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合并椎体裂隙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17
1
作者 韦竑宇 董春科 +3 位作者 周峻 王延雷 唐向盛 谭明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7期591-597,共7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合并椎体裂隙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合并椎体裂隙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9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45...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合并椎体裂隙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合并椎体裂隙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9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45例,采用单侧入路PVP治疗,其中男17例,女28例,年龄(75.35±11.82)岁,骨密度T值为(-4.28±0.65) g/cm^3;B组49例,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单侧入路PVP治疗,其中男19例,女30例,年龄(76.79±9.64)岁,骨密度T值为(-4.33±0.72) g/cm^3。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并发症;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12、18个月的VAS、OD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12、18个月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并计算其分布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水泥注入量A组为(8.42±1.24) ml,B组为(9.19±1.09) 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无脊髓神经根损伤,术后均无肺栓塞、骨水泥毒性反应、感染等并发症。骨水泥渗漏A组出现5例,B组4例,均未引起相应临床症状,未予特殊处理。骨水泥分布A组优25例,良19例,差1例,B组优45例,良4例;骨水泥分布优良率B组高于A组(P<0.05)。术前及术后1、12、18个月VAS、ODI评分A组分别为8.29±0.74、2.59±0.14、3.75±0.38、3.84±0.88和40.04±3.16、9.24±2.82、12.27±2.64、15.83±2.58,B组分别为8.22±0.82、2.54±0.19、2.81±0.23、2.82±0.45和39.98±2.05、9.16±2.10、9.46±2.41、9.76±2.46;术后1个月VAS、ODI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18个月A组高于B组(P<0.05)。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及18个月椎体高度、Cobb角A组分别为(59.17±1.42)%、(85.95±2.19)%、(75.27±3.45)%、(68.34±2.24)%和(23.83±3.37)°、(15.26±2.61)°、(17.63±2.16)°、(19.46±2.54)°,B组分别为(59.31±1.87)%、(89.19±2.53)%、(88.62±2.51)%、(88.59±2.62)%和(24.72±3.78)°、(14.91±2.28)°、(15.48±2.55)°、(15.86±2.81)°。术后即刻椎体高度B组大于A组,Cobb角B组小于A组(P<0.05),在随访中,B组椎体高度无明显变化,A组椎体高度塌陷(P<0.05)。结论:在治疗合并椎体裂隙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使用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较单独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能够有效防止椎体再塌陷,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裂隙征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手法复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脊髓减压联合电针对急性上颈段重度脊髓压迫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谭明生 王延雷 +6 位作者 齐英娜 董春科 王威 移平 杨峰 唐向盛 郝庆英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1期67-73,共7页
目的:探究脊髓减压联合电针对急性上颈段重度脊髓压迫损伤大鼠的治疗效果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B,实验组C、D、E),每组6只,采用经寰枕间隙置入球囊导管加压造成脊髓压迫损伤的方法构建脊髓... 目的:探究脊髓减压联合电针对急性上颈段重度脊髓压迫损伤大鼠的治疗效果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B,实验组C、D、E),每组6只,采用经寰枕间隙置入球囊导管加压造成脊髓压迫损伤的方法构建脊髓损伤模型。A组无任何干预,空白对照,B组置入球囊导管后不加压,做假手术对照,C、D、E组加压48 h后松球囊脊髓减压,C组取百会、大椎穴进行电针干预,连续波,频率2 Hz,治疗时间15 min,持续治疗14 d,D组于大鼠尾静脉注射甲强龙进行甲强龙冲击治疗,E组不再行任何治疗干预。14 d后5组大鼠全部行腹主动脉取血和脊髓损伤组织取材,采用BBB评分法对5组大鼠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ELISA法检测损伤组织及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activating factor,PAF)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损伤组织中Caspase-9的表达。结果:BBB评分:对照组A、B在实验组压迫后1、48 h,实验组治疗后24 h,3、7、14 d等6个时间点上均为(21.000±0.000)分,实验组评分始终低于对照组,C、D组评分显著高于E组(P<0.05),C、D组评分相近(P>0.05)。ELISA法测PAF结果显示:A、B、D、E组血清中PAF浓度相近(P>0.05),C组血清中PAF浓度较其余4组低(P<0.05),A、B组组织中PAF浓度结果相近(P>0.05),C组组织中PAF浓度较A、B组高(P<0.05),D组组织中PAF浓度较A、B、C组高(P<0.05),E组组织中PAF浓度较其余4组高(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A、B组Caspase-9的表达量相近(P>0.05),C组表达较A、B组高(P<0.05),D组表达量较A、B、C组高(P<0.05),E组表达较A、B、C、D组高(P<0.05)。