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与相关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葛廷 王小琦 +1 位作者 廖世奇 毛爱红 《甘肃医药》 2010年第5期499-503,共5页
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是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主要机制与活性氧、中性粒细胞、Kupffer细胞、钙超载密切相关。核转录因子kappa-B(NF-k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等细胞因子在肝缺血... 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是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主要机制与活性氧、中性粒细胞、Kupffer细胞、钙超载密切相关。核转录因子kappa-B(NF-k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等细胞因子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其与相关细胞因子关系,生物学特性,基因组特点及在体内巨噬细胞中长期存活的机制、参与抗结核免疫反应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炎性反应 肝损伤 NF-KB TNF-α ICAM-1
下载PDF
金属硫蛋白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NF-κB、TNF-α和ICAM-1 mRNA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葛廷 王鸣刚 +4 位作者 毛爱红 廖世奇 王小琦 郭红云 张晓文 《中国食品工业》 2011年第4期40-42,共3页
为了研究金属硫蛋白(MT)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本试验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MT低、高剂... 为了研究金属硫蛋白(MT)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本试验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MT低、高剂量处理组,缺血45min再灌注lh,3h,6h,9h。建立大鼠HIRI动物模型,给予不同剂量MT,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F-κB、TNF-α和ICAM—1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再灌注3h,NF-κB、TNF-α、ICAM-1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MT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NF-κB、TNF-α及ICAM-1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知,金属硫蛋白抑制NF-κB、TNF-α和ICAM三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是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缺血再灌注损伤 实时荧光定量PCR NF-ΚB TNF-Α ICAM-1
下载PDF
甲状腺癌NIS和TSHR表达的矛盾性及非相关性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志峰 刘勤江 +2 位作者 廖世奇 葛廷 杨荣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09-913,共5页
目的研究钠/碘转运蛋白(sodium/iodide symporter,NIS)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TSHR)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和相关性。方法收集正常甲状腺组织18例、甲状腺癌23例,通过荧光定量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 目的研究钠/碘转运蛋白(sodium/iodide symporter,NIS)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TSHR)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和相关性。方法收集正常甲状腺组织18例、甲状腺癌23例,通过荧光定量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NIS和TSHR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甲状腺癌NIS和TSHR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05),正常甲状腺组织NIS和TSH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67,P=0.000),而在甲状腺癌中无相关性(r=0.222,P=0.376)。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甲状腺癌NIS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质,TSHR阳性产物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甲状腺癌NIS及TSHR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甲状腺癌NIS mRNA表达下降同时伴有细胞质NIS蛋白表达升高的有17例(74%)。结论甲状腺癌NIS和TSHR表达具有非相关性以及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具有矛盾性,NIS蛋白非功能定位于细胞质,因而不能发挥正常的运输及聚碘功能,我们推测这可能是造成甲状腺癌患者放射性碘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钠/碘转运蛋白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荧光定量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靶标替换消减SELEX技术筛选小鼠IgG Fc片段的DNA配基及其活性鉴定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桦 葛廷 +8 位作者 王小琦 廖世奇 马瑾 王黎 庞鑫 张宁 张丽琼 张洁瑜 王晓清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72,共7页
建立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小鼠IgGFc片段DNA配基筛选方法.采用几种小鼠IgG亚类(鼠抗HBV-IgG、小鼠IgG的Fc,IgG1,IgG2a)作为靶分子,利用靶标替换消减SELEX筛选方法进行16轮筛选.利用dot-blot,高压液相色谱以及凝胶阻滞(EMSA)方法对所得配... 建立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小鼠IgGFc片段DNA配基筛选方法.采用几种小鼠IgG亚类(鼠抗HBV-IgG、小鼠IgG的Fc,IgG1,IgG2a)作为靶分子,利用靶标替换消减SELEX筛选方法进行16轮筛选.利用dot-blot,高压液相色谱以及凝胶阻滞(EMSA)方法对所得配基进行活性鉴定.经过16轮筛选,得到了与小鼠IgG不同亚类相同Fc片段特异性结合的寡核苷酸配基(IgG的Fc配基).特异性分析显示,此配基只与小鼠IgG特异性结合,与胰蛋白酶、小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均无明显结合.高压液相色谱和凝胶阻滞结果均说明了配基和靶蛋白具有特异结合.通过使用靶标替换消减SELEX技术可以有效得到小鼠IgG不同亚型相同部分Fc片段的特异性结合配基,为不同分子相同部位的分子作用机制,以及应用于小鼠抗体亲和层析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标替换 SELEX DNA配基 小鼠IgG Fc片段 特异性
