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葛惠男效方治验——益气活血方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葛惠男
-
机构
苏州市中医医院
-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5-6,共2页
-
文摘
1益气活血方组成:炙黄芪30 g,炒白芍20 g,桂枝10 g,生蒲黄10 g,五灵脂10 g,制乳香3 g,铁树叶30 g,炙甘草6 g。功效:益气活血,温中补虚。主治:胃脘痛、胃疡(脾胃虚寒兼瘀证)。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方解:炙黄芪为君药,不仅能补益中气,还能补血生肌,促进溃疡愈合。桂枝、炒白芍、五灵脂、生蒲黄共为臣药。桂枝温通经脉、散寒止痛、助阳化气;炒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五灵脂、生蒲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此四药不仅可加强君药炙黄芪补气生肌的作用。
-
关键词
胃溃疡
胃脘痛
益气活血方
验方
名医经验
葛惠男
江苏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葛惠男教授辨治脾胃病常用药对举隅
- 2
-
-
作者
沈贤敏
葛惠男
-
机构
苏州市中医医院
-
出处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5期97-99,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苏中医科教函〔2019〕10号文件)
苏州市“科教兴卫”青年科技项目(KJXW2019040)。
-
文摘
吴门名医葛惠男教授治疗脾胃疾病善用药对配伍提高临床疗效。现将其常用的5组药对进行分析总结,并附验案1则。
-
关键词
名医经验
葛惠男
脾胃病
药对
-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葛惠男运用益气活血方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经验采撷
被引量:8
- 3
-
-
作者
满光亮
葛惠男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
-
出处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第10期1769-1771,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苏州市科学技术管理局资助项目(SYS201366)
-
文摘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特殊类型,通常是指经正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8周,胃溃疡(GU)12周]后尚未愈合或愈合缓慢、复发频繁的溃疡[1]。近来,随着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应用及HP根除治疗的普及,本病发病率有下降的趋势。由于消化性溃疡常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寻求提高溃疡愈合质量的治疗方法显得刻不容缓。葛惠男教授师从吴中名医黄一峰,从医数十载,潜心致力于脾胃病的临床和科研,
-
关键词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
益气活血方
名医经验
葛惠男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葛惠男教授运用流气化湿法治疗慢性腹泻经验
被引量:5
- 4
-
-
作者
邹卓琳
葛惠男
周家程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
-
出处
《陕西中医》
2019年第3期381-383,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项目(KJ0046)
-
文摘
目的:总结葛惠男教授以流气化湿立法治疗慢性腹泻的临证经验及处方思路。方法:跟师门诊抄方学习,纳入以慢性腹泻为主症的门诊病例并加以整理,分析每个病例的处方思维,及基本方的具体药物和加减变化,提炼导师学术思想及学派特点,总结成文。结论:葛师认为本病病机关键在脾虚与湿盛。治法应为先消后补,以通为治,以流气化湿之法调气机之升降,分谷气之清浊,疏运肠胃,创制疏风化滞方以及苏附畅气汤两方,临床疗效较确切,效果较显著。慢性腹泻虽然常以脾虚为本,但临证中,久泄易致寒热夹杂,虚实兼见,甚至久病入络,症状上常常表现为里急后重,久泻似痢,甚则时时腹痛。故本病初期不可用滋补之品,而必先疏运肠胃,温通中土,分解消散湿浊,久病入络者兼用活血化瘀通络之法,待腑气开阖有度,再行培补中土之法,标本兼治之方,后以丸药徐徐图之以筑根基,如此则可保无虞。
-
关键词
腹泻
中医师
葛惠男
脾虚
湿胜
流气化湿
-
分类号
R442.2
[医药卫生—诊断学]
-
-
题名葛惠男运用黄芪建中汤合失笑散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
被引量:2
- 5
-
-
作者
王菲
杰辉
葛惠男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
-
出处
《陕西中医》
2014年第2期210-212,共3页
-
文摘
目的:介绍葛惠男运用益气活血方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溃疡性结肠炎四种脾胃科常见病经验。结论:认为益气活血方具有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功效,适用于脾胃病中虚血瘀证。
-
关键词
脾胃病
中医药疗法
黄芪建中汤
治疗应用
失笑散
治疗应用
名医经验
葛惠南(陕西)
-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葛惠男教授治疗顽固性腹痛的经验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李传威
葛惠男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
-
出处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第6期1008-1009,共2页
-
基金
江苏省苏州市科学技术管理局资助项目(SYS201366)
-
文摘
吾师葛惠男教授系江苏省名中医,师承吴门医派名中医黄一峰,从事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与研究30余年。葛惠男教授临证中治疗顽固性腹痛效果显著,其辨证精准,处方用药配伍精巧,非常具有吴门医派特点,在病因病机的认识上气虚血瘀是其一大特色。笔者发现诸多久治不愈的顽固性腹痛患者,经吾师辨证诊治后效果显著,使患者摆脱疾苦;其常用处方益气活血方是黄一峰先生的经验方,后经葛师根据多年经验逐步完善,并进行化裁,此方具有健脾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功效,适用于消化系统各种疾病属于气虚血瘀证者,益气活血通络法的运用也成了吾师的一大特点。
-
关键词
顽固性腹痛
益气活血通络法
益气活血方
名医经验
葛惠男
-
分类号
R259.72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葛惠男治疗胃痛临证经验举隅
被引量:3
- 7
-
-
作者
周颖蕾
葛惠男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苏州市中医医院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50-2151,共2页
-
文摘
胃痛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的症状,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道疾病属于其范畴。病因病机多为脾胃虚弱、情志不畅、饮食伤胃等,病位虽在胃,但与脾、肝等脏腑均有密切联系,胃脘痛发病率和复发率高,而西医缺乏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方法。葛惠男教授从医近30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文章对其治疗胃脘痛的方药进行介绍,并举医案验之。
-
关键词
胃脘痛
