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抑制缺氧诱导因子-1α相关信号通路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毛梦婷 许尤琪 +2 位作者 董孟佳 李伟良 唐杰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0-605,共6页
缺氧是实体肿瘤的常见特征,缺氧微环境可引起缺氧诱导因子-1(HIF-1)过表达。HIF-1α是缺氧应答中至关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在各类肿瘤组织中均过表达,其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糖酵解和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多种转... 缺氧是实体肿瘤的常见特征,缺氧微环境可引起缺氧诱导因子-1(HIF-1)过表达。HIF-1α是缺氧应答中至关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在各类肿瘤组织中均过表达,其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糖酵解和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多种转导通路。因此,HIF-1α作为治疗实体肿瘤的潜在靶点,颇有应用前景。相较于HIF-1α抑制剂存在高毒性、低效性的问题,中药具有多靶点、低毒性、高耐受性等优势,在肿瘤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中药 肿瘤 信号通路 缺氧 机制
下载PDF
健脾化痰方联合FOLFOX6方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伟良 卜文静 +2 位作者 方祯 许尤琪 董孟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33期3673-3676,3722,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化痰方联合FOLFOX6方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选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6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FOLFOX6方案系统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健脾化痰方联合FOLFOX6方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选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6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FOLFOX6方案系统治疗;观察组在FOLFOX6方案系统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化痰方内服,每天1剂。2组疗程均为12周。统计2组实体瘤近期疗效、体力状况疗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脾虚毒蕴证主症评分及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变化,比较2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实体瘤近期总有效率及体力状况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脾虚毒蕴证主症评分以及血清CEA、CA19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健脾化痰方联合FOLFOX6方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脾虚毒蕴证近期疗效更高,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体力,减轻中医症状,下调血清CEA、CA199水平,且能减少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化痰方 FOLFOX6方案 结直肠癌 肝转移 脾虚毒蕴证
下载PDF
健脾活血方对SMMC-7721肝癌裸鼠抑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董孟佳 许尤琪 沈明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方对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细胞凋亡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MMC-7721肝癌荷瘤裸鼠模型。将60只雄性荷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5-Fu组和健脾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健脾...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方对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细胞凋亡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MMC-7721肝癌荷瘤裸鼠模型。将60只雄性荷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5-Fu组和健脾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健脾活血方各剂量组给予相应浓度健脾活血方药液灌胃,每日1次,5-Fu组给予5-Fu隔日腹腔注射,连续2周。2周后比较各组裸鼠体质量、瘤质量和抑瘤率,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VEGF受体2(VEGFR-2)的蛋白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MVD),q RT-PCR检测Caspase-3和生存素(Survivin)的m 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VEGF、VEGFR-2蛋白表达,MVD和Caspase-3、Survivin m RNA表达均降低,其中5-Fu组和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作用最明显(P<0.05)。结论健脾活血方可能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活血方 肝癌 血管生成 细胞凋亡 小鼠
下载PDF
中药复方治疗肝癌机理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董孟佳 许尤琪 方祯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270-1273,共4页
从多个方面探讨了近年来中药复方对肝癌治疗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包括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抑制迁移侵袭,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微环境等。并认为中药复方尤其在肝癌的姑息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已成为肝癌... 从多个方面探讨了近年来中药复方对肝癌治疗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包括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抑制迁移侵袭,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微环境等。并认为中药复方尤其在肝癌的姑息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已成为肝癌姑息治疗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肝癌 作用机理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霞 董孟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8期36-38,59,共4页