下载PDF
凝血四项检测分析前标本采集处理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园园 窦琳 +2 位作者 南黎 葛廷 冯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0期209-209,共1页
目的考察凝血四项检测分析前标本采集处理及影响因素。方法从1800份血液样本检测资料中中随机抽取抽血后放置1、2、4 h的样本各80份,在3000转/分下离心处理5、10、15 min的样本各80份,以及已出现溶血的样本及未出现溶血的样本各80份,比... 目的考察凝血四项检测分析前标本采集处理及影响因素。方法从1800份血液样本检测资料中中随机抽取抽血后放置1、2、4 h的样本各80份,在3000转/分下离心处理5、10、15 min的样本各80份,以及已出现溶血的样本及未出现溶血的样本各80份,比较三种采集处理条件下的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结果放置4 h的血液样本其TT检测结果显著小于放置2 h的样本,而APTT则显著大于放置2h的样本,且该两组样本的以上两方面数据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时间5 min标本其PT、APTT检测值显著小于离心10 min及15 min的样本,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均会对凝血四项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相关检验人员必须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四项 检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胃液检测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园园 窦林 +3 位作者 葛廷 张敏 廖卫 冯东 《中外医疗》 2015年第17期190-191,共2页
目的分析转铁蛋白法、金标法、化学法对胃液检测的结果。探讨最适合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消化科每天送的标本,共计200例,分别用3种方法测试,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转铁蛋白法真阳性率为96.2%(101/105),氨基比林呈色... 目的分析转铁蛋白法、金标法、化学法对胃液检测的结果。探讨最适合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消化科每天送的标本,共计200例,分别用3种方法测试,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转铁蛋白法真阳性率为96.2%(101/105),氨基比林呈色法真阳性率为87.6%(92/105),金标法真阳性率为80.9%(85/105),转铁蛋白法的真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5,P<0.01)。结论在胃液潜血检测方法中,转铁蛋白法与临床符合率最高,转铁蛋白法弥补了免疫法和化学法检测的不足,减少了免疫法的假阴性,化学法的假阳性、假阴性。对临床更具有参考价值,并结合受检者自身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以免造成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液潜血试验 胶体金法 化学法 转铁蛋白 血红蛋白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对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南黎 王华 葛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11期76-79,120,共5页
目的:分析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接受治疗的86例COPD患者作为COPD组,根据患者入院前1年急性加重次数将COPD患者分为急性加重风险组(n=36)... 目的:分析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接受治疗的86例COPD患者作为COPD组,根据患者入院前1年急性加重次数将COPD患者分为急性加重风险组(n=36)和无急性加重风险组(n=50)。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入院后均检测血清纤维蛋白原(FIB)、白蛋白(ALB)水平,并计算FAR。分析比较各组基本资料、生化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血清FAR对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预测价值,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相关因素。结果:COPD组血清FIB、FA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风险组患者血清FIB、FAR水平明显高于无急性加重风险组(P<0.05),ALB水平明显低于无急性加重风险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FAR预测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806,截断值0.2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7%、85.3%,FIB曲线下面积为0.658,截断值8.50 g/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6%、69.9%,ALB曲线下面积为0.689,截断值30.62 g/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8.4%、7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IB[OR(95%CI):3.39(1.73~6.42)]、ALB[OR(95%CI):3.56(1.79~7.06)]、FAR[OR(95%CI):4.04(1.70~9.59)]均为影响COPD患者出现急性加重风险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FAR在COPD患者急性加重组风险中升高,是增加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相关因素之一,有望作为预测患者出现急性加重风险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 急性加重 预测价值
下载PDF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园园 南黎 +3 位作者 冯东 窦林 葛廷 张敏 《中外医疗》 2015年第18期183-184,共2页
目的对比全自动尿沉渣分析法和显微镜法判断血尿来源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数据资料。方法随机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肾内科病房尿标本中抽取300份尿液标本,分别进行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有形成分检测,并对结果给予分析。结果显微... 目的对比全自动尿沉渣分析法和显微镜法判断血尿来源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数据资料。方法随机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肾内科病房尿标本中抽取300份尿液标本,分别进行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有形成分检测,并对结果给予分析。结果显微镜法的敏感性为85.0%,特异性为75.0%,uf1000i分析法的敏感性为92.0%,特异性为83.0%,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uf1000i在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鉴别中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能为肾内科大夫对肾病的判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显微镜 红细胞形态
