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养密度对全雄黄颡鱼和普通黄颡鱼养殖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叶金明 董同瑚 +3 位作者 董学洪 黄桂铭 颜慧 丛宁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64,共4页
为比较全雄黄颡鱼和普通黄颡鱼的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设计了15.00、18.75、22.50万尾.hm-23个放养密度,在6口面积均为0.733hm2的池塘中进行养殖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放养密度的提高,黄颡鱼的养殖产量、饲料系数、养殖成本... 为比较全雄黄颡鱼和普通黄颡鱼的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设计了15.00、18.75、22.50万尾.hm-23个放养密度,在6口面积均为0.733hm2的池塘中进行养殖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放养密度的提高,黄颡鱼的养殖产量、饲料系数、养殖成本和利润相应增加,而出塘规格、产出投入比相应下降。在同一养殖密度下,全雄黄颡鱼的养殖产量、平均规格和养殖效益均大幅高于普通黄颡鱼,养殖成本和饲料系数较普通黄颡鱼略低;而在养成的商品鱼中,规格小于50g的个体,普通黄颡鱼占7.92%~13.53%,全雄黄颡鱼占0.97%~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雄黄颡鱼 普通黄颡鱼 放养密度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黄颡鱼一年二次人工繁殖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叶金明 吴康 +3 位作者 丛宁 董同瑚 颜慧 孙龙生 《水产养殖》 CAS 2016年第8期4-6,共3页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鲜美、肌间刺少,营养价值高,颇受消费者青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受市场消费需求的影响,黄颡鱼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养殖鱼类品种之一。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1-2]...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鲜美、肌间刺少,营养价值高,颇受消费者青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受市场消费需求的影响,黄颡鱼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养殖鱼类品种之一。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1-2],全雄黄颡鱼的养殖正逐步得到大面积推广。目前对许多鱼类人工繁殖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即使是一些一次产卵类型的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繁殖 生态因子 底栖 亲鱼培育 雌鱼 营养价值 性腺成熟度 小型经济 效应时间 产卵量
下载PDF
鳜春季、夏季和秋季按季节人工繁育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叶金明 吴建开 +3 位作者 杨显祥 颜慧 王德忠 董同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6-1252,共7页
为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鳜(Sinierca chuatsi)养殖需要,实现均衡上市的苗种供应要求,研究通过对两批亲鱼在不同季节各进行4次交替人工催产,按月建立苗种繁育模式。结果显示,池塘中自然培育的亲鱼,卵巢成熟系数出现2个峰值,而网箱中培... 为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鳜(Sinierca chuatsi)养殖需要,实现均衡上市的苗种供应要求,研究通过对两批亲鱼在不同季节各进行4次交替人工催产,按月建立苗种繁育模式。结果显示,池塘中自然培育的亲鱼,卵巢成熟系数出现2个峰值,而网箱中培育的亲鱼,经过4次人工催产,出现4个成熟系数峰值,产卵量和出苗量与成熟系数峰值正相关。以二繁的成熟系数、产卵量和出苗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三次(P<0.05),二繁、三繁和四繁的受精率、孵化率和苗种培育成活率均较高,显著高于一繁(P<0.05),温度是影响一繁受精率、孵化率和苗种培育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产后亲鱼成活率随人工繁殖次数增加而下降,其中以一繁的成活率最高,达93.33%,显著高于三繁和四繁(P<0.05)。综上结果表明,通过按季节分梯次人工繁育模式解决鳜苗种生产的均衡供应是可行的。这为转变鳜的养殖方式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他鱼类苗种的均衡生产提供了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 夏季 秋季 人工繁育 模式
