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处理对肉类蛋白质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胡亚芹 葛雨珺 +3 位作者 白妍 李苑 丁甜 陈士国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5-184,共10页
加热作为最传统的肉熟化和杀菌手段,在今后的水产及畜禽肉加工产业中将依旧占主导地位。作者简述了肌肉蛋白的组成和结构,讨论了不同来源肌肉蛋白在加热过程中的变性行为。水生及陆生来源的肌肉中,大部分肌浆蛋白在40℃~60℃之间聚集,... 加热作为最传统的肉熟化和杀菌手段,在今后的水产及畜禽肉加工产业中将依旧占主导地位。作者简述了肌肉蛋白的组成和结构,讨论了不同来源肌肉蛋白在加热过程中的变性行为。水生及陆生来源的肌肉中,大部分肌浆蛋白在40℃~60℃之间聚集,但对一些肌浆蛋白来说,加热到90℃才凝固。溶液中肌原纤维蛋白在30℃~32℃开始展开,在36℃~40℃蛋白质—蛋白质开始结合,在45℃~50℃产生凝胶化(conc.>0.5重量%)。在53℃~63℃的温度下,胶原蛋白开始变性,随后胶原纤维发生收缩。如果胶原纤维不能通过耐热分子间键稳定,则它在进一步加热时溶解并形成胶状。此外,作者还概述了不同种类肌肉蛋白在加热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及其对质地品质的影响。对于一般完整肌肉的肉块,一定温度的热处理后,显微组织收缩,肌节长度缩短,持水性降低,韧性发生1次或者2次的跃升。鱼糜制品、汉堡肉饼及乳化香肠等碎肉产品,因加工工艺影响,肌肉系统的结构大幅改变。鱼糜制品形成过程较畜禽肌肉复杂;鱼类肌肉中盐溶性蛋白在加热作用下通过分子间二硫键、疏水作用力、氢键等等的作用,包裹水分重新形成立体网状结构,成为具有凝胶特性的鱼糜制品。通常畜禽类肌肉没有鱼糜凝胶形成的能力强。与乳化香肠相比,汉堡肉整体纤维和纤维碎片的出现率更高,其含量高达50%~70%,导致受热后收缩程度更大。乳化香肠中,因肌肉彻底粉碎搅拌因而肌原纤维蛋白被抽提出,在加热时产生密集的蛋白质网络—凝胶,通过毛细管作用力可有效地保持水分。了解不同种类肉蛋白质在烹饪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以及质构品质变化机理,可为制定更合理的肉类加工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肉类蛋白质 蛋白结构 肌原纤维 热变性
下载PDF
非热杀菌技术杀灭食品中芽孢效能及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白妍 葛雨珺 +3 位作者 向迎春 李苑 丁甜 胡亚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14-322,共9页
传统热杀菌会对食品品质产生不利影响,造成食品颜色变化、产生异味、营养损失等不良后果;非热杀菌技术是食品工业新型加工技术,处理过程中可以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对食品的色、香、味以及营养成分影响较小;同时有利于保持食品中各种功... 传统热杀菌会对食品品质产生不利影响,造成食品颜色变化、产生异味、营养损失等不良后果;非热杀菌技术是食品工业新型加工技术,处理过程中可以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对食品的色、香、味以及营养成分影响较小;同时有利于保持食品中各种功能成分的生理活性,可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要求。芽孢在加工过程中抗性强,在食品中萌发和生长的潜力较大,因此,利用低热或非热灭菌技术对芽孢进行灭活是当前食品工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要课题。本文综述现有非热杀菌技术(如高静压技术、高压CO2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紫外辐射技术、高压脉冲电场技术等)独立处理或与其他处理技术相结合对芽孢灭活的效果及其机理,着重讨论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以及芽孢灭活的分子机制,以期为生产安全食品、减少不同种类食品中微生物污染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热杀菌技术 芽孢 高静压技术 高压CO2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下载PDF
冷藏小黄鱼优势腐败菌致腐能力评价及其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黄佳奇 葛雨珺 +3 位作者 向迎春 余海霞 杨水兵 胡亚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30-235,242,共7页
为探究不同优势腐败菌(Specific spoilage organisms,SSOs)的致腐能力及其对水产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本文以小黄鱼为原料,通过接种优势腐败菌,测定其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菌落总数和挥发性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变形杆菌属(Proteus hau... 为探究不同优势腐败菌(Specific spoilage organisms,SSOs)的致腐能力及其对水产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本文以小黄鱼为原料,通过接种优势腐败菌,测定其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菌落总数和挥发性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变形杆菌属(Proteus hauseri)致腐能力与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glacialipiscicola)相当,且强于普罗威斯登菌属(Providencia heimbachae);3种优势腐败菌作用下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醇类、酯类、烃类以及含氮含硫物,其中气味的主要贡献物质为吲哚、三甲胺、二甲基二硫和二甲基三硫,S.glacialipiscicola产生的气味物质量最大,P.hauseri次之,P.heimbachae最少;优势腐败菌的产量因子与对应的含氮含硫挥发物含量变化具有一致性,相关性研究进一步显示,吲哚、三甲胺、二甲基二硫和二甲基三硫含量与TVB-N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鱼 冷藏 产量因子 优势腐败菌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亚牛磺酸对南美白对虾多酚氧化酶活性及酶构象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周雅琪 黄佳茵 +3 位作者 陈美玉 葛雨珺 李苑 胡亚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0-106,共7页