下载PDF
血浆FIB、CK-MB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瑞红 葛廷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 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血浆FIB、CK-MD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入选2021年03月-2023年02月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 目的 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血浆FIB、CK-MD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入选2021年03月-2023年02月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Gensini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轻症组、中症组、重症组,入院当天检测患者血浆FIB、CK-MB水平,询问并记录患者基本资料,根据检查结果,分析血浆FIB、CK-MB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 纳入的92例冠心病患者,血浆FIB检测结果为3.75±0.67(g/L),血浆CK-MB检测结果为21.36±3.26(IU/L)。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92例患者冠状动脉轻度狭窄28例、中度狭窄40例、重度狭窄24例。重症组多支病变比例高于轻症组和中症组,中症组多支病变比例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血浆FIB、CK-MB水平均高于中症组、轻症组,中症组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检验显示,血浆FIB、CK-MB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P<0.05)。采用有序回归检验,冠心病患者血浆FIB、CK-MB表达上调是导致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浆FIB、CK-MB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血浆FIB、CK-MB表达上调导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纤维蛋白原 肌酸激酶同工酶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下载PDF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瑞红 葛廷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3期22-24,共3页
目的:分析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采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35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目的:分析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采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35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3500份痰标本共分离得到63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29株,占比67.14%;革兰阳性菌155株,占比24.26%;真菌55株,占比8.61%。在检出的革兰氏阴性菌中,所占构成比最高为铜绿假单胞菌,占22.22%,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17.53%;检出的革兰氏阳性菌中,所占构成比最高的为肺炎链球菌,占11.42%,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9.55%;检出的真菌中,所占构成比最高为白色假丝酵母,占6.26%,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占2.35%;经耐药性分析,主要革兰氏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唑林、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较高;主要革兰氏阳性菌中肺炎链球菌对氨苄西林、红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因感染革兰氏阴性菌引起,且主要致病菌的耐药率均较高,对各类药物的耐药率不尽相同,临床应根据病原菌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分析
下载PDF
凝血指标及C反应蛋白与T2DM合并CHD患者的相关性
11
作者 魏巍 崔向勇 +1 位作者 葛廷 马增凤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及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的相关性。方法:将143例T2DM患者,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T2DM合并CHD患者作为观察组(41例),单纯T2DM患者为对照组(102例),再选取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51例...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及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的相关性。方法:将143例T2DM患者,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T2DM合并CHD患者作为观察组(41例),单纯T2DM患者为对照组(102例),再选取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51例)。将观察组根据病变累及程度分为单支组9例,双支组14例,三支组18例,比较各组患者凝血指标及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Fib和CRP均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患者,且对照组高于健康组。观察组患者APTT均低于对照组和健康组患者,且对照组低于健康组;观察组内三支组患者Fib和CRP均高于单支组和双支组,且双支组高于单支组。观察组内三支组患者APTT均低于单支组和双支组,且双支组低于单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高于健康人的凝血和炎症反应,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C反应蛋白参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和进展。追踪其水平有助于临床上2型糖尿病的判断,预防并发冠心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心病 纤维蛋白原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细胞形态学检验在恶性胸腹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光波 马增凤 +3 位作者 廖卫 葛廷 孙政敏 韩玉芳 《实用医技杂志》 2020年第2期194-195,共2页
