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探索性眼球活动障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董小惠 安宝富 祁曙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探索性眼球活动(EEM)障碍的发生率及与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NO/NOS)水平的关系。方法:共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193名(研究组),健康对照者150名(对照组)进行EEM检查,同时检测血清NO/NOS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探索性眼球活动(EEM)障碍的发生率及与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NO/NOS)水平的关系。方法:共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193名(研究组),健康对照者150名(对照组)进行EEM检查,同时检测血清NO/NOS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的EEM异常率(52.3%)显著高于对照组(14.7%)(χ2=52,P<0.01);在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中,具有EEM障碍者的血清NO和NOS水平显著低于无EEM障碍者(t=2.83,P<0.01;t=2.53,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EEM障碍的发生率增高,并可能存在血清NO/NOS水平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一级亲属 探索性眼球活动障碍 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
下载PDF
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疗效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董小惠 安宝富 刘晓芹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6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观察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糖、脂代谢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单一奥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RC)评定记忆功能;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执行功功能;PANSS量表评定精... 目的观察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糖、脂代谢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单一奥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RC)评定记忆功能;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执行功功能;PANSS量表评定精神症状;并检测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末各进行1次。结果经过8周的奥氮平治疗后,记忆商数显著提高(P<0.001);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及随机错误数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并且奥氮平对记忆功能、执行功能的改善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的下降呈显著正相关。治疗8周末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结论奥氮平能有效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但应重视其对患者糖脂代谢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认知障碍 糖脂代谢
下载PDF
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疗效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董小惠 安宝富 刘晓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年第5期549-551,共3页
目的观察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其对糖、脂代谢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单一奥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RC)评定记忆功能;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执行功能;PANSS量表评定精神症状... 目的观察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其对糖、脂代谢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单一奥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RC)评定记忆功能;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执行功能;PANSS量表评定精神症状;并检测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末各测验1次。结果经过8周的奥氮平治疗后,记忆商数显著提高(P<0.001),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及随机错误数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并且奥氮平对记忆功能、执行功能的改善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的下降呈显著正相关。治疗8周末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结论奥氮平能有效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但应重视其对糖脂代谢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认知障碍 糖脂代谢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记忆功能损害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小惠 刘晓芹 《中国民康医学》 2005年第12期737-738,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记忆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1例未服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PANSS量表评定精神症状,韦氏成人记忆量表评定记忆功能,同时测定血清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记录可能与记忆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记忆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1例未服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PANSS量表评定精神症状,韦氏成人记忆量表评定记忆功能,同时测定血清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记录可能与记忆损害相关的资料。结果: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记忆商数与阴性症状及IL-2关系最密切。