物联合使用引发潜在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深入研究甘草的化学成分与主要药物代谢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指导中药复方的增效减毒、配伍,以及避免临床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细胞色素P450酶 代谢抑制 药物相互作用 增效减毒
原文传递
中药复方茯苓汤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傲雪 葛广波 +5 位作者 齐晓怡 胡莹 林玲 林茂 涂彩霞 杨凌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0-124,共5页
目的:通过化学分析及不同中药组合的药效学实验揭示临床用于治疗湿疹的中药复方茯苓汤的主要有效成分及活性物质群。方法:采用超高速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质谱(UFLC-DAD-ESI-MS)法分析复方茯苓汤的主要化学成分;在化学轮... 目的:通过化学分析及不同中药组合的药效学实验揭示临床用于治疗湿疹的中药复方茯苓汤的主要有效成分及活性物质群。方法:采用超高速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质谱(UFLC-DAD-ESI-MS)法分析复方茯苓汤的主要化学成分;在化学轮廓测定的基础上,依据主要物质峰的来源对中药组方进行了拆分并设立了4组中药组合(Ⅰ-Ⅳ),Ⅰ组为茯苓,泽泻,黄柏,栀子,赤芍,浮萍,当归,甘草8味中药组方后的水提物,Ⅱ组为栀子,赤芍,甘草3味中药组方的水提物,Ⅲ组为茯苓,当归2味中药组方的水提物,Ⅳ组为茯苓,栀子,赤芍,当归,甘草5味中药组方的水提物。用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发的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为动物模型,比较ig不同中药组合(Ⅰ-Ⅳ)及阳性对照氢化可的松和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的药效学指标,观察中药对小鼠耳质量、耳厚度、耳真皮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UFLC-DAD-ESI-MS代谢轮廓分析获得了复方茯苓汤中的11个主要化学成分信息,其中京尼平龙胆双糖苷、京尼平苷、芍药苷和甘草苷为其主要化学成分。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各中药组和氢化可的松组对诱发皮炎前后小鼠的耳质量差、耳厚度差及真皮炎症细胞浸润的影响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Ⅰ组、Ⅳ组和氢化可的松组更优(P<0.01)。结论:复方茯苓汤的主要药效成分多来源于栀子,赤芍,甘草,茯苓和当归5味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茯苓汤 皮炎 超高速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质谱
原文传递
基于淫羊藿次苷Ⅱ代谢行为的体外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孟繁兴 李妍 +1 位作者 葛广波 刘树民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539-546,共8页
目的应用体外实验方法筛选淫羊藿次苷II在肝微粒体中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抑制剂,为改善淫羊藿次苷II生物利用度提供新思路。方法首先选择槲皮素、山柰酚、桔皮素、柚皮素、水飞蓟素、草质素、胡椒碱、甘草查尔酮A以及... 目的应用体外实验方法筛选淫羊藿次苷II在肝微粒体中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抑制剂,为改善淫羊藿次苷II生物利用度提供新思路。方法首先选择槲皮素、山柰酚、桔皮素、柚皮素、水飞蓟素、草质素、胡椒碱、甘草查尔酮A以及异银杏双黄酮作为抑制剂筛选对象,对以上9种化合物在人肝微粒体、人肠微粒体、大鼠肝微粒体、猴肝微粒体及小型猪肝微粒体中对淫羊藿次苷II葡萄糖醛酸化反应的抑制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抑制剂分别选择低、中、高3个浓度(1、10、100μmol/L),采用超快速高效液相色谱(UFLC)法测定代谢产物生成速率,以UGT代谢酶残余活性评价抑制能力。从中筛选出抑制能力较强的化合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10μmol/L),对其在人肝微粒体中的抑制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并计算IC50及抑制常数(Ki)值。IC50值的测定采用单一底物浓度法,在不同浓度代谢酶抑制剂的孵育体系中,代谢产物的生成速率不同,应用非线性回归分析计算而得。Ki的测定需在孵育体系中设计3~4个底物浓度以及4~5个包括0点在内的抑制剂浓度,抑制动力学类型通过Dixon作图法和Lineweaver-Burk作图法确定,采用二次作图法计算Ki。结果山柰酚、槲皮素及甘草查尔酮A对淫羊藿次苷II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及人肠微粒体中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在人肝微粒体中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抑制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1.01±0.26)、(4.65±0.51)、(5.34±1.00)μmol/L;Dixon作图法及Lineweaver-Burk作图法表明,甘草查尔酮A能够竞争性抑制淫羊藿次苷II在人肝微粒体中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Ki值为0.18μmol/L;槲皮素遵循混合型抑制动力学模型,Ki值为0.23μmol/L;山柰酚符合非竞争型抑制动力学模型,Ki值为0.36μmol/L。结论山柰酚、槲皮素及甘草查尔酮A能够降低淫羊藿次苷II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速率,使代谢产物生成减少,清除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次苷Ⅱ 葡萄糖醛酸化反应 肝微粒体 抑制作用 生物利用度 山柰酚 槲皮素 甘草查耳酮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