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采收期对鲜食糯玉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0
- 1
-
-
作者
董宗宗
乔勇进
刘晨霞
张怡
王晓
陈冰洁
-
机构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保鲜加工研究中心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
-
出处
《上海农业学报》
2020年第4期19-24,共6页
-
基金
上海市鲜食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沪农科产字(2017)第10号]。
-
文摘
以‘申科糯601’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期采收研究不同采收期糯玉米苞叶和籽粒水分含量、籽粒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抗坏血酸、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玉米采后失重与色度变化,旨在为糯玉米的采后贮藏保鲜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随采收期推迟,水分、可溶性蛋白与抗坏血酸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糖、感官评价与蒸煮品质评价评分先升后降,在授粉后的第22-24天达到峰值;淀粉含量逐渐增加;在授粉后22-24 d,玉米感官品质与蒸煮品质最佳,此时水分含量为67.39%-68.47%,可溶性糖鲜重含量为14.96-18.97 mg∕g,可溶性蛋白鲜重含量为1.85-1.91 mg∕g,抗坏血酸鲜重含量为0.16-0.18 mg∕g,淀粉鲜重含量为116.58-139.75 mg∕g,采后失重率最低,此时为该品种糯玉米最佳采收期。
-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采收期
营养品质
感官品质
-
Keywords
Fresh waxy corn
Harvesting period
Nutritional quality
Sensory quality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香菇采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 2
-
-
作者
陈冰洁
乔勇进
张国强
董宗宗
王晓
-
机构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保鲜加工研究中心
-
出处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1-147,共7页
-
基金
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沪农科产字(2018)第9号]
上海市农产品保鲜加工专业技术服务平台(18DZ2291300)
-
文摘
新鲜香菇(Lentinula edodes)耐贮性差,采后短期内出现萎蔫、褐变等一系列不可逆的生理现象,影响商品价值及食用价值。笔者从贮藏温度的控制、冷杀菌、气调、保鲜剂和涂膜保鲜等方面,概述了香菇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香菇的保鲜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
关键词
低温
冷杀菌
气调
化学保鲜
生物保鲜
涂膜保鲜
-
Keywords
Low temperature
cold sterilization
air conditioning
chemical preservation
biological preservation
film preservation
-
分类号
TS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
-
题名糯玉米棒速冻加工技术
- 3
-
-
作者
乔勇进
张怡
董宗宗
-
机构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保鲜加工研究中心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29-29,34,共2页
-
基金
上海市鲜食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编号:沪农科产字(2017)第10号]
-
文摘
糯玉米棒速冻加工是其保鲜保质的重要加工技术,该技术加工的糯玉米棒具有保质期长、便于运输携带、消费便捷等优势。为促进糯玉米棒速冻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介绍糯玉米棒速冻加工工艺流程的基础上,从原料采收、剥皮和去玉米须、挑选、修整、蒸煮、冷却、高压灭菌、速冻、检验等环节,总结了糯玉米棒速冻加工技术的主要操作要点。
-
关键词
糯玉米棒
速冻
加工
工艺流程
检验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鲜食糯玉米棒速冻加工技术
被引量:1
- 4
-
-
作者
乔勇进
张怡
董宗宗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农村新技术》
2021年第1期58-59,共2页
-
文摘
鲜食糯玉米籽粒糯甜、鲜嫩、咀嚼性强,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以及多种抗氧化活性物质,不仅口感风味独特,而且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辅食和餐间补充食物。为确保鲜食糯玉米采后营养不流失,对其进行速冻加工是保鲜保质的重要技术手段。该技术加工的糯玉米棒具有保质期长、便于运输携带、消费便捷等优势。为促进鲜食糯玉米棒速冻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笔者将该技术的主要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介绍如下。
-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抗氧化活性物质
速冻加工
多种维生素
主要工艺流程
操作要点
营养丰富
口感风味
-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