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羌族释比经典蕴含的生死观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常保 张晓英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5-118,共4页
羌族释比经典蕴含着丰富的生死观,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表现在以物观人的豁达生死观、对生死原因的探究、为追求长寿而对死神的斗争上,具有独特的民族丧葬文化特色。
关键词 羌族 释比经典 生死观
下载PDF
与《李自成宁武关之古战场考察报告》一文的商榷 被引量:1
2
作者 董常保 白瑞萍 《社科纵横》 2009年第10期126-128,共3页
靳生禾和谢鸿喜二位教授题为《李自成宁武关之古战场考察报告》的文章,虽然经过实地和文献考察,但其中仍有不少谬误、遗漏等值得商榷之处。根据宁武旧志等文献史料,对周遇吉的遇害、地名的方位确定、农民军的火炮阵地位置等做了修正,并... 靳生禾和谢鸿喜二位教授题为《李自成宁武关之古战场考察报告》的文章,虽然经过实地和文献考察,但其中仍有不少谬误、遗漏等值得商榷之处。根据宁武旧志等文献史料,对周遇吉的遇害、地名的方位确定、农民军的火炮阵地位置等做了修正,并对二位先生缺乏的火炮火器资料做了详细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武关 周遇吉 谬误 商榷 补遗
下载PDF
论羌族丧礼程式中所体现的孝文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常保 张宗福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6-78,109,共4页
羌族丧葬仪程中有着丰富的孝文化内涵,通过释比在设灵、守灵和送灵三个礼程中的诵经,展现了羌人视亡如存、感恩和报恩、归祖送亡的朴素孝观念,具有独特的羌民族孝文化特色。
关键词 羌族 丧礼 孝文化
下载PDF
《春秋》所载周天子谥号体例考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常保 《天中学刊》 2012年第4期113-116,共4页
《春秋》所载周天子谥号与葬紧密结合,不书周天子谥号是《春秋》体例,书谥号者或违背七月而葬之礼,或违背诸侯亲自奔丧会葬的礼制,若周王室失赴告礼,则崩葬全不载。
关键词 周天子 谥号 体例 考析
下载PDF
《左传》“声”谥考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常保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年第8期81-82,共2页
《左传》中以"不生其国"阐释所有"声"谥人物,明显不妥。本文以"闻其谥,知其行"为出发点,通过对《左传》所载"声"谥者行迹的分析,认为除《逸周书.谥法解》所释外,还应该有"声名远播"... 《左传》中以"不生其国"阐释所有"声"谥人物,明显不妥。本文以"闻其谥,知其行"为出发点,通过对《左传》所载"声"谥者行迹的分析,认为除《逸周书.谥法解》所释外,还应该有"声名远播"和"有声无实"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声谥 考析
下载PDF
《春秋》所载女性谥号考论 被引量:2
6
作者 董常保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51-54,共4页
《春秋》载有十一位女性的谥号,均为葬后举谥。文章先对经传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出十位鲁国得谥女性的书谥体例;然后从当时的贞节观着手,考察为何仅书一位诸侯夫人之因;最后比照独立谥女性一生所行之事,探究其与谥号的关系。
关键词 《春秋》 鲁国 女性 贞节观 谥号 独立谥女性
下载PDF
浅论《诗经·国风》中爱情诗的分类 被引量:3
7
作者 董常保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4期70-72,共3页
从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角度分析《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 ,再现西周到春秋时期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感受其感情热烈 ,思想健康 ,格调欢快明朗 。
