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词搭起桥梁线,穿越历史认识“他”——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鉴赏指导
1
作者 葛高瑜 《中学教学参考》 2016年第7期21-21,共1页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直是高考中一个重要的考点,这个考点在全国及各省自主命题的高考考卷中频频出现。那么,怎么样能够把这个考点的复习落到实处呢?怎么样才能够利用好诗词所搭建起的桥梁,拨开岁月厚重的迷雾,穿越历史长河去认识古...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直是高考中一个重要的考点,这个考点在全国及各省自主命题的高考考卷中频频出现。那么,怎么样能够把这个考点的复习落到实处呢?怎么样才能够利用好诗词所搭建起的桥梁,拨开岁月厚重的迷雾,穿越历史长河去认识古代人物呢?结合实践,针对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做一个方法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 诗歌鉴赏 历史人物
下载PDF
校园文化之“泉”中涌出的作文“细流”
2
作者 葛高瑜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6年第5期100-101,共2页
在谈起作文教学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校园生活便是这样的一口泉,它是学生察行思悟的主阵地,这里潜藏着可为学生写作服务的丰富的资源。研究校园文化的内在涵韵,可... 在谈起作文教学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校园生活便是这样的一口泉,它是学生察行思悟的主阵地,这里潜藏着可为学生写作服务的丰富的资源。研究校园文化的内在涵韵,可以帮助学生拓宽写作视野,加深思考感悟,丰富写作素材,获得写作启示,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 昼夜不息 写作素材 自然活泼 行思 口泉 写作资源 文学素养 一朵花 花园里
下载PDF
要做青山高一筹,方能送木过云霄——高中语文老师要“高”在四个“度”
3
作者 葛高瑜 《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第4期55-57,共3页
2015年11月23日上午8:30第四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暨教学观摩研讨会正式拉开大幕,首先组委会给与会老师安排了两场风格迥异却有同工之妙的学术报告,发人深省,引人深思。特别是黄厚江老师的一个开场问题——高中语文教... 2015年11月23日上午8:30第四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暨教学观摩研讨会正式拉开大幕,首先组委会给与会老师安排了两场风格迥异却有同工之妙的学术报告,发人深省,引人深思。特别是黄厚江老师的一个开场问题——高中语文教师和初中语文教师比到底“高”在哪里——深深地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老师 高中 教学基本功 高一 方能 语文教师 观摩研讨会 学术报告
下载PDF
思辨型语文生本课堂的“五思”
4
作者 葛高瑜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 2016年第3期60-60,共1页
"思辨型语文"就是以促进学生的思辨力发展为核心的语文,它是新课程理念中"以生为本"思想的课堂教学延伸和实践,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关注学生"人"的发展为宗旨的一次课堂探索。下面笔者将以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桥边的老人》这... "思辨型语文"就是以促进学生的思辨力发展为核心的语文,它是新课程理念中"以生为本"思想的课堂教学延伸和实践,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关注学生"人"的发展为宗旨的一次课堂探索。下面笔者将以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桥边的老人》这一课的教学为例,阐述"思辨型语文"生本课堂的"五思"。1.激思。即在课前预习阶段,激活学生思辨,运用辨别或其他能力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型语文 生本课堂 思辨力
下载PDF
争一争“争”字之解
5
作者 葛高瑜 《高考》 2016年第3期186-186,共1页
苏教版语文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的《滑稽列传》,有这样一段文字: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其中的"争"字,教材下没有注... 苏教版语文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的《滑稽列传》,有这样一段文字: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其中的"争"字,教材下没有注解,显然是"不以为意",教学参考书上将之解为"争论",将所在句解为"左右的人都争论这件事,以为不可以这样做"。笔者认为不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修教材 滑稽列传 文绣 教学参考书 苏教版 子胥 群臣 前后语 陆贽 德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