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RBP1在早期发现甲状腺微小癌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董孟权 杨丽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4期2078-2079,共2页
目的观察核糖体结合蛋白1(RRBP1)在早期发现甲状腺微小癌中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60例甲状腺微小癌、50例甲状腺瘤及50例健康者的静脉血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RRBP1的表达,并分析RRBP1在甲状腺微小癌中的表... 目的观察核糖体结合蛋白1(RRBP1)在早期发现甲状腺微小癌中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60例甲状腺微小癌、50例甲状腺瘤及50例健康者的静脉血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RRBP1的表达,并分析RRBP1在甲状腺微小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RRBP1在甲状腺微小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瘤及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RRBP1在甲状腺瘤中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此外,RRBP1在甲状腺癌患者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的好发部位无明显相关。结论 RRBP1表达与甲状腺微小癌的发生相关,其表达的检测有助于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癌 核糖体结合蛋白1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核糖体结合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董孟权 杨丽英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15-216,219,共3页
目的:探讨核糖体结合蛋白1(RRBP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RBP1在86例甲状腺癌和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RRBP1在甲状腺... 目的:探讨核糖体结合蛋白1(RRBP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RBP1在86例甲状腺癌和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RRBP1在甲状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7.9%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癌组织中RRBP1表达在肿瘤直径≥2 cm、TNM分期Ⅲ~Ⅳ期及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2 cm、TNM分期Ⅰ~Ⅱ期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而在患者不同年龄、性别、吸烟史及肿瘤好发部位间的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RBP1可作为甲状腺癌发生相关的新型分子标志物,其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核糖体结合蛋白1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治疗老年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丽英 董孟权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第24期17-18,共2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老年泌尿生殖系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由2012年4月—2015年5月期间诊治的老年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150例,采用随机平均分配方式将150例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先对照组和实验组中的... 目的研究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老年泌尿生殖系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由2012年4月—2015年5月期间诊治的老年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150例,采用随机平均分配方式将150例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先对照组和实验组中的两组患者控制血糖,行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实验组中的75例患者采用盐酸头孢甲肟治疗,行上肢静脉滴注,对照组中的75例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行上肢静脉滴注。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67%(71/75),对照组有效率为78.67%(5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细菌学疗效转阴率为88.67%(65/75);对照组细菌学疗效转阴率为66.67%(5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头孢甲肟在临床效果显著,细菌清除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头孢甲肟 泌尿生殖系统 老年糖尿病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立群 董孟权 《中国医药》 2011年第11期1340-1341,共2页
目的观察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肺癌致胸腔积液患者47例,完全随机分成联合组(顺铂+重组人p53腺病毒组22例)和单药组(顺铂组25例)。2组分别经胸腔置管向胸腔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和... 目的观察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肺癌致胸腔积液患者47例,完全随机分成联合组(顺铂+重组人p53腺病毒组22例)和单药组(顺铂组25例)。2组分别经胸腔置管向胸腔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和顺铂,每周注药1次,4次为1个疗程。记录2组胸腔积液变化,观察症状、体征、不良反应和一般状况等情况。结果联合组有效率81.8%(18/22);单药组25例中12例有效,有效率48.0%(12/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63.6%(14/22),单药组为32.0%(8/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发热发生率为54.5%(12/22),单药组为10.2%(3/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所有患者发热均为自限性,不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局部体征。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顺铂注射液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疗效好,能有效地控制胸腔积液,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重组人P53腺病毒 胸腔置管 顺铂
下载PDF
探究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的影响
5
作者 董志伟 刘艳丽 董孟权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第6期29-29,56,共2页
目的:探究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接受心脑血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服用过抗血小板药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 目的:探究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接受心脑血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服用过抗血小板药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共75例,对照组为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共50例,观察组患者中按照服用的抗血小板药物种类分为氯吡格雷组(36例)与阿司匹林组(39例),观察各组患者的严重出血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严重出血发生率(70.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严重出血发生率(28.00%),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前腹痛发生率(24.00%)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前腹痛发生率(60.00%),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出血方式中大便隐血发生率(48.72%)明显高于氯吡格雷组大便隐血发生率(27.78%)(P<0.05)。结论: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能够加重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减少出血前腹痛症状;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方案能够加重患者大便隐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 上消化道 出血率 阿司匹林
下载PDF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附72例报告) 被引量:8
6
作者 董建成 裴淑丽 +3 位作者 董孟权 孙志军 吴立国 董全生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1-551,共1页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 血塞通注射液
原文传递
重组人p53腺病毒经皮肝动脉灌注治疗肝细胞肝癌
7
作者 杨立群 董孟权 《中国综合临床》 2010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经皮肝动脉灌注治疗肝细胞肝癌的疗效。方法中、晚期肝癌患者20例,根据造影表现决定灌注药物的靶动脉,每次用药剂量1×10^12VP,每周1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2—4个疗程。结果20例患者经重组人p53腺病毒... 目的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经皮肝动脉灌注治疗肝细胞肝癌的疗效。方法中、晚期肝癌患者20例,根据造影表现决定灌注药物的靶动脉,每次用药剂量1×10^12VP,每周1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2—4个疗程。结果20例患者经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后,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13例,无变化5例,进展2例。有效率65%(13/20)。Karnosiky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68.3±19.8)、(55.6±11.9)分,P〈0.05]。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 肝细胞肝癌 动脉灌注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