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乡土树种病虫害发生现状 被引量:16
1
作者 董文统 刘君昂 +4 位作者 周国英 余法升 钟仕进 陈彧 张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60,共6页
为明确海南省乡土树种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对海南省19个县市中屯昌、五指山、保亭、三亚、万宁、东方、乐东、昌江、儋州、海口、澄迈、定安等15个市(县)十个乡土树种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危害海南乡土树种的... 为明确海南省乡土树种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对海南省19个县市中屯昌、五指山、保亭、三亚、万宁、东方、乐东、昌江、儋州、海口、澄迈、定安等15个市(县)十个乡土树种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危害海南乡土树种的主要病害有33种,其中已有文献记载的共12种,未记载的有21种;共记录虫害74种,其中已有文献记载的有22种,未记载的有52种。根据对海南省乡土树种病虫害发生状况的调查结果,提出了的乡土树种病虫害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乡土树种 病虫害 调查
下载PDF
降香黄檀炭疽病药剂筛选及林间防效 被引量:3
2
作者 董文统 刘君昂 +3 位作者 周国英 张茜 何苑皞 苏圣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2-227,共6页
为了筛选出防治降香黄檀炭疽病的环境友好型药剂,本文测定了10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并从中筛选出毒力较强的药剂进行林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丙环唑EC,60%唑醚·代森联WG和40%氟硅唑EC对降香黄檀炭疽病菌的毒力较强,其EC50分别为0... 为了筛选出防治降香黄檀炭疽病的环境友好型药剂,本文测定了10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并从中筛选出毒力较强的药剂进行林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丙环唑EC,60%唑醚·代森联WG和40%氟硅唑EC对降香黄檀炭疽病菌的毒力较强,其EC50分别为0.12,0.15和1.12 mg/L。其他供试药剂的EC50分别为:75%百菌清WP231.42mg/L,10%苯醚甲环唑WG 3.60mg/L,80%醚菌酯WG 1.58mg/L,70%甲基硫菌灵WP 4.51mg/L,3%中生菌素WP 19.36mg/L,80%代森锰锌WP 79.76mg/L,80%多菌灵WP 11.47mg/L。考虑到氟硅唑、唑醚·代森联价格较高,建议将这两种药剂使用在降香黄檀苗木炭疽病的防治上。人工林炭疽病的防治采用25%丙环唑EC、80%醚菌酯WG、70%甲基硫菌灵WP和3%中生菌素WP,每隔15d依次施用,林间防治效果达到71.53%,明显高于其他防治方法。因此,在人工林降香黄檀炭疽病的防治中采用这4种药剂每隔15d依次施用可以有效控制降香黄檀炭疽病的暴发。喷雾时间应选择在阴天或晴天早晨露水干后8:00-10:00或者15:00-1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黄檀 炭疽病 药剂筛选 林间防效
下载PDF
降香黄檀食叶害虫棕斑澳黄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幼虫虫龄判断 被引量:8
3
作者 周斌 周国英 +4 位作者 杨权 董文统 李小敏 周莎 何苑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53-1261,共9页
【目的】棕斑澳黄毒蛾Orvasca subnotata Walker是于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人工林中新发现的一种食叶害虫,其生物学特性描述和龄期判定是虫害预测预报与林间防治的重要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定期林间采样的方法,对棕斑... 【目的】棕斑澳黄毒蛾Orvasca subnotata Walker是于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人工林中新发现的一种食叶害虫,其生物学特性描述和龄期判定是虫害预测预报与林间防治的重要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定期林间采样的方法,对棕斑澳黄毒蛾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及生活史和生活习性进行调查;并通过测量头宽、前胸毛瘤宽和体长3项分龄指标,测定棕斑澳黄毒蛾幼虫的龄期。【结果】本文报道了棕斑澳黄毒蛾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和生活习性。研究结果表明,棕斑澳黄毒蛾幼虫随龄期增长,前胸逐渐变黑,腹部背线和翻缩腺颜色逐渐加深,特征逐渐变得明显。通过频次分析统计,测得棕斑澳黄毒蛾幼虫龄数为5龄。头宽和前胸毛瘤宽可作为分龄指标,头宽优于前胸毛瘤宽,且前胸毛瘤宽与头宽呈直线关系(y=0.994x-0.114,R=0.999)。体长经统计检验,符合Dyar氏法则,但区域重叠明显,不宜作为分龄指标。【结论】本研究确定了棕斑澳黄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幼虫虫龄,可为林间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斑澳黄毒蛾 生物学特性 幼虫龄期 头宽 前胸毛瘤宽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化感作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红军 周国英 +3 位作者 吴毅 闫法领 董文统 汤铱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4,89,共5页
