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林佳胶囊辅助治疗脂肪肝86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筱琳 王学强 +1 位作者 杨春燕 葛秀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脂肪肝患者 辅助治疗 丙氨酸转移酶 临床表现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水林佳胶囊
下载PDF
迈普新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振华 葛秀林 郭庆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5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治疗 迈普新 疗效观察 联合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成年人麻疹102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筱琳 王学强 葛秀林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922-922,共1页
关键词 麻疹 体征和症状 发病率 成年人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吕鹏 葛秀林 杨根领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9-300,共2页
对慢性乙型肝炎重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观察该类患者的症状与病史、血清转氨酶水平、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NASH相关因素、影像学表现。患者多有肝区隐痛,好发于40-50岁的男性;ALT平均117.6U/L,AST平均98.4U/L;H... 对慢性乙型肝炎重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观察该类患者的症状与病史、血清转氨酶水平、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NASH相关因素、影像学表现。患者多有肝区隐痛,好发于40-50岁的男性;ALT平均117.6U/L,AST平均98.4U/L;HBeAg阳性6例;HBV-DNA阳性8例,平均含量4.1×104copie/ml;多数肥胖,7例患Ⅱ型糖尿病,9例患高脂血症;有脂肪肝的影像学表现。慢性乙型肝炎重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临床特点不同于单纯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或慢性乙型肝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血清转氨酶 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 误诊 合并症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停药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葛秀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5-126,共2页
探讨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变化的意义。对34例停用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停药1月、3月、6月时检测血清ALT、HBeAg、抗-HBe、HBVDNA,观察其转变情况。拉米夫定治疗前、后出现HBeAg... 探讨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变化的意义。对34例停用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停药1月、3月、6月时检测血清ALT、HBeAg、抗-HBe、HBVDNA,观察其转变情况。拉米夫定治疗前、后出现HBeAg至抗-HBe转变者为另一组(A组),未出现HBeAg至抗-HBe转变者为一组(B组),对比两组患者停药1月、3月、6月时ALT、HBV标志的变化。结果显示停药1月、3月、6月时ALT异常率累加后A、B两组分别为0%和18.52%(P>0.05)、0%和33.33%(P>0.05)、14.29%和59.26%(P<0.05);HBVDNA阳转率分别为0%和25.93%(P>0.05)、0%和44.44%(P<0.05)、28.57%和77.78%(P<0.05)。表明随着停药时间的延长。病情复发者增加。血清HBeAg至抗-HBe转变可作为拉米夫定停药的一个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停药
下载PDF
安福隆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葛秀林 甄中锋 吕鹏 《青海医药杂志》 2004年第10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安福隆 (α - 2b干扰素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2 2例慢性丙型肝炎被随机分为治疗组 (A组 ) 6 2例、对照组 (B组 ) 6 0例 ,二组基础治疗相同。A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安福隆 5 0 0万单位 / (次·... 目的 :探讨安福隆 (α - 2b干扰素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2 2例慢性丙型肝炎被随机分为治疗组 (A组 ) 6 2例、对照组 (B组 ) 6 0例 ,二组基础治疗相同。A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安福隆 5 0 0万单位 / (次·日 ) ,肌注 ,连续两周后改为 5 0 0万单位 /次 ,隔日一次 ,连用 2 2周 ,利巴韦林 4 0 0mg/次 ,口服 ,一日两次 ,连用 2 4周 ;B组只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结束时和随访 12个月时观察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及丙型肝炎病毒 (HCV)标志的变化 ,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ALT复常率治疗结束时A、B两组分别为 83.87%和 81.7% ,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随访 12月时分别为 79.0 3%和 4 5 % ,差别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HCVRNA阴转率治疗结束时A、B两组分别为 4 8.39%和 0 ,差别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随访 12个月时分别为 4 5 .16 %和 0 ,差别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抗 -HCV阴转率治疗结束时A、B两组分别为 5 1.6 1%和 0 ,差别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随访 12个月时分别为 5 0 %和 0 ,差别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安福隆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治疗 安福隆 慢性丙型肝炎 利巴韦林 随访 联合 阴转率 显著性 差别 结论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肝炎128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筱琳 王学强 葛秀林 《实用医药杂志》 2009年第9期26-26,共1页
