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氯胺酮复合羟考酮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相互作用和配伍方案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禹孜 李莉 葛燕露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4期612-621,共10页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羟考酮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相互作用和配伍方案优化。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于浙江省中医院接受剖宫产术的13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选择艾司氯胺酮与羟考酮靶控输注起始配伍浓度,观察患者麻醉后的视觉模...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羟考酮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相互作用和配伍方案优化。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于浙江省中医院接受剖宫产术的13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选择艾司氯胺酮与羟考酮靶控输注起始配伍浓度,观察患者麻醉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3分的疼痛感消失时间(T_(LOP)),依据手术过程中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调整艾司氯胺酮与羟考酮的靶控输注浓度,维持BIS 42~65、MAP≥60 mmHg、HR> 50次/min。记录艾司氯胺酮与羟考酮输注后至VAS评分≥3分的疼痛感恢复时间(T_(ROP))。采用点斜法计算各组药物在半数患者入睡BIS值(BIS50)时的半数有效量(ED50)。应用响应曲面模型分析艾司氯胺酮与羟考酮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药效学相互作用,并计算最佳配伍浓度范围。结果 在BIS值为50时,艾司氯胺酮复合羟考酮ED50偏离相加线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药物效应(复合点SP)落在相加线左侧,提示在镇痛效应上两药为协同作用。响应曲面模型显示艾司氯胺酮与羟考酮在行剖宫产术的患者术后镇痛过程中的体动反应和循环反应上具有显著协同作用,其最佳配伍浓度范围为:靶控输注羟考酮浓度为2 mg/mL时,使用艾司氯胺酮0.38~0.80 mg/kg;靶控输注羟考酮浓度为3 mg/mL时,使用艾司氯胺酮0.30~0.70 mg/kg;靶控输注羟考酮浓度为4 mg/mL时,使用艾司氯胺酮0.23~0.46 mg/kg;靶控输注羟考酮浓度为5 mg/mL时,使用艾司氯胺酮0.18~0.37mg/kg;靶控输注羟考酮浓度为6 mg/mL时,使用艾司氯胺酮0.20 mg/kg。结论 艾司氯胺酮与羟考酮靶控输注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呈协同作用,不同的药效反应相结合创建出的艾司氯胺酮与羟考酮最佳配伍剂量范围,在最佳配伍浓度范围内可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并且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羟考酮 响应曲面模型 剖宫产 相互作用 最佳配伍剂量
下载PDF
早期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终止妊娠的观察与护理
2
作者 郑彬霞 葛燕露 曹幸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50-0053,共4页
探讨早期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在终止妊娠时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收治的早期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在终止妊娠前后的相关护理资料,观察患者孕周、出血量、疼痛评分、术后宫缩情况并做以比较,来探讨此类... 探讨早期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在终止妊娠时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收治的早期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在终止妊娠前后的相关护理资料,观察患者孕周、出血量、疼痛评分、术后宫缩情况并做以比较,来探讨此类患者如何通过正确护理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结果 在两组早期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孕周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并无差异,但观察组的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出血量(P<0.05)。结论 重度血小板减少症对于孕妇来说,各类出血风险都有明显增加,主要临床表现有皮肤粘膜出血及产后出血,情况严重时也会出现内脏出血,更有甚者出现颅内出血死亡的情况。不仅给孕妇带来极大的危险,也为临床和护理带来极大的挑战,更严重影响了此类孕妇的愈后情况。并搜索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 终止妊娠 护理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术后肛肠动力检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巍颖 王康 +1 位作者 葛燕露 李环 《罕少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15-16,21,共3页
目的评估宫颈癌患者术后肛肠动力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宫颈癌,并行宫颈癌根治术(即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患者27例。统计分析术后肛肠动力学检查的结果。结果27例患者中,肛门平滑... 目的评估宫颈癌患者术后肛肠动力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宫颈癌,并行宫颈癌根治术(即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患者27例。统计分析术后肛肠动力学检查的结果。结果27例患者中,肛门平滑括约肌反射(RAIR)异常4例,肛门横纹括约肌反射(RACR)异常14例,括约肌静息压异常19例,括约肌最大收缩力异常4例,收缩持续时间异常1例,直肠敏感度检查异常24例,直肠最大容量异常25例。结论宫颈癌患者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肛肠功能受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肛肠动力
下载PDF
同步放化疗联合艾迪辅助治疗对宫颈癌患者MMP-9、TIMP-1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葛燕露 朱迎萍 +1 位作者 蒋军 庄雨龙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13期9-12,16,共5页