目的观察细胞形态学检验在恶性胸腹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期间诊治的126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进行核细胞计数检验,并对其中68例细胞体积较大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进行细胞形... 目的观察细胞形态学检验在恶性胸腹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期间诊治的126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进行核细胞计数检验,并对其中68例细胞体积较大的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进行细胞形态学检验,观察有核细胞计数的检查结果及恶性胸腹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结果68例细胞体积较大的患者中,29例血性积液标本中有21例患者为恶性细胞,39例非血性积液标本中有25例为恶性细胞;临床及病理学共检出48例恶性细胞患者,而细胞形态学检出46例恶性细胞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6%);真阳性42例,假阴性6例。结论细胞形态学检查在恶性胸腹腔积液诊断中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能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可为医生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形态学 腹腔积液 恶性 核细胞 计数 血性积液
下载PDF
2019年—2020年医院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光波 廖卫 +3 位作者 南黎 葛廷 孙政敏 宋予娟 《抗感染药学》 2022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2019年—2020年医院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19年—2020年各病区送检的患者标本中病原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病原菌的分布与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结果:2019年—2020年各... 目的:探讨2019年—2020年医院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19年—2020年各病区送检的患者标本中病原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病原菌的分布与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结果:2019年—2020年各病区送检标本共分离出致病菌9153株,其主要来源为分泌物、中段尿、痰液,其中真菌278株、革兰阳性菌2689株和革兰阴性菌6186株;粪肠球菌对四环素、奎奴普丁/达幅普汀的耐药率高于屎肠球菌,屎肠球菌对链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氨苄西林、青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100.00%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幅普汀均100.00%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呋喃妥因、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达100.00%,对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钠的耐药率均超过80.0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达100.00%,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钠的耐药率均超过50.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替卡西林的耐药率达100.00%,对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钠的耐药率均超过6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替加环素、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舒巴坦钠、替卡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达100.00%,对米诺环素、呋喃妥因、头孢替坦的耐药率均超过90.00%。结论:2019年—2020年医院占比较高的常见病原菌分别为真菌如白假丝酵母,革兰阳性菌如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如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故医院感染科、微生物室应定期监测各种病原菌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最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I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光波 葛廷 +4 位作者 廖卫 孙政敏 宋予娟 冯广瑞 冯东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19期2100-210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79例ACS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检测血浆BNP、c TnT水平,分析BNP、cTnT水平与冠状病变的关...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79例ACS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检测血浆BNP、c TnT水平,分析BNP、cTnT水平与冠状病变的关系。结果:79例患者单支病变33例、双支病变24例、三支病变22例;三组BNP、c TnT水平对比,STEMI组最高,NSTEMI组次之,UA组最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支数血浆BNP、cTnT水平对比,多支病变最高,双支病变次之,单支病变水平最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cTnI表达在ACS不同类型及病变分支中存在差异性,在未来可作为评估ACS的有效指标,为早期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脑钠肽 肌钙蛋白I 病变程度
下载PDF
血清NLR、GDF–15及TRPC1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会珍 葛廷 孙伟敬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4期54-57,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与心力衰竭(HF)患者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HF患者220例作为观察... 目的:分析血清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与心力衰竭(HF)患者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HF患者2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2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NLR、GDF–15、TRPC1水平,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两组对象的心功能,进行各指标的组间比较以及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超声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LR、GDF–15及TRPC1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LR、GDF–15、TRPC1与LAD、LVEDD均呈正相关(P<0.05),与LVEF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HF患者多伴随有血清NLR、GDF–15及TRPC1的水平升高,并且上述指标与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均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生长分化因子–15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 心功能指标
