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肺像素指数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葛虓俊 张国桢 +2 位作者 毛定飚 丁其勇 滑炎卿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3,i0011,共4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肺像素指数与肺功能(PFT)指标的相关性及像素直方图特点。方法对127名受试者行CT及PFT检查,两种检查间隔不超过1周。CT检查采用MSCT于最大吸气末、最大呼气末及平静呼吸分别扫描全肺,用Pulmo肺定量软件测定-102...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肺像素指数与肺功能(PFT)指标的相关性及像素直方图特点。方法对127名受试者行CT及PFT检查,两种检查间隔不超过1周。CT检查采用MSCT于最大吸气末、最大呼气末及平静呼吸分别扫描全肺,用Pulmo肺定量软件测定-1024~-910HU与-1024~-960HU的全肺像素指数(PI-910HU、PI-960HU),计算出-910HU的呼气相与吸气相像素指数比,勾画出像素直方图。结果MSCT各呼吸相像素指数值与PFT存在相关性,其中以PI-910HU的呼吸两项指数比与常规肺功能指标中的FEV1/FVC相关性最佳(r=-0.901,P<0.01)。像素直方图中,28例为双峰样分布,81例为类正态分布,18例为偏态分布。结论MSCT的CT像素指数与PFT显著相关,可用于评估肺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肺功能实验 肺密度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肺容积测定与肺功能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葛虓俊 张国桢 +4 位作者 滑炎卿 毛定飚 丁其勇 朱砚萍 单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5年第1期30-32,59,共4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PFT)的相关性及其在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中的特点。方法正常对照组38例,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24例,其中20例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均在1周内完成PFT及CT检查。采用多层螺旋CT(MSCT)于最大...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PFT)的相关性及其在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中的特点。方法正常对照组38例,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24例,其中20例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均在1周内完成PFT及CT检查。采用多层螺旋CT(MSCT)于最大吸气末和最大呼气末分别扫描全肺,用Pulmo肺定量软件测定全肺容积。结果MSCT的肺容积指标其中的最大吸气末容积(Vin)与PFT的肺总量的相关性最佳(r=0.961,P<0.01);最大呼气末容积(Vex)与残气量(RV)、容积差(Vin-Vex)与最大肺活量(MVC)、容积比(Vex/Vin)与残气量与肺总量比(RV/TLC)也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r=0.899,P<0.01;r=0.772,P<0.01;r=0.614,P<0.01)。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者Vin、Vex、Vex/Vin均有显著升高(P<0.058),与PFT的表现相一致。结论MSCT测定的肺容积指标与PFT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用于评估COPD患者的肺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肺功能 MSCT 肺通气功能 阻塞性 相关性 残气 呼气末 对照研究 诊断
下载PDF
肺大泡的多层螺旋CT定量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葛虓俊 张国桢 +2 位作者 滑炎卿 丁其勇 毛定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肺大泡定量指标及三维重建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18例经HRCT明确诊断的肺大泡 ,中单发肺大泡 5例 ,多发肺大泡 13例。CT检查采用MSCT于最大呼气末扫描全肺 ,用Pulmo肺定量软件对全肺 (18例 )和肺大泡中...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肺大泡定量指标及三维重建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18例经HRCT明确诊断的肺大泡 ,中单发肺大泡 5例 ,多发肺大泡 13例。CT检查采用MSCT于最大呼气末扫描全肺 ,用Pulmo肺定量软件对全肺 (18例 )和肺大泡中心层面 (2 4例 )进行定量分析 ,并以容积再现技术 (VRT)作三维重建 ,其阈值定为 -10 2 4~ 980Hu。结果 :(1)CT肺定量方法检出的肺大泡病灶的大小、数目及位置与HRCT检出的相仿 ,并能顺利地量化出病灶容积及占全肺的比重 (4~ 2 741.2ml,0 .2 4%~ 40 .5 % ) ;(2 )全肺像素直方图中 ,双峰样分布 5例 ,类正态分布 13例。肺大泡中心层面像素直方图中 ,双峰样分布 10例 ,类正态分布 12例 ,偏态分布 2例 ;(3 )三维重建图像中 ,较大肺大泡能清楚显示 4例 ;较小者显示不清 3例 ;多发肺大泡均能显示 ,但边界显示不清 11例。结论 :MSCT能很好地对肺大泡进行三维重建及量化分析 ,其定量指标对肺大泡评估具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肺大泡 定量分析 三维重建 诊断
下载PDF
肺部低剂量CT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葛虓俊 滑炎卿 张国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5-227,共3页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胸部 辐射剂量
下载PDF
CT肺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葛虓俊 张国桢 滑炎卿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62-164,共3页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呼吸功能试验
