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血清白蛋白与槲皮素在不同溶剂中相互作用特征及抗氧化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董学艳 姚惠芳 +1 位作者 任发政 景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166,共5页
槲皮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生物活性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其功能改变具有一定理论和实际意义。运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同步荧光光谱、自由基清除方法(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研... 槲皮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生物活性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其功能改变具有一定理论和实际意义。运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同步荧光光谱、自由基清除方法(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与槲皮素在水、二甲基亚砜和乙醇三种不同溶剂中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其对槲皮素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槲皮素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为静态与动态并存的复合猝灭方式,相互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三种溶剂中,牛血清白蛋白与槲皮素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水>二甲基亚砜>乙醇,结合距离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二甲基亚砜>水。根据结合距离的大小可知,结合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水>二甲基亚砜>乙醇。在三种溶剂中牛血清白蛋白的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同时参与与槲皮素的相互作用。未结合及结合牛血清白蛋白的槲皮素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为30%,未结合及结合牛血清白蛋白的槲皮素与ABTS自由基清除率相比,由80%显著降低到70%。三种溶剂对未结合及结合牛血清白蛋白的槲皮素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无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槲皮素 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同步荧光光谱 抗氧化
下载PDF
母乳和不同婴儿配方乳粉中蛋白质消化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董学艳 姜铁民 +4 位作者 刘继超 乔为仓 何欣 张明辉 陈历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8-32,共5页
以母乳为对照,模拟婴儿胃肠消化环境对两种普通婴儿配方乳粉和一种适度水解蛋白婴儿配方乳粉中的蛋白质进行体外模拟消化研究,测定其体外胃、肠以及胃肠总消化率和消化液中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体外胃消化率、肠消化率及胃肠总消化率... 以母乳为对照,模拟婴儿胃肠消化环境对两种普通婴儿配方乳粉和一种适度水解蛋白婴儿配方乳粉中的蛋白质进行体外模拟消化研究,测定其体外胃、肠以及胃肠总消化率和消化液中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体外胃消化率、肠消化率及胃肠总消化率从高到低依次均为:母乳>适度水解蛋白婴儿配方乳粉>婴儿配方乳粉B>婴儿配方乳粉A,且母乳中蛋白质的体外消化率均显著高于适度水解蛋白婴儿配方乳粉和两种普通婴儿配方乳粉(p<0.05)。此外,在体外胃肠总消化液中,适度水解蛋白婴儿配方乳粉中的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母乳和婴儿配方乳粉A、B(p<0.05),母乳和适度水解蛋白婴儿配方乳粉中的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婴儿配方乳粉A、B(p<0.05)。与两种普通婴儿配方乳粉相比,适度水解蛋白婴儿配方乳粉中蛋白质能更好的被机体消化利用,营养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婴儿配方乳粉 蛋白质 体外模拟消化
下载PDF
母乳中乳酸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董学艳 姜铁民 +1 位作者 刘继超 陈历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91-395,共5页
母乳涵盖了婴儿成长所需的全部营养,为保证婴儿健康、快速生长,母乳喂养是最好的方式。传统培养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已证明母乳是乳酸菌的天然来源,乳酸菌从母体肠道传递给乳腺的过程中免疫系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从健康母... 母乳涵盖了婴儿成长所需的全部营养,为保证婴儿健康、快速生长,母乳喂养是最好的方式。传统培养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已证明母乳是乳酸菌的天然来源,乳酸菌从母体肠道传递给乳腺的过程中免疫系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从健康母体的母乳中经常能够分离得到的乳酸菌有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和片球菌属(Pediococcus)等。很多研究都已证明母乳中的乳酸菌具有特殊的功能如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免疫调节、调节肠道健康、抗HIV及治疗乳腺炎等。本文就母乳中乳酸菌的来源、母婴间乳酸菌的传递方式、母乳源乳酸菌的种类和功能特性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母乳源乳酸菌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乳酸菌 婴儿肠道 益生菌 功能特性
