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文”不是真正的写作 被引量:4
1
作者 董承理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9,共2页
什么是写作?所谓写作,是主体为满足一定的用途、达到一定目的而运用材料去收到预期效果的书面表达。但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却不具备这两个要素。如果我们仔细地加以考察,便会发现“作文”其实是一个很怪的东西,我们甚至很... 什么是写作?所谓写作,是主体为满足一定的用途、达到一定目的而运用材料去收到预期效果的书面表达。但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却不具备这两个要素。如果我们仔细地加以考察,便会发现“作文”其实是一个很怪的东西,我们甚至很难根据“作文”的实在情形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如果非说不可,那只能就它的外延划定一个范围:学生为写作课和作文试题所写的文字。这从人们对“作文”的称谓就能看出。同是学生所写,无论对哪个学科的内容阐述自己看法、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文字,都不叫“作文”;同是学习写作,文学青年的习作也不叫“作文”。从学习的角度说,这些文字应该没有质的区别,若都用来交作文课的作业和语文科应试,就算“作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试题 写作课 书面表达 语文教学 文学青年 文字 语文科 作文课
下载PDF
谈语文高考命题的科学性——以一道高考阅读题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董承理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7年第7期2-4,共3页
考试命题涉及三个问题:一是想考什么,即你想要测试学生对什么东西的掌握,我们估且以 A 来表示;二是用什么来考,即你设置了一个什么样的题目,通过这个题目可以测试到你想要测试的东西,我们估且用 B 来表示;第三是你实际上考了什么,即学... 考试命题涉及三个问题:一是想考什么,即你想要测试学生对什么东西的掌握,我们估且以 A 来表示;二是用什么来考,即你设置了一个什么样的题目,通过这个题目可以测试到你想要测试的东西,我们估且用 B 来表示;第三是你实际上考了什么,即学生实际上是运用了什么知识和素养才得出了答案,估且用 C 来表示。考试命题的难处就在 ABC关系的处理上。一方面,A 与 B 是不一样的,你想考的那一点与你用来考的这个题目是有区别的,A是B的"考试指向",它隐含在B之中。它们之间有转换,有一种替代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A不能直接用来考学生,B也不能直接用A来命题。另一方面,C与A则须达成一致,你想要测试的东西恰好是学生在答题时动用的东西。但是C与A之间又并不是一个顺向的逻辑关系,学生在答题时实际上动用了什么知识和素养,是多元的,有的时候可能与你想要测试的知识和素养没有任何关系,那么这样的考试的效度、信度就大大降低。语文高考命题的科学性,就是要在ABC之间建立起一种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的替代、转换和应证的关系。现在语文高考命题存在的问题,就是既没有在理论内涵和实际功能上区别它们,又没有以某种方式将它们联系起来。董承理老师的文章,以一道高考阅读题为例,具体分析了上面讲到的这些问题。高考是一种制度,从单纯的学科立场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而命题却主要是一种技术性活动,我们关于语文高考的许多想法,都必须通过命题的技术安排得以实现。所以在目前高考制度还很难有大的改革的情况下,不如拿出一部分精力来研究命题的技术性问题,庶几更有实效。董承理老师的文章,走的就是这条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命题 阅读题 科学性 语文 考试命题 学生实际 测试 ABC
下载PDF
文言知识和文言阅读能力 被引量:1
3
作者 董承理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共4页
文言文教学到底教什么?这是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不认为这是个问题。而实际上,正是这个人们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暗地里将中学文言文教学引入重重困境,以致使人们质疑:中学到底该不该学文言文?中学学... 文言文教学到底教什么?这是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不认为这是个问题。而实际上,正是这个人们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暗地里将中学文言文教学引入重重困境,以致使人们质疑:中学到底该不该学文言文?中学学文言文到底是为了什么?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学不学文言文,而在学文言文的什么。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人们陷入了误区。本期刊发这两篇文章,说的是一个道理:文言文不是作为“语料”而是作为“作品”进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学文言文,不是学“语料”,而是学“作品”。董承理老师的文章,细细分剥,层层推究,尤能给人启发。欢迎老师们参加热点栏目的讨论,近期讨论的话题是:①该不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立一个“边界”?②语文教学该不该考语文知识?该怎样考语文知识?③语感教学路在何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文言阅读能力 文言知识 初中 语文教学 教学内容