下载PDF
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联合ACEI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力衰竭的疗效
16
作者 王会珍 葛廷 李红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0期74-76,共3页
目的:探究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320例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320例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联合ACEI治疗,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临床指标、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脑钠肽(BN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精力、心理健康、生理机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稍低于对照组(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联合ACEI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压、心率及BNP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药物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Β-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下载PDF
柑橘CitPG34的克隆、定位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葛廷 黄雪 谢让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3404-3416,共13页
【目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是一类参与细胞壁降解的水解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器官脱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柑橘CitPG34及其启动子(CitPG34-P)并进行表达分析,为深入研究柑橘PG在幼果脱落过程的生物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 【目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是一类参与细胞壁降解的水解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器官脱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柑橘CitPG34及其启动子(CitPG34-P)并进行表达分析,为深入研究柑橘PG在幼果脱落过程的生物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塔罗科’血橙(Citrus sinensis L.Osbeck)为材料,克隆CitPG34及其启动子,利用ProtParam、Cello、CLUSTALX、MEGA5.2、PlantCARE等软件对其蛋白特性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预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CitPG34在不同组织以及柑橘幼果脱落过程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pCAMBIA1302-CitPG34-GF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和CitPG34启动子表达载体(CitPG34-P::gus),分别用于亚细胞定位和启动子活性分析。【结果】从‘塔罗科’血橙幼果离层中克隆获得CitPG34,其ORF为1194 bp,编码397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41.47 kD,理论等电点为5.19,其不稳定系数为30.23,表明CitPG34属于稳定蛋白;通过在线软件TMHMM分析发现:CitPG34为跨膜蛋白,具有一个跨膜结构,位于第7-29位氨基酸之间。在CitPG34二级结构中,α-螺旋结构约占15.37%,扩展链约占29.72%,无规则卷曲约占54.91%,与其三级结构预测基本一致。NJ树分析显示CitPG34与西洋梨PcPG3(BAF42034)亲缘关系最近,表明CitPG34可能与果实脱落和软化相关。qRT-PCR分析表明,CitPG34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在根、叶、离层A、离层C中表达量较低,在幼果中几乎不表达。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处理果梗后能显著提高离层A中CitPG34的表达水平,相反IAA抑制其转录。此外,在柑橘幼果正常脱落过程中,CitPG34表达明显升高。亚细胞定位发现,CitPG34主要位于细胞壁。克隆获取CitPG34起始密码子(ATG)前2075 bp启动子序列(CitPG34-P),PlantCare预测发现,在CitPG34-P序列上存在多种顺式调控元件,如核心启动元件TATA-box、增强子元件CAAT-box以及脱落酸响应元件ABRE等。将CitPG34-P::gus转入烟草,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发现,该启动子受乙烯诱导,主要在叶脉和毛状体中表达。【结论】CitPG34的ORF长度为1194 bp,可编码397个氨基酸,其蛋白主要位于细胞壁;该基因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花中表达最高;CitPG34表达量与柑橘幼果脱落显著相关。上述结果表明,CitPG34在柑橘幼果脱落和花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基因表达 亚细胞定位 启动子 幼果脱落
下载PDF
柑橘CitCEP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对逆境和激素的响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小婷 张静 +7 位作者 葛廷 马岩岩 邓烈 何绍兰 易时来 郑永强 吕强 谢让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147-3158,共12页