临床经验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葛惠男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张川
葛惠男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苏州市中医院
-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13年第2期129-130,共2页
-
基金
2011年苏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项目(编号:SYS201151)
-
文摘
葛惠男教授认为,患者饮食不调、劳倦过度、情志不畅、素体不足导致中气不足,脾胃虚弱,此为消化性溃疡发病之本。其病位在胃腑,与脾关系极为密切。葛惠男教授将辨病辨证相结合,归纳出本病的主要证型为: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等。葛惠男教授认为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因素是脾胃虚弱,常易兼有瘀血内阻,故治疗消化性溃疡时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之法,效果较佳。
-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中医药疗法
经验总结
益气活血方
葛惠男
黄一峰
黄芪建中汤
失笑散
-
分类号
R573.1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葛惠男辨治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经验撷菁
- 9
-
-
作者
丁早
葛惠男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30-32,共3页
-
文摘
葛惠男教授认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呕吐""胃痛""痞满"等范畴,临床上以肝胃不和证型最为多见,其次为脾胃壅滞,主要治疗原则为疏肝泻肝、理气化湿、活血化瘀,经临床验证,疗效满意。附验案2则以佐证。
-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葛惠男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
分类号
R259.72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葛惠男辨治胃脘痛5法
- 10
-
-
作者
徐佳燕
葛惠男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19-21,共3页
-
文摘
葛惠男教授秉承吴门医派学术思想,胃脘痛临床常用以下5法治疗:益气活血法、疏肝和胃法、清热和胃法、滋养胃阴法、芳香化浊法,分别采用益气活血方、疏肝和胃方、清热和胃方、滋养胃阴方、化湿理气方化裁治之。附验案5则。
-
关键词
葛惠男
胃脘痛
辨证论治
-
分类号
R256.3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葛惠男运用虫类药从络论治溃疡性疾病经验
- 11
-
-
作者
丁早
葛惠男
-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
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
-
出处
《山西中医》
2023年第12期4-6,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
-
文摘
葛惠男教授是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科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治疗脾胃病40余年,尤擅于治疗溃疡性疾病。笔者有幸拜师于葛教授门下学习,现将葛教授运用虫类药从络论治溃疡性疾病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
关键词
葛惠男
溃疡性疾病
络病理论
虫类药
名医经验
-
分类号
R573.1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葛惠男运用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脘腹痛经验
- 12
-
-
作者
李传威
葛惠男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
-
出处
《中医药通报》
2015年第2期32-33,38,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苏州市科学技术管理局资助项目(No.SYS201366)
-
文摘
葛惠男教授临证中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临床上各种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尤其是在消化性溃疡、慢性顽固性腹痛的治疗中运用更广,处方常以已故名医黄一峰老先生经验方——益气活血方为主进行化裁,临床疗效显著。
-
关键词
益气活血通络法
益气活血方
脘腹痛
葛惠男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葛惠男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 13
-
-
作者
顾雪妍
葛惠男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
-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8期51-54,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葛惠男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苏中医科教〔2019〕10号)。
-
文摘
该文主要介绍葛惠男教授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并附验案两则。葛惠男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之本在于脾虚湿盛,主要病机是情志失调,致肝脾气机不调,葛惠男教授常从肝、脾、瘀论治本病,灵活运用抑肝扶脾、健脾化湿、化瘀通络等治法,临床收效良好。
-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泄泻
葛惠男
-
分类号
R256.3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葛惠男教授“塞因塞用”法辨治胃痞经验
- 14
-
-
作者
韦维
葛惠男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
-
出处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2期99-100,共2页
-
文摘
胃痞为临床常见病症,中医对胃痞的研究及诊治源远流长。“塞因塞用”是中医典型的反治法,葛惠男教授擅用该法,将其运用“塞因塞用”法治疗胃痞的临床经验进行了总结,以飨同道。
-
关键词
胃痞
慢性胃炎
功能性消化不良
塞因塞用
名医经验
-
分类号
R256.3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葛惠男运用健脾止泄方治疗慢性泄泻经验
- 15
-
-
作者
梅一岚
葛惠男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苏州市中医医院
-
出处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第3期49-51,共3页
-
文摘
葛惠男认为泄泻病多因饮食伤脾,或肝木犯脾,而致泄泻,日久脾虚肝旺,寒温失调,气血不和,泄泻迁延难愈,此时单纯补脾泻肝方药常难奏效。健脾止泻方功能健脾泻肝、平调寒热、疏通气血,治疗此类泄泻效果显著。
-
关键词
慢性泄泻
健脾止泄方
医案
名医经验
中医药疗法
-
Keywords
chronic diarrhea
Jianpi Zhixie Formula
medical record
famous doctor's experienc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
分类号