下载PDF
作文评价的两种方式 被引量:8
4
作者 董承理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7年第1期11-13,共3页
【主持人的话】写作教学教什么?不是教学生"认识文章",而是教学生"写文章"。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题。简单地说,中小学写作教学是"教学生学会做某件事"。"如何做一件事"涉及的内容,比"如... 【主持人的话】写作教学教什么?不是教学生"认识文章",而是教学生"写文章"。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题。简单地说,中小学写作教学是"教学生学会做某件事"。"如何做一件事"涉及的内容,比"如何认识一件事"要广得多,复杂得多。这里会涉及"做事的人",涉及"做事的目的",涉及"做事的条件和环境",还涉及"为谁而做"和"做给谁看",还涉及"做了有什么用"以及"做成什么样子"等等。如果用这种"做某件事"的角度来看写作教学,写作教学确实需要重大调整:首先是教学内容的调整,其次是写作教学的各个部分内部关系的调整和重构,另外写作教学的立足点也要变。总之是整个视野要变。在这个新的视野下,我们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方式肯定也应该变:评什么?为何而评?以什么标准评?这些问题,就会格外突显出来。董承理老师的文章,很有新意。这种新不在提出一个新的观点,一种新的主张。我们语文教学研究并不缺少这种"观点""主张"层面上的"新"。董老师文章的新,是"新"在思考的视野上,"新"在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看法上。我们关于作文教学的研究,目前迫切需要新思维,也就是换一种视野来看问题。有的时候,换一种视野来看问题,很多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评价 写作教学 学生作文 教学内容 评价方式 主持人 中小学 做事
下载PDF
写作的机制和写作教学的机制——兼论新课程写作教学的有关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承理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53-57,共5页
写作主体地位的确立和能动机制的形成是写作自觉化的标志,是写作创造性的前提,也是写作素养获得的必由之路。要使教学中的写作处于自觉状态,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形成合乎规律的机制。新课程的写作教学应该是一个创新机制,过程、方法、情... 写作主体地位的确立和能动机制的形成是写作自觉化的标志,是写作创造性的前提,也是写作素养获得的必由之路。要使教学中的写作处于自觉状态,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形成合乎规律的机制。新课程的写作教学应该是一个创新机制,过程、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等维度应当达成有机的统一。只有这样,教学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 写作教学 机制 新课程
下载PDF
将写作学习从“作文”中解放出来 被引量:4
6
作者 董承理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07年第10期11-13,共3页
中国语文教育的误区之一,是认为让学生写“作文”就是学习写作。 什么是写作?所谓写作,是主体为满足一定的用途、达到一定目的而运用材料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书面表达。任何写作,都包含着两个基本要素:目的和手段。但是,语文教学中... 中国语文教育的误区之一,是认为让学生写“作文”就是学习写作。 什么是写作?所谓写作,是主体为满足一定的用途、达到一定目的而运用材料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书面表达。任何写作,都包含着两个基本要素:目的和手段。但是,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却不具备这两个要素。我们很难给“作文”下一个确切的性质定义。同是学生所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学习 作文 解放 语文教育 书面表达 语文教学 学生
下载PDF
从一场旧争论引出的新思考
7
作者 董承理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4-37,共4页
关键词 争论 阅读教学 特级教师 课程标准 思想感情 教学实际 个性化 学生
下载PDF
语文课该不该考语文知识?该怎样考语文知识?
8
作者 董承理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8,共5页
关键词 语文知识 语文教学 初中 实事求是 考试内容
下载PDF
走进真正的文学鉴赏
9
作者 董承理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文学鉴赏课 选修课教学 专题教学 “走进” 高中 老师
下载PDF
中小学的写作教学到底该教什么?——略论基础教育写作教学的基本任务
10
作者 董承理 《教学月刊(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1-54,共4页
本文的标题似乎很可笑--天天有语文教师在做着这工作,现在竟然连对他们该做什么都产生疑问,去问问语文教师不就得了吗?