人工林地力衰退是国内外学者长期关注的问题,杉木人工林连作出现了显著的地力衰退现象,严重影响了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化感作用是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回顾了杉木人工林化感作用的研究历史,重点对近年来杉木人工... 人工林地力衰退是国内外学者长期关注的问题,杉木人工林连作出现了显著的地力衰退现象,严重影响了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化感作用是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回顾了杉木人工林化感作用的研究历史,重点对近年来杉木人工林的化感物质、释放方式、作用机理与化感效应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杉木人工林化感作用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为解决长期困扰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难题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化感物质 释放方式 化感效应 作用机理
下载PDF
降香黄檀人工林群落结构对叶部病害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张茜 周国英 +2 位作者 董文统 杨蕾 吴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1-127,共7页
【目的】为了揭示降香黄檀主要叶部病害的发生机制,本研究从群落结构角度来探讨降香黄檀人工林病害发生情况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旨在为降香黄檀人工林叶部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海南全岛范围内降香黄檀人工林叶部病害... 【目的】为了揭示降香黄檀主要叶部病害的发生机制,本研究从群落结构角度来探讨降香黄檀人工林病害发生情况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旨在为降香黄檀人工林叶部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海南全岛范围内降香黄檀人工林叶部病害发生和人工林分布情况,设置41个人工林样地,采用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害进行调查。选择树高、地径、林龄、密度、郁闭度、草本盖度、草本高度、冠幅8个群落结构因子作为调查指标,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筛选出影响降香黄檀叶部病害发病最显著的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进一步分析显著因子与叶部病害之间的关系。【结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所选的8个因子中有5个因子为主导因子,分别为林分密度、林龄、郁闭度、草本盖度和冠幅。林分密度是影响降香黄檀人工林叶部病害发生的关键因子(P〈0.01),对降香黄檀人工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R=0.852,P=0.000;R=0.851,P=0.000),林龄极显著地影响降香黄檀人工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林龄(1-12年)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负相关关系(R=-0.797,P〈0.01;R=-0.653,P〈0.01),随着林龄的增大,林木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也逐渐降低;郁闭度对林木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正相关水平(R=0.644,P=0.024;R=0.646,P=0.023),整体上,疏林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中疏林和密林;草本盖度对林木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且呈正相关关系(R=0.560,P=0.010;R=0.533,P=0.006),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在Ⅰ,Ⅱ,Ⅲ级草本盖度间都存在显著差异,林木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随草本盖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冠幅显著地影响降香黄檀人工林林木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冠幅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负相关关系(R=-0.544,P=0.027;R=-0.621,P=0.012),林木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随冠幅的增大而显著减小。【结论】以调控林分密度为主导,在造林时合理密植,同时兼顾林龄、郁闭度、草本盖度和冠幅,从而达到降低降香黄檀叶部病害发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黄檀 人工林 群落结构 叶部病害
下载PDF
垂序商陆及胜红蓟提取物对降香黄檀炭疽病菌的抑菌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洁尘 周国英 +2 位作者 刘君昂 何苑皞 董文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50,60,共6页
