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法律和人文教育一体化课程建设的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乐 张灵小 +2 位作者 董丹凤 杨谨 赵晓艾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5期23-27,共5页
医疗纠纷案例频繁地出现在社会话题中,为了从医学、法律、人文三个层面引导医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和理性面对这些纠纷案例,增强医学生人文修养,避免医患冲突,从而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概率,学校开设了《模拟法庭下的医学人文教育》教改课... 医疗纠纷案例频繁地出现在社会话题中,为了从医学、法律、人文三个层面引导医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和理性面对这些纠纷案例,增强医学生人文修养,避免医患冲突,从而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概率,学校开设了《模拟法庭下的医学人文教育》教改课程。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课程将法律知识和人文思想融到医学专业教育中,调整并优化内容,重点描述了“模拟法庭”情境教学方法和教改课程衍生的视频录制内容,展现该教改课程的特色和已经取得的教学成果,教研室针对课程中发现的案例挑选、课时安排和学生考核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探索持续改进的方向,以期促进类似教改课程的开展,从而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风险事件 教学改革 模拟法庭 情境教学 教学视频 医学人文
下载PDF
PD-L1、MDM2在EGFR罕见突变N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栾飞扬 牛文霞 +4 位作者 吴胤瑛 樊杨威 师煜 董丹凤 董旭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1-1068,共8页
目的:探讨PD-L1和MDM2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罕见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寻EGFR罕见突变人群的预后预测因子... 目的:探讨PD-L1和MDM2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罕见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寻EGFR罕见突变人群的预后预测因子及免疫治疗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并随访69例EGFR罕见突变的NSCLC患者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最终随访到64例,失访率7.25%),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保存完整的EGFR罕见突变的NSCLC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PD-L1、MDM2的表达水平,同时选取9例癌旁组织和8例正常组织的蜡块切片作为对照组,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64例EGFR罕见突变的NSCLC患者,突变类型包括单突变41例(64.06%),复合突变(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EGFR突变)23例(35.94%)。NLR中位数为2.63,PD-L1在EGFR罕见突变NSCLC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29.41%,在癌旁组织及正常肺泡上皮细胞中阴性表达(P=0.039)。MDM2在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27%、33.33%、12.5%,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0)。Ⅰ/Ⅱ期患者PD-L1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高于Ⅲ/Ⅳ期(P=0.013),而Ⅲ/Ⅳ期患者MDM2在肿瘤中的表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01)。而年龄、性别、是否吸烟、NLR、突变类型、病理分级与EGFR罕见突变癌患者组织中PD-L1、MDM2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 0.05)。64例患者的mOS为22.31个月。年龄、性别、吸烟、EGFR突变类型、PD-L1、MDM2表达与预后无明显相关。NLR <2.63患者的mOS优于NLR≥2.63(46.16个月vs12.58个月)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9.72,P=0.002)。病理分级为1/2级患者mOS优于3级患者(41.46个月vs 15.97个月),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6.17,P=0.013)。Ⅰ/Ⅱ期患者mOS优于Ⅲ/Ⅳ期患者(59.17个月vs 15.97个月),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18.89,P=0.000)。Cox多因素回归分析:NLR(HR=2.667,P=0.007)、分期(HR=8.778,P=0.000)是EGFR罕见突变N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NLR可考虑作为EGFR罕见突变NSCLC患者预后的疗效预测因子;PD-L1在EGFR罕见突变的NSCLC中阳性表达率较高,免疫治疗可能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GFR罕见突变 生存分析
下载PDF
结直肠癌预后因素与治疗 被引量:10
3