R256.3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葛惠男运用虫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张铭倩
葛惠男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
-
出处
《湖南中医杂志》
2022年第1期52-55,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葛惠男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苏中医科教[2019]10号)。
-
文摘
介绍葛惠男教授运用虫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经验。葛教授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治疗关键在益气化瘀,其擅用"祛瘀通络止痛"法,灵活运用[庶虫]虫、地龙、九香虫、水蛭、刺猬皮、五灵脂等虫类药,利用其搜风通络、解毒、逐瘀止痛等作用,能够有效缓解CAG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在不同程度上逆转肠上皮化生,降低胃癌的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强调应用时需掌握其毒性、功效、剂量、配伍、疗程、炮制方法及现代药理作用,辨证准确、合理遣用。
-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虫类药
名医经验
葛惠男
-
分类号
R259.733.2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葛惠男运用中医药治疗Barrett食管经验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於静娴
葛惠男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出处
《湖南中医杂志》
2021年第10期25-26,43,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葛惠男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苏中医科教[2019]10号)。
-
文摘
介绍葛惠男教授治疗Barrett食管(BE)的经验。葛教授认为,BE病位在食道,又与肝、脾关系密切,病机关键在于肝胃不和,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脾虚等致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挟酸浊上泛,同时又与气滞、痰凝、瘀血阻滞有关。其治疗本病多从肝论治,以疏肝泻热、和胃降逆、活血化瘀通络为治法,标本兼顾,气血同治,把握主次,随证灵活加减,经临床验证,疗效满意。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
关键词
BARRETT食管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葛惠男
-
分类号
R259.9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葛惠男运用益气活血方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 18
-
-
作者
胡智农
陈佳恩
葛惠男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
-
出处
《湖北中医杂志》
2023年第2期29-31,共3页
-
文摘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十二指肠胆汁液反流至胃内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上腹部胀痛、泛酸、烧心、口苦、纳差等消化不良症状。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抑酸、保护胃黏膜、促胃动力、调节胆汁成分及手术治疗等手段[1],短期治疗尚可。
-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名医经验
中医药疗法
葛惠男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任氏清胰汤治疗轻中度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 19
-
-
作者
怀昆
梁国强
章一凡
朱慧
葛惠男
-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吴门医派研究院中心实验室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消化科
-
出处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137-142,共6页
-
基金
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苏中医科教〔2019〕10号)
江苏省苏州市临床重点病种诊疗技术专项项目(LCZX201917)。
-
文摘
目的探讨任氏清胰汤治疗轻中度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0例轻度及中度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取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联合任氏清胰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腹痛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腹胀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淀粉酶(AMS)、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腹痛NRS评分、腹胀VAS评分、BISAP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5、7 d的AMS、CRP、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5、7 d的IL-1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5、7 d的IL-1及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任氏清胰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炎症反应程度,药物安全性良好。
-
关键词
任氏清胰汤
急性胰腺炎
炎症因子
中医药
-
Keywords
Ren's Qingyi Decoction
Acute pancreatitis
Inflammatory fact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分类号
R576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吴门医派概要
被引量:30
- 20
-
-
作者
葛惠男
欧阳八四
-
机构
苏州市中医医院苏州市吴门医派研究院
-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63-67,共5页
-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2]228号文)
-
文摘
吴门医派是中医学一个重要学术流派,具有"吴中多名医,吴医多著述,温病学说倡自吴医"等显著特征,有"吴中医学甲天下"之说,在中医学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温病学说是吴门医派的核心内涵,治疗热性病具有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尤其在诊治急性传染病、危重感染性疾病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同时吴门医派对杂病等方面的诊治亦颇具特点,运用"久病入络"、"胃阴学说"等学说指导临床,大大提高了临床诊疗效果。
-
关键词
中医学术流派
吴门医派
温病学说
杂病
久病入络
苏州
-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