通过测定垂序商陆与胜红蓟乙酸乙酯提取物处理后的降香黄檀炭疽病菌内丙二醛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4种酶活性,来初步判断垂序商陆与胜红蓟提取物对炭疽病菌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炭疽病病原菌膜系统,垂序... 通过测定垂序商陆与胜红蓟乙酸乙酯提取物处理后的降香黄檀炭疽病菌内丙二醛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4种酶活性,来初步判断垂序商陆与胜红蓟提取物对炭疽病菌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炭疽病病原菌膜系统,垂序商陆处理组丙二醛含量在56h后显著提高,胜红蓟处理组则缓慢增加,略高于对照组;垂序商陆处理组菌体内蛋白质含量先增加,32h后急剧降低,胜红蓟处理组蛋白质含量从初期开始就少于对照组;两种提取物都能影响菌体的保护性酶活性,两处理组SOD活力都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CAT活力高于对照组。两组SDH、LDH活力都小于对照组,而垂序商陆处理组SDH、LDH活力小于胜红蓟处理组。初步说明两种植物提取物可通过影响病原菌的代谢系统和生理过程来发挥其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降香黄檀 炭疽病菌 抑菌机理
下载PDF
海南省土沉香人工林土壤肥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黄馨 刘君昂 +4 位作者 周国英 吴毅 徐睿 董文统 陈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4-68,共5页
以海南省土沉香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主要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其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海南6个土沉香人工林的土壤均呈酸性,有机质、速效K、有效Zn和有效Cu含量总体都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碱解N除屯... 以海南省土沉香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主要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其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海南6个土沉香人工林的土壤均呈酸性,有机质、速效K、有效Zn和有效Cu含量总体都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碱解N除屯昌县屯城镇和定安龙州基地含量较低外,其他样地均处于中等以上水平;有效P除定安龙州基地丰富外,其他样地普遍供应严重不足;各土沉香人工林均存在缺有效Ca和有效Mg,而富含有效Mn和有效Fe的现象。综合肥力评价结果显示:6个土沉香人工林的土壤肥力关联度排序为:定安龙州基地>万宁市兴隆镇>屯昌县南坤镇>保亭金江农场>屯昌县坡心镇>屯昌县屯城县,土壤肥力Ⅲ级(一般)的有4个样地,Ⅳ级(差)的有1个样地,Ⅴ级(极差)的有1个样地,定安龙州基地土沉香人工林的土壤相对最肥沃,屯昌县屯城镇的土壤肥力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沉香 人工林 土壤肥力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微分指数的杉木炭疽病病情指数反演 被引量:5
8
作者 伍南 刘君昂 +2 位作者 周国英 闫瑞坤 董文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4-98,共5页
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杉木炭疽病病情指数以及各级病情梯度的高光谱遥感数据,将冠层光谱一阶微分数据与相应的病情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系数大于0.7的高光谱微分指数构建反演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病情指数与冠层光... 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杉木炭疽病病情指数以及各级病情梯度的高光谱遥感数据,将冠层光谱一阶微分数据与相应的病情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相关系数大于0.7的高光谱微分指数构建反演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病情指数与冠层光谱一阶微分值在431~485nm,549~616nm和700~754nm3个波段达到极显著相关;以微分指数SDy,SDr,SDg/SDb,(SDg-SDb)/(SDg+SDb)和(SDr-SDy)/(SDr+SDy)为变量反演病情指数的最佳模型均为线性模型,均方根差在0.094~0.119之间。该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光谱微分指数估测杉木炭疽病病情指数精度较高,且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微分指数 杉木炭疽病 病情指数 反演模型
下载PDF
不同砧木对海南油茶嫁接成活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袁军 王慧 +2 位作者 董文统 冉舵 谭晓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93-1197,共5页