关键词 写作教学 基础教育 中小学 语文教师 竟然
下载PDF
从“意”到主题:阅读和写作活力的丧失——读写教学的刻板程式探因之二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承理 鱼浦江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1999年第12期8-9,15,共3页
关键词 “意” 读写教学 阅读和写作 阅读教学 主题思想 写作教学 教学程式 写作意图 探因 表现主题
下载PDF
就是那让人怦然心动的一念
12
作者 董承理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39,共2页
别人的经验或研究成果 ,曾经也是自己有过的感受 ,要是当初自己也能深究下去 ,不也可以拥有这样的成果吗?
关键词 写作教学 生活意识 思维轨道 书面表达方式 写作规律 教学特点
下载PDF
应怎样理解“与民同乐”
13
作者 董承理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1-41,共1页
应怎样理解“与民同乐”浙江椒江市一中董承理《庄暴见孟子》章,孟子三次说到“与民同乐”、“与百姓同乐”。乍看“与民同乐”,会以为是史籍中常见的话头,是“与老百姓共同娱乐”的意思,教学参考书就是这样理解的。其实,这是望文... 应怎样理解“与民同乐”浙江椒江市一中董承理《庄暴见孟子》章,孟子三次说到“与民同乐”、“与百姓同乐”。乍看“与民同乐”,会以为是史籍中常见的话头,是“与老百姓共同娱乐”的意思,教学参考书就是这样理解的。其实,这是望文生义。孟子第一次说“与民同乐”,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民同乐 庄暴见孟子 教学参考书 椒江市 董承 王钟 王车 王之乐 王庶 乐君
下载PDF
让学生获得写作的自觉性——将生活意识引入学生写作的尝试
14
作者 董承理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58,76,共3页
师:同学们,听说学生会后天要选文艺部长,你们班有人参加竞选吗?
关键词 学生写作 生活意识 自觉性 学生会 同学
下载PDF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阅读教学?——一节实验课引发的若干阅读教学理论问题
15
作者 董承理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05年第7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阅读教学理论 实验课 诗歌欣赏课 学生 袖珍型 多媒体 高二 课前 教师 短诗
下载PDF
《激发写作思维》课堂教学实录
16
作者 董承理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8年第10期60-62,共3页
师: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写作情形:并不是我们自己有什么认识成果需要表达,也不是有什么现实问题需要处理而必须写作,而是领导交给我们某项写作任务,让写某方面题材的文章,或者某报纸或杂志向我们约稿,或者参加语文测试,要求就... 师: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写作情形:并不是我们自己有什么认识成果需要表达,也不是有什么现实问题需要处理而必须写作,而是领导交给我们某项写作任务,让写某方面题材的文章,或者某报纸或杂志向我们约稿,或者参加语文测试,要求就某个题目或话题写一篇作文——这种情形在生活和工作中是经常会遇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思维 教学实录 课堂 激发 认识成果 写作任务 语文测试 文章
下载PDF
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的陈旧——读写教学刻板程式探因之四
17
作者 董承理 鱼浦江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0年第6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思想观念 知识结构 教学方式 读写教学 刻板程式
下载PDF
写作学?阅读学?文章学——读写教学的刻板程式探因之一
18
作者 鱼浦江 董承理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1999年第1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文章学 写作学 阅读学 读写教学 阅读教学 写作教学 语文教学 教学程式 探因 表达方式
下载PDF
教学,与生活需要相脱离——读写教学刻板程式探因之三
19
作者 鱼浦江 董承理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0年第1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读写教学 内容 形式 实质 辩证统一 发现 哲学 应该 程式
下载PDF
《读〈伊索寓言〉》课堂实录
20
作者 董承理 《语文学习》 2006年第12期25-27,共3页
师:《读(伊索寓言)》这篇文章,同学们在上课前已经读过了。现在.我们来讨论预习时请大家思考的两个问题:这篇文章是讲什么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目的是什么?
关键词 《读〈伊索寓言〉》 课堂实录 《读(伊索寓言)》 文章 课前 同学 预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