结论:脊髓减压联合电针治疗急性上颈段重度脊髓压迫损伤较脊髓减压联合甲强龙和单纯脊髓减压效果更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脊髓损伤组织中PAF的含量与下调其Caspase-9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减压术 外科 电针 血小板活化因子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维生素A缺乏导致新生大鼠枕颈部畸形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刘楚吟 麻昊宁 +3 位作者 朱宝 董春科 颜勤华 谭明生 《中医正骨》 2015年第9期3-8,共6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 A 缺乏导致新生大鼠枕颈部畸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5周龄雌性健康 SPF 级 SD 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20只,维生素 A 缺乏组20只;20只适龄雄性健康 SPF 级 SD 大鼠分笼饲养。正常对照组饲以 AIN -93M饲料... 目的:探讨维生素 A 缺乏导致新生大鼠枕颈部畸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5周龄雌性健康 SPF 级 SD 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20只,维生素 A 缺乏组20只;20只适龄雄性健康 SPF 级 SD 大鼠分笼饲养。正常对照组饲以 AIN -93M饲料,维生素 A 缺乏组饲以缺乏维生素 A 的 AIN -93M饲料,雄性大鼠饲以 AIN -93M饲料。饲养至第10周从雌性大鼠的目外眦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雌鼠血清维生素 A 含量,鉴定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按雌2雄1的比例合笼交配,第2天清晨检查阴栓,有阴栓者记为 E0 d。于妊娠 E11.5 d 取2组半数的孕鼠,麻醉处死后剖腹,每只孕鼠取出2只胚胎,剥离被膜,置于液氮中,然后转移至-80℃的冰箱里保存待测。于妊娠 E21 d 取新生鼠,麻醉处死后剥离皮肤筋膜以及内脏,置于95%的酒精中固定待测。采用 RT -qPCR 方法检测胚胎 Hoxd3基因 mRNA 表达情况;采用双色染色法制作大鼠骨骼标本,观察新生鼠枕颈部骨骼发育情况。结果:①雌鼠血清维生素 A 含量。维生素 A 缺乏组大鼠血清维生素 A 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14±39)ng·mL -1,(432±54)ng·mL -1,t =14.636,P =0.000]。②胚胎 Hoxd3基因 mRNA 的表达量。维生素 A 缺乏组胚胎 Hoxd3基因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0.58±0.11,1.03±0.14,t =10.407,P =0.000)。③新生鼠枕颈部骨骼形态。正常对照组可见枕骨与寰枢椎发育正常,对位关系良好;维生素 A 缺乏组可见寰椎后弓与枕骨大孔后缘角度增大,寰枢椎对位关系异常,寰枢椎后弓角度增大,C2~C7椎弓及棘突高度降低、宽度变窄,且相邻椎体间隙增大。结论:维生素 A 缺乏可以导致新生大鼠枕颈部结构发育异常,这可能与其胚胎发育期 Hoxd3基因 mRNA 表达水平下降有关,但其具体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 A 缺乏 枕骨 颈椎 先天畸形 Hoxd3 基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椎管减压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周峻 熊振成 +7 位作者 董春科 王延雷 谭明生 移平 杨峰 唐向盛 李文浩 张刘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5-139,I0022,共6页
目的比较椎管减压联合补阳还五汤与单纯椎管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5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脊柱外科收治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7例,其中男41例,女36例,年龄29~76岁,平均50.07岁。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椎管减... 目的比较椎管减压联合补阳还五汤与单纯椎管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5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脊柱外科收治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7例,其中男41例,女36例,年龄29~76岁,平均50.07岁。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椎管减压联合补阳还五汤组(观察组)和单纯椎管减压手术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2例,对照组35例。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病情采用前路间盘摘除或椎体次全切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或后路单开门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行单纯椎管减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及末次随访的日本骨科协会脊髓功能评分(JOA)、颈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DI)及根据JOA评分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制定的督脉瘀阻证候积分。术后(治疗后)通过X线片、CT、MRI观察内固定及脊髓减压情况、治疗后脊髓压迫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均无硬膜、脊髓、神经根损伤,术后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得到控制,1例患者术后出现血肿,并伴有脊髓压迫,出现不全瘫表现,及时行二次手术清除血肿,患者未留下明显后遗症。所有观察组患者均遵医嘱服用补阳还五汤中药汤剂。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12~24个月,观察组平均(13.52±0.87)个月,对照组平均(13.52±0.56)个月,随访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JOA评分、VAS评分、NDI评分及督脉瘀阻证候积分分别为(8.35±3.21)、(6.15±1.63)、(31.93±4.32)、(6.48±3.42);术后1周分别为(10.41±3.25)、(4.32±2.13)、(17.69±4.28)、(8.81±1.32);术后1个月分别为(12.52±2.34)、(2.71±1.42)、(15.65±3.46)、(9.82±2.43);末次随访分别为(14.16±3.13)、(1.02±0.55)、(12.24±3.22)、(10.85±2.88)。