以越南油茶(海南种源)、油茶‘岑软2号’(广西种源)、油茶‘湘林XLC15’(湖南种源)和高州油茶(广东种源)种子的芽苗为砧木,海南省新认定油茶新品种‘海油1号’春梢为接穗,研究4种砧木对其嫁接成活率、嫁接苗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 以越南油茶(海南种源)、油茶‘岑软2号’(广西种源)、油茶‘湘林XLC15’(湖南种源)和高州油茶(广东种源)种子的芽苗为砧木,海南省新认定油茶新品种‘海油1号’春梢为接穗,研究4种砧木对其嫁接成活率、嫁接苗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越南油茶为砧木嫁接成活率最高,达95.0%,以油茶‘湘林XLC15’为砧木嫁接成活率最低,仅为50.0%;以越南油茶为砧木的2年生嫁接苗苗高、地径和总鲜重均为最高,分别达到50.75 cm、5.19 mm和38.64 g,其次为‘岑软2号’,高州油茶最低;不同砧木嫁接的苗木根冠比大小依次为高州油茶>油茶‘湘林XLC15’>越南油茶>油茶‘岑软2号’;以越南油茶为砧木的嫁接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平均值达77.58,最低为‘湘林XLC15’;以越南油茶为砧木的嫁接苗总氮含量、总磷含量和总钾含量均最高,分别为849.23、667.58、532.98 mg。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以本地越南油茶做砧木最适宜于‘海油1号’油茶的嫁接育苗,其次为油茶‘岑软2号’。研究结果为海南特色油茶的良种壮苗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砧木 生长量 养分含量
下载PDF
基于冗余分析的降香黄檀人工林叶部病害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茜 周国英 +3 位作者 董文统 杨蕾 杨菁 吴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44,51,共10页
为了探讨降香黄檀人工林土壤因子与叶部病害发生的关系,对海南省13块降香黄檀人工纯林样地进行了病害调查和土壤因子的测定,运用冗余分析找到影响病害发生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土壤的pH、速效氮、全磷、速效钾是影响病害发生最主要的4... 为了探讨降香黄檀人工林土壤因子与叶部病害发生的关系,对海南省13块降香黄檀人工纯林样地进行了病害调查和土壤因子的测定,运用冗余分析找到影响病害发生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土壤的pH、速效氮、全磷、速效钾是影响病害发生最主要的4个指标。对病害发生影响的土壤因子按其重要性依次为:pH>速效氮>全磷>速效钾。在冗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将样地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感病区3种不同类型,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了4个主导因子在不同类型样地中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发病程度的样地与土壤因子相关性差异明显,总体表现为:发病严重的Ⅲ类样地土壤中的速效氮和全磷含量最高,平均值分别为82.08mg/kg、0.68g/kg,轻度感病的Ⅰ类样地土壤中的pH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平均值分别为6.56、143.6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因子 冗余分析 降香黄檀 人工林 叶部病害
下载PDF
降香黄檀林下伴生种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权 刘君昂 +4 位作者 吴毅 何苑皞 董文统 苏圣淞 周国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3-38,共6页
林下伴生种是降香黄檀林分中特殊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增加林地生物学总生产量和维护林分系统稳定性。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降香黄檀林下伴生种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对30种参评植物做了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1)30种参评植物适应... 林下伴生种是降香黄檀林分中特殊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增加林地生物学总生产量和维护林分系统稳定性。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降香黄檀林下伴生种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对30种参评植物做了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1)30种参评植物适应性差异明显,其中46%的植物关联度大于0.8,适应性表现较好,40%的植物关联度介于0.6~0.7之间,适应性表现一般,其余14%的植物关联度小于0.6,适应性表现很差;(2)关联度在0.9以上、属于优秀适应型的植物有5种,即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carpon、三点金Desmodium triflorum、链荚豆Alysicarpus vaginalis、地不容Stephania epigaea、黑麦草Lolium perenne;(3)乡土植被的适应性表现要优于外来引种植被;(4)在适应性评价中豆科植物表现最好,禾本科和大戟科植物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黄檀 伴生植被 适应性评价 灰色关联分析 海南省
下载PDF