下载PDF
高通量快速检测母乳总蛋白、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含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董学艳 姜铁民 +1 位作者 刘继超 陈历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8-310,共3页
分别利用Lowry、BCA和Bradford三种方法对母乳中总蛋白、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以凯氏定氮法为标准,对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Lowry和Bradford法适用于母乳中总蛋白含量的测定,Lowry法适于母乳中乳清蛋... 分别利用Lowry、BCA和Bradford三种方法对母乳中总蛋白、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以凯氏定氮法为标准,对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Lowry和Bradford法适用于母乳中总蛋白含量的测定,Lowry法适于母乳中乳清蛋白含量的测定,Lowry、BCA和Bradford三种方法均适用于母乳中酪蛋白含量的测定。采用上述方法,只需要4 m L母乳样本,1.5 h内即可完成母乳总蛋白、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微量、高通量快速测定。上述方法适用于较大量母婴营养状况的调查研究,可为母乳化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研制以及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总蛋白 乳清蛋白 酪蛋白 快速测定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在大麦蛋白-葡萄糖Maillard反应物热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学艳 刘继超 +2 位作者 王晓丹 聂妤 赵长新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126,共6页
酿造大麦是啤酒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原料,大麦中的蛋白质对麦芽与啤酒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蛋白的热稳定性对啤酒泡沫的形成和稳定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通过美拉德反应能够有效地改善蛋白质的功能特性。本论文主要... 酿造大麦是啤酒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原料,大麦中的蛋白质对麦芽与啤酒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蛋白的热稳定性对啤酒泡沫的形成和稳定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通过美拉德反应能够有效地改善蛋白质的功能特性。本论文主要研究美拉德反应对于大麦蛋白热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二次回归通用旋转正交试验设计,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大麦蛋白-葡萄糖(Pr-G)Maillard反应过程中的各反应条件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优化反应条件参数,以求得到热稳定性佳的Pr-G Maillard反应共聚物。结果表明:在90℃、pH9.08、反应时间为39.00min、大麦蛋白-葡萄糖的配比为1:1.04可以得到高热稳定性的反应共聚物。在此最佳反应条件下对反应共聚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证实了预测值和实测值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蛋白 美拉德反应 热稳定性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母乳中宏量营养成分含量与新生儿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继超 董学艳 +3 位作者 姜铁民 李建涛 王群 陈历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53-356,362,共5页
摘要:实验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华北地区和中南地区共四个城市乳母分娩后3-5d、12-14d、1月、2月、3月、4月和6月的母乳,测定中国现阶段健康乳母不同泌乳阶段母乳中脂肪、总蛋白质、乳糖、干物质、总能量和真蛋白质等宏量营养成... 摘要:实验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华北地区和中南地区共四个城市乳母分娩后3-5d、12-14d、1月、2月、3月、4月和6月的母乳,测定中国现阶段健康乳母不同泌乳阶段母乳中脂肪、总蛋白质、乳糖、干物质、总能量和真蛋白质等宏量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同时研究分娩方式和婴儿性别与各宏量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母乳中宏量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采用MIRISHMA母乳分析仪。结果表明初乳中顺产组的母乳中总蛋白质和真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剖宫产组的(P〈0.05),过渡乳中脂肪、总蛋白质、乳糖、干物质、总能量和真蛋白质等宏量营养成分含量在顺产、剖宫产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成熟乳(6月时)中剖宫产组的母乳中乳糖和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顺产组的(p〈0.05)。此外,初乳和过渡乳中脂肪、总蛋白质、乳糖、干物质、总能量和真蛋白质等宏量营养成分含量在男孩、女孩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成熟乳中女孩组3月时的母乳中脂肪和总能量含量,4月时的总蛋白质和真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男孩组的(p〈0.05)。不同分娩方式及婴儿性别对母乳中宏量营养成分的含量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宏量成分 分娩方式 婴儿性别
下载PDF
不同溶液中牛血清白蛋白与花青素相互作用特征及抗氧化性 被引量:21