对照组术前JOA评分、VAS评分、NDI评分及督脉瘀阻证候积分分别为(8.28±3.58)、(6.24±1.81)、(30.89±4.21)、(6.77±2.13);术后1周分别为(10.13±2.17)、(4.69±2.52)、(18.68±5.34)、(8.39±3.52);术后1个月分别为(10.48±5.12)、(3.87±1.82)、(17.43±3.97)、(8.57±2.45);末次随访分别为(12.35±4.41)、(1.71±0.42)、(14.31±4.25)、(9.43±3.07)。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VAS评分、NDI评分及督脉瘀阻证候积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1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较对照组脊髓功能改善更为明显(P<0.05),JOA改善率观察组为(68.31±11.24)%,对照组为(69.92±12.8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治疗后)均行X线、CT、MRI检查,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通过椎管减压外科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直接从解剖学上解除对神经的压迫,以达到疏通督脉的作用,联合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络较单纯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督脉 椎管减压 补阳还五汤
下载PDF
不同类型颈椎病的危险因素和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刘波 周峻 +7 位作者 李文浩 熊振成 王延雷 董春科 谭明生 移平 杨峰 唐向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25期2742-2746,284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颈椎病的危险因素以及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并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为颈椎病的早期防治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选择2019年1—6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门诊的213例颈椎病患者(颈椎病组)和208例未患...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颈椎病的危险因素以及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并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为颈椎病的早期防治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选择2019年1—6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门诊的213例颈椎病患者(颈椎病组)和208例未患有颈椎病的健康体检人群(健康人群组)进行研究,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获得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相关危险因素情况、中医体质类型。结果颈椎病组临床分型占前三位的依次是颈型82例(38.49%)、神经根型50例(23.47%)与混合型31例(14.55%)。不良坐姿、颈部外伤、枕高、体育锻炼、连续伏案工作>1 h与颈椎病的发生关系密切(P均<0.05)。颈椎病组阳虚质、痰湿质和血瘀质体质类型比例[19.72%(42/213)、14.55%(31/213)、16.43%(35/213)]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颈型颈椎病的发生与阳虚质和气虚质关系密切,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与痰湿质关系密切,交感型颈椎病与气郁质关系密切,混合型颈椎病与血瘀质关系密切,脊髓型颈椎病与血瘀质和阳虚质关系密切。结论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属于高危体质,其发展为颈椎病的风险相较于其他体质高,应予以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类型 危险因素 中医体质 相关性
下载PDF
多元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春科 葛百权 +2 位作者 渠明 马兆别 渠敬华 《江苏农村经济》 2017年第12期64-64,共1页
农民工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群体。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有利于促进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解决"三留守"等社会问题;有利于通过创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由农民工"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创业、致富一... 农民工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群体。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有利于促进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解决"三留守"等社会问题;有利于通过创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由农民工"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有利于盘活资源要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农民工就业创业面临的形势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返乡 收入型 股份合作社 经济增长 农业用地 有偿使用费 领导团队 加法 用地政策 创新培训
下载PDF
后路枕颈融合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枢椎转移瘤病理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岩 董春科 +3 位作者 王好 韦竑宇 杨峰 谭明生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86-91,共6页