短梳角野螟的形态描述及幼虫虫龄判断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小敏 刘君昂 +3 位作者 欧阳博文 董文统 周斌 周国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6-142,共7页
短梳角野螟Meroctena tullalis(Walker)是为害红花天料木Homalium hainanense Gagnep的重要食叶害虫,其形态描述和幼虫准确分龄是开展害虫生物生态学及林间防控研究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林间采样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对短梳角野... 短梳角野螟Meroctena tullalis(Walker)是为害红花天料木Homalium hainanense Gagnep的重要食叶害虫,其形态描述和幼虫准确分龄是开展害虫生物生态学及林间防控研究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林间采样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对短梳角野螟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形态及生活习性和生活史进行调查和描述。并通过测定头宽、头长和体长3项分龄指标,利用SPSS Statistic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分析,结合戴氏法则和线性回归等试图探究准确划分幼虫虫龄的可靠方法。结果表明:短梳角野螟幼虫随龄期增长,幼虫颜色由浅黄绿色逐渐变为深绿色,头部由肉色逐渐变深,最后形成外围红褐色中间深肉色。通过频次分析统计,测得短梳角野螟幼虫虫龄为5龄;头宽可作为最佳分龄指标,且头宽测量指标平均值自然对数与幼虫龄期呈线性关系(y=0.181 6x-0.602 3,R2=0.999 1)。头长和体长统计检验,符合戴氏法则,但频次分析5个峰值不是很明显,且有部分区域重叠,只能作为划分虫龄的辅助指标。本研究确定了短梳角野螟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及划分幼虫龄期的最佳指标,以期为该虫林间防治提供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梳角野螟 形态特征 幼虫虫龄 生活史 红花天料木
下载PDF
短梳角野螟寄生蜂-螟蛉绒茧蜂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小敏 刘君昂 +3 位作者 欧阳博文 董文统 何苑皞 周国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94,共5页
螟蛉绒茧蜂是寄生红花天料木(母生)主要害虫短梳角野螟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本文针对该寄生蜂开展其生物学、发育及寄生特性研究,采用室内测定结合林间调查的方法,系统调查及研究螟蛉绒茧蜂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实验室条件下,螟蛉... 螟蛉绒茧蜂是寄生红花天料木(母生)主要害虫短梳角野螟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本文针对该寄生蜂开展其生物学、发育及寄生特性研究,采用室内测定结合林间调查的方法,系统调查及研究螟蛉绒茧蜂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实验室条件下,螟蛉绒茧蜂单雌寄生数量为9~24头,平均寄生20头;偏好寄生3、4龄短梳角野螟幼虫,很少寄生低龄幼虫,不寄生5龄幼虫;当寄生低龄幼虫且完成其发育时,羽化的成蜂都为雄蜂;当短梳角野螟2龄、3龄初、3龄末和4龄幼虫同时存在时,喜寄生3龄初幼虫,偏好系数为0.574 3;试验条件下寄生蜂的发育历期和个体大小随着寄主龄期的增大有所增长,相同温度下补充外源营养均可延长成蜂寿命。研究结果可为利用螟蛉绒茧蜂防控短梳角野螟的林间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螟蛉绒茧蜂 短梳角野螟 形态学特征 生物学特性 偏好性
下载PDF
生物与化学农药混配降香黄檀对棕斑澳黄毒蛾的毒力筛选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斌 刘君昂 +3 位作者 董文统 欧阳博文 何苑皞 周国英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123,共7页
为降低化学农药施用量和延缓害虫的耐药性,采用浸叶法处理降香黄檀嫩叶,并使用其饲养棕斑澳黄毒蛾2龄末期幼虫,利用均匀设计试验对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进行混配,求出优化模型、最大共毒系数及最佳混配比例。结果表明:5种供试农药均有杀... 为降低化学农药施用量和延缓害虫的耐药性,采用浸叶法处理降香黄檀嫩叶,并使用其饲养棕斑澳黄毒蛾2龄末期幼虫,利用均匀设计试验对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进行混配,求出优化模型、最大共毒系数及最佳混配比例。结果表明:5种供试农药均有杀虫效果,其中,阿维菌素LC_(50)=2.12 mg/L,毒力最强,幼虫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敏感性最高。经筛选,苏云金杆菌与高效氯氟氰菊酯、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均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混配比分别为4∶3和10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黄檀 棕斑澳黄毒蛾 均匀设计 农药 效果
下载PDF
基于问题学习法在森林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苑皞 李河 +4 位作者 周国英 董文统 张盛培 曹凌雪 杨琴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42期279-281,共3页