对记忆异常者与记忆正常者的logistic分析,发现PAN-SS总分和IL-2水平两者为记忆损害最重要的风险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的记忆损害与阴性症状、PANSS总分、血清IL-2水平相关,而与性别、受教育年限、首次发病年龄、病程、发病次数、性格、有无家族史、有无诱因及阳性症状相关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记忆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腹泻患者及培养基中人芽囊原虫的各期形态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旭 乔继英 +3 位作者 董小惠 李亚青 李小琪 李琛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 研究光镜下各期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B.h)形态,以进一步研究其生活史及致病性,并为临床检验提供形态依据。方法 使用洛克氏液-鸡蛋-血清培养基,对腹泻患者粪便的B.h进行体外连续培养,经碘液染色及铁苏木素染色,在光镜... 目的 研究光镜下各期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B.h)形态,以进一步研究其生活史及致病性,并为临床检验提供形态依据。方法 使用洛克氏液-鸡蛋-血清培养基,对腹泻患者粪便的B.h进行体外连续培养,经碘液染色及铁苏木素染色,在光镜下研究其各期形态、结构。结果 通过形态学研究观察到空泡型、颗粒型、阿米巴型及包囊型以及各型之间的相互转化。结论 B.h形态多样,临床多见空泡型和颗粒型。空泡型可成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腹泻 粪便培养 形态学 空泡型 颗粒型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和生长激素水平与奎硫平、氟哌啶醇治疗关系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明廉 袁国桢 +6 位作者 姚建军 张云彪 唐琳 吴越 周德祥 董小惠 刘雨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8-459,共2页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的基础水平与正常人的差异,以及奎硫平、氟哌啶醇治疗前后PRL、GH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包括奎硫平组62例和氟哌啶醇组64例)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PRL、G...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的基础水平与正常人的差异,以及奎硫平、氟哌啶醇治疗前后PRL、GH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包括奎硫平组62例和氟哌啶醇组64例)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PRL、GH水平,观察这2种药物对PRL、GH的影响及比较两者的差异,并与65名健康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础PRL、G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奎硫平组治疗后PRL和GH均无显著改变(P>0.05)。氟哌啶醇组治疗后PRL值为(96.20±41.12)μg/L,较治疗前的(20.39±11.26)μg/L显著升高(P<0.01),女性升高更明显,为男性的 2.6倍。氟哌啶醇组治疗后GH值为(1.72±1.32)μg/L,较治疗前的(2.41±11.26)μg/L显著降低(P<0.01)。结论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对PRL及GH无明显影响,更适合生长期的青少年患者和药物性溢乳、乳房发育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催乳素 生长激素 奎硫平 氟哌啶醇
下载PDF
单相抑郁症遗传效应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9
7
作者 祁曙光 董小惠 +1 位作者 张云彪 安宝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和女性抑郁症的遗传效应及差异。方法采用严格的纳入标准,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单相抑郁症患者115例(男38例,女77例)应用家族史法进行研究,用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率的... 目的探讨男性和女性抑郁症的遗传效应及差异。方法采用严格的纳入标准,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单相抑郁症患者115例(男38例,女77例)应用家族史法进行研究,用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率的估算。结果女性和男性患者组有精神疾病家族史者分别为46.75%(36/77)和36.84%(14/38),而两组一级亲属心境障碍发生率分别为7.21%(38/527)和3.92%(8/204),但上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组一级亲属单相抑郁症发生率(6.07%)较男性患者组一级亲属(2.45%)高,二者均较对照组一级亲属(0.24%)高;女性单相抑郁症加权平均遗传率及标准误(86.77±5.77)%较男性(60.10±12.24)%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女性单相抑郁症均有明显的遗传效应,但二者的遗传效应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抑郁症 遗传效应 性别差异
下载PDF
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8
8
作者 戴轶 王欣 +2 位作者 董小惠 郑晚霞 杨碧娟 《齐鲁护理杂志》 2006年第04B期700-701,共2页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出现脑脊液鼻漏1例,视力减退3例,轻微尿崩症18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手术...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出现脑脊液鼻漏1例,视力减退3例,轻微尿崩症18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鼻内窥镜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单、双相抑郁症自杀行为遗传效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祁曙光 安宝富 +1 位作者 张云彪 董小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 探讨单、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效应有否差异。方法 对1 1 5例单相抑郁症及1 84例双相抑郁症患者应用家族史法进行研究,用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率的估算。结果 单、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危险性均较其一级亲属高;患者一... 目的 探讨单、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效应有否差异。方法 对1 1 5例单相抑郁症及1 84例双相抑郁症患者应用家族史法进行研究,用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率的估算。结果 单、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危险性均较其一级亲属高;患者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均较对照组一级亲属高;单相抑郁症患者自杀危险性较双相抑郁症患者高;单相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较双相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高;单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加权平均遗传率及标准误较双相抑郁症的高,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单、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均有明显的遗传效应;单、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遗传效应存在差异,更应注意对单相抑郁症患者及一级亲属自杀行为进行监测、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抑郁症 双相抑郁症 自杀行为 遗传效应
下载PDF