淤胆型肝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功能受损,造成机体严重的代谢紊乱,体内胆红素等大量代谢毒物的蓄积,以肝内淤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笔者所在单位2006-01-2008-12,应用熊去氧胆酸(优思弗,UDCA)治疗淤胆型肝炎128例。现报告... 淤胆型肝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功能受损,造成机体严重的代谢紊乱,体内胆红素等大量代谢毒物的蓄积,以肝内淤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笔者所在单位2006-01-2008-12,应用熊去氧胆酸(优思弗,UDCA)治疗淤胆型肝炎128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淤胆型肝炎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葛秀林 聂继雷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5-36,共2页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疗效、剂量与安全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 3 2例 ,拉米夫定 3mg·k-1·d-1,每日一次口服 ,疗程 1a ;对照组 2 8例 ,除不用拉米夫定外 ,余同治疗组...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疗效、剂量与安全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 3 2例 ,拉米夫定 3mg·k-1·d-1,每日一次口服 ,疗程 1a ;对照组 2 8例 ,除不用拉米夫定外 ,余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对照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复常率分别为 90 .6%、67.9%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HBeAg阴转率分别为 2 8.1%、7.1%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HBVDNA阴转率分别为 90 .6%、7.1%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治疗组治疗结束时平均身高增加 6.9cm ,平均体重增加 2 .1kg。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病毒 治疗 临床观察 儿童
下载PDF
安福隆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
9
作者 李筱琳 葛秀林 《实用医药杂志》 2005年第8期701-701,共1页
关键词 疗效 慢性丙型肝炎 安福隆 病毒唑
下载PDF
贺普丁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耐药后与阿得福韦重叠用药时间合理选择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谷强业 葛秀林 +2 位作者 李勤 郑辉 李艳华 《中国医药》 2007年第8期471-472,共2页
目的探讨贺普丁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耐药后,与阿得福韦重叠用药时间合理选择。方法80例贺普丁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随意和患者自愿原则分组。A组26例重叠3个月,B组28例重叠6个月,C组26例给安慰剂作为对照。结果A组、B组... 目的探讨贺普丁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耐药后,与阿得福韦重叠用药时间合理选择。方法80例贺普丁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随意和患者自愿原则分组。A组26例重叠3个月,B组28例重叠6个月,C组26例给安慰剂作为对照。结果A组、B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HBV-DNA阴转较C组差异有显著性,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A、B组与C组差别不显著。重叠3个月与重叠6个月。A组与B组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HBV-DNA阴转及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同一时间比无差别。结论贺普丁抗HBV慢性感染耐药后与阿得福韦重叠用药3个月是有效、安全、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普丁 阿得福韦 耐药 重叠
下载PDF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纤维化的影响
11
作者 张长水 葛秀林 《青海医药杂志》 2003年第1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影响
下载PDF
不同方法阿德福韦酯治疗耐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谷强业 李勤 葛秀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11-413,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长期疗效。方法 63例服用拉米夫定耐药的代偿期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无限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6个月之内,HBV DNA下降2 log10或病毒检测不到者继续观察。B...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长期疗效。方法 63例服用拉米夫定耐药的代偿期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无限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6个月之内,HBV DNA下降2 log10或病毒检测不到者继续观察。B组,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3~6个月,HBV DNA下降2 log10或病毒检测不到,停拉米夫定,单用阿德福韦酯,继续观察。所有患者定期检测肝功能,每3个月检测HBV DNA,每半年检测拉米夫定耐药位点(rtA173T/V和rtL180M)及阿德福韦酯耐药位点(rtA181T/V和tN236T)。结果 A组在防止再次乙型肝炎病毒(HBV)耐药的发生及预防病毒学和生化学突破要明显优于B组。结论无限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能明显降低再次HBV耐药的发生,预防病毒学和生化学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拉米夫定 抗药性 病毒 药物耐受性 阿德福韦酯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失败原因探讨
13
作者 葛秀林 郭庆英 《中华综合医学》 2001年第12期1135-1135,共1页
关键词 拉米夫定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失败原因
下载PDF
泛昔洛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葛秀林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93-795,共3页