作者 董丹凤 李恩孝 +3 位作者 王举波 吴胤瑛 郭俊俊 陈旭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944-947,共4页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的预后因素与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33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结果:K-M单因素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的预后因素是症状、症状持续时间、术...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的预后因素与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33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结果:K-M单因素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的预后因素是症状、症状持续时间、术前CEA水平、分期、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分级、病理分型、是否联合化疗、Ⅲ期患者是否行辅助化疗、晚期结直肠癌治疗模式、直肠癌治疗模式;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生存的独立因素为术前CEA水平、分期、是否联合化疗、直肠癌治疗模式;33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58.365±2.159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2.47%、63.48%和56.60%,其中综合治疗患者占46.39%,单纯手术患者占51.20%。结论:治疗模式是结直肠癌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而标准的治疗模式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生存分析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Ⅱ期结直肠癌组织VEGF-A与MVD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董丹凤 李恩孝 +4 位作者 王举波 吴胤瑛 施璠 郭俊俊 陈旭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探讨Ⅱ期结直肠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与微血管密度(MV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56例Ⅱ期结直肠癌组织及13例正常组织的VEGF-A表达与MVD,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对生存的影响。结果(1)... 目的探讨Ⅱ期结直肠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与微血管密度(MV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56例Ⅱ期结直肠癌组织及13例正常组织的VEGF-A表达与MVD,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对生存的影响。结果(1)肿瘤组织VEGF-A表达和MVD明显高于正常组织(64.3%vs.0,23.69±5.779vs.7.9±1.27;P均=0.000);原发肿瘤>5cm癌组织VEGF-A表达明显高于<5cm者(85.0%vs.52.8%,P=0.034),发生复发或转移患者的癌组织VEGF-A和MVD明显高于未发生复发或转移者(57.1%vs.28.9%,P=0.039;28.94±4.208vs.22.41±5.428,P=0.000);年龄>60岁患者的癌组织MVD明显高于≤60岁患者(27.36±5.658vs.21.67±4.959,P=0.001),低分化患者癌组织MVD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者(27.65±6.329vs.23.16±5.416,P=0.013);VEGF-A阴性组与弱阳性组及强阳性组MVD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1.80±4.60vs.24.51±5.07,P=0.027;21.80±4.60vs.25.79±3.78,P=0.006),VEGF-A弱阳性组和强阳性组MVD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51±5.07vs.25.79±3.78,P=0.666)。(2)56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23%、87.37%和75.96%;癌组织VEGF-A表达与患者DFS(χ2=8.570,P=0.014,r=-0.292)和OS(χ2=6.502,P=0.039,r=-0.281)相关,VEGF-A表达越强,DFS和OS越短;癌组织MVD与患者的DFS相关(χ2=6.806,P=0.032,r=-0.213),MVD越高,DFS越短,但是与OS无明显相关性(χ2=1.902,P=0.168,r=-0.022)。结论Ⅱ期结直肠癌组织VEGF-A表达和MVD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预后
下载PDF
角色扮演在肿瘤PBL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董丹凤 吴胤瑛 +1 位作者 董旭媛 王举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3期4-6,共3页
目的在肿瘤学临床PBL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探讨对于普通PBL教学的优势。方法选择42名在肿瘤科临床规范化培训或进修的医生,分别采取加入角色扮演的PBL教学和普通PBL教学,并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加入角色扮演的... 目的在肿瘤学临床PBL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探讨对于普通PBL教学的优势。方法选择42名在肿瘤科临床规范化培训或进修的医生,分别采取加入角色扮演的PBL教学和普通PBL教学,并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加入角色扮演的PBL教学的实验组无论理论考试成绩还是临床综合能力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采用角色扮演的PBL教学的实验组在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继发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等方面的教学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PBL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可以更好的将PBL教学方法应用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学 问题式学习 角色扮演 临床教学 教学质量 教学满意度