喹硫平、阿立哌唑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亮 祁曙光 +3 位作者 董小惠 蒋德珍 崔凤伟 潘乾洪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第5期522-524,共3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喹硫平、阿立哌唑合并抗抑郁药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n=27)、阿立哌唑组(n=26)和对照组(n=25),在均使用文拉法辛治疗的同时喹硫平组和阿立...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喹硫平、阿立哌唑合并抗抑郁药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n=27)、阿立哌唑组(n=26)和对照组(n=25),在均使用文拉法辛治疗的同时喹硫平组和阿立哌唑组,分别合并小剂量喹硫平和阿立哌唑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在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各测定1次;并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测血常规、肝功能、体重及副反应评定量表(TESS)。结果喹硫平组和阿立哌唑组在治疗第2周末开始HAMD(F=6.918,P<0.01)、HAMA(F=4.782,P<0.05)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经过8周治疗,喹硫平组(78%)和阿立哌唑组(73%)的显效率显著好于对照组(χ2=9.416,P<0.01)。3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均为轻度可控。结论喹硫平和阿立哌唑合并文拉法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有增效作用,疗效好、见效快、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抑郁症 喹硫平 阿立哌唑 文拉法辛 增效作用
下载PDF
阿立哌唑辅助治疗抗精神病药引发的高催乳素血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亮 祁曙光 +3 位作者 董小惠 蒋德珍 崔凤伟 潘乾洪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年第11期1288-1290,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小剂量阿立哌唑对利培酮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长期住院,且服用利培酮治疗导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合并阿立哌唑5m g,阿立哌唑10m g,安慰剂(对照组)进行4周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合并小剂量阿立哌唑对利培酮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长期住院,且服用利培酮治疗导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合并阿立哌唑5m g,阿立哌唑10m g,安慰剂(对照组)进行4周对照研究。分别于治疗第0、1、4周末测定血清PRL水平,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锥体外系症状量表(ESR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5m g组(F=28.625,P<0.01)、阿立哌唑10m g组(F=61.412,P<0.01)治疗第1周末、第4周末PRL血清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组第1、4周末PRL血清水平均无显著变化。3组不良反应均较轻,总体发生率相当,对利培酮的疗效均无不良影响。结论合并小剂量阿立哌唑可显著降低利培酮引起的催乳素水平升高,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高催乳素血症 利培酮 阿立哌唑
下载PDF
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血清IL-2、IL-6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安宝富 刘晓芹 +1 位作者 董小惠 祁曙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6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及与精神症状、体型指数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病人35例,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 目的探讨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及与精神症状、体型指数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病人35例,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予氯氮平治疗10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0周末采用PANSS评估精神症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AS)测定血清IL-2、IL-6水平,同时记录体型指数(BMI)。选取健康志愿者35例作对照组,样本采集与检测同患者组。结果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者组血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93,,P=0.006),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氯氮平治疗10周末血清IL-2水平比治疗前显著下降(t=3.51,P=0.001);血清IL-6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高(t=2.53,P<0.05)。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体型指数显著高于治疗前(t=6.02,P<0.01)。治疗前血清IL-2水平与阳性症状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6,n=35,P=0.042),与阴性症状、一般病理性症状、PANSS总分及体型指数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治疗前血清IL-6水平与各组精神症状及体型指数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治疗后血清IL-2下降值与阳性症状减分值呈显著正相关(r=0.35,n=35,P=0.042);IL-6增加值与各组精神症状减分值及体型指数增加值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2、IL-6水平有显著影响,其临床意义可能与精神症状的变化有关,与氯氮平引起的体型指数变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氮平 血清IL-2 IL-6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有无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父母生育年龄及胎次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祁曙光 安宝富 +4 位作者 董小惠 张云彪 周振和 唐步春 蒋德珍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23,共2页