下载PDF
赤眼鳟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显祥 叶金明 +2 位作者 丛宁 颜慧 董同瑚 《水产养殖》 CAS 2017年第2期22-24,共3页
赤眼鳟俗称红眼鱼、赤眼鲮、参鱼,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是江河中重要的优质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该鱼病害少,且可自然越冬,在自然环境下,摄食小型水生植物、藻类、有机碎屑、... 赤眼鳟俗称红眼鱼、赤眼鲮、参鱼,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是江河中重要的优质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该鱼病害少,且可自然越冬,在自然环境下,摄食小型水生植物、藻类、有机碎屑、水草和底栖动物等,经驯化后喜食配合饲料,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养殖成本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鱼养殖技术 赤眼鳟 苗种培育 雅罗鱼亚科 经济鱼类 营养丰富 自然越冬 自然环境
下载PDF
黄颡鱼夏花鱼种培育新技术及其池塘浮游动物监测 被引量:1
5
作者 孙龙生 马建社 +3 位作者 董学洪 杨志强 吴康 董同瑚 《科学养鱼》 2015年第4期50-51,共2页
黄颡鱼是我国各地正在推广的小型经济鱼类。目前,有关黄颡鱼特别是全雄黄颡鱼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已经获得突破,而苗种培育技术仍在探索,总体效果不够理想。现有黄颡鱼苗种培育模式主要有池塘肥水育苗和室内水泥池育苗两种。前者育苗成... 黄颡鱼是我国各地正在推广的小型经济鱼类。目前,有关黄颡鱼特别是全雄黄颡鱼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已经获得突破,而苗种培育技术仍在探索,总体效果不够理想。现有黄颡鱼苗种培育模式主要有池塘肥水育苗和室内水泥池育苗两种。前者育苗成活率在20%~75%,差异较大,后者成活率较高(69.25%~95.77%),但对饵料、水质要求高,出苗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达到黄颡鱼苗种培育稳定、高效、规模化、易操作目的,我们通过实施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黄颡鱼大规格苗种培育与高效养殖技术示范(Y2012—16)”,结合黄颡鱼生物学特性与养殖实践,总结形成了黄颡鱼清水育苗新技术,并对放苗前后池塘浮游动物数量进行了监测,以期为黄颡鱼规模化大规格苗种培育提供依据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苗成活率 苗种培育 夏花鱼种 人工繁殖技术 水泥池 小型经济 动物监测 水质控制 外源性营养 摄食习性
下载PDF
罗氏沼虾与鳜鱼轮养试验报告
6
作者 叶金明 马建社 +2 位作者 杨显祥 颜慧 董同瑚 《水产养殖》 CAS 2017年第11期10-12,共3页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又名马来西亚大虾,原产于东南亚地区,适宜生存水温为18.35℃。江苏扬州的高邮市、江都区是全国罗氏沼虾的主要产区,有罗氏沼虾养殖面积1.13万公顷,年产罗氏沼虾5.6万t,养殖效益4.9亿元。
关键词 罗氏沼虾 试验报告 轮养 鳜鱼 东南亚地区 马来西亚 江苏扬州 养殖面积
下载PDF
全雄黄颡鱼高效养殖技术
7
作者 颜慧 丛宁 +2 位作者 马建社 朱桂春 董同瑚 《水产养殖》 CAS 2013年第8期23-24,共2页
黄颡鱼(俗名:黄腊丁、昂刺鱼等)是生活于内陆水体的小型底栖鱼类,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黄颡鱼被江苏省列为重点开发推广养殖的品种。
关键词 高效养殖技术 黄颡鱼 国内外市场 内陆水体 黄腊丁 消费者 江苏省 俗名
下载PDF
翘嘴鳜一年三次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 被引量:2
8
作者 叶金明 吴建开 +2 位作者 丛宁 杨显祥 董同瑚 《水产养殖》 CAS 2015年第3期5-9,共5页
鱼类的繁殖周期及次数主要取决于产卵类型,而产卵类型则与其性腺发育的规律密切相关[1-2],即使是一些一次性产卵类型的鱼类,在人工条件下,通过生态调控或强化培育,也能实现一年多次的人工繁殖[3-6].这对于缩短繁殖周期,提高人工繁殖的效... 鱼类的繁殖周期及次数主要取决于产卵类型,而产卵类型则与其性腺发育的规律密切相关[1-2],即使是一些一次性产卵类型的鱼类,在人工条件下,通过生态调控或强化培育,也能实现一年多次的人工繁殖[3-6].这对于缩短繁殖周期,提高人工繁殖的效率,以及反季节育苗都具有重要意义.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是我国特种鱼类池塘养殖的重要品种,组织学的研究表明,翘嘴鳜属一年两次的多次产卵类型[7-8],二次人工繁殖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果[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繁殖 翘嘴鳜 培育试验 产卵类型 苗种 繁殖周期 性腺发育 人工条件