下载PDF
老年CT肺密度测定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葛虓俊 张国桢 +3 位作者 滑炎卿 施小璐 毛定飚 丁其勇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正常老年人群平均肺密度的特点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肺功能正常者40例分为老年组25例(年龄60 ̄83岁,平均年龄72.5岁),中青年组15例(年龄27 ̄57岁,平均年龄48.65岁),进行CT平均肺密度及肺功能的测定。采用Siemens16层... 目的初步探讨正常老年人群平均肺密度的特点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肺功能正常者40例分为老年组25例(年龄60 ̄83岁,平均年龄72.5岁),中青年组15例(年龄27 ̄57岁,平均年龄48.65岁),进行CT平均肺密度及肺功能的测定。采用Siemens16层螺旋CT附带的Pulmo软件分别对全肺、主动脉弓、隆凸、肺静脉层面的平均肺密度进行测定。常规肺功能指标取FEV1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比值及FEV1/FVC、DLCO的实测值。并将两者行相关性分析,同时观察本组对象肺HRCT的细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测得的老年组全肺及上、中、下肺野的平均肺密度值分别为-732.29±48.35HU、-757.65±42.36HU、-773.78±46.12HU、-724.41±48.76HU。与中青年组比较仅中肺野密度有明显升高,且失去了自上而下的梯度改变,与常规肺功能指标无相关性。在肺HRCT上观察到13例下肺野背侧少许间质纤维增生,15例空气滞留。结论正常老年人群肺密度变化具有一定特点,但与常规肺功能指标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呼吸功能试验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显示和诊断纵隔内先天性静脉变异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葛虓俊 张国桢 +1 位作者 朱晓华 邵江 《上海医学影像》 2002年第4期300-301,共2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显示和诊断先天性静脉变异中的价值。方法 对13例患者先后行胸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别应用了多平面重建(MPR)13例、最大密度投影(MIP)7例、血管造影三维成像(3D imagins)5例。结果 平扫表现为主动脉弓左...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显示和诊断先天性静脉变异中的价值。方法 对13例患者先后行胸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别应用了多平面重建(MPR)13例、最大密度投影(MIP)7例、血管造影三维成像(3D imagins)5例。结果 平扫表现为主动脉弓左侧结节影,注射对比剂后与纵隔内大血管同步强化,应用重建技术后能观察血管走行,皆表现为双上腔静脉。结论 多层螺旋CT可分辨主动脉旁左侧先天性静脉变异。从而可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影像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诊断 纵隔 先天性静脉变异 血管发育异常
下载PDF
胸部结节病的CT与镓67显像的对比分析
8
作者 葛虓俊 朱晓华 邵江 《上海医学影像》 2001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 对比分析CT与镓67显像检查对胸部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证实的胸部结节病患者21例,男7例,女14例。同时行常规胸部CT增强扫描及镓67显像检查。结果 在21例中胸部CT诊断结节病的16例(16/21)。其主要表现为纵隔淋巴结增大,尤其是... 目的 对比分析CT与镓67显像检查对胸部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证实的胸部结节病患者21例,男7例,女14例。同时行常规胸部CT增强扫描及镓67显像检查。结果 在21例中胸部CT诊断结节病的16例(16/21)。其主要表现为纵隔淋巴结增大,尤其是双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增大,其中10例合并肺内改变。镓67显像中提出结节病诊断的14例(14/21)呈典型的“熊猫”面容及“八字”征的9例。经卡方检验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3例经激素治疗后复查镓67显像提示有效。结论胸部CT对观察胸部结节病的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并作出诊断、分期方面都要优于镓67显像。而在结节病的活动性和疗效上镓67能作出比胸部CT更为正确、直接的判断。如二者联名使命名用则能进一步提高对结节病诊断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CT 镓67显像
下载PDF
PET/CT与PET在病变定位诊断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丁其勇 管一晖 +5 位作者 赵军 滑炎卿 左传涛 毛定飚 葛虓俊 张国桢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3,i003,共4页
目的 比较PET CT与PET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有全身不同部位病变的12 0例PET CT显像患者,男74例,女4 6例,年龄2 3~78岁,中位年龄5 4 6岁。包括头颈部病变30例,胸部病变4 0例,腹盆腔病变30例,骨骼病变2 0例。分析PET图像和PET C... 目的 比较PET CT与PET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有全身不同部位病变的12 0例PET CT显像患者,男74例,女4 6例,年龄2 3~78岁,中位年龄5 4 6岁。包括头颈部病变30例,胸部病变4 0例,腹盆腔病变30例,骨骼病变2 0例。分析PET图像和PET CT融合图像,以准确定位、不能准确定位但不影响诊断、不能准确定位影响诊断3种标准评价PET和PET CT的定位能力。结果PET对病变的定位准确性为2 9 2 % ,总的不影响诊断的定位准确性为6 9 2 % ;PET CT对病变的定位准确性为86 7% ,总的不影响诊断的定位准确性为93 3% (P <0 0 0 1)。结论 PET CT在病变精确定位方面明显优于P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对照研究 PET/CT 定位准确性 影响诊断 定位诊断价值 CT融合图像 头颈部病变 PET图像 不同部位 方法选择 中位年龄 胸部病变 盆腔病变 骨骼病变 定位能力 精确定位
