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40例ABO系统胎儿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董树岭 刘欣 +3 位作者 谢莹 王书亚 陈李影慧 吕先萍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605-609,共5页
目的分析本院产科1040例ABO系统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 and newborn,HDFN)检测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产科2022年9月—2023年1月期间送检的1040例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液标本相关检测结果,包括母子ABO... 目的分析本院产科1040例ABO系统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 and newborn,HDFN)检测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产科2022年9月—2023年1月期间送检的1040例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液标本相关检测结果,包括母子ABO血型、RhD血型以及新生儿溶血3项试验、Hb、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收集母子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母子年龄、新生儿性别、母亲孕产史、孕周和分娩方式等,并分析其对HDFN发生的影响。结果1040例HDFN检测标本中,ABO血型不合298例,其中113例HDFN阳性,阳性率为37.9%(113/298);母亲为O型者HDFN阳性率显著高于A和B型者(71.4%vs 8.2%,P<0.05);A型抗原不合者HDFN阳性率显著高于B型抗原不合者(48.7%vs 26.7%,P<0.05),且母子血型组合为O-A者最高,为83.6%(61/73),O-B次之,为58.2%(39/67)。除母子血型为O-A,HDFN阳性新生儿组Hb较HDFN阴性组低外[(145.0±16.0)vs(153.4±13.2),P<0.05],其余组间Hb和胆红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直抗+间抗+放散+”组新生儿Hb、TBIL和IBIL水平较HDFN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44.9±21.6)vs(153.3±13.2),(36.9±11.8)vs(29.6±6.1),(30.6±12.7)vs(23.0±6.9),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分娩次数、母子不合抗原类型和母亲血型是影响HDF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BO-HDFN多发生于母亲为O型的新生儿,并且母子血型为O-A者阳性率最高;其严重程度与母-子血型关系不大,而与HDFN 3项试验检测结果关系较大;母亲分娩次数、母子不合抗原类型和母亲血型是影响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不合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 影响因素
下载PDF
104 588名住院患者红细胞同种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2
作者 董树岭 宋婕 +2 位作者 王书亚 杨乾坤 吕先萍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 分析104 588例住院患者红细胞同种抗体的阳性率、特异性及其检出时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1月~2019年12月期间至少进行过1次抗体筛查的患者临床信息,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输血史、妊娠史和抗体筛查信息,统计红细胞... 目的 分析104 588例住院患者红细胞同种抗体的阳性率、特异性及其检出时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1月~2019年12月期间至少进行过1次抗体筛查的患者临床信息,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输血史、妊娠史和抗体筛查信息,统计红细胞同种抗体阳性率、特异性及检出时间,并比较同种免疫和非同种免疫患者输血量及输血次数的差异。结果 723例患者血液标本中检出了800例有临床意义的红细胞同种抗体,阳性率为0.7%(723/104 588),女性高于男性(0.9%vs 0.5%,P<0.05)。Rh系统抗体占比76.4%(611/800),其中抗-E占比61.4%(375/611)。同种免疫患者的输血量(U)和输血次数均高于非同种免疫患者(中位值分别为:6.0 vs 4.0,P<0.05;4.0 vs 2.0,P<0.05)。整体上,67.5%的红细胞同种抗体可在首次输血后6个月内检出,中位检出时间(四分位间距)(d)为97.0(22.5~247.0)。结论 为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输血前应进行常规抗体筛查,必要时可实行Rh分型相容性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同种免疫 输血 同种抗体 检出时间
下载PDF
