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B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建毅 杜自忠 +1 位作者 马毅 王梦菊 《卫生职业教育》 2006年第14期120-121,共2页
目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易引起感染性休克,临床死亡率高。讨论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iainge,ENB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5... 目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易引起感染性休克,临床死亡率高。讨论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iainge,ENB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5例出现感染性休克),急诊ERCP检查后行ENBD。结果置管成功率为93.3%,引流有效率为100%,未发生与手术操作有关的并发症。结论ENBD是一种简便、有效而且安全的胆道减压引流方法,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应用价值
下载PDF
ERCP对胆道疾患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董建毅 王梦菊 +1 位作者 杜自忠 沈正高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10期99-100,共2页
目的讨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对于胆道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147例梗阻性黄疸患者,ERCP检查明确诊断后行EST取石、ENBD、胆道内支架置入及外科手术治疗。结果ERCP检... 目的讨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对于胆道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147例梗阻性黄疸患者,ERCP检查明确诊断后行EST取石、ENBD、胆道内支架置入及外科手术治疗。结果ERCP检查成功率94.6%,未发生与检查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ERCP对胆道疾患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病因诊断及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B超、CT等检查,并且能进行治疗性ERCP,因此胆道疾患者ERCP检查,对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开展治疗性ERCP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P 胆道疾病 诊断 内镜 逆行胰胆管造影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对乙型肝炎患者HBsAg及Tfh细胞、B细胞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屈虹霞 董建毅 史莉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8期2288-2291,2297,共5页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B细胞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84例CHB患者,均采用PEG-IFN-α治疗48周,按免...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B细胞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84例CHB患者,均采用PEG-IFN-α治疗48周,按免疫应答情况分为完全应答组(28例)、部分应答组(15例)、无应答组(41例),比较治疗后各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STB)]、HBV-DNA、HBsAg水平,以及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率、Tfh细胞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CD40L)、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标志物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B细胞标志物(IgG~+CD21~+、CD38CD138~+)、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炎症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完全应答组血清AST、ALT、STB、HBV-DNA、HBsAg水平及HBeAg阳性率低于无应答组、部分应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应答组患者Tfh细胞标志物CD40L、PD-1表达水平高于无应答组、部分应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ICOS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应答组B细胞标志物IgG~+CD21~+、CD38CD138~+表达水平高于部分应答组、无应答组,IgG、IgM水平明显高于部分应答组、无应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Ig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应答组IFN-γ水平高于无应答组、部分应答组,IL-4水平低于部分应答组、无应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后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IFN-α治疗CHB患者能有效降低HBsAg水平,提高Tfh细胞及B细胞标志物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α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 B细胞标志物
下载PDF
ERCP、CT、B超对胰胆管下段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被引量:8
4
作者 杜自忠 陈文华 +8 位作者 董建毅 沈正高 章立 王梦菊 宋宗英 宁龚云 高小平 郭乐燕 彭天顺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3年第5期265-267,共3页
目的比较ERCP、CT、B超对胰胆管下段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100例临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反复上腹痛、恶心呕吐的患者均经ERCP、CT及B超检查。本组患者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为良性病变(胆总管结石)57例,恶性肿瘤32例,其中胆总管癌11例,... 目的比较ERCP、CT、B超对胰胆管下段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100例临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反复上腹痛、恶心呕吐的患者均经ERCP、CT及B超检查。本组患者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为良性病变(胆总管结石)57例,恶性肿瘤32例,其中胆总管癌11例,胰头癌13例,以及壶腹癌8例。上述3种方法术前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均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对胆总管结石的定性诊断准确率:ERCP为98%(n=56),CT为72%(n=41),B超为61%(n=35);对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准确率:ERCP为97%(n=31),CT为78%(n=25),B超为63%(n=20)。结论ERCP对胰胆管下段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和B超,但因CT与B超均属无创性操作且对某些恶性肿瘤也有较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因此在影像诊断中应考虑3项技术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 ERCP CT B超
下载PDF
急诊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2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黄晓俊 沈正高 +5 位作者 马力 张建军 肖建萍 张向玲 董建毅 苏东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急诊 鼻胆管引流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