下载PDF
肺结节的处理策略研究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丰 葛虓俊 滑炎卿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1-266,共6页
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及应用和肺癌筛查的广泛开展,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对于临床偶然发现的肺结节,多依据其形态学特征、强化方式和强化程度,FDG-PET代谢水平等综合评估其性质。对恶性可能较大的肺结节,多建议经活检或手术获取病理诊... 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及应用和肺癌筛查的广泛开展,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对于临床偶然发现的肺结节,多依据其形态学特征、强化方式和强化程度,FDG-PET代谢水平等综合评估其性质。对恶性可能较大的肺结节,多建议经活检或手术获取病理诊断;对性质暂不明确,或良性可能性大,或结节虽有恶性可能但进展缓慢、穿刺活检困难、手术风险大、拒绝创伤性检查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应用 FDG-PET 多层螺旋CT 穿刺活检 手术风险 形态学特征 强化程度
下载PDF
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与冠状动脉CT成像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被引量:7
11
作者 毛定飚 滑炎卿 +2 位作者 吴昊 葛虓俊 张国桢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12-1214,共3页
目的分析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与冠状动脉CT成像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资料与方法152例患者行冠状动脉CT成像,并与CAG的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共有32个冠状动脉分支的诊断结果存在差异。差异由CAG引起的包括:投照位置(3个分支)、管壁病... 目的分析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与冠状动脉CT成像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资料与方法152例患者行冠状动脉CT成像,并与CAG的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共有32个冠状动脉分支的诊断结果存在差异。差异由CAG引起的包括:投照位置(3个分支)、管壁病变(6个分支)、复杂病变(3个分支)。由MSCT造成的包括:运动伪影(8个分支)、严重钙化(12个分支)。结论CAG只能观察动脉的管腔,无法评价血管壁的病理结构。CAG的二维图像常不能适当地评价偏心型病变和复杂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在心率过快、心律不齐和血管严重钙化的患者中,MSCT的结果值得怀疑。MSCT和CAG互为补充可提高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肾嫌色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 被引量:6
12
作者 唐平 郑向鹏 +5 位作者 卢晨 吴威岚 毛定飚 葛虓俊 吴昊 滑炎卿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挖掘肾嫌色细胞癌(ChRCC)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点,提高其术前影像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诊断的ChRCC患者7例,男例3例,女4例,年龄48~70岁,平均55.1岁。术前均行4层或16层螺旋CT平扫、增强皮质期和实质期动态扫描。回顾性... 目的:挖掘肾嫌色细胞癌(ChRCC)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点,提高其术前影像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诊断的ChRCC患者7例,男例3例,女4例,年龄48~70岁,平均55.1岁。术前均行4层或16层螺旋CT平扫、增强皮质期和实质期动态扫描。回顾性分析肿瘤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程度等CT征象,其中以肿瘤的相对强化程度评价肿瘤强化表现。结果:肿瘤轴位长径14.8~89.9mm,平均50.0mm,边界均清楚、光整。平扫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密度均匀5例,不均匀2例。不均匀2例中,1例为体积最大者,边缘少许小钙化,内见坏死囊变区及条片状瘢痕,另1例内见星状瘢痕。增强扫描皮质期及实质期病灶轻度强化6例,明显强化1例,均匀强化5例,不均匀2例。增强皮质期病灶/肾皮质密度比值平均为0.544,增强实质期病灶/肾皮质密度比值平均为0.494。结论:ChRCC瘤体密度较均匀,轻度强化,瘤内钙化、出血及坏死囊变者少,CT对其诊断可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肾嫌色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重建技术的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毛定飚 滑炎卿 +5 位作者 张国桢 王鸣鹏 吴威岚 胡非 葛虓俊 丁其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时各种重建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疾病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20例患者做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回顾性心电门控、0.42s螺旋扫描),进行容积再现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仿真内窥镜(CT...