7
作者 周瑞 董学艳 景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1-16,共6页
运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自由基清除方法,研究dH2O、NaCl和磷酸盐缓冲液(PBS)3种不同溶液对牛血清白蛋白与花青素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青素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为静态猝灭,相互作用力... 运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自由基清除方法,研究dH2O、NaCl和磷酸盐缓冲液(PBS)3种不同溶液对牛血清白蛋白与花青素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青素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为静态猝灭,相互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不同溶液对两者的相互作用方式没有明显影响。3种溶液中的结合常数由小到大依次为:dH2O<PBS和NaCl;结合距离由小到大依次为:NaCl<PBS<dH2O;由此推知的结合作用由小到大依次为:dH2O<PBS<NaCl。花青素和牛血清白蛋白-花青素复合物对ABTS+.的清除率分别为60%和50%,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则均为25%。3种溶液对花青素和牛血清白蛋白-花青素复合物的自由基清除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花青素 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抗氧化性
下载PDF
牛血清白蛋白与花青素纳米颗粒的特性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姚惠芳 董学艳 景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与花青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纳米颗粒的特性,及其对花青素的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粒度仪,研究BSA与笃斯越橘花青素形成纳米颗粒的表观形态及粒径大... 目的:研究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与花青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纳米颗粒的特性,及其对花青素的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粒度仪,研究BSA与笃斯越橘花青素形成纳米颗粒的表观形态及粒径大小,用盐析法测定BSA对花青素的结合量,并用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清除方法和胃肠模拟体系分别研究BSA对花青素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BSA-花青素在磷酸盐缓冲液(pH 7.4)中能通过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其纳米颗粒较BSA的粒径变小,由30~35 nm减小到15~20 nm。BSA对花青素的结合量是每摩尔BSA分子上结合的花青素为10 mol。BSA-花青素纳米颗粒较花青素的DPPH自由基、ABTS+·清除能力明显增强。在胃模拟体系中,BSA与花青素结合对花青素稳定性没有显著性影响;在肠模拟体系中,BSA与花青素结合对花青素稳定性有显著性影响,未结合的花青素在6 h后含量降低70%左右,而有BSA结合的花青素含量几乎保持不变,表明BSA与花青素结合对花青素的氧化稳定性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花青素 纳米颗粒 结合量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国产东北大麦和西北大麦的酿造特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姜晓雷 陈霞 +3 位作者 董学艳 李明达 赵睿 赵长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2-115,120,共5页
通过分析6种大麦种子的基本理化指标,并利用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和SDS-PAGE电泳技术检测和比较泡沫蛋白的组成和含量,分析了发芽过程中α-淀粉酶、β-淀粉酶、蛋白酶、多酚氧化酶等主要水解酶的酶活变化,用来研究东北垦啤大麦和西... 通过分析6种大麦种子的基本理化指标,并利用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和SDS-PAGE电泳技术检测和比较泡沫蛋白的组成和含量,分析了发芽过程中α-淀粉酶、β-淀粉酶、蛋白酶、多酚氧化酶等主要水解酶的酶活变化,用来研究东北垦啤大麦和西北产甘啤大麦的酿造特性。结果显示,6种大麦中甘啤5号和垦啤2号的酿造特性较好。本研究可为国产大麦酿造育种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大麦 酿造特性 泡沫蛋白 酶活力
下载PDF
阿糖胞苷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低增生性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卫玲 董学艳 +1 位作者 窦敬芳 贺立山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评价阿糖胞苷(Ara-C)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低增生性白血病(HLA)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HL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柔红霉素(DNR)联合Ara-C组成的DA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小剂量Ara-C联合... 目的评价阿糖胞苷(Ara-C)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低增生性白血病(HLA)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HL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柔红霉素(DNR)联合Ara-C组成的DA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小剂量Ara-C联合G-CSF组成的改良AG预激方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评价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及平均住院费用。