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辽朝紫金鱼袋考论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葛志娇
-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6-13,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3FZS005)
-
文摘
辽朝官员服饰有国服与汉服。汉服分为紫、绯、绿三等。辽朝皇帝为奖赏或因办事需要而出现借紫、借绯现象。鱼袋为辽朝重要配饰,与紫、绯服配制形成章服制度,用以表明官员的身份地位。与中原制度相比,辽朝官员服紫服、佩戴金鱼袋制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其主体评定标准的变化,唐代以来以散官为依据演变成为辽朝以官为依据。
-
关键词
服饰
紫金鱼袋
赐紫
借紫
品级
-
Keywords
clothes
Zijin Yudai(golden bags of fish-shaped tally worn outside officials' purple costume)
awarded purple
borrowed purple
rank
-
分类号
K24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从“癸卯学制”看近代教育观念的转变
- 2
-
-
作者
葛志娇
-
机构
吉林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25-28,共4页
-
基金
2020年吉林化工学院校级一般项目“从制度层面看中国近代教育观念的转型”。
-
文摘
“癸卯学制”是近代中国从政府层面颁布的第一个学制,它的颁布与实施必然对近代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对“癸卯学制”内容的探析,可以看出它对近代教育观念所带来的转变。这主要体现在,开始强调教育的经济和社会功能、重视普及国民教育、逐渐转向实用技艺教学、教学方法逐渐走向规范化。这些变化的出现说明了“癸卯学制”对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冲击。
-
关键词
癸卯学制
近代社会
教育观念
转变
突破
-
Keywords
Guimao Educational System
modern society
educational concept
change
breakthrough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近三十年来辽代枢密院研究述评
- 3
-
-
作者
葛志娇
-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03-308,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3FZS005)
-
文摘
辽代枢密院研究一直是研究辽代政治的重要问题。从检索的文献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前,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日本学者津田左右吉、国内学者张亮采、傅乐焕等人,这些研究都比较零散,没能形成系统性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石刻资料的不断发现以及新的研究方法的引入,辽代枢密院研究越来越系统化,出现一些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本文将选取一些比较系统、权威的文献及观点,主要是从辽代枢密院设立渊源、时间、职官设置以及执掌权限、汉人枢密院等问题来进行综述与评议,希望能为辽代枢密院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
关键词
辽代枢密院
北枢密院
南枢密院
-
Keywords
Shumiyuan of Liao Dynasty
north Shumiyuan
south Shumiyuan
-
分类号
K246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初论辽代忠节现象
- 4
-
-
作者
葛志娇
-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15年第12期45-46,共2页
-
文摘
忠节是我国古代官员一种重要的品质,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辽虽为少数民族政权,在其建立政权以后,随着官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对官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受中原儒家忠孝观念的影响,忠节观成为考察一个官员的重要标准。本文考察了忠贞观在辽代的具体体现,即辽代因忠贞不事二主而受到君主旌奖、因直言进谏而受到统治者重用、因出使他国极力维护本国尊严、不辱使命而载入史册这三种情况,表明忠节观在辽代的形成。
-
关键词
忠节
旌表
不事二主
直言纳谏
-
分类号
K24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