下载PDF
临床分离光滑假丝酵母菌唑类药物耐药机制研究
6
作者 董丹凤 江岑 +2 位作者 章黎华 李贞 彭奕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62-966,共5页
目的了解光滑假丝酵母菌临床分离株中唑类耐药株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09年和2010年5家医院28例患者的38株光滑假丝酵母菌,根据CLSI M27-A3指南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 目的了解光滑假丝酵母菌临床分离株中唑类耐药株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09年和2010年5家医院28例患者的38株光滑假丝酵母菌,根据CLSI M27-A3指南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CDR1、CDR2及SNQ2等外排泵基因以及ERG11和转录因子PDR1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罗丹明6G外排能力,考察细胞膜外排泵功能;同时,PCR扩增ERG11基因全长以及PDR1基因主要功能区并测序比对。结果 38株光滑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均敏感,其中17株为唑类耐药菌。唑类耐药株CDR1基因表达明显高于敏感株(P=0.001),并且对罗丹明6G外排能力也显著强于敏感菌(P=0.001)。光滑假丝酵母菌敏感和耐药菌株ERG1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3),且ERG11基因未发现突变。此外,17株光滑耐药菌株PDR1基因表达量与敏感菌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6),但每株耐药菌株PDR1基因均分别发现1处有义突变。结论转录因子PDR1突变、外排泵基因CDR1表达上调以及外排泵功能增强是目前临床上光滑假丝酵母菌唑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类耐药 光滑假丝酵母菌 外排泵 ERG11基因 转录因子PDR1
下载PDF
MDM2/4-p53双靶点抑制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蛋白制备
7
作者 董丹凤 王举波 +3 位作者 吴胤瑛 耿倩倩 李恩孝 李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865-870,共6页
目的: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和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制备具备生物学活性MDM2/4-p53双靶点抑制蛋白。方法:首先应用PCR合成大肠杆菌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A的c DNA序列,将其插入到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p ET40b中,将人工合成的人免疫缺... 目的: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和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制备具备生物学活性MDM2/4-p53双靶点抑制蛋白。方法:首先应用PCR合成大肠杆菌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A的c DNA序列,将其插入到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p ET40b中,将人工合成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反式激活蛋白(transactivator,TAT)的蛋白转导结构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和MDM2/4双抑制肽p DI(peptide double inhibition)的c DNA序列分别插入到Trx序列的C端和核心位点,从而构建出可表达MDM2/4-p53双靶点抑制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 ET-TAT-Trx A-p DI。然后将p ET-TAT-Trx A-p DI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种BL21感受态细胞,应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诱导蛋白表达,筛选最优表达的单克隆菌种,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部位,并了解不同IPTG浓度(0.1mmol/L、0.4mmol/L、0.7mmol/L、1.0mmol/L)、温度(16℃、25℃、37℃)、表达诱导时间(1h、2h、3h、4h、5h、6h、7h)对MDM2/4-p53双靶点抑制蛋白表达的影响,以获得最优的蛋白表达条件。最终利用MDM2/4-p53双靶点抑制蛋白携带的His标签,采用能够特异性结合His标签的蛋白纯化柱进行蛋白纯化,并应用梯度透析法和氧化还原法进行MDM2/4-p53双靶点抑制蛋白的体外折叠。结果:成功构建可以表达MDM2/4-p53双靶点抑制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 ET-TAT-Trx A-p DI,并实现MDM2/4-p53双靶点抑制蛋白在大肠杆菌表达菌种BL21(DE3)中的高效表达,表达量占总蛋白表达量的60%以上,并且主要存在于包涵体中。蛋白表达条件优化结果发现,温度对重组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而应用0.4mmol/L的IPTG浓度和3h的诱导时间即可获得重组蛋白的高效表达。经过蛋白纯化后获得纯度99.99%的重组蛋白,将纯化的MDM2/MDM4双靶点抑制蛋白溶液用梯度透析复性和氧化还原复性法最终成功获得包涵体蛋白的体外正确折叠,复性效率约为80%。结论:成功实现MDM2/4-p53双靶点抑制蛋白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的高效表达、纯化以及体外的正确折叠,最终获得高纯度并具有生物学活性的MDM2/4-p53双靶点抑制蛋白,从而为进一步MDM2/4-p53双靶点抑制蛋白抗肿瘤活性与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双微体2 鼠双微体4 P53 硫氧还蛋白 蛋白转导域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旭 肖淑珍 +4 位作者 董丹凤 杨海慧 李生香 倪语星 韩立中 《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1035-1039,共5页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和mecA基因PCR检测法,将85株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区分为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并采用实...