miRNA-20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董树岭 尹惠卿 +3 位作者 吕彦萌 孟伟伟 董翠翠 贺付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miRNA-20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56例经病理确诊的ESCC患者的手术切除组织(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 目的探讨miRNA-20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56例经病理确诊的ESCC患者的手术切除组织(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miRNA-205的表达,并分析miRNA-205在不同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差异。结果 ESCC患者组织中miRNA-205相对表达量为1.475(0.444~5.47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Z=-3.067,P=0.002);miRNA-205在不同TNM分期ESCC患者组织中存在差异,TNM分期越高,miRNA-205表达量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6.335,P〈0.001);miRNA-205在淋巴结转移阴性/阳性组织中存在差异,淋巴结转移阳性组miRNA-205表达量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Z=-3.353,P=0.001)。结论 miRNA-205在ESCC患者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并可能参与ESCC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食管癌 miRNA-205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食管鳞癌患者血浆lncRNA TUC338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开颜 赵新炜 +5 位作者 杨丽君 董翠翠 董树岭 尹惠卿 明亮 贺付成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食管鳞癌(ESCC)患者血浆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UC338表达变化,并探讨其诊断ESCC的潜在价值。方法选择ESCC患者116例(ESCC组)、体检健康者39例(对照组),收集两组空腹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浆;选择ESCC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 目的观察食管鳞癌(ESCC)患者血浆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UC338表达变化,并探讨其诊断ESCC的潜在价值。方法选择ESCC患者116例(ESCC组)、体检健康者39例(对照组),收集两组空腹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浆;选择ESCC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血浆和ESCC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lncRNA TUC338表达。随机选择46例ESCC患者,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浆与肿瘤组织lncRNA TUC338表达的关系。分析血浆lncRNA TUC338表达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浆lncRNA TUC338表达诊断ESCC的价值。结果 ESCC组血浆lncRNA TUC338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SCC组织lncRNA TUC338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血浆与肿瘤组织lncRNA TUC338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643,P<0.01)。血浆lncRNA TUC338表达与ESCC患者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lncRNA TUC338表达诊断ESCC的曲线下面积为0.684;其cut off值为1.415,此时其诊断ESCC的敏感性为63.4%,特异性为78.1%。结论 ESCC患者血浆lncRNA TUC338高表达,其表达变化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血浆lncRNA TUC338有可能作为诊断ESCC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长链非编码RNA TUC338基因序列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肺炎检测血清降钙素原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梅芬 董树岭 +1 位作者 蔡庆春 李付广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4年第2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定量检测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50例CAP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PCT定量检测,免疫胶乳比浊法对其CRP进行检测...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定量检测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50例CAP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PCT定量检测,免疫胶乳比浊法对其CRP进行检测并采集静脉血进行白细胞计数,分别计算其诊断CAP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根据CAP患者的转归,将其分为死亡组与好转组,比较患者入院第1、4、7d血清PCT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血清PCT、CRP及全血WBC水平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CAP的灵敏度上,PCT(0.93)与CRP(0.87)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0.93)与WBC(0.67)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诊断CAP的特异性上,PCT(0.96)与CRP(0.88)和WBC(0.9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1、4、7d血清PCT水平与好转组比较,其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PCT定量检测是诊断CAP灵敏度、特异性均较好的指标,且血清PCT浓度高低对患者的预后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协同力学信号促进大鼠软骨损伤修复的研究