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时各种重建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疾病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20例患者做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回顾性心电门控、0.42s螺旋扫描),进行容积再现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仿真内窥镜(CTVE)等图像后处理,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在20例患者的136节段(血管直径≥2mm)中,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有122节段(89.7%)。对于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冠状动脉节段,在横断位图像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2%和94.4%,CTVE为71.8%和84.4%,MIP为68.7%和84.4%,CPR为65.6%和87.7%,VRT为65.6%和74.4%。将5种重建技术结合后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96.6%。结论:横断面图像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在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的诊断上,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肌血管重建术
下载PDF
MSCT对冠状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4
作者 毛定飚 谭德炎 +4 位作者 滑炎卿 丁其勇 葛虓俊 王鸣鹏 张国桢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对冠状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 9例患者的MSCT冠状动脉成像资料。结果 :9例冠状动脉变异患者中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 4例 ,单一冠状动脉 1例 ,右冠状动脉发育不良1例 ,左回旋支缺如 1例 ,...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对冠状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 9例患者的MSCT冠状动脉成像资料。结果 :9例冠状动脉变异患者中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 4例 ,单一冠状动脉 1例 ,右冠状动脉发育不良1例 ,左回旋支缺如 1例 ,冠状动脉分支起源异常 2例。结论 :MSCT可无创性准确诊断各种冠状动脉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变异 影像学诊断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肺磨玻璃结节的CT分类及鉴别诊断研究 被引量:38
15
作者 高丰 葛虓俊 滑炎卿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2年第1期47-49,58,共4页
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及应用和低剂量肺癌CT筛查计划的广泛开展,磨玻璃结节的发现率不断提高。磨玻璃结节可为多种性质病变的共同影像表现,尤其与早期肺癌的相关性不容忽视,故研究磨玻璃结节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回顾近年国内外文献,对磨玻... 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及应用和低剂量肺癌CT筛查计划的广泛开展,磨玻璃结节的发现率不断提高。磨玻璃结节可为多种性质病变的共同影像表现,尤其与早期肺癌的相关性不容忽视,故研究磨玻璃结节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回顾近年国内外文献,对磨玻璃结节的定义、CT诊断和鉴别诊断、病理性质及随访方案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肺微小磨玻璃结节标本充气下CT引导下穿刺定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铭 高丰 +3 位作者 吕凡真 葛虓俊 肖立 滑炎卿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4期44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对手术切除的肺部标本持续充气下行CT引导下肺内微小磨玻璃结节(GGN)穿刺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有肺内微小GGN(均小于10mm)的手术切除标本,在持续充气下行CT引导下细针穿刺病灶,然后将带有穿刺针的标本送至病理科,... 目的:探讨对手术切除的肺部标本持续充气下行CT引导下肺内微小磨玻璃结节(GGN)穿刺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有肺内微小GGN(均小于10mm)的手术切除标本,在持续充气下行CT引导下细针穿刺病灶,然后将带有穿刺针的标本送至病理科,根据穿刺针的位置来确定病灶的位置并进行取材和组织学观察。结果:12例肺内GGN的手术切除标本在持续充气后肺组织膨胀满意,行CT扫描均能清晰显示肿块,穿刺定位后指导病理科医师顺利找到病灶、成功取材并获得了准确的病理诊断。结论:持续充气下行CT引导下肺内微小磨玻璃结节穿刺定位可准确定位手术切除标本中病灶的位置,为病灶的取材和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介入放射学 病理学
下载PDF
高分辨CT评价肺功能正常吸烟者肺组织早期损害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锋英 葛虓俊 +1 位作者 杭晶卿 李晓峰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目的:采用高分辨CT(HRCT)观察肺功能正常吸烟者肺组织的早期损害。方法:入选健康者82名,各项肺功能检查指标均正常者82名,无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中吸烟者46名,不吸烟者36名,对其行HRCT扫描。扫描结果由放射科... 目的:采用高分辨CT(HRCT)观察肺功能正常吸烟者肺组织的早期损害。方法:入选健康者82名,各项肺功能检查指标均正常者82名,无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中吸烟者46名,不吸烟者36名,对其行HRCT扫描。扫描结果由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进行评估。结果:19.6%(9/46)吸烟者HRCT可见肺气肿表现,而非吸烟者中均未出现肺气肿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7%吸烟者(10/46)出现慢性支气管炎样改变,而非吸烟组仅有2.8%(1/36)出现慢支样改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RCT能早期发现无临床症状、肺功能正常者的肺部早期变化,如肺气肿及慢支样改变。HRCT有助于肺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尤其对于吸烟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CT 肺损伤 吸烟者