背景:椎体成形术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用于治疗脊柱椎体继发性转移瘤,然而鲜有涉及上颈椎区域转移瘤的研究报告。目的:观察后路枕颈部融合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枢椎转移瘤病理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8年... 背景:椎体成形术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用于治疗脊柱椎体继发性转移瘤,然而鲜有涉及上颈椎区域转移瘤的研究报告。目的:观察后路枕颈部融合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枢椎转移瘤病理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2例枢椎转移瘤病理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出现枕颈部疼痛,其中8例出现明显脊髓压迫症状。采用Tokuhashi评分系统预测患者的生存期,采用脊柱肿瘤不稳定性评分(SINS)用于评估脊柱稳定性,采用JOA评分、NDI指数和VAS评分分别评估神经功能和疼痛症状。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X线片、三维CT及MRI评估枢椎复位情况,并测量脊髓有效空间(SAC)。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7.7±9.1)个月。所有患者均行后路枕颈部融合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患者平均年龄(68.9±12.1)岁,平均手术时间为(167±30)min,平均失血量为(293±73)ml,注入的平均骨水泥量为(2.8±0.2)ml。术前VAS评分为(7.8±0.9)分,JOA评分为(7.3±2.5)分,NDI评分为(80.0±11.4)分,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5.4±1.2)分和(4.1±1.2)分,JOA评分为(9.6±2.1)分和(10.9±1.6)分,NDI评分为(63.2±15.6)分和(59.7±15.5)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C由术前(7.7±1.6)mm增至末次随访的(11.9±1.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可见枢椎不同程度复位,1例患者出现深部伤口感染,采用清创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无症状骨水泥渗漏,1例患者病情恶化,术后3个月死亡。结论:采用后路枕颈部融合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枢椎转移瘤病理性骨折可迅速缓解疼痛,有一定复位效果,提供良好的脊柱稳定性,且并发症较少,提高了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价值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转移 椎体成形术 枕颈融合固定术 后路手术
下载PDF
两种术式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伴发育性椎管狭窄的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董春科 周峻 +5 位作者 王延雷 韦竑宇 杨峰 移平 唐向盛 谭明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5,共7页
[目的]比较一期前后路与单纯后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伴发育性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伴发育性椎管狭窄患者31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为分2组,其中前后联合组16例采用一... [目的]比较一期前后路与单纯后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伴发育性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伴发育性椎管狭窄患者31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为分2组,其中前后联合组16例采用一期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联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单纯后路组15例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颈椎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行影像检查,测量Pavlov比值、脊髓缓冲空间、K-line阳性率。[结果]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联合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单纯后路组(P<0.05);前后联合组术中平均出血量略多于单纯后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48±4.69)个月,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均随时间推移而显著增加(P<0.05)。虽然术前两组间JOA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前后联合组的JOA评分显著高于单纯后路组(P<0.05)。影像方面,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各节段(C37)Pavlov比值和脊髓缓冲空间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各节段(C37)的Pavlov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前后联合组患者各节段(C37)脊髓缓冲空间均显著大于单纯后路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K-line阳性率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前后联合组的K-line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纯后路组(P<0.05)。[结论]采用一期前后路手术较单纯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伴发育性椎管狭窄能够获得更大减压效果,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前后路联合手术 单纯后路手术
原文传递
两种术式治疗Kümmell 病合并脊髓损伤的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韦竑宇 董春科 +2 位作者 王好 杨峰 谭明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054-2059,共6页
