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永远会有两个答案
- 1
-
-
作者
董保纲
-
出处
《中等职业教育》
2005年第23期31-31,共1页
-
文摘
这里是妙文收购站,站长一把抓向大家问好!小站才开张不久,目前正在大力收购天下之妙文趣文。诚望大家在学习之余,伸出你们那敏锐的探头,去寻寻觅觅吧。可以是哲理的闪烁、思辨的火花,也可以是奇闻趣事、科技新知;读之让人刻骨铭心者称佳,阅后令人会心一笑者也行。一旦有了收获,快快向我站投售;若被收购,价格保证公道。最后别忘了写明刊登原文的书名及刊名,以及原文的作者。等着你哦!
-
关键词
董保纲
《永远会有两个答案》
中等职业学校
语文
故事
阅读欣赏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抹掉“要是”,改说“下次”
- 2
-
-
作者
董保纲
-
出处
《中学生语数外(高中版)》
2005年第1期77-77,共1页
-
文摘
纽约有一位心理学医生,执业多年。他在即将退休时,归纳总结出对人生影响最大的四个字。
-
关键词
董保纲
《抹掉“要是”
改说“下次”》
高中
语文
小品文
阅读欣赏
-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H194.5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感激贫寒
- 3
-
-
作者
董保纲
-
出处
《商(推销员)》
2004年第8期75-75,共1页
-
-
关键词
《感激贫寒》
中国
当代
董保纲
散文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微笑如花
- 4
-
-
作者
董保纲
-
出处
《纪检与监察》
2003年第11期1-1,共1页
-
文摘
把微笑比做是花朵的人,一定是生活中充满阳光的人。微笑常常被誉为“解语之花,忘忧之草”。真诚的微笑,总会给人一种温暖,它使美好的情愫、愉快的思绪和善良的理解,水乳般地交融在一起。
-
关键词
《微笑如花》
董保纲
散文
中国
人生哲理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你是自己的伯乐
- 5
-
-
作者
董保纲
-
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2008年第18期1-1,共1页
-
文摘
他是一位不幸的少年,因为身材矮小,总是被别人忽视。
上小学时,学校开展小发明比赛,班级小组推荐的名单中没有他。于是,他找到老师表示愿意参加比赛,老师尽管有些犹豫,但仍答应了他。几天后,他交上的作品——无尘电动黑板擦不仅在学校获了奖,还在市里获得一等奖。
-
关键词
伯乐
一等奖
比赛
学校
班级
师表
老师
-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C961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
题名挖藏得金
- 6
-
-
作者
董保纲
-
出处
《社会工作》
2006年第04S期45-45,共1页
-
文摘
不久前去拜访一位知名的书法家。这位书法家虽已年过八旬,但依然耳清目明,他的书法作品更是别具一格、自成一家。言谈之间,出于对书法家的仰慕,我恳切地向他索求墨宝。
-
关键词
书法家
书法作品
宣纸
读出
言谈
母亲
微笑
掘井
故事
卜辞
-
分类号
C
[社会学]
-
-
题名伪书上榜的悲哀
- 7
-
-
作者
董保纲
-
出处
《观察与思考》
2005年第5期11-,共1页
-
文摘
说到底,让一本伪书登上了畅销书的排行榜,是我们的出版体制的悲哀.
此王朔非彼王朔、此王跃文非彼王跃文,当人们对假冒名家出书的闹剧还记忆犹新时,图书市场上一下子又冒出两本"此周国平非彼周国平"的书来:今年1月,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亮相两种署名"周国平"的新书,<纯粹的智慧>和<读禅有感悟>.身为学者、教授的周国平发出紧急声明,声称这两本书均不是他的作品.尽管如此,这两本书的销量仍然十分可观,据说有一本甚至还上了图书畅销排行榜!
-
关键词
出版体制
王跃文
周国平
读禅有感悟
一本
人民网
纯粹的智慧
编审人员
同名同姓
亲生儿子
-
分类号
G239.2
[文化科学]
-
-
题名失之不忧,得之不喜
- 8
-
-
作者
董保纲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29,共1页
-
文摘
《唐书·卢承庆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唐太宗时期,卢承庆曾任考功员外郎,专管官吏考绩评功。一次,有一个运粮的官员由于发生粮船沉没事故而受过处罚。卢承庆在对他进行考绩时,便给他评定为“中下”等级,并通知本人。那位官员得知后,既没有提出意见,也没有任何疑惧的表情。卢承庆继而一想:“粮船沉没,不是他个人的责任,
-
关键词
知本
官员
意见
责任
个人
等级
处罚
官吏
唐太宗
评定
-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果断
- 9
-
-
作者
董保纲
-
出处
《基础教育》
2007年第5期62-62,共1页
-
文摘
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一天在外面玩耍时,发现了一个鸟巢被风从树上吹掉在地.从里面滚出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小男孩决定把它带回家喂养。
-
关键词
人生哲学
人生态度
人生观
人才培养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学会克制
- 10
-
-
作者
董保纲
-
出处
《基础教育》
2006年第6期62-62,共1页
-
文摘
梵高在成为画家之前,曾到一个矿区当牧师。
有一次,他和矿工一起下井,在升降机中,他陷入巨大的恐惧中,颤抖的铁索在轧轧作响,箱板在不停地左右摇晃,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听凭这台机器,把他们送向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但是,梵高注意到有一位老矿工神态自若得像没事一样。事后,他悄悄地问那位老工人:“您是不是已经习惯了?”
