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动力医学在骨肿瘤诊断和治疗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吴立国 董宝瑜 +1 位作者 董国成 肖德宝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1102-1104,共3页
光动力医学,包括光诊断和光动力治疗(photodiagnosis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是一种新兴的癌症诊断和治疗手段,在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目前,荷兰爱思维尔(Elsevier)出版公司以月刊的形式出版Photodiagnosis ... 光动力医学,包括光诊断和光动力治疗(photodiagnosis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是一种新兴的癌症诊断和治疗手段,在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目前,荷兰爱思维尔(Elsevier)出版公司以月刊的形式出版Photodiagnosis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 (光诊断与光动力治疗)杂志,报道国际范围内光动力医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该杂志2010年SCI影响因子为2.3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光动力医学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评价门静脉闭塞侧支血管形成
2
作者 董宝瑜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4期176-177,共2页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及血管重建技术在门静脉闭塞侧支血管形成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门静脉闭塞侧支血管形成的患者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血管重建影像资料,观察侧支血管形成情况。结果门静脉血管闭塞后,门...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及血管重建技术在门静脉闭塞侧支血管形成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门静脉闭塞侧支血管形成的患者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血管重建影像资料,观察侧支血管形成情况。结果门静脉血管闭塞后,门体分流侧支血管的分布、走行及解剖毗邻关系在多排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图像上都能得到良好、直观的显示,观察到的主要侧支血管有胃左静脉,食管胃底静脉,胃短静脉,脾肾分流静脉,腹膜后椎体周围静脉及闭塞血管周围形成的血管通路。结论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及血管重建在评价门静脉闭塞后侧支血管形成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术 门静脉闭塞 侧支血管
下载PDF
CT灌注扫描在恶性骨肿瘤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董宝瑜 吴立国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1082-1083,共2页
恶性骨肿瘤也有人称为“骨癌”,一般而言,恶性骨肿瘤又可分为原发性骨肿瘤,继发性骨肿瘤与转移性骨肿瘤三种。原发性骨肿瘤指由局部组织长出的恶性瘤,原发恶性骨肿瘤以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为多见;继发性骨肿瘤则由良性骨瘤... 恶性骨肿瘤也有人称为“骨癌”,一般而言,恶性骨肿瘤又可分为原发性骨肿瘤,继发性骨肿瘤与转移性骨肿瘤三种。原发性骨肿瘤指由局部组织长出的恶性瘤,原发恶性骨肿瘤以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为多见;继发性骨肿瘤则由良性骨瘤转变而来,转移性骨肿瘤则是由其它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生远处转移至骨骼的后果H’。但传统X射线、CT扫描诊断误差较大,往往耽误其诊断及治疗。本研究应用CT灌注扫描对其进行研究,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恶性骨肿瘤 CT灌注扫描 诊断误差 原发性骨肿瘤 转移性骨肿瘤 继发性骨肿瘤 软骨肉瘤 局部组织
原文传递
CT扫描联合超声检查对恶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董宝瑜 吴立国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1761-1762,共2页
目的 探讨CT扫描联合超声检查对恶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0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单纯CT扫描)、观察组50例(CT扫描联合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及骨质破坏、肿瘤骨形成、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 目的 探讨CT扫描联合超声检查对恶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0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单纯CT扫描)、观察组50例(CT扫描联合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及骨质破坏、肿瘤骨形成、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情况,均以MR进行判定两组结果。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80.0%(40/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32/50)(χ2=4.65,P<0.05);观察组诊断骨质破坏 60处、肿瘤骨形成10处、骨膜反应83处、软组织肿块40处,对照组分别为40处、5处、62处、30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6、5.71、6.21、5.22,均P<0.05)。结论 CT扫描联合超声检查对恶性骨肿瘤诊断准确率高,有益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评价双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董宝瑜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9期199-199,共1页
目的:探讨分析双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收的64例患者使用双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诊断,共检查出48个小肝癌。由经验资深的医师将图像进行分析统计,计算小肝癌的检出率。结果:48个小肝... 目的:探讨分析双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收的64例患者使用双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诊断,共检查出48个小肝癌。由经验资深的医师将图像进行分析统计,计算小肝癌的检出率。结果:48个小肝癌在动脉期的检出率为87.5%,在门静脉期的检出率为62.5%,在延迟期的检出率为93.8%,动脉+静脉+延迟的检出率为95.8%。结论:使用双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能够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有助于提高小肝癌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3期扫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