关键词 国风 类型 爱情
下载PDF
《史记·秦本纪》“新城”注释辨正
8
作者 董常保 戴婕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史记.秦本纪》中"新城"条,张守节引《括地志》对它的注释有误。张注新城又名小平城始于北齐,且不在太原郡;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对比、属县的变迁和与其相关的"榆次"和"狼孟"等进行辨正,认为《史记.秦本纪... 《史记.秦本纪》中"新城"条,张守节引《括地志》对它的注释有误。张注新城又名小平城始于北齐,且不在太原郡;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对比、属县的变迁和与其相关的"榆次"和"狼孟"等进行辨正,认为《史记.秦本纪》中"新城"当在今太原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榆次 狼盂 新城 辨正
下载PDF
对《天问》与《史记》所述三代史的异同比较
9
作者 董常保 熊刚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30-33,共4页
司马迁曾读屈原的《天问》,而且可能还解说过,应该说司马迁与屈原对三代史的认识大体相同。但是通过研读《天问》和《史记》中所述夏、商、周三代史,发现二者虽然在创作意图上基本相似,但是在材料来源、对天命观的认识等方面却大多相异... 司马迁曾读屈原的《天问》,而且可能还解说过,应该说司马迁与屈原对三代史的认识大体相同。但是通过研读《天问》和《史记》中所述夏、商、周三代史,发现二者虽然在创作意图上基本相似,但是在材料来源、对天命观的认识等方面却大多相异,甚至相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天问》 司马迁 《史记》 三代史
下载PDF
《史记》“新城”注释考
10
作者 董常保 戴婕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S1期83-86,共4页
《史记.秦本纪第五》中"新城"条,正文和张守节引《括地志》对之的注释均有误。考证先从与"新城"相关的"榆次"和"狼孟"开始,确定其在今山西境内;接着从《史记》和先秦的文献以及注释记载,指出... 《史记.秦本纪第五》中"新城"条,正文和张守节引《括地志》对之的注释均有误。考证先从与"新城"相关的"榆次"和"狼孟"开始,确定其在今山西境内;接着从《史记》和先秦的文献以及注释记载,指出新城无小平城别名之说,小平城始建于北魏;最后从几个方面进行大胆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次 狼孟 新城 推断
下载PDF
山西宁武现存护林碑刻探析
11
作者 董常保 《文物世界》 2010年第3期49-51,共3页
笔者在2008年夏天应聘参加了山西省宁武县文物馆的石刻文献调查小组,历时二个多月,走遍了宁武的所有古庙、荒坟和残址,查阅了现存的旧志文献,完成了对县内所存碑文誊录、标点和校对工作。在所整理的160多通碑文中,发现有六通是护... 笔者在2008年夏天应聘参加了山西省宁武县文物馆的石刻文献调查小组,历时二个多月,走遍了宁武的所有古庙、荒坟和残址,查阅了现存的旧志文献,完成了对县内所存碑文誊录、标点和校对工作。在所整理的160多通碑文中,发现有六通是护林碑刻。这些珍贵的碑刻,既为我们展现了宁武地区从清到民国时期当地保护森林的历史发展进程,也为研究当地环境变迁和全国护林碑刻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刻 护林 西宁 历史发展进程 石刻文献 2008年 调查小组 校对工作
下载PDF
《春秋》书诸侯谥号体例考析
12
作者 董常保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65-69,共5页
《春秋》书诸侯葬后举谥似乎无一定体例,"三传"对此各有阐释。为此,以《左传》文献为依据,结合"三传"的观点,通过对其归类整理、梳理、考析,剔除其不合理之处,认为《春秋》书与不书诸侯葬谥有其独特的书法体例,即... 《春秋》书诸侯葬后举谥似乎无一定体例,"三传"对此各有阐释。为此,以《左传》文献为依据,结合"三传"的观点,通过对其归类整理、梳理、考析,剔除其不合理之处,认为《春秋》书与不书诸侯葬谥有其独特的书法体例,即以内鲁和同盟为前提,国君之是否礼葬为书同盟诸侯的标准,而吴楚僭越、夷狄和灭国则不论同盟与否均不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诸侯谥号 《左传》 鲁国
下载PDF
周振甫《诗品译注》补正
13
