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襞微循环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1
作者 程本维 徐学成 +2 位作者 陈亚涛 郑武燕 董富康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5期898-900,共3页
甲襞微循环检测是一种非侵入性的、便于操作的微循环形态学检查方法,可以直观显示微循环灌流状况以及微血管损伤情况,因而广泛应用于多种风湿性疾病如雷诺病、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的诊治过程。通过观... 甲襞微循环检测是一种非侵入性的、便于操作的微循环形态学检查方法,可以直观显示微循环灌流状况以及微血管损伤情况,因而广泛应用于多种风湿性疾病如雷诺病、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的诊治过程。通过观察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和袢周三个方面指标,可以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早期预测以及疗效判断。本文就甲襞微循环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襞微循环 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病
下载PDF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其预警效能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丁春龙 陈俊杰 +7 位作者 奚少东 周勤伟 王辉军 邱杰 刘慧泽 张叶磊 郑昀旭 董富康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患者术后发生肠道屏障功能障碍(IBD)的危险因素及其预警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无锡分院收治的101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3例,女38例;年龄21~8...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患者术后发生肠道屏障功能障碍(IBD)的危险因素及其预警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无锡分院收治的101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3例,女38例;年龄21~81岁[(53.4±14.2)岁]。患者均行急诊手术。根据术后是否发生IBD,将患者分为IBD组(67例)和非IBD组(34例)。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颅内血肿类型(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疝、术中初始颅内压(iICP)、手术时间、去除骨瓣、ICU治疗时间、肠内营养启动时间及使用广谱抗生素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上述指标与sTBI患者术后发生IBD的相关性并确定其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危险因素对IBD的预警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GCS、脑疝、术中iICP、去除骨瓣、ICU治疗时间、肠内营养启动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与sTBI患者术后发生IBD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或0.01),而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颅内血肿类型、手术时间与发生IBD不相关(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GCS≤5分(OR=2.49,95%CI 1.17,5.32,P<0.05)、术中iICP>23 mmHg(1 mmHg=0.133 kPa)(OR=1.20,95%CI 1.03,1.39,P<0.05)、肠内营养启动时间>24 h(OR=10.03,95%CI 1.26,80.21,P<0.05)与sTBI患者术后发生IBD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术中iICP预警价值最大(AUC=0.91,95%CI 0.85,0.96),术前GCS次之(AUC=0.88,95%CI 0.82,0.95),肠内营养启动时间的预警价值最低(AUC=0.78,95%CI 0.69,0.87)。结论术前GCS≤5分、术中iICP>23 mmHg、肠内营养启动时间>24 h是sTBI患者术后发生IBD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iICP对sTBI患者术后发生IBD的预警价值最大,术前GCS预警价值次之,肠内营养启动时间预警价值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危险因素 肠道屏障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