【目的】基于全基因组鉴定分析柑橘CEP基因(CitCEPs)家族成员,了解各成员的分类进化关系,研究各基因成员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异性以及对激素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为进一步研究CEP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打下基础。【方法】利用BLASTp基于P... 【目的】基于全基因组鉴定分析柑橘CEP基因(CitCEPs)家族成员,了解各成员的分类进化关系,研究各基因成员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异性以及对激素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为进一步研究CEP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打下基础。【方法】利用BLASTp基于Phytozome数据库鉴定柑橘CEP家族成员,采用GSDS、Prot Scale Tool、EXPASY、CLUSTALX、MEGA6.0、plant CARE、Cello等软件绘制家族成员基因结构图;分析预测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等电点等理化性质;构建系统进化树及亚细胞定位预测等,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 RT-PCR)检测柑橘CEP基因家族各成员在‘资阳香橙’(‘Citrus junos Ziyang’)不同处理下的瞬时表达情况。【结果】柑橘CEP基因家族由11个成员组成,其中CitCEP10和CitCEP11含1个内含子,其余成员均无内含子;该基因家族成员均含有SPGV/IGH保守结构域序列,其预测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亲水性最强的氨基酸其值为3.711,亲水性最弱的氨基酸其值为-2.778;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该基因家族成员位于细胞不同位置,其中CitCEP1、CitCEP2、CitCEP4、CitCEP5、CitCEP6、CitCEP8定位于细胞外,CitCEP3和CitCEP7在细胞外和线粒体中均存在,CitCEP9位于细胞核中,CitCEP10在细胞质膜上,而CitCEP11位于线粒体和细胞核中;聚类分析发现,该家族成员分布于不同的分支中,分别与拟南芥CEP不同成员聚在一起,表明柑橘CEP成员间具有不同生物功能。表达分析显示,CitCEP2主要在茎、叶和子叶中表达,CitCEP3主要在根和子叶中表达,而CitCEP10和CitCEP11主要在果皮中表达,其余成员在上述组织中表达极低或不表达,体现了不同成员间组织特异性的差异。在干旱条件下,CitCEP2表达下调,CitCEP3、CitCEP10和CitCEP11的相对表达量均逐渐上调;而在盐胁迫下,CitCEP2、CitCEP10的响应模式与其所对应的干旱胁迫类似,CitCEP3和CitCEP11则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乙烯(ETH)、脱落酸(ABA)处理下,CitCEP2的表达量明显受到抑制,而在茉莉酸甲酯(Me JA)、水杨酸(SA)、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处理下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6-苄氨基腺嘌呤(6-BA)、IAA、GA3、ABA处理下CitCEP3也表现出类似趋势。CitCEP10在ETH处理下表达量显著上升,在6-BA、SA、ABA处理下表达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在Me JA、IAA、GA3处理中无明显规律。CitCEP11在ETH、Me JA、SA、IAA、GA3、ABA处理下表达均呈现下调趋势,与CitCEP3在ETH、S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类似。在6-BA处理下,CitCEP11表达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结论】从柑橘全基因组上鉴定出了11个CitCEP基因成员,各成员均为亲水蛋白,并含有SPGV/IGH保守结构域,位于细胞中不同位置。在不同逆境和激素处理下,CitCEP2、CitCEP3、CitCEP10和CitCEP11呈现不同程度的响应,而其余成员响应不明显或未响应。推测CitCEP2、CitCEP3、CitCEP10与CitCEP11在柑橘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CitCEP基因家族 基因表达 激素 胁迫
下载PDF
148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葛廷 赵洁 +3 位作者 韩玉芳 李荣凯 吴圆圆 宋予娟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8期5-7,共3页
目的 研究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年间呼吸道感染患者九种病原体的分布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和门诊患者中进行呼吸道九项检测的1 482例患者资料.结果 1 482例患者抗体阳性559例,总阳性率为37.72%.其中肺炎支原体(MP)366例(24.70%)... 目的 研究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年间呼吸道感染患者九种病原体的分布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和门诊患者中进行呼吸道九项检测的1 482例患者资料.结果 1 482例患者抗体阳性559例,总阳性率为37.72%.其中肺炎支原体(MP)366例(24.70%),嗜肺军团菌(LP)177例(11.94%),乙型流感病毒(INFB)126例(8.50%),副流感病毒(PIVs)69例(4.66%),甲型流感病毒(INFA)61例(4.12%),腺病毒(ADV)28例(1.89%),呼吸道合胞病毒(RSV)23例(1.55%),肺炎衣原体(CPn)22例(1.48%),Q热立克次体(COX)16例(1.08%);阳性检出率MP夏季明显升高(P〈0.05),PIVs春季明显升高(P〈0.01);0~14岁组LP、MP、IFB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或〈0.01);女性患者MP、INFB、PIVs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结论 新乡地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以MP、LP、INFB为主,病原体的感染分布与季节、年龄、性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IGM抗体 分布
原文传递
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韩玉芳 冯艳广 +4 位作者 宋予娟 王淑娟 吴园园 葛廷 魏琴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7期824-825,829,共3页
目的探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系统感染患者9种呼吸道病毒的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门诊和住院的呼吸系统感染者中接受病毒抗体检测330例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入选病例共330例,检测出抗体阳性者193例,阳性检出率为58.48%,其中... 目的探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系统感染患者9种呼吸道病毒的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门诊和住院的呼吸系统感染者中接受病毒抗体检测330例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入选病例共330例,检测出抗体阳性者193例,阳性检出率为58.48%,其中肺炎支原体(MP)131例(39.70%),嗜肺军团菌(LP)89例(26.97%),肺炎衣原体(CPn)17例(5.15%),Q热立克次体(COX)15例(4.55%),副流感病毒(PIVs)7例(2.12%),呼吸道合胞病毒(RSV)6例(1.82%),甲型流感病毒(INFA)5例(1.52%),乙型流感病毒(INFB)3例(0.91%),腺病毒(ADV)2例(0.61%)。结论 MP、LP、CPn分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前三位;除CPn以秋季感染明显高于春冬夏季节;其余病毒感染无明显季节、年龄、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IGM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