6
作者 谢莹 付苏 +7 位作者 杨乾坤 严旭 刘欣 董树岭 陈李影慧 尚春风 郑赛磊 刘宏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95-1798,共4页
目的探索富血小板血浆(PRP)与软骨细胞力学信号转导通路的协同机制,并将该机制应用于PRP治疗大鼠软骨损伤的修复治疗。方法体外实验部分,采用酶消法获取大鼠软骨细胞,给与PRP处理和(或)流体剪切力刺激(摇床每日3 h,40 r/min),分组为对... 目的探索富血小板血浆(PRP)与软骨细胞力学信号转导通路的协同机制,并将该机制应用于PRP治疗大鼠软骨损伤的修复治疗。方法体外实验部分,采用酶消法获取大鼠软骨细胞,给与PRP处理和(或)流体剪切力刺激(摇床每日3 h,40 r/min),分组为对照组、PRP组、力学+PRP组、先力学后PRP组,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Ⅱ型胶原、蛋白聚糖及整合素(Integrinβ2)的mRNA表达。体内实验部分,大鼠经木瓜蛋白酶注射后建立膝关节炎/软骨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制动+注射生理盐水)、PRP组(制动+注射PRP),运动+PRP组(运动+注射PRP),运动后PRP组(先运动+后注射PRP),4周后取材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番红O染色评估软骨修复程度,并通过PCR测定Ⅱ型胶原、蛋白聚糖的mRNA表达。两组间比较行One way-ANOVA及LSD-t检验。结果体外实验正常培养的大鼠软骨细胞,PRP及力学+PRP均促进了Ⅱ型胶原及蛋白聚糖转录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85±1.166比2.153±0.705/0.818±0.116比1.045±0.266,t=0.561、1.550,P>0.05),然而先力学刺激后给予PRP处理则Ⅱ型胶原及蛋白聚糖转录增多最明显,显著高于PRP组及力学+PRP组(倍数为5.308±0.978及2.845±1.100,t=4.439、5.000、3.695、5.245,P<0.01)。这一机制可能与力学反应性Integrinβ2表达升高有关。该体外实验趋势与大鼠体内实验结果相符合。大鼠对照组软骨损伤明显且表面缺损,PRP组及运动+PRP组软骨损伤有所恢复但表面仍有不平整。大鼠给与先主动运动后PRP治疗方案后,软骨损伤恢复最佳,Ⅱ型胶原纤维及蛋白聚糖mRNA含量最高(倍数分别为46.833±7.400及15.177±3.288,t=6.161、2.683、5.109、3.545,P<0.05)。结论PRP通过整合素β2受体,与软骨细胞的力学反应性信号转导存在协同效应,PRP治疗宜结合运动后PRP的组合方式,提高软骨修复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损伤 富血小板血浆 软骨细胞 力学信号转导 初级纤毛 胶原蛋白
原文传递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和血浆置换对ABO血型不容肾移植受者术前血型抗体去除效果单中心对比研究
7
作者 杨昊 董树岭 +5 位作者 杨乾坤 韩月 王书亚 靳慧芳 郑露 唐悦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3期325-331,共7页
目的 对比研究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和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对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ABO incompatible kidney transplantation,ABOi-KT)术前血型抗体去除效果。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 目的 对比研究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和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对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ABO incompatible kidney transplantation,ABOi-KT)术前血型抗体去除效果。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2月—2023年12月ABOi-KT术前36例单纯DFPP和27例单纯PE受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每次治疗前后抗体效价,并对其进行差异化分析。结果 DFPP组和PE组分别进行了98次和82次治疗;DFPP和PE治疗后血型抗体效价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DFPP和PE均显示出对高效价抗体较好的去除效果,DFPP对效价≥32组IgG抗-A、IgG抗-B和IgM抗-B抗体去除效果优于效价≤16组(P<0.05),PE治疗对效价≥32组IgM抗-A和IgM抗-B抗体去除效果优于效价≤16组(P<0.05);整体上,DFPP和PE对不同类型抗体去除效果均无显著差异,但当效价≥32时,DFPP和PE均显示出对IgM类抗体较好的去除效果,PE更为明显;PE对抗-A抗体去除效果优于DFPP,这种优势主要表现为,当效价≤16时,PE较DFPP表现出对IgG抗-A抗体较好的去除效果(P<0.05),当效价≥32时,PE较DFPP表现出对IgM抗-A抗体较好的去除效果(P<0.05),两种方法对其他血型抗体的去除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FPP和PE均可显著降低血型抗体效价,两种方法均对高效价抗体去除效果较好。除PE对低效价IgG抗-A和高效价IgM抗-A抗体去除效果较DFPP好外,两种方法对其他血型抗体去除效果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 ABO血型不相容 肾移植 抗体效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