目的:比较有无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间父母生育年龄及胎次效应有否差异。方法:调查标本来源于1983-06-01/2003-05-31在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诊断为抑郁症、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及任何类型的躁狂发作的患者177例。以... 目的:比较有无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间父母生育年龄及胎次效应有否差异。方法:调查标本来源于1983-06-01/2003-05-31在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诊断为抑郁症、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及任何类型的躁狂发作的患者177例。以单相抑郁症患者为先证者,采用自行编制的精神病家系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及一级亲属所有成员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发作特点及次数、自杀情况),由两名主治医师或以上的研究人员对每一家系进行调查。由两名研究人员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每一患者进行再诊断。对所有先证者及一级亲属中有自杀行为者进行面检(面检率>95%);对无自杀行为的一级亲属则进行信函调查(53%)及面检(47%)。已死亡及不能进行面检者的资料由一两名一级亲属提供有关情况填写调查表。观察有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及无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父母育龄及胎次的效应。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共收集到有自杀行为的单相抑郁症患者59例无自杀行为的单相抑郁症患者56例。有自杀行为的单相抑郁症患者之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3.8%(14/373)较无自杀行为患者的一级亲属自杀危险性1.4%(5/363)高(χ2=4.14,P<0.05),有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与父母生育年龄及胎次的关系非常显著(C=2.4>2,P<0.01,6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自杀 双亲 生育史
下载PDF
早发型与晚发型抑郁症遗传效应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祁曙光 张云彪 +1 位作者 董小惠 张国富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了解早发型与晚发型单相抑郁症之间是否存在遗传效应的差异。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115例单相抑郁症患者,以初发病年龄30岁为界,分为早发组47例和晚发组68例。对照组230名,无精神疾病,与... 目的:了解早发型与晚发型单相抑郁症之间是否存在遗传效应的差异。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115例单相抑郁症患者,以初发病年龄30岁为界,分为早发组47例和晚发组68例。对照组230名,无精神疾病,与患者组无血缘关系。对所得资料行单因素分析,用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率的估算。结果:早发组有精神疾病家族史者为55.3%(26/47),显著高于晚发组35.3%(24/68);早发组一级亲属心境障碍和单相抑郁症发生率分别为9.1%(23/252)和7.9%(20/252),显著高于晚发组一级亲属的4.8%(23/479)和3.6%(17/479);两组一级亲属单相抑郁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一级亲属的0.2%。早发组加权平均遗传率及标准误(96.3±1.3)%高于晚发组(75.7±1.2)%,脑部CT器质性改变亦少于晚发组(P<0.05或P<0.01)。结论:早发型及晚发型单相抑郁症均有明显的遗传效应,但二者的遗传效应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抑郁症 早发型 晚发型 遗传效应
下载PDF
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方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祁曙光 安宝富 +4 位作者 董小惠 周振和 张云彪 唐步春 蒋德珍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39,共3页
目的:对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方式进行分析,以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实质。方法:来源于1983-07-01/2003-06-01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诊断为抑郁症,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既往至少有一次躁狂发作的患者23... 目的:对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方式进行分析,以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实质。方法:来源于1983-07-01/2003-06-01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诊断为抑郁症,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既往至少有一次躁狂发作的患者235例。359名对照组为患者的朋友、同事及领居,与研究对象无血缘关系。以双相抑郁症患者为先证者,采用自行编制的精神病家系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及一级亲属所有成员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发作特点及次数、自杀情况),由两名主治医师或以上的研究人员对每一家系进行调查。由两名研究人员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双相抑郁标准对每一患者进行再诊断。对所有先证者及一级亲属中有自杀行为者进行面检(面检率>95%);对无自杀行为的一级亲属则进行信函调查(54%)及面检(46%)。已死亡及不能进行面检者的资料由一两名一级亲属提供有关情况填写调查表。观察双相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遗传方式。用医学遗传数学方法中分离分析和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方式的探讨。结果:完成家系调查的共209例,其中可纳入分析的共184例(男68例,女116例),对照组共359名(男134名,女225名)。经分离分析表明本组双相抑郁症自杀行为不符合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符合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亦不符合性连锁遗传;双相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加权平均遗传率及标准误为(50.15±9.7)%;一级亲属自杀行为预期发病率为1.38%,实际发病率为1.2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u=0.3056,P>0.05)。结论:双相抑郁症自杀行为遗传方式符合多基因遗传。根据多基因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应注意对有自杀行为的双相抑郁症患者及其亲属加以监测,以防止自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自杀 多基因遗传
下载PDF
早发型单相抑郁症患者遗传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祁曙光 董小惠 +1 位作者 张云彪 张国富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2年第6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早发型单相抑郁症患者的遗传方式。方法:采用严格的纳入标准,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首次发病年龄≤30岁的47例单相抑郁症患者采用医学遗传数学方法中分离分析和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方式... 目的:探讨早发型单相抑郁症患者的遗传方式。方法:采用严格的纳入标准,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首次发病年龄≤30岁的47例单相抑郁症患者采用医学遗传数学方法中分离分析和多基因阈值理论进行遗传方式的探讨。结果:早发型一级亲属单相抑郁症加权平均遗传率及标准误为(96.3±1.3)%;预期发病率为9.37%,与实际发病率7.94%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7814,P>0.05)。结论:早发型单相抑郁症患者遗传方式符合多基因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抑郁症 遗传方式
下载PDF