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相应方案的治疗,无治疗相关死亡事件及中途停止、退出者。观察组患者第1个疗程完全缓解率及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分别为32.1%和7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4%和41.4%(P<0.05)。对照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率为85.7%,白细胞减少持续中位时间为12 d;血小板缺乏发生率为64.2%,持续中位时间为11 d,化学治疗期间患者感染发生率为82.1%;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率为46.4%,白细胞减少持续中位时间为9 d;血小板缺乏发生率为39.2%,持续中位时间为7 d,化学治疗期间患者感染发生率为57.1%;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率、白细胞减少持续时间中位数、血小板缺乏发生率、血小板缺乏持续中位时间和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平均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AG预激方案可以有效缓解HAL,且不良反应少,总有效率高,但该方案的远期治疗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增生性白血病 阿糖胞苷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大麦麦芽中抗酵母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确定
11
作者 姜晓雷 李明达 +3 位作者 陈霞 董学艳 赵睿 赵长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0-664,共5页
利用响应面分析了硫酸提取抗酵母蛋白时的硫酸浓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3个单因对抗酵母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为0.051 mol/L、浸提时间为3.6 h、料液比为1∶5.75,在此条件下抗菌蛋白质量分数为391.8μg/g。
关键词 大麦 抗酵母蛋白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GC-MS法检测婴儿配方奶粉甘油三酯中Sn-2位棕榈酸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曼 陈历俊 +2 位作者 董学艳 闵伟红 姜铁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1-283,288,共4页
研究建立一种高效、准确测定婴儿配方奶粉甘油三酯中Sn-2位棕榈酸含量的方法。采用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14156的方法提取脂肪,利用猪胰脂酶专一水解甘油三酯Sn-1,3位脂肪酸,通过氨基固相萃取柱法分离水解产物中单甘油酯,甲酯化后用... 研究建立一种高效、准确测定婴儿配方奶粉甘油三酯中Sn-2位棕榈酸含量的方法。采用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14156的方法提取脂肪,利用猪胰脂酶专一水解甘油三酯Sn-1,3位脂肪酸,通过氨基固相萃取柱法分离水解产物中单甘油酯,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Sn-2位棕榈酸。结果表明用氨基固相萃取柱法取代传统薄层层析法分离单甘油酯不仅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而且回收率高,测定结果准确,GC-MS法检测3种婴儿配方奶粉中Sn-2位棕榈酸占总棕榈酸的含量分别为40.5%、40.3%和40.8%,添加回收率范围为91.7%-98.5%,RSD为1.56%,重现性良好,完全适用于婴儿配方奶粉甘油三酯Sn-2位棕榈酸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配方奶粉 Sn-2位棕榈酸 氨基固相萃取柱(SPE)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下载PDF
母乳中乳铁蛋白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彦品 董学艳 +2 位作者 姜铁民 李贞 陈历俊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18年第8期70-74,共5页
目的了解母乳乳铁蛋白在不同泌乳阶段(乳母分娩后0~5 d、12~14 d、1 m、3 m、4 m)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分娩方式、BMI、婴儿性别、乳母年龄和孕期健康状况等因素对其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0~5 d、12~14 d、1 m、3 m、... 目的了解母乳乳铁蛋白在不同泌乳阶段(乳母分娩后0~5 d、12~14 d、1 m、3 m、4 m)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分娩方式、BMI、婴儿性别、乳母年龄和孕期健康状况等因素对其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0~5 d、12~14 d、1 m、3 m、4 m时的母乳乳铁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从0~5 d到3 m乳铁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由2.45 mg/mL逐渐降低至2.20 mg/mL,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直到4 m时显著降低至1.02 mg/mL(P<0.05)。阴道分娩和剖宫产两组母乳中乳铁蛋白含量在0~5 d、1 m、3 m和4 m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12-14 d时剖宫产组母乳中乳铁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孕前、产前和产后不同BMI(≤18,18~25和≥25),不同婴儿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孕期健康状况的乳母母乳中乳铁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母乳乳铁蛋白在初乳、过渡乳和成熟乳中的含量呈下降趋势,不同泌乳阶段和分娩方式影响乳铁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泌乳阶段 分娩方式 BMI 婴儿性别 产妇年龄 孕期疾病