目的 :观察泛昔洛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 1 8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2组基础治疗相同 ,治疗组同时口服泛昔洛韦 50 0mg,tid ,疗程 4个月 ,停药后随访 4个月 ,观察 2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 目的 :观察泛昔洛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 1 8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2组基础治疗相同 ,治疗组同时口服泛昔洛韦 50 0mg,tid ,疗程 4个月 ,停药后随访 4个月 ,观察 2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HBeAg/HBeAb和HBVDNA转换及临床疗效 ,治疗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停药后 4个月分别进行肝组织活检 ,作病理检查。结果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ALT复常率为 76 .7%与 62 .1 % (P >0 .0 5) ,HBVDNA阴转率为 63 .3 %与 8.6 % (P <0 .0 1 ) ,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为 2 0 .0 %与 5 .2 % (P <0 .0 5) ,治疗有效率 63 .3 %与 8.6 % (P <0 .0 1 ) ,不良反应少见 ,治疗组持续有效率为 50 % ,80 %的患者肝组织炎症明显减轻。结论 :泛昔洛韦可快速、高效抑制HBVDNA复制 ,明显减轻肝组织的炎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泛昔洛韦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疗效 治疗
下载PDF
迈普新治疗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58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葛秀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3期1092-1093,共2页
目的探讨迈普新治疗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给予迈普新,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HBVDNA、Child-Pugh分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8例... 目的探讨迈普新治疗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给予迈普新,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HBVDNA、Child-Pugh分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8例患者死亡(13·8%),治疗后TBil、ALT和Child-Pugh分值、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HBVDNA阴转24例(48%)。结论迈普新治疗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普新 乙型肝炎 失代偿期肝硬化
下载PDF
胸腺素-α1联合干扰素-α治疗181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开雪 李华 葛秀林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06-407,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腺素联合干扰素-α1b(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181例CHB患者被随机分为胸腺素联合IFN-α1b组(A组)60例、IFN-α1b组(B组)58例和非抗病毒组(C组)63例。A组给予胸腺素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续24周,... 目的探讨胸腺素联合干扰素-α1b(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181例CHB患者被随机分为胸腺素联合IFN-α1b组(A组)60例、IFN-α1b组(B组)58例和非抗病毒组(C组)63例。A组给予胸腺素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续24周,干扰素-α1b5MU,肌肉注射,每日一次,连续2周后,改为隔日1次,连续22周;B组给予干扰素-α1b,方法同A组;C组只给予护肝治疗。治疗结束和随访24周时观察分析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A、B、C三组ALT复常率分别为81.7%、77.6%、74.6%,随访结束时,分别为78.3%、62.1%、50.8%,治疗结束时,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5.0%、43.1%、4.8%,随访结束时分别为61.7%、32.7%、3.2%;治疗结束时,HBeAg阴转率分别为63.3%、36.2%、3.2%,随访24周时分别为60.0%、29.3%、1.6%。结论胸腺素联合IFN-α1b治疗CHB疗效优于单用IFN-α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胸腺素-α1 干扰素-Α1B 联合用药 疗效
下载PDF
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葛秀林 《青海医药杂志》 2002年第2期9-10,共2页
目的 :探讨干扰素 (IFN) -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疗效的因素 ;方法 :2 58例CHB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IFN -α1b3 0 0万u/次 ,每日一次肌注 ,一周后改为隔日一次肌注 ,疗程 6个月 ;对照组... 目的 :探讨干扰素 (IFN) -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疗效的因素 ;方法 :2 58例CHB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IFN -α1b3 0 0万u/次 ,每日一次肌注 ,一周后改为隔日一次肌注 ,疗程 6个月 ;对照组仅给一般保肝药 ,观察IFN -α1b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并对宿主、病毒、药物等 5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作单变量分析 ;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 ( 3 9.2 % )优于对照组 ( 7.8% ) ,差别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 ,不良反应轻微 ;不同应答模式中IFN -α抗体检出率、治疗前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含量差别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 ;结论 :IFN -α1b治疗CHB安全有效 ,影响疗效的因素为IFN -α抗体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 治疗
下载PDF
用先进合理的检查方法确保外购外协件验收质量
18
作者 葛秀林 《望江科技》 1993年第3期31-38,共8页
关键词 企业 摩托车 质量控制
下载PDF
运用TQC方法攻克螺旋导引工艺难关
19
作者 葛秀林 彭德安 《望江科技》 1989年第3期1-9,共9页
关键词 TQC法 螺旋导引 工艺
下载PDF
HBV重要标志物的同步检测与相关性分析
20
作者 楚秀菊 李召忠 +1 位作者 郭红 葛秀林 《临床荟萃》 CAS 1996年第4期185-186,共2页
1 临床资料 本文从1992年1月~1994年2月来院检查的肝病患者中选取以同步检测HBV·DNA(PCR快速法),HBV·DNA-P(RIA法)、HBV·Pre-S_2(ELISA法)及HBV-M(ELISA法)者239例次(男201,女38)进行统计分析。年龄最小8岁,最大61岁,... 1 临床资料 本文从1992年1月~1994年2月来院检查的肝病患者中选取以同步检测HBV·DNA(PCR快速法),HBV·DNA-P(RIA法)、HBV·Pre-S_2(ELISA法)及HBV-M(ELISA法)者239例次(男201,女38)进行统计分析。年龄最小8岁,最大61岁,平均36.7岁。在e系统和s系统指示下将HBV-M分为4个观察组:(1)HBsAg、HBcAb、HBeAg三者同时阳性者79例次;(2)仅HBsAg、HBcAb两项阳性者58例次;(3)HBsAg、HBcAb、HBeAb三项阳性者45例次;(4)仅HBsAb、HBcAb、HBeAb中一项或两项或三项阳性者57例次。实例中还有HBV-M中单纯某一项阳性或某种抗原、抗体同时阳性者等极少数特殊情况,本文未纳入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重要标志物 同步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