氯氮平对血清甲状腺素和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晓芹 蒋德珍 董小惠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6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与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对60例接受氯氮平治疗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检测血糖(FPG)、胆固醇(TC)和甘油三脂(TG)及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并对以上检测指标做统计... 目的探讨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与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对60例接受氯氮平治疗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检测血糖(FPG)、胆固醇(TC)和甘油三脂(TG)及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并对以上检测指标做统计分析。结果氯氮平治疗8周后血清T4水平显著下降(P<0.01),TSH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糖、甘油三脂显著升高(P<0.01);治疗8周末血糖分别与血清FT3、FT4、T3及T4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甘油三脂与TSH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氯氮平导致糖、脂代谢紊乱和甲状腺功能改变,而糖、脂代谢紊乱与其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氮平 甲状腺素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安宝富 董小惠 祁曙光 《山东精神医学》 2006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调查长期服用氯氮平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及与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00例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FPG)、胆固醇(TC)和甘油脂(TG),采用放免法测定甲状腺相关激... 目的调查长期服用氯氮平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及与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00例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FPG)、胆固醇(TC)和甘油脂(TG),采用放免法测定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比较血糖、血脂异常者和正常者的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血糖异常者26%;血甘油三脂异常者37%;血糖、甘油三脂均异常者占20%;无胆固醇异常者。所有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均在正常范围以内。血糖异常组血清FT3水平显著低于血糖正常组(P<0.01);甘油三脂异常组血清FT3水平显著低于甘油三脂正常组(P<0.01);血糖与血清FT3和T3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甘油三脂与FT3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长期服用氯氮平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高,而且可能与甲状腺功能状态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血脂 甲状腺素 慢性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血清NO/NOS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培俊 安宝富 董小惠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7年第4期260-261,共2页
目的探讨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NO/NOS)水平及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共收集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26例(研究组),健康对照者30例(对照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同时检测血清... 目的探讨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NO/NOS)水平及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共收集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26例(研究组),健康对照者30例(对照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同时检测血清NO/NOS水平。结果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血清NO/NOS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2.08,P<0.05;t=2.72,P<0.05),血清NO/NOS水平与精神症状无显著相关性(P>0.05);血清NO水平与血清NOS水平两者存在显著正相关(r=0.41,P<0.05)。结论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血清NO/NOS水平病理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水平
下载PDF
有自杀行为的单、双相抑郁症患者父母育龄及胎次效应比较
20
作者 祁曙光 董小惠 +3 位作者 张云彪 唐琳 蒋德珍 安宝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5939-5941,共3页
目的:比较有自杀行为的单、双相抑郁症患者间父母育龄及胎次效应的差异。方法:于1983-07/2003-06选择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心境障碍中抑郁发作标准... 目的:比较有自杀行为的单、双相抑郁症患者间父母育龄及胎次效应的差异。方法:于1983-07/2003-06选择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和住院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心境障碍中抑郁发作标准的、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的抑郁患者。有自杀行为的单相抑郁症患者家系59例,双相抑郁症患者家系31例。采用自行编制的精神病家系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及一级亲属所有成员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发作特点及次数、自杀情况),由两名主治医师或以上的研究人员对每一家系进行调查,然后再由两名研究人员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每一患者进行再诊断。对所有先症者及一级亲属中有自杀行为者进行面检(面检率>95%);对无自杀行为的一级亲属则进行信函调查(53%)及面检(47%)。已死亡及不能进行面检者的资料由一两名一级亲属提供有关情况填写调查表。用Haldance和Smith法观察有自杀行为的单相抑郁症患者及双相抑郁症患者父母育龄及胎次的效应。结果:符合入组诊断标准者共151例,完成家系调查的共122例,其中纳入分析的单相抑郁症家系59例,双相抑郁症家系31例。①单相抑郁症患者胎次为1的13例,胎次为2的15例,胎次为3的13例,胎次为4的8例,胎次为5的8例,胎次为7的2例;双相抑郁症患者胎次为1的10例,胎次为2的11例,胎次为3的7例,胎次为4的1例,胎次为5的2例,胎次为7的0例。②有自杀行为单相抑郁症患者与父母育龄及胎次的关系非常显著(C=2.4>2,P<0.01,6A>X6A);有自杀行为双相抑郁症患者与父母育龄及胎次无显著关系(C=0.74<2,P>0.05)。结论:单相抑郁症患者父母育龄越大和胎次越高者易发生自杀行为,双相抑郁症患者父母育龄和胎次自杀行为的发生无明显关系。提示适龄婚育对防止单相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 双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