[目的]比较后路减压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DFVP)与后路减压内固定联合椎体次全切(DFVE)治疗Kümmell病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10年6月~2015年1月收治Kümmell病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共45例,其中,采用DFVP术21例,采用DFV... [目的]比较后路减压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DFVP)与后路减压内固定联合椎体次全切(DFVE)治疗Kümmell病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10年6月~2015年1月收治Kümmell病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共45例,其中,采用DFVP术21例,采用DFVE术24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系统损伤。DFVE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行走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大于DFVP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31.91±8.18)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ASIA评级显著升级(P<0.05),VAS评分术后1个月时降至最低,而后又有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ASIA评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DFVE组的VAS评分低于DFVP组(P<0.05)。影像方面,两组患者术后1周时LKA、AVH和PVH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而后有所衰退;末次随访时DFVE组的LKA、AVH和PVH矫正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FVP组的LKA和AVH的矫正丢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DFVE组的LKA和AVH显著优于DFVP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能获得满意的早期疗效,相比之下DFVE远期疗效优于DF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ümmell 脊髓损伤 固定融合 椎体成形 椎体次全切
原文传递
后路辅助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董春科 李配瑶 +1 位作者 谭明生 姜良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884-1887,共4页
近年来,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已成为手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金标准"。但寰椎的特殊结构和变异使得徒手椎弓根螺钉置钉具有极高的难度。随着计算机导航辅助系统、个性化导航模板的应用,使得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安全性... 近年来,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已成为手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金标准"。但寰椎的特殊结构和变异使得徒手椎弓根螺钉置钉具有极高的难度。随着计算机导航辅助系统、个性化导航模板的应用,使得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安全性、精确性不断提高。本文就后路辅助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椎弓根螺钉 计算机导航 导航模板
原文传递
异补骨脂素对维生素A缺乏大鼠胚胎上颈椎发育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麻昊宁 刘楚吟 +3 位作者 朱宝 董春科 姜良海 谭明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研究雌鼠孕期维生素A(Vitamin A,VA)缺乏补充异补骨脂素对胎鼠上颈椎发育异常的影响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初断乳(3周龄)SD雌性大鼠50只,按体质量顺序编号并随机分为维生素A缺乏(Vitamin A Deficiency,VAD)组及正常(Normal,N)组... 目的:研究雌鼠孕期维生素A(Vitamin A,VA)缺乏补充异补骨脂素对胎鼠上颈椎发育异常的影响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初断乳(3周龄)SD雌性大鼠50只,按体质量顺序编号并随机分为维生素A缺乏(Vitamin A Deficiency,VAD)组及正常(Normal,N)组,分别喂养维生素A缺乏饲料和正常纯化饲料。喂养10周验证VAD组VA缺乏状态后,所有雌鼠按2∶1与正常雄鼠合笼,VAD组进一步分为维生素A缺乏空白组(VAD)、异补骨脂素补充低剂量组(Isopsoralen Supplement with Low Dose,ISL)、中剂量组(Isopsoralen Supplement with Medium Dose,ISM)、高剂量组(Isopsoralen Supplement with High Dose,ISH),其中ISL,ISM,ISH三组分别于妊娠0.5d起补充异补骨脂素。于妊娠第11.5天随机处死半数孕鼠取其胚胎,采用RT-QPCR方法分别检测胚胎Hoxd3基因和视黄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s,RARs)蛋白mRNA分子表达水平。妊娠第21天取新生鼠,骨骼双染法观察上颈椎骨骼发育形态。结果:VAD组及异补骨脂素补充组均可见胚胎骨骼发育迟缓,上颈椎出现骨骼畸形早期表现。VAD组及异补骨脂素补充组Hoxd3基因及RARs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异补骨脂素补充组Hoxd3基因mRNA表达水平较VAD组高(P<0.05)且与补充剂量成正比,但差异不明显(P>0.05),RARs mRNA的表达与异补骨脂素的补充相关性不明显。结论:孕期雌鼠维生素A水平的下降可以导致胎鼠上颈椎一定程度的发育异常,而孕期补充异补骨脂素可上调Hoxd3基因的表达水平,但对形态异常的改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异补骨脂素 上颈椎 Hoxd3基因
原文传递
长节段固定强直性脊柱病过伸型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好 董春科 +3 位作者 周峻 韦竑宇 杨峰 谭明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637-1641,共5页