下载PDF
肺瘢痕癌的CT诊断与鉴别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丰 葛虓俊 +4 位作者 李铭 陈燕 滑炎卿 陆芳 孙奕波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8期835-839,共5页
目的:探讨肺瘢痕癌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瘢痕癌的临床及CT资料,并与52例良性肺瘢痕组织进行对照分析。比较瘢痕癌首次CT表现、瘢痕癌术前CT表现与良性瘢痕组织CT表现,采用t检验和Pear... 目的:探讨肺瘢痕癌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瘢痕癌的临床及CT资料,并与52例良性肺瘢痕组织进行对照分析。比较瘢痕癌首次CT表现、瘢痕癌术前CT表现与良性瘢痕组织CT表现,采用t检验和Pearson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9例肺瘢痕癌中,26例为腺癌。肺瘢痕癌CT表现:瘢痕癌首次检查与术前检查、瘢痕癌术前检查与良性瘢痕组织的大小、分叶、毛刺及血管集束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癌首次CT表现和良性瘢痕组织的大小、分叶、毛刺及血管集束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膜凹陷在瘢痕癌首次检查与术前检查、瘢痕癌首次检查和良性瘢痕组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瘢痕癌术前检查与良性瘢痕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内是否有空泡、周围是否伴有磨玻璃影在良性瘢痕组织与瘢痕癌的首次检查、术前检查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瘢痕癌首次和术前检查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规则或多角形、长条索边缘及钙化灶的差异在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瘢痕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通过仔细观察瘢痕组织的大小、分叶、毛刺、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病灶内空泡、周边磨玻璃影有助于鉴别肺瘢痕癌与肺良性瘢痕组。随访观察瘢痕组织的动态变化有助于瘢痕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上呼吸道CT测量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其勇 吴威岚 +3 位作者 滑炎卿 毛定飚 葛虓俊 张国桢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5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CT测量 病人 上呼吸道 诊断 OSA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治疗 引发 健康 常见病
下载PDF
X-CARE技术在女性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骋 高丰 +4 位作者 李铭 毛定飚 吴昊 葛虓俊 郑向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评估X-CARE技术在女性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体检人群中行胸部CT检查的130例女性受检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低剂量螺旋CT扫描(100kV、40mAs),实验组采用相同条件并同时使用X-CARE技术。测量两组图... 目的:评估X-CARE技术在女性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体检人群中行胸部CT检查的130例女性受检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低剂量螺旋CT扫描(100kV、40mAs),实验组采用相同条件并同时使用X-CARE技术。测量两组图像肺尖层面左侧胸大肌、隆突层面降主动脉及左心房的平均CT值、噪声(SD),计算信噪比(SNR)与对比噪声比(CNR)。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5分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并将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并比较两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结果:两组图像质量均能完全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两名医师对图像质量的评估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0.775)。对照组和实验组肺尖层面左侧胸大肌、隆突层面降主动脉、左心房的平均CT值分别为(64.10±9.73)、(40.33±5.52)、(39.49±5.04)HU和(60.06±11.30)、(40.05±5.88)和(39.43±5.24)HU;两组SD分别为(11.99±3.23)、(8.04±2.21)、(7.95±2.18)和(10.43±2.90)、(8.20±1.86)、(8.24±1.97);SNR分别为(5.64±1.38)、(5.37±1.57)、(5.29±1.49)和(6.06±1.73)、(5.13±1.36)、(5.04±1.35);CNR分别为(2.12±1.07)和(1.48±0.81),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X-CARE技术进行女性胸部CT检查能在减少女性乳腺受到直接辐射的同时保证很好的图像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辐射剂量 辐射防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