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和mecA基因PCR检测法,将85株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区分为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这些菌株进行检测,评价MRSA检测中实时荧光定量PCR与目前常规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根据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和mecA基因扩增结果进行分组,8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组菌株45株,MSSA组菌株40株;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上述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RSA的结果与常规方法一致性好,且具有操作简便、耗时短等特点。作为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能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和MRSA的筛选结合起来,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及MRSA医院感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快速检测
下载PDF
3种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的易感性及耐药机制比较 被引量:11
9
作者 江岑 董丹凤 +2 位作者 俞焙秦 蔡刚 彭奕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6-301,共6页
目的研究比较3种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的易感性及其体外诱导耐药株的耐药机制。方法选取同一患者中同时分离的对氟康唑敏感的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各1株,在体外氟康唑的作用下诱导其成为耐药株。采用罗丹明6G试验比较敏感株... 目的研究比较3种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的易感性及其体外诱导耐药株的耐药机制。方法选取同一患者中同时分离的对氟康唑敏感的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各1株,在体外氟康唑的作用下诱导其成为耐药株。采用罗丹明6G试验比较敏感株与耐药株的外排泵作用,RT-PCR检测外排相关基因CDR1、CDR2以及靶酶编码基因ERG11的表达,并对ERG11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同时通过罗丹明123试验对3种念珠菌的线粒体膜电位(ΔΨm)进行检测。结果光滑念珠菌最易被氟康唑诱导为耐药株,其CDR1的过度表达引起外排泵作用增强。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的诱导耐药株以ERG11表达增加为主,其中白念珠菌的ERG11存在V437I、A430V、S263L和T128K突变位点。此外,白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的诱导耐药株表现为呼吸缺陷。结论不同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的易感性不同,耐药机制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氟康唑 外排泵 ERG11 呼吸缺陷
下载PDF
院内感染艰难梭菌的毒素检测及核糖体分型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章黎华 董丹凤 +1 位作者 江岑 彭奕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36-1439,共4页
目的了解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毒力情况,并运用核糖体分型技术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采集住院腹泻患者的未成形粪便标本,无水乙醇处理后接种CDMN选择培养基行艰难梭菌分离培养,并通过革兰染色、耐氧试验和凝集试验行菌落鉴定;提取菌株D... 目的了解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毒力情况,并运用核糖体分型技术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采集住院腹泻患者的未成形粪便标本,无水乙醇处理后接种CDMN选择培养基行艰难梭菌分离培养,并通过革兰染色、耐氧试验和凝集试验行菌落鉴定;提取菌株DNA,选择特异性引物用PCR法扩增毒素基因tcdA和tcdB;核糖体分型针对细菌基因组16S~23S rDNA间区序列进行扩增,并根据电泳带型的多态性实现分型。结果共计分离得44株艰难梭菌,3种毒素型分别为A+B+型、A-B+型和A-B-型,分别占57%、34%和9%;18种核糖体型中以R8型和R4型为主,分别占20%和18%。结论本研究临床分离的艰难梭菌菌株中,毒素型以A+B+型为主,核糖体分型存在相对优势的型别;无证据提示存在院内艰难梭菌感染的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感染 毒素 核糖体分型
下载PDF
GeneXpert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艰难梭菌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旭 董丹凤 +1 位作者 韩立中 倪语星 《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590-592,580,共3页