我国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发地区,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胃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建立胃黏膜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模型是研究胃早期癌变的方法之一。目前常用的模型诱导剂有亚硝基胍、幽门螺杆菌、鹅去氧胆酸、赭曲霉毒素A、非编码转录调控基因表... 我国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发地区,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胃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建立胃黏膜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模型是研究胃早期癌变的方法之一。目前常用的模型诱导剂有亚硝基胍、幽门螺杆菌、鹅去氧胆酸、赭曲霉毒素A、非编码转录调控基因表达等,但尚缺乏成熟公认的标准。本文就近年来文献发表的胃黏膜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模型作一综述,介绍各类模型制备方法、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形态变化、分子表达差异及其致病原理,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转化 细胞模型 胃黏膜上皮细胞 癌前病变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益肺散结方治疗肺腺癌的作用机制及JAK2/STAT3/VEGF信号通路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毛梦婷 董孟佳 +1 位作者 许尤琪 李伟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49-3062,共14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益肺散结方治疗肺腺癌的潜在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对关键信号通路之一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进行实验验证。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益肺散结方治疗肺腺癌的潜在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对关键信号通路之一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进行实验验证。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TCMSP)筛选益肺散结方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检索获取肺腺癌主要靶点。运用韦恩图获取两者的交集靶点,通过Cytoscape3.7.2进行拓扑学分析,并建立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采用蛋白质相互作用平台(STRING)与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应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Vina 1.2.3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CCK-8法检测益肺散结方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观察对细胞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p-STAT3、STAT3、p-JAK2、JAK2、VEGF-A表达。结果获取益肺散结方活性成分94种,相关药物靶点329个,肺腺癌靶点1358个,二者交集150个。PPI网络可视化分析显示,益肺散结方治疗肺腺癌的潜在关键靶点为:蛋白激酶B1(AKT1)、β-肌动蛋白(ACTB)、抑癌基因P53(TP53)、血清白蛋白(ALB)、caspase-3(CASP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KEGG富集分析筛选了138条相关信号通路,显示JAK/STAT信号通路可能在益肺散结方治疗肺腺癌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槲皮素、木犀草素、熊果酸与JAK2、STAT3之间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细胞实验表明,与空白组比较,益肺散结方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活性(P<0.01),抑制A549细胞迁移(P<0.01),同时能降低p-JAK2/JAK2、p-STAT3/STAT3、VEGF-A蛋白表达(P<0.05),此外,JAK2/STAT3通路激活剂Colivelin可逆转益肺散结方对A549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P<0.05)。结论益肺散结方治疗肺腺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JAK2、p-STAT3、VEGF-A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肺散结方 网络药理学 肺腺癌 体外细胞实验 分子对接 JAK2/STAT3/VEGF信号通路
下载PDF
猫人参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和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霞 董孟佳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1450-1453,共4页
目的:观察猫人参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自噬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用不同体积分数的猫人参含药血清处理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p62及mTOR表达水平。结果:猫人... 目的:观察猫人参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自噬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用不同体积分数的猫人参含药血清处理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p62及mTOR表达水平。结果:猫人参含药血清作用24 h,对胃癌SGC7901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血清组比较,猫人参含药血清组体积分数为0. 156 2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呈剂量依赖性;作用48 h,与空白血清组比较,猫人参含药血清在体积分数<2. 5%时对胃癌SGC7901细胞有稍微促进增殖作用,在体积分数≥5%时有抑制增殖作用,体积分数≥10%时,差异开始有统计学意义(P <0. 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血清组比较,猫人参含药血清能促进胃癌SGC7901细胞LC3B蛋白表达,抑制p62、mTOR蛋白表达(P <0. 05)。结论:猫人参含药血清能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猫人参能调节LC3B、p62、mTOR蛋白的表达,影响自噬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人参 胃癌细胞 增殖 自噬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辅助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钱娟 王霞 +1 位作者 郑侠 董孟佳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95-700,共6页
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类型中,肝细胞癌占90%以上,且恶性程度高。由于肝细胞癌早期诊断率低,术后复发率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预后极差。支链氨基酸在肝脏疾病中运用广泛,而多项临床研究证实该药在肝细胞癌的辅助治疗中有一定的作用。... 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类型中,肝细胞癌占90%以上,且恶性程度高。由于肝细胞癌早期诊断率低,术后复发率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预后极差。支链氨基酸在肝脏疾病中运用广泛,而多项临床研究证实该药在肝细胞癌的辅助治疗中有一定的作用。该文回顾支链氨基酸联合手术、射频消融、介入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或放疗的临床研究结果,总结了支链氨基酸在肝细胞癌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支链氨基酸 辅助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