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照应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 1
-
-
作者
董恢森
-
出处
《教育科学论坛》
1995年第7期9-9,共1页
-
文摘
照应,是指文章中的前后关照和上下呼应。它属于篇章结构的范畴,是文章线索清晰,脉络贯注,达成“整体性”的重要手段。我们知道,每一篇文章都有一条受中心思想制约的贯穿始终的线索,把各部分内容连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了使文章线索清晰,结构严谨,作者行文总要力求做到瞻前顾后,此呼彼应。在阅读教学中,紧扣照应。
-
关键词
阅读教学
中心思想
线索
遣词造句
重要手段
结构严谨
文章
篇章结构
谋篇布局
整体性
-
分类号
G62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文章照应说略
- 2
-
-
作者
董恢森
-
出处
《教育科学论坛》
1994年第11期30-30,共1页
-
文摘
照应,是指文章中的前后关照和上下呼应。它属于篇章结构的范畴,是文章线索清晰,脉络贯注,达成"整体性"的重要手段。像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里说的那样:"启行亡辞,逆荫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迫媵前句之旨。"例如《桂林山水》开篇便直入正题。交代全文线索:"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以此领起下文。由于是"荡舟漓江",首先接触的是水,所以中间两段先写"漓江的水",后写"桂林的山"。写"水"的一段,在写了"静、清、绿"三个特点后,段尾不忘带上一笔"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
关键词
上下呼应
篇章结构
段先
小英雄雨来
起句
支撑句
詹天佑
阅读教学
照应关系
前后照应
-
分类号
G624.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标点符号中的“道”
- 3
-
-
作者
董恢森
-
机构
江西省南康县三江乡新红小学
-
出处
《小学教学研究》
1990年第12期11-11,10,共2页
-
文摘
标点被称为“文字的眉目”、“笔端的舌头”。郭沫若在《沸羹集》中说:“标点符号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此话确是至理。《忆铁人》一课,当那位陪同王铁人去托儿所的同志告诉他。
-
关键词
沸羹集
中说
我爱
中国心
心理过程
知错就改
文说
报国之志
曾三
教学过程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警惕校园“心罚”风
- 4
-
-
作者
董恢森
-
出处
《江西教育(管理版)(A)》
北大核心
1997年第Z1期20-20,共1页
-
文摘
警惕校园“心罚”风董恢森最近,笔者听了一堂试卷讲评课。因为是校内例行听课,故执教者并没有“高度戒备”,显得自然从容。这堂课中,教师每讲到学生错处,均要对出错的学生来一番训斥,训斥到激动处,更是暴跳如雷。据笔者粗略统计,在这堂课中该教师训斥学生不下10...
-
关键词
心罚
校园
吹胡子瞪眼睛
试卷讲评课
教育教学过程
教育功能
教师
自然从容
学习信心
危害性
-
分类号
G52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实在欠妥的一举
- 5
-
-
作者
董恢森
-
出处
《江西教育(管理版)(A)》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9-19,共1页
-
文摘
实在欠妥的一举董恢森一次,到一所学校听课,刚上课不久,忽地隔壁教室传来一阵吵嚷声。原来,是一位科任教师在把那些考试不及格的学生逐出教室。笔者观之,感触颇多,认为这种做法实在欠妥。其一,从教师角度讲,自己的做法是否简单了点、粗暴了点?要知道,一个班的学...
-
关键词
考试不及格
特级教师
教育教学工作
学生角度
逆反心理
情感距离
情深似海
科任教师
茁壮成长
一定程度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在造句训练中进行品德教育
- 6
-
-
作者
董恢森
-
机构
南康县三江乡斜角小学
-
出处
《江西教育(管理版)(A)》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23-23,共1页
-
文摘
造句,是小学阶段基本训练之一。实践证明,在造句训练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如,用《金色的鱼钩》一文中的“闪烁”造句,开始,学生所涉及的都是些家庭生活琐事,如:“妈妈买来一串金项链,戴在胸前,金光闪烁,真漂亮。”“夜晚一片漆黑,远处闪烁着一点亮光。”能否使学生突破生活琐事,造出些意境深远的句子呢?回答是肯定的。教师这时结合课文主题。
-
关键词
品德教育
训练过程
生活琐事
金项链
实践证明
文中
集体荣誉感
班干部
班集体
评讲
-
分类号
G527.6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