目的观察同步放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对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浙江省中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 目的观察同步放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对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浙江省中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率及CD4^(+)/CD8^(+))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组织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近期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67%,高于对照组的75.51%(P<0.05)。外周血T细胞亚群,观察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MP-9、TIMP-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NF-α、IL-4、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方面,观察组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乏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能显著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作为宫颈癌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迪注射液 宫颈癌 免疫功能 有效率 生活质量评分
下载PDF
不良妊娠史患者流产术后下腹部经皮电刺激对子宫内膜血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环 宋婧 +5 位作者 张巍颖 胡艳 王苏梅 杜辉 葛燕露 吴瑞芳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术后电刺激治疗育龄妇女不良妊娠患者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的有效性。方法将44例因稽留流产、不全流产、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行常规治疗及随访,研究组21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行下腹部经皮电刺激的治疗,... 目的探讨术后电刺激治疗育龄妇女不良妊娠患者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的有效性。方法将44例因稽留流产、不全流产、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行常规治疗及随访,研究组21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行下腹部经皮电刺激的治疗,并同期随访至治疗后4个月,观察患者的症状、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流变化。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月经量减少、腹痛发生、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血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前后以上指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良妊娠患者术后进行针对性的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盆腔内环境及子宫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妊娠 电刺激 子宫内膜容受性 子宫内膜血流
原文传递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6
6
作者 葛燕露 朱迎萍 庄雨龙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2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浙江省中医院治疗的GDM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观察组患者应用胰...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浙江省中医院治疗的GDM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观察组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观察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胎儿窘迫、巨大儿及低血糖)、Apgar评分情况、血糖指标变化情况、胰岛素抵抗程度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趋化素(Chemer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APN)、白细胞介素-6(IL-6)及网膜素-1(Omentin-1)]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9.08±0.71)分]高于对照组[(7.55±0.25)分],胎儿窘迫、巨大儿及低血糖发生率(0.00%、5.13%及2.56%)均低于对照组(23.08%、12.82%及1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754,χ^(2)=6.975、6.348及6.352,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空腹血糖(FPG)水平[(6.87±1.08)%、(6.76±1.61)mmol/L及(5.10±1.01)mmol/L]均低于对照组[(7.86±1.22)%、(7.88±1.20)mmol/L及(5.88±1.2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774、15.698及15.541,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水平(-4.12±0.57)高于对照组(-5.17±0.76),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8.37±1.02)mIU/L、(1.41±0.17)ng/ml及(1.76±0.23)]低于对照组[(10.92±1.44)mIU/L、(1.97±0.26)ng/ml及(2.36±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297、15.412、15.463及15.176,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henmerin、TNF-α及IL-6水平[(30.20±4.23)pg/ml、(15.67±2.24)pg/ml及(101.21±13.73)pg/ml]均低于对照组[(38.93±6.73)pg/ml、(21.37±3.37)pg/ml及(137.51±16.84)pg/ml],APN和Omentin-1水平[(12.30±1.45)ng/ml、(58.16±7.22)ng/ml]均高于对照组[(9.29±1.14)ng/ml、(49.51±6.7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412、16.237、16.257、16.115及16.098,均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GDM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效果更佳,可以有效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和炎性反应,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且血糖指标控制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泵 持续皮下注射治疗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