通过研究不同质量浓度(1、5、10、15、20 g/L)亚牛磺酸(hypotaurine,HTU)对南美白对虾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的影响,判断HTU的抑制类型并测定抑制常数,同时通过测定PPO蛋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通过研究不同质量浓度(1、5、10、15、20 g/L)亚牛磺酸(hypotaurine,HTU)对南美白对虾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的影响,判断HTU的抑制类型并测定抑制常数,同时通过测定PPO蛋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圆二色谱、表面疏水性以及内源荧光光谱研究HTU对PPO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HTU能抑制PPO活性,当其质量浓度为20 g/L时,能抑制79.38%的酶活性,最大半数抑制浓度(half-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16.09 g/L。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的结果显示Vmax不变,Km增大,推测HTU是竞争性抑制剂的一种,其抑制常数KI为0.445 mmol/L。随着HTU质量浓度的增大,SDS-PAGE结果显示酶蛋白的分子质量未发生明显变化;圆二色谱和表面疏水性的结果表明其α-螺旋与β-折叠向β-转角和无规卷曲发生转变,酶蛋白发生部分去折叠,使得疏水性氨基酸残基暴露,导致蛋白表面疏水性增强;内源荧光光谱结果显示HTU能够使PPO的荧光强度发生猝灭,最大发射波长发生红移。因此推测HTU可能是通过改变PPO的空间结构影响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多酚氧化酶 亚牛磺酸 酶活性 酶构象
下载PDF
不同冻结方式对小黄鱼冻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白妍 李苑 +4 位作者 葛雨珺 余海霞 杨水兵 陈士国 胡亚芹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8年第6期1-10,共10页
为提高贮藏期间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品质,本研究以传统冻结、平板冻结、液氮冻结3种方式处理新鲜小黄鱼,研究不同冻结方式下小黄鱼肌肉品质的变化。根据贮藏过程中的理化指标、质构品质、感官品质和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行评价... 为提高贮藏期间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品质,本研究以传统冻结、平板冻结、液氮冻结3种方式处理新鲜小黄鱼,研究不同冻结方式下小黄鱼肌肉品质的变化。根据贮藏过程中的理化指标、质构品质、感官品质和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种冻结方式处理的小黄鱼的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TBA)、自然解冻失水率、电导率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加,其中液氮冻结处理的小黄鱼TVB-N含量、TBA值的增加最慢。贮藏至210 d时,传统冻结、平板冻结、液氮冻结处理的小黄鱼TVB-N含量分别达到24. 32×10^(-2)、18. 65×10^(-2)和14. 23×10^(-2)mg/g,TBA值分别为1. 44×10^(-2)、1. 28×10^(-2)和1. 11×10^(-2)mg/g,表明液氮冻结能够有效延缓小黄鱼TVB-N含量、TBA值的上升; 3种冻结方式处理下小黄鱼的Ca2+-ATPase酶活、总巯基含量、盐溶性蛋白含量、感官品质和质构品质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传统冻结方式处理组下降速度最快,液氮冻结方式处理下降速度最慢,说明液氮冻结能够有效抑制鱼肉中蛋白质的变性,保持小黄鱼的肌肉品质;采用电镜直接观察肌肉微观结构,发现液氮冻结对小黄鱼肌肉纤维的损伤最小,与理化指标、质构品质以及感官评价结果相一致。综上说明,液氮冻结可以显著提高小黄鱼在贮藏期间的理化品质、质构品质、感官品质以及微观结构,是一种具有前景的冻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鱼 冻结 品质 液氮冻结 理化指标 质构特征 微观结构 感官评价
下载PDF
真空低温加热制品的品质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美玉 周雅琪 +3 位作者 黄佳茵 李苑 葛雨珺 胡亚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1408-1413,共6页
真空低温加热技术是指将原料或半成品食物经过真空密封包装后在较低温度(动物源制品50~70℃,植物源制品80~100℃)下长时加热,提高产品品质和安全性,减少营养流失的方法。本文综述了真空低温加热技术对动物和植物源制品中的品质及安全性... 真空低温加热技术是指将原料或半成品食物经过真空密封包装后在较低温度(动物源制品50~70℃,植物源制品80~100℃)下长时加热,提高产品品质和安全性,减少营养流失的方法。本文综述了真空低温加热技术对动物和植物源制品中的品质及安全性影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真空低温加热技术对动物源制品微生物安全性、物理性质、挥发性化合物以及杂环胺含量的影响,并对真空低温加热前后植物源制品的质构特性以及热敏性化合物的结构和含量变化进行介绍。本文总结了该技术目前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真空低温加热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低温加热技术 动物源制品 植物源制品 微生物安全性 杂环胺 植物色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