下载PDF
氧化砷对乳腺癌细胞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春红 陈国清 董学艳 《吉林中医药》 2004年第12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乳腺癌 细胞凋亡 诱导作用
下载PDF
泌乳期母乳脂肪酸变化及其多不饱和脂肪酸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5
作者 仲玉备 陈历俊 +6 位作者 赵军英 董学艳 李菊芳 刘斌 常兰兰 陈树兴 姜铁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7-243,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不同泌乳期母乳中脂肪酸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乳母血型、生育年龄、孕周、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娩方式和婴儿性别、胎次对成熟母乳中与婴儿生长发育直接相关的重要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不同泌乳期母乳中脂肪酸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乳母血型、生育年龄、孕周、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娩方式和婴儿性别、胎次对成熟母乳中与婴儿生长发育直接相关的重要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亚油酸(linoleic acid,LA)、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含量在初乳和成熟乳间差异显著(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含量随着泌乳期的延长逐渐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PUFA含量在各泌乳期无显著差异(P>0.05),AA、DHA含量随着泌乳期的延长逐渐降低,在初乳、过渡乳中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成熟乳中含量(P<0.05);母乳中LA含量与婴儿性别有关,ALA含量与乳母孕前BMI有关,母乳中AA、EPA含量与乳母血型有关,DHA含量与乳母孕前BMI、乳母血型有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母乳 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大麦蛋白-葡萄糖美拉得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学艳 刘继超 +3 位作者 王晓丹 程贺 戚月秀 赵长新 《农业机械》 2011年第6期122-125,共4页
本文对湿热反应制备大麦蛋白-葡萄糖共价复合物及产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了大分子复合物的共价结合。采用荧光光谱分析了产物分子结构特征,复合物在激发波长347nm,发射波长425nm处有最大荧光强度,符合美... 本文对湿热反应制备大麦蛋白-葡萄糖共价复合物及产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了大分子复合物的共价结合。采用荧光光谱分析了产物分子结构特征,复合物在激发波长347nm,发射波长425nm处有最大荧光强度,符合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荧光特征,从而确定美拉德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蛋白 葡萄糖 热稳定性 美拉德反应 荧光光谱
原文传递
分离提取绿麦芽中的抗酵母蛋白
17
作者 董学艳 王晓丹 +3 位作者 程贺 聂妤 戚月秀 赵长新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4-76,共3页
将绿麦芽粉碎后加入0.05 M硫酸浸提,然后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抗酵母活性物质,利用DEAE纤维素柱、G-50葡聚糖柱、CM-葡聚糖-C50柱等层析技术纯化了抗酵母蛋白,经SDS-PAGE电泳显示为一条单带,说明分离效果已达到电泳纯,分子量在16 KDa左右... 将绿麦芽粉碎后加入0.05 M硫酸浸提,然后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抗酵母活性物质,利用DEAE纤维素柱、G-50葡聚糖柱、CM-葡聚糖-C50柱等层析技术纯化了抗酵母蛋白,经SDS-PAGE电泳显示为一条单带,说明分离效果已达到电泳纯,分子量在16 KDa左右。检测了其抗酵母菌活性,当发酵液中抗酵母蛋白含量达到100μg/mL时,酵母菌的生长抑制率达到50%左右。将分离出来的抗酵母蛋白经100℃的水浴之后电泳显示无差别,说明此蛋白能耐受住100℃的高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麦芽 抗菌蛋白 分离
原文传递
大麦蛋白湿法糖基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晓丹 董学艳 +1 位作者 刘继超 赵长新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2-257,共6页
研究了大麦蛋白糖基化湿法改性工艺,分析了底物配比、温度以及pH值对大麦蛋白接枝反应的影响,并确定了大麦蛋白-葡萄糖接枝反应的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接枝反应最佳条件为蛋白质与葡糖糖质量比1∶1,反应温度90℃,pH=9,反应时间40 min... 研究了大麦蛋白糖基化湿法改性工艺,分析了底物配比、温度以及pH值对大麦蛋白接枝反应的影响,并确定了大麦蛋白-葡萄糖接枝反应的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接枝反应最佳条件为蛋白质与葡糖糖质量比1∶1,反应温度90℃,pH=9,反应时间40 min.从氨基酸组成和聚丙烯凝胶电泳(SDS-PAGE)的分析可知,反应后精氨酸及赖氨酸含量减少,高相对分子质量区域增加.随着接枝度的上升,其热稳定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蛋白 葡萄糖 美拉德反应 热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