[目的]观察后路长节段固定联合骨折断端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病合并过伸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6.12本院采用后路长节段固定联合骨折断端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病合并过伸型胸腰椎骨折28例患者。... [目的]观察后路长节段固定联合骨折断端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病合并过伸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6.12本院采用后路长节段固定联合骨折断端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病合并过伸型胸腰椎骨折28例患者。总结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 2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时间推移,患者VAS和ODI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神经功能ASIA评级显著改善(P<0.05)。影像方面,28例患者术后影像显示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物位置良好。其中,20例患者于损伤前影像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病并脊柱后凸畸形;与损伤前相比,术后即刻局部后凸角(LKA)显著减少(P<0.05),而椎体前缘高度(AVH)、椎体后缘高度(PVH)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即刻比较,LKA、AVH、PVH均无显著改变(P>0.05)。末次随访时,28例患者均达到BridwellⅠ级融合,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钉断棒。[结论]采用后路长节段固定联合骨折端植骨融合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病合并过伸型胸腰椎骨折安全及可行,并可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 过伸型骨折 骨折端植骨 长节段固定
原文传递
脊髓减压联合督脉电针对急性脊髓压迫损伤大鼠疗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延雷 齐英娜 +6 位作者 董春科 王威 移平 杨峰 唐向盛 郝庆英 谭明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3-7,共5页
目的:探究脊髓减压联合督脉电针对持续脊髓压迫12h的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的治疗效果和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SPF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督脉电针组、甲强龙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采用经寰枕间隙置入球囊导管加压造成脊髓压迫损... 目的:探究脊髓减压联合督脉电针对持续脊髓压迫12h的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的治疗效果和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SPF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督脉电针组、甲强龙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采用经寰枕间隙置入球囊导管加压造成脊髓压迫损伤的方法构建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置入球囊导管后不加压,督脉电针组、甲强龙组及模型组加压12h后进行脊髓减压。督脉电针组取百会、大椎穴进行电针干预,连续波,频率2Hz,治疗时间15min,持续治疗14d;甲强龙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甲强龙进行冲击治疗;模型组不再进行干预。督脉电针干预14d后4组大鼠全部行脊髓损伤组织取材,采用BBB评分法对4组大鼠减压后0h,干预1d,3d,7d及14d后等5个时间点进行运动功能评价,ELISA法检测损伤组织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损伤组织中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结果:BBB评分:假手术组在5个时间点的评分均为(21±0.00)分,督脉电针组与甲强龙组各时间点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督脉电针组与甲强龙组在干预1d,3d及7d后等时间点BBB评分较模型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14d时督脉电针组、甲强龙组及模型组BBB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测PAF结果显示:模型组脊髓损伤组织中PAF浓度较假手术组、督脉电针组及甲强龙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强龙组组织中PAF浓度较督脉电针组和假手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督脉电针组组织PAF浓度较假手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Caspase-3和Caspase-9各组表达结果变化一致,模型组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督脉电针组及甲强龙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强龙组蛋白表达较督脉电针组和假手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督脉电针组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减压联合电针通过降低脊髓损伤组织中PAF的含量与下调其Caspase9蛋白的表达来治疗急性脊髓压迫损伤,较单纯早期(<12h)减压可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手术减压 电针 血小板活化因子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颈性眩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14
作者 周峻 熊振成 +2 位作者 李文浩 董春科 谭明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51-954,共4页
颈性眩晕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主要有6种学说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了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包括本体感受器紊乱学说、交感神经功能刺激学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学说、偏头痛相关颈性眩晕、颈椎失稳相关颈性眩晕、体液因子学说。由于... 颈性眩晕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主要有6种学说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了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包括本体感受器紊乱学说、交感神经功能刺激学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学说、偏头痛相关颈性眩晕、颈椎失稳相关颈性眩晕、体液因子学说。由于颈性眩晕临床特点是以患者的主诉为主,因此诊断必须在排除其他疾病后结合体格检查与影像学检查方可诊断。在治疗上中医采取辨证论治、专病专方、推拿、牵引、针灸治疗;西医采用保守、封闭、物理、药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