为培养学生对森林病理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强化教学效果,在森林病理学课程教学中,探索了一些适合于基于问题学习法的教学案例,该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了教学质量,为基于问题学习法模式在本门课程中的继续应用提供了... 为培养学生对森林病理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强化教学效果,在森林病理学课程教学中,探索了一些适合于基于问题学习法的教学案例,该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了教学质量,为基于问题学习法模式在本门课程中的继续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问题学习法 森林病理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油茶炭疽病拮抗细菌Y13主要抑菌物质分离纯化及作用方式 被引量:7
16
作者 孟庆敏 周国英 +3 位作者 刘君昂 左杰 董文统 王瑞芹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42,共7页
油茶内生拮抗细菌Y13是一株对油茶炭疽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枯草芽胞杆菌.为了确定其抑菌物质的成分组成及其对油荼炭疽病菌的作用方式,本文通过乙醇沉淀、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及LC-MS对抑菌物质进行分离鉴定.一共分离纯化出1... 油茶内生拮抗细菌Y13是一株对油茶炭疽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枯草芽胞杆菌.为了确定其抑菌物质的成分组成及其对油荼炭疽病菌的作用方式,本文通过乙醇沉淀、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及LC-MS对抑菌物质进行分离鉴定.一共分离纯化出16个活性组分,保留时间在10.5~26.0 min的8个组分对于油茶炭疽病菌产生明显的抑菌圈,其中保留时间为11.0 min处的色谱峰抑菌效果最强,经质谱初步鉴定确定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1 042.56 u;保留时间在27.5~39.5 min的8个组分导致油茶炭疽病病原菌菌丝颜色加深,其中以保留时间37.5 min处的色谱峰效果最为明显,质谱鉴定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1 480.85 u.显微观察发现它们通过导致菌丝断裂、畸形、原生质凝集的方式抑制菌丝生长;通过使孢子畸形、膨大、消融而抑制孢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炭疽病 拮抗细菌 抑菌物质 分离纯化 作用方式
下载PDF
越南黄檀锈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姣 周国英 +4 位作者 苏圣淞 何苑皞 董文统 张茜 刘君昂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5-169,共5页
【目的】描述在海南省澄迈县新发现的越南黄檀锈病的症状及其孢子形态特征,并提取DNA进行ITS序列扩增测序,从而鉴定该病的病原。【方法】实地调查该病害的发生和为害情况,观察并记录病害症状。采集该病新鲜夏孢子,制备浓度为1×105... 【目的】描述在海南省澄迈县新发现的越南黄檀锈病的症状及其孢子形态特征,并提取DNA进行ITS序列扩增测序,从而鉴定该病的病原。【方法】实地调查该病害的发生和为害情况,观察并记录病害症状。采集该病新鲜夏孢子,制备浓度为1×105个·m L-1的夏孢子悬浮液,对越南黄檀健康叶片进行涂抹接种,采用单孢子堆分离法获得1株越南黄檀锈病纯培养物HNCM1。利用孢子形态观察结合ITS序列分析的方法对该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越南黄檀锈病为害寄主叶片与枝条,以当年生嫩枝叶为主,每年暴发2次,4月上旬—6月上旬与9月中旬—11月上旬为2个盛发期,重病株发病率可达75%以上。夏孢子堆初期为黄色或橙黄色,粉状,一般长在叶背面圆形或椭圆形小突起上,直径约0.2-2.5 mm,严重时连接成片引起嫩叶卷曲或畸形,后期在叶片上形成锈褐色枯死斑,导致老叶枯死或早落;夏孢子圆形、椭圆形,表面有小刺,萌发孔不明显,大小为(13-21)μm×(10-16)μm,壁厚约1μm。冬孢子堆苍白色、胶质状,天气转凉时偶见,呈圆形,小于夏孢子堆;冬孢子椭圆形、棍棒形或近纺锤形,大小为(19-28)μm×(13-16)μm,无色,光滑单细胞,具柄,长约7-10μm,壁厚约1μm。该病原ITS序列扩增产物长约750 bp,产物经双向测序拼接后得到640 bp,进行Blast比对,结果表明,病原菌ITS序列与Gen Bank中已有的序列同源性较低,最高仅为90%。【结论】引起海南省澄迈县越南黄檀锈病的病原菌为紫檀无眠单胞锈菌,夏孢子ITS序列在Gen Bank中尚无同源性较高序列,获取HNCM1菌株的Gen Bank登录号为KU3017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病 越南黄檀 紫檀无眠单胞锈菌 海南
下载PDF
越南黄檀锈菌与锈菌瘿蚊关系
18
作者 王姣 周国英 +4 位作者 苏圣淞 何苑皞 董文统 张茜 刘君昂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5-110,共6页
