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物心两面改造”到“社会因果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统合心物矛盾的独特理路
1
作者 董树婷 《苏区研究》 2024年第5期104-117,共14页
心物矛盾是唯物史观中国化过程中呈现的重要理论张力,最初在中国思想界对唯物史观“公式化”阐释进行批评与辩护时涌现,主要体现为阶级斗争与经济决定论的对立。李大钊提出的“物心两面改造”成为破解心物矛盾的初步探索。科玄论战之际... 心物矛盾是唯物史观中国化过程中呈现的重要理论张力,最初在中国思想界对唯物史观“公式化”阐释进行批评与辩护时涌现,主要体现为阶级斗争与经济决定论的对立。李大钊提出的“物心两面改造”成为破解心物矛盾的初步探索。科玄论战之际,梁启超等人对于自由意志的抽象追求又将心物矛盾推向了无定论与有定论之间。瞿秋白借助社会因果律对社会有定论展开阐述,在因果律的维度扬弃了无定论与宿命论。从“物心两面改造”到“社会因果律”,中国共产党人勾勒出一条统合心物矛盾的独特理路,塑造了唯物史观中国化的独特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物心两面改造 社会因果律 李大钊 瞿秋白
下载PDF
场景·机制·效能:历史题材纪录片增进理论认同的三维探析——以纪录片《留法岁月》为例
2
作者 董树婷 《传媒论坛》 2024年第14期68-72,共5页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目标对理论认同提出了新要求。历史题材纪录片作为还原历史场景的载体,在触发理论认同机制、发挥理论认同效能方面具有独特价值。通过多维度发掘一手材料、借助“他者”互证历史、使用...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目标对理论认同提出了新要求。历史题材纪录片作为还原历史场景的载体,在触发理论认同机制、发挥理论认同效能方面具有独特价值。通过多维度发掘一手材料、借助“他者”互证历史、使用“证据式剪辑”的呈现手法,历史题材纪录片《留法岁月》还原了真实的历史情境,为理论认同创设了前提。通过借助“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交互上升的认识论规律,历史题材纪录片既提供了情感端口增进受众的感性认识,又通过创设反思与内化的空间引发受众的理性认识。在场景与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历史题材纪录片《留法岁月》有助于激发家国情怀、激扬时代使命、在历史与现实间凝聚共同的精神力量。这为当下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题材纪录片 理论认同 《留法岁月》
下载PDF
从“劳工神圣”到“工人政治”: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工人话语的变迁
3
作者 董树婷 《工会理论研究》 2023年第1期60-73,共14页
研究工人话语的转变是管窥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阶级论题的窗口。欧战胜利后的喜悦情感,加速了劳工神圣作为情感表达的传播,让劳工迅速走入大众视野。在对工人阶级存在状态及其生存实况的确证过程中,劳工神圣由情感话语向阶级话语转向。... 研究工人话语的转变是管窥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阶级论题的窗口。欧战胜利后的喜悦情感,加速了劳工神圣作为情感表达的传播,让劳工迅速走入大众视野。在对工人阶级存在状态及其生存实况的确证过程中,劳工神圣由情感话语向阶级话语转向。工人运动的广泛开展使具有联合性质的工人团体得以形成,工人政治取代劳工神圣成为主要的阶级话语和革命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人话语 劳工神圣 工人政治
下载PDF
农民参与农家书屋阅读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老河口、山东济南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德林 董树婷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62,共6页
农家书屋是一项重大的文化惠民工程,其旨在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解决农民看书难问题,因此农民参与农家书屋进行阅读之意愿的强烈程度是政策施行后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基于对湖北省老河口市、山东省济南市的农家书屋进行调研,采用logis... 农家书屋是一项重大的文化惠民工程,其旨在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解决农民看书难问题,因此农民参与农家书屋进行阅读之意愿的强烈程度是政策施行后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基于对湖北省老河口市、山东省济南市的农家书屋进行调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书屋设置地点、书屋管理员、农民对文化惠民政策的了解程度对农民参与农家书屋阅读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收入、书屋书籍总数、书籍种类等因素对农民参与农家书屋阅读意愿无明显影响。在此结论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农家书屋的健康持续发展,以希望能够达到提升农民参与农家书屋阅读意愿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家书屋 阅读意愿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下载PDF
《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研究述评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树婷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1年第5期14-20,共7页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1920年问世的陈望道译本是学界公认的首个中文全译本。通过对既有成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学界对于《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勘定译作起点及出版时间,在完...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1920年问世的陈望道译本是学界公认的首个中文全译本。通过对既有成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学界对于《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勘定译作起点及出版时间,在完成文本考证的同时开始借助译作勾勒思想传播的图谱;厘清参考底本,探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传播的路径及特点;考究关键词句,将《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与现实问题、现实情境紧密结合起来;评价历史影响,着重探析《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的历史影响与历史作用力。在学界集中研究的四个方面之中,有些已经达成共识,有些仍存在分歧,尚需进一步勘查与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 马克思主义 研究述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