-
关键词
学会
升降机
梵高
矿工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心系一处
- 11
-
-
作者
董保纲
-
出处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3-93,共1页
-
-
关键词
人生哲理
“心系一处”
智慧
定力
意念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有些智慧很简单
- 12
-
-
作者
董保纲
-
出处
《财会月刊(合订本)》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64-64,共1页
-
文摘
十年前,我家门口有一家照相馆,店老板姓什么叫什么,记不清楚了,人们都叫他的外号“老片”,至于为什么叫老片。我也不得而知。
-
关键词
智慧
照相馆
老板
-
分类号
F71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B848.5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最后一本书
- 13
-
-
作者
董保纲
-
出处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07年第9期35-36,共2页
-
文摘
上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教我们语文的老师姓张,当时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但他再三请求校领导,愿意再教一年,因为据说退休后工资会少拿50多块钱。张老师驼背、谢顶。
-
关键词
老师
普通话
作文水平
初中
同学
语文
批改作文
退休
家乡话
中考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勤俭难忘
- 14
-
-
作者
董保纲
-
出处
《中国民政》
1998年第8期50-50,共1页
-
-
关键词
母亲
生活习惯
水土不服
糖葫芦
交学费
父亲死
妻子
头发
来母
朋友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徐悲鸿的胸怀
- 15
-
-
作者
董保纲
-
出处
《新闻世界》
2007年第4期45-45,共1页
-
文摘
对人才的爱惜,对事业对艺术的忠诚,是徐悲鸿身上最可贵的品质。他资助当时经济拮据的吴作人出国学习,破格录取钱绍武、韦江凡等人到高等学府学习绘画,对他们关怀备至。他给许多真正具有艺术天赋的人以热烈的掌声,并尽自己所能为他们铺平道路,在徐悲鸿的眼里只有艺术。徐悲鸿慷慨资助过许多人,也为国家创造过巨大财富。但他自己告别这个世界时,带走的东西却是“身上穿着一套褪色的灰布中山装和一双从旧货摊上淘采的旧皮鞋”。这样的一位艺术大师,简朴、善良,甚至有些单纯和幼稚,但是,他却有着一颗永远为艺术而跳动的心脏。
-
关键词
徐悲鸿
艺术大师
胸怀
出国学习
高等学府
吴作人
资助
-
分类号
K825.7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现场观众
- 16
-
-
作者
董保纲
-
出处
《新闻世界》
2005年第5期37-37,共1页
-
文摘
当俺听说将有一次机会成为现场观众,参加电视台现场节目录制的时候,心里甭提有多美了。尽管这家电视台不怎么知名,但是那位女主持人一直是俺的“梦中偶像”,能有这么一次“近距离接触”,俺能不激动么?
-
关键词
现场观众
节目录制
电视台
主持人
近距离
-
分类号
G222.3
[文化科学]
TP334.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
-
题名爱若磐石
- 17
-
-
作者
董保纲
-
出处
《百姓》
2004年第9期1-,共1页
-
文摘
石头也是有生命的.这是二十年前,吴大爷对我说过的一句话.那时,我是一个刚满十岁的少年,而吴大爷已有五十多岁的年纪,他是我父亲的同事.
-
关键词
石头
二十年
花草
指甲花
经济条件
花盆
生活水平
父亲
少年
塑料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挺过来的人生,依然美丽
- 18
-
-
作者
董保纲
-
出处
《医药与保健》
2001年第10期1-1,共1页
-
-
关键词
当代书法
交通事故
中国书法
医疗费用
大世界
创造生命
再造术
辽宁省
吸收为
手指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
-
题名茶壶碎了别回头
- 19
-
-
作者
董保纲
-
出处
《民族工作》
2000年第5期51-51,共1页
-
-
关键词
时机成熟
弄不好
向前走
听说过
人人都
生活中
掉出
斤斤
白浪
集市
-
分类号
I267.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成功是一种感受
- 20
-
-
作者
董保纲
-
出处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1999年第2期6-6,共1页
-
文摘
假如有人忽然问你:你是成功者吗?你很可能会感到茫然和疑惑,甚至彻底否定;我又不是名人,我怎么会是成功者呢?回想我们走过的路,我们也许感受最多的是遗憾和无奈,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次的碰壁和失败。在我们看来,成功,只是我们渴望的但是距离我们却又十分遥远的一个目标。我们一直在追求成功,但是我们从来不肯轻易地承认成功。
-
关键词
成功者
主观感受
失败
为人生
否定
承认
名人
距离
幸福
印象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