目的对GeneXper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快速检测临床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的应用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双拭子蘸取临床未成形粪便标本,一支拭子用于GeneXpert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艰难梭菌毒素基因tcdB,另一支用于常规厌氧菌培养检... 目的对GeneXper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快速检测临床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的应用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双拭子蘸取临床未成形粪便标本,一支拭子用于GeneXpert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艰难梭菌毒素基因tcdB,另一支用于常规厌氧菌培养检测;对GeneXpert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常规厌氧菌培养结果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计算GeneXpert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参数。结果临床收集到141例未成形粪便标本,GeneXpert实时荧光定量PCR检出艰难梭菌毒素基因tcdB阳性42例,其中常规厌氧菌培养阳性34例,两者一致性较好(Kappa=0.775 0,P<0.01),GeneXpert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2%、92.2%、81.0%和94.9%。结论 GeneXpert实时荧光定量PCR直接检测粪便标本中的艰难梭菌具有检测快速、操作简便等优点,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快速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药物对尿液总蛋白检测的干扰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陆怡德 杨帆 +2 位作者 董丹凤 杨迟晖 彭奕冰 《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7-A2文件对于筛查、量化临床化学尿液样本分析干扰的实际应用,评价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对尿总蛋白检测的干扰效应。方法遵循CLSI EP7-A2文件,选取尿总蛋白浓度为77、146、538、832 mg/L的新鲜... 目的探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7-A2文件对于筛查、量化临床化学尿液样本分析干扰的实际应用,评价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对尿总蛋白检测的干扰效应。方法遵循CLSI EP7-A2文件,选取尿总蛋白浓度为77、146、538、832 mg/L的新鲜尿液样本,分别加入最大治疗剂量时每升尿液中3倍浓度的硫酸依替米星溶液,采用邻苯三酚红钼法分别进行干扰筛选试验。4种浓度尿液样本中分别加入由硫酸依替米星和一级纯水配制而成的梯度浓度溶液(0、0.15、0.30、0.45、0.60 mg/mL),进行干扰效应试验。通过多项式回归分析量化干扰效应,估计在任何干扰物浓度水平下的干扰度。结果在尿总蛋白浓度分别为77、146、538、832 mg/L的尿液样本中加入0.6 mg/mL硫酸依替米星溶液,其干扰效应点估计值置信区间下限均超过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允许误差。在尿总蛋白浓度分别为77、146、538、832 mg/L的尿液样本中加入5个干扰浓度(0、0.15、0.30、0.45、0.60 mg/mL)的硫酸依替米星溶液,得出的系列浓度均为线性剂量效应关系,其线性方程分别为Y=202X-1.2、Y=187.3X+4、Y=325.3X+0.6、Y=345.3X+6.4。通过回归方程分析得出尿总蛋白浓度为77、146、538、832 mg/L时,加入0.08、0.15、0.35、0.50 mg/mL硫酸依替米星溶液所引起的正干扰效应均超过临床可接受的允许误差。结论硫酸依替米星对邻苯三酚红钼法测定尿总蛋白存在正干扰;临床实验室需进行分析干扰实验,筛选潜在干扰物质、量化干扰效应、评估潜在风险,并建立对临床有意义的干扰声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蛋白 尿液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干扰分析
下载PDF
人参皂苷Rh1通过Wnt通路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谭晖 李恩孝 +3 位作者 李毅 吴胤瑛 董旭媛 董丹凤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8期3134-3137,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1通过Wnt通路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加入Rh1(5、10和20μmol/L)诱导后,采用MTT法检测A549细胞存活率,采用Western blot测定Wnt通路相关蛋白GSK-3β和β-catenin表达情况;利用β-ca...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1通过Wnt通路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加入Rh1(5、10和20μmol/L)诱导后,采用MTT法检测A549细胞存活率,采用Western blot测定Wnt通路相关蛋白GSK-3β和β-catenin表达情况;利用β-catenin(S37A)慢病毒转染建立Wnt通路激活型A549细胞,进一步研究A549细胞中Wnt通路持续激活对Rh1抗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Rh1可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同时Rh1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显著降低A549细胞中的GSK-3β(Ser9)及β-catenin的表达水平。Wnt通路激活型的A549细胞部分抵消了Rh1的抗增殖作用。结论:Rh1可能通过抑制Wnt信号通路来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H1 WNT通路 A549细胞 增殖
下载PDF
艰难梭菌感染的流行状况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贞 章黎华 +2 位作者 董丹凤 江岑 彭奕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9-923,共5页