【目的】对越南黄檀锈病及其食菌昆虫黄檀锈菌瘿蚊(双翅目:瘿蚊科)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锈菌发生的关系进行研究,为锈菌瘿蚊用于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室内饲养观察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的锈菌瘿蚊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以及通过定期... 【目的】对越南黄檀锈病及其食菌昆虫黄檀锈菌瘿蚊(双翅目:瘿蚊科)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锈菌发生的关系进行研究,为锈菌瘿蚊用于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室内饲养观察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的锈菌瘿蚊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以及通过定期林间调查及室内观察,研究锈菌瘿蚊锈菌瘿蚊的生活史及其与锈菌的关系。【结果】锈菌瘿蚊卵椭圆形,表面光滑,通体透明,背侧弧形而腹侧平直。幼虫纺锤形,头部白色,体两侧是透视可见波浪状的白色脂肪体,中间橙黄色至红褐色,幼虫无足型,体12节。蛹为离蛹,其发育过程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雌成虫全身密被绒毛;头黑褐色,三角形;触角念珠状,2+12节,鞭小节呈单结型圆柱状,其上有环丝;3对足近等长;前翅发达,透明,布满绒毛。雄成虫触角念珠状,2+9节,鞭小节双结状,端结中部缢缩而呈近三结状,每鞭小节的端结有两轮环丝,基结有一轮环丝;生殖器基部较粗,前端尖细,其他特征类似雌虫。幼虫以夏孢子为食,1个叶片上可发现0~50头不等的幼虫,黄色夏孢子堆经其取食后变成灰色孢子堆,对灰色夏孢子堆进行显微观察,可发现夏孢子内含物消失、夏孢子内陷或破裂。在澄迈县9月上旬越冬代老熟幼虫停止休眠,在茧内直接化蛹,然后羽化为成虫,9月下旬羽化结束,10—11月为幼虫暴发盛期,1年发生3代,具有世代重叠现象。越南黄檀锈病几乎全年均有发生,有2个明显的暴发期,锈菌瘿蚊出现于第2个暴发期,且在锈病第2个暴发期内锈病病情指数与锈菌瘿蚊幼虫数量的相关系数可达0.82。【结论】黄檀锈菌瘿蚊是越南黄檀人工林中新发现的食菌性昆虫,自然条件下该黄檀锈菌瘿蚊对越南黄檀锈病有较为显著的控制作用,具有一定的生防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菌瘿蚊 越南黄檀 锈病 生物防治 海南
下载PDF
鱼腥草速溶茶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邱小燕 潘润泽 +3 位作者 罗梓雄 李胜华 董文统 伍贤进 《农产品加工》 2018年第6期23-27,共5页
以鱼腥草粉末为原材料,通过水煮法、醇提法、醇提加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得到提取液,再经离心、浓缩、抽滤后得母液浓缩液,加焦糖经喷雾干燥得鱼腥草速溶茶。以鱼腥草饮料的感官评价确定制备提取液的材料,以母液质量分数、进风温度、进料量... 以鱼腥草粉末为原材料,通过水煮法、醇提法、醇提加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得到提取液,再经离心、浓缩、抽滤后得母液浓缩液,加焦糖经喷雾干燥得鱼腥草速溶茶。以鱼腥草饮料的感官评价确定制备提取液的材料,以母液质量分数、进风温度、进料量为单因素考查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以鱼腥草速溶茶成品的得率和成品中总黄酮含量为指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水煮法提取鱼腥草的地上部分得率较高,为10.20%,总黄酮含量为6.23%;喷雾干燥的最佳参数为母液质量分数13%,进风温度140~150℃,进料量30 m L/min。醇提加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得到的成品总黄酮含量较高,为10.12%,但此方法得到的成品得率较低,为4.5%,醇提加超声波辅助提取液的喷雾干燥最佳参数为料液质量分数1.5%,进风温度140~150℃,进料量5 m L/min。经过感官评价和黄酮含量测定证明,此鱼腥草速溶茶制备工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速溶茶 工艺 总黄酮
下载PDF
湖南省油茶良种根际微生物区系分析
20
作者 董文统 田诗义 +5 位作者 叶佳伟 潘忠飞 袁德义 周道顺 刘慧敏 邹锋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0-1059,共10页
【目的】为了弄清湖南省油茶主栽良种根际微生物区系特征,筛选出关键差异微生物菌群,为油茶林土壤生物菌肥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OTU分析等方法,对湖南省油茶良种‘华硕’(HS)、‘华鑫’(HX)、‘湘林210’(XL210)... 【目的】为了弄清湖南省油茶主栽良种根际微生物区系特征,筛选出关键差异微生物菌群,为油茶林土壤生物菌肥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OTU分析等方法,对湖南省油茶良种‘华硕’(HS)、‘华鑫’(HX)、‘湘林210’(XL210)以及普通油茶(CK)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差异进行了分析,同时测定了油茶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运用冗余分析方法,探讨土壤因子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核心菌群的筛选。【结果】①油茶良种根际微生物数量的排序均为HS>HX>XL210>CK。铁、铜、总有机碳、铵态氮、β-葡萄糖苷酶是影响土壤细菌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全钾、电导率、植酸酶是影响土壤真菌多样性的主要因子。②油茶良种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微生物为Microscillaceae、那提普斯壳科Natipusillaceae、Leotiomycetes。【结论】差异微生物可作为人工合成菌群的核心候选成员,为油茶林土壤生物菌肥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良种 根际微生物 关键微生物区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