作者 董常保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25-27,39,共4页
周振甫《诗品译注》在人物生平、籍贯及注解诸项有误漏,特予补正。
关键词 周振甫 《诗品译注》 中国 错误修正 人物生平 籍贯 注解
下载PDF
《翰林学士集》诗系年略论
14
作者 董常保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30-34,共5页
《翰林学士集》是初唐君臣酬唱的一本残卷,也是研究唐代宫廷诗的原始材料之一。通过对诗作中的署名、官职以及诗中所涉内容的辨析,对全集五十一首诗歌进行系年考,试图为研究初唐宫廷诗者提供方便。
关键词 《翰林学士集》 署名 官职 系年
下载PDF
草纂惟艰 修订惟精——略论清代《宁武府志》的编纂者
15
作者 董常保 王利明 《沧桑》 2006年第5期162-164,共3页
清乾隆版《宁武府志》是宁武第一部地方志,历两任知府,用时六、七年而编纂成书。前任知府魏元枢草纂,惟艰惟辛;后任知府周景柱修纂,惟严惟精。二人纂志的勇为己任、不畏艰辛、编订审慎的态度,足以炳照千秋。
关键词 清代 《宁武府志》 魏元枢 周景柱
下载PDF
羌族释比经典蕴含的生死观探析
16
作者 董常保 张晓英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3期4-6,22,共4页
羌族释比经典蕴含着丰富的生死观,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观念,表现在以物观人的豁达生死观、对生死原因的探究、为追求长寿而对死神的斗争上,体现了羌人面对生死的独到见解和认识,具有独特的民族丧葬文化特色。
关键词 羌族 释比经典 生死观
下载PDF
《战国策》资料来源及编订体系考辨
17
作者 董常保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37-39,117,共4页
文章根据刘向《战国策书录》所述,对《战国策》的“国别者八篇”和六种“中书”资料进行分类考辨,进而参照《战国策集注汇考》和《战国策考辨》,对其编订体系进行简略考辨。
关键词 《战国策》 资料来源 编订体系
下载PDF
(光绪)《神池县志》同年两任知县考
18
作者 董常保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1期53-56,共4页
清《神池县志》卷六"职官"中同在雍正五年任命了两位知县,首先通过对前后任知县的考析,推断雍正五年确实有位知县被任命;然后以相关档案、旧志文献等进行考析,确定汪志备于雍正五年任神池知县;最后追溯文献出处,推断知县离任... 清《神池县志》卷六"职官"中同在雍正五年任命了两位知县,首先通过对前后任知县的考析,推断雍正五年确实有位知县被任命;然后以相关档案、旧志文献等进行考析,确定汪志备于雍正五年任神池知县;最后追溯文献出处,推断知县离任及赴任的时间差,得出张国正短暂署理过神池县事,进而剖析同载之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池县志》 同年 知县
下载PDF
羌族《招魂》唱经与《楚辞·招魂》的比较
19
作者 董常保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2期11-13,20,共4页
羌族《招魂》唱经与《楚辞.招魂》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从二者文本结构、同源的灵魂信仰观念、招魂仪程以及雅俗等方面来比较并探究其异同。
关键词 羌族 楚辞 招魂 比较
下载PDF
《战国策》中策士对君主的劝谏方法略论
20
作者 董常保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91-93,共3页
《战国策》中策士对君主的劝谏大致有三种方法:一为未入仕的策士,为了获得名利,采取渲染诱惑、阿谀奉承的劝谏方式;二为入仕后的策士,为了臣服别国君主,给自己的人主谋求最大利益,则对他国国君采取威逼利诱、危言恐吓的劝谏方式;三为作... 《战国策》中策士对君主的劝谏大致有三种方法:一为未入仕的策士,为了获得名利,采取渲染诱惑、阿谀奉承的劝谏方式;二为入仕后的策士,为了臣服别国君主,给自己的人主谋求最大利益,则对他国国君采取威逼利诱、危言恐吓的劝谏方式;三为作为策士的臣子在劝谏自己的国君时,则采取主文谲谏的方法,在娓娓而谈中,使人主在潜移默化中改正自己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策》 渲染诱惑 威逼恐吓 主文谲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