近年来艰难梭菌感染(CDI)的流行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其感染率的增加及病情的加剧,CDI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CDI曾在北美和欧洲数次暴发流行,同样艰难梭菌也已成为亚洲地区重要的院内感染病原体,但目前国内对CDI的认识和临床... 近年来艰难梭菌感染(CDI)的流行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其感染率的增加及病情的加剧,CDI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CDI曾在北美和欧洲数次暴发流行,同样艰难梭菌也已成为亚洲地区重要的院内感染病原体,但目前国内对CDI的认识和临床感染监控还不够。了解CDI的流行状况和艰难梭菌耐药情况,可以为临床预防及治疗CDI提供依据。本文将就CDI的流行状况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流行病学 耐药机制 毒力因子
下载PDF
重复序列PCR与多位点分型技术在热带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中的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江岑 董丹凤 +1 位作者 俞焙秦 彭奕冰 《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917-920,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REP-PCR)与多位点分型技术(MLST)在热带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来自5个地区6家医院的147株热带假丝酵母菌,分别以Ca-21、Ca-22、Com-21两两组合为引物,选用最合适的引物对进行REP-PCR... 目的分析比较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REP-PCR)与多位点分型技术(MLST)在热带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来自5个地区6家医院的147株热带假丝酵母菌,分别以Ca-21、Ca-22、Com-21两两组合为引物,选用最合适的引物对进行REP-PCR后通过电泳获得REP-PCR型。在不同型别中各挑选3株采用MLST法扩增热带假丝酵母菌的6个管家基因,扩增片段测序后与数据库比对得到相应的序列型(sequencetype,ST)。结果 REP-PCR以Com21-Com21为引物对分型效果最好,REP-PCR与MLST分型结果一致。147株热带假丝酵母菌产生A~H共8种REP-PCR型,分别对应MLST的ST146、新型1、ST136、ST127、ST177、ST169、新型2和ST117。结论 REP-PCR与MLST在热带假丝酵母菌的基因分型中分辨率相同,而REP-PCR更为方便迅速,可作为实验室大量菌株分型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假丝酵母菌 REP-PCR MLST 基因分型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信号分解与重构 被引量:8
16
作者 冯晶晶 陈文利 董丹凤 《电子设计工程》 2021年第16期177-180,共4页
针对图像信号的分解与重构,采用了小波变换的方法。通过研究由尺度函数生成的多分辨分析、两尺度关系,得到小波对信号的分解算法和重构算法以及信号分解和传递的示意图。在此基础上,讨论二元张量积多分辨分析,得到利用多元小波对图像的... 针对图像信号的分解与重构,采用了小波变换的方法。通过研究由尺度函数生成的多分辨分析、两尺度关系,得到小波对信号的分解算法和重构算法以及信号分解和传递的示意图。在此基础上,讨论二元张量积多分辨分析,得到利用多元小波对图像的分解算法、重构算法以及图像小波分解、小波分解数据流、小波重构数据流的结构图。采用Matlab小波工具箱,对图像信号进行分解,将图像分解为不同空间、不同频率的子图像,该算法对于信号与图像压缩比高,压缩速度快,压缩后能保持信号与图像的特征不变,而且在传递过程中抗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图像信号 多尺度分析 分解与重构
下载PDF
MDM2/MDMX双靶点抑制蛋白在p53突变型乳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耿倩倩 陈南征 +2 位作者 董丹凤 吴胤瑛 李恩孝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713-719,共7页
目的:明确MDM2/MDMX双靶点抑制蛋白在p53突变型乳腺癌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明确MDM2/MDMX抑制蛋白对mt-p53乳腺癌的抗肿瘤活性。... 目的:明确MDM2/MDMX双靶点抑制蛋白在p53突变型乳腺癌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明确MDM2/MDMX抑制蛋白对mt-p53乳腺癌的抗肿瘤活性。应用Western Blot检测MDM2、MDMX、p53、p21、PUMA和bax蛋白在mt-p53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抑制蛋白抗mt-p53乳腺癌的可能机制。结果:MDM2/MDMX抑制蛋白抑制mt-p53乳腺癌细胞24 h、48 h细胞增殖显著优于Nutlin-3α(P均<0.05)。MDM2/MDMX抑制蛋白干预mt-p53乳腺癌细胞株24 h和48 h后G 0/G 1期的细胞比例明显高于Nutlin-3α(P<0.05)。抑制蛋白诱导mt-p53乳腺癌细胞24 h和48 h凋亡比例为(15.97±1.48)%和(17.80±2.21)%(MDA-MB-231细胞);(11.09±2.45)%和(10.44±2.90)%(BT-474细胞)。mt-p53乳腺癌细胞中,抑制蛋白干预组MDM2和MDM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53蛋白则未见明显变化;PUMA、p21和bax蛋白表达则显著增加。结论:MDM2/MDMX抑制蛋白可抑制mt-p53乳腺癌细胞增殖,阻滞周期于G0/G1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可抑制MDM2和MDMX蛋白的表达,但未能激活p53蛋白表达,以p53非依赖途径上调p21,bax和PUMA蛋白表达发挥抗乳腺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M2 MDMX 重组蛋白 突变型P53 乳腺癌
下载PDF