下载PDF
反季节翘嘴鳜养殖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叶金明 董同瑚 马建社 《水产养殖》 CAS 2016年第12期24-25,共2页
翘嘴鳜又称季花鱼、桂花鱼等,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翘嘴鳜科,其不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目前江苏省翘嘴鳜养殖的普遍方式是当年夏花直接养成商品鱼。
关键词 养殖技术 翘嘴鳜 反季节 名贵经济鱼类 蛋白质含量 营养丰富 季花鱼 桂花鱼
下载PDF
麦鲮和赤眼鳟作为鳜鱼养殖配套饵料鱼适宜性的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叶金明 吴建开 +3 位作者 杨显祥 丛宁 董同瑚 王德忠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9-574,共6页
从生物学的角度比较和评价麦鲮和赤眼鳟作为鳜鱼养殖配套饵料鱼的适宜性,探讨以赤眼鳟代替麦鲮养殖鳜鱼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麦鲮和赤眼鳟食性相近,同属于低龄成熟的多次产卵类型鱼类,对盐度的适应性强,比鳜鱼具有更强的耐低氧能力;一年... 从生物学的角度比较和评价麦鲮和赤眼鳟作为鳜鱼养殖配套饵料鱼的适宜性,探讨以赤眼鳟代替麦鲮养殖鳜鱼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麦鲮和赤眼鳟食性相近,同属于低龄成熟的多次产卵类型鱼类,对盐度的适应性强,比鳜鱼具有更强的耐低氧能力;一年能进行三次人工繁殖,繁殖力强,易补充亲鱼,繁殖方式和设施与四大家鱼、鳜鱼相似,人工繁殖的效率极高。采用一次放足、分批捕捞的高密度养殖方式,群体产量高,养殖成本低。因此,两种鱼都具有优秀的饵料鱼属性。但在长江流域,赤眼鳟能弥补麦鲮不能自然越冬的缺陷,繁殖期和生长期更长,养殖产量更高,以赤眼鳟代替麦鲮养殖鳜鱼是可行的。这为鳜鱼的养殖,特别是反季节养殖开辟了新的饵料鱼途径,为改进鳜鱼的养殖方式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 饵料鱼 麦鲮 赤眼鳟 适宜性 评价
原文传递
赤眼鳟和麦瑞加拉鲮的化学组成、能量密度及对鳜的营养价值
11
作者 叶金明 吴建开 +5 位作者 孙龙生 王德忠 颜慧 杨显祥 徐汉连 董同瑚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9-254,共6页
为评价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和麦瑞加拉鲮(Cirrhinus mrigala)对鳜(Siniperca chuatsi)的营养价值,分别测定了体质量为(5.27±1.03)g的赤眼鳟、(5.05±1.21)g的麦瑞加拉鲮和(5.19±0.92)g的鳜的化学组成,估算了... 为评价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和麦瑞加拉鲮(Cirrhinus mrigala)对鳜(Siniperca chuatsi)的营养价值,分别测定了体质量为(5.27±1.03)g的赤眼鳟、(5.05±1.21)g的麦瑞加拉鲮和(5.19±0.92)g的鳜的化学组成,估算了这3种鱼的能量密度,以探讨赤眼鳟代替麦瑞加拉鲮养殖鳜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赤眼鳟和麦瑞加拉鲮的全鱼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鳜,水分显著低于鳜(P<0.05),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高达92.56%±2.31%和93.17%±0.36%,多数必需氨基酸的化学评分≥0.82。而赤眼鳟的脂肪和能量密度更高,显著高于麦瑞加拉鲮和鳜,灰分显著低于麦瑞加拉鲮(P<0.05)。研究表明,这两种鱼对鳜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赤眼鳟的营养价值更高,以赤眼鳟代替麦瑞加拉鲮养殖鳜是可行的,这为转变鳜的养殖方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鳟 麦瑞加拉鲮 化学成分 能量密度 营养价值
原文传递
赤眼鳟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技术
12
作者 杨显祥 叶金明 +2 位作者 丛宁 颜慧 董同瑚 《齐鲁渔业》 2016年第10期18-20,共3页
赤眼鳟俗称红眼鱼、赤眼鲮、参鱼,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是江河中优质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
关键词 成鱼养殖技术 赤眼鳟 苗种培育 雅罗鱼亚科 经济鱼类 营养丰富 消费者 俗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