患者数据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在血清离子项目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帆 董丹凤 陆怡德 《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962-968,共7页
目的探讨患者数据实时质量控制(PBRTQC)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EWMA)在血清离子项目室内质量控制(IQ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离子项目检测结果,基于PBRTQC专业... 目的探讨患者数据实时质量控制(PBRTQC)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EWMA)在血清离子项目室内质量控制(IQ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离子项目检测结果,基于PBRTQC专业智能软件系统进行检验数据正态分布检验、参数设置、程序建立、实时运行及性能验证。统计纳入分析的患者群体的每个检测结果的EWMA估计值,统计12个月的累积变异系数(CV),并比较累积CV与精密度质量标准和IQC的CV;统计EWMA质控程序在血清离子检测中的预警情况,并分析预警原因。结果患者血清离子总体截断浓度范围为:钾3.40~5.00 mmol/L、钠135~145 mmol/L、氯99~110 mmol/L、钙2.10~2.36 mmol/L、镁0.74~0.98 mmol/L、磷0.90~1.31 mmol/L。钾、钠、氯最适加权系数为0.02,钙、镁、磷最适加权系数为0.05;12个月内6个项目EWMA实际累积精密度(CV)均小于精密度质量目标。EWMA质控程序失控报警13次,钾、钠、氯、钙、镁、磷报警数分别为3、1、2、2、3、2次;其中血清钾、镁和磷各有1次假报警。结论基于PBRTQC专业智能软件工具建立的患者数据EWMA程序可作为日常质控品质量控制的补充,能较早提示离子项目分析性能的微小变化,并早期预警,避免潜在质量风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数据实时质量控制法 血清离子项目 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
下载PDF
多态性微卫星标记技术与重复序列PCR在近平滑念珠菌基因分型中的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贞 董丹凤 +2 位作者 章黎华 江岑 彭奕冰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比较多态性微卫星标记(PMM)技术与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PCR)在近平滑念珠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间上海5家医院临床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55株,经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ITS)进一步鉴定菌种,共有狭... 目的比较多态性微卫星标记(PMM)技术与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PCR)在近平滑念珠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间上海5家医院临床分离的近平滑念珠菌55株,经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ITS)进一步鉴定菌种,共有狭义近平滑念珠菌43株,之后采用重复序列PCR和PMM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比较2种分型方法的结果和效率。结果 43株狭义近平滑念珠菌经重复序列PCR分型只有1种基因型;经PMM技术分型有22种基因型,以Ⅰ型(10株)、Ⅱ型(6株)为主,Ⅲ~Ⅶ型见于2或3株菌,其余15种基因型均只有1株菌。结论 PMM技术用于狭义近平滑念珠菌的基因分型,分辨率高、重复性好,适用于狭义近平滑念珠菌基因组微进化的监测,而重复序列PCR不适用于狭义近平滑念珠菌的基因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平滑念珠菌 基因分型 多态性微卫星标记技术 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CgCDR1多克隆抗体制备、鉴定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俞焙秦 江岑 +1 位作者 董丹凤 彭奕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30-732,共3页
目的:制备特异性光滑假丝酵母耐药基因CDR1(CgCDR1)的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CgCDR1在介导光滑假丝酵母耐药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CgCDR1蛋白的二级结构、亲水性及抗原性等理化特性,以这些分析预测为依据,经过... 目的:制备特异性光滑假丝酵母耐药基因CDR1(CgCDR1)的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CgCDR1在介导光滑假丝酵母耐药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CgCDR1蛋白的二级结构、亲水性及抗原性等理化特性,以这些分析预测为依据,经过同源性检索后设计出一段由1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用ELISA、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该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gCDR1在配对光滑假丝酵母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ELISA法检测所制备抗体的效价达1∶5 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抗体能与CgCDR1蛋白特异结合。CgCDR1在氟康唑耐药的光滑假丝酵母菌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配对的氟康唑敏感的光滑假丝酵母菌。结论:制备的CgCDR1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效价和良好的特异性,该多克隆抗体可用于CgCDR1的免疫活性鉴定,为深入研究该蛋白在光滑假丝酵母耐药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CDR1 多克隆抗体 光滑假丝酵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