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透明土技术的桩后土拱效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陈强
董桂城
王超
朱宝龙
赵晓彦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9-517,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2342,41672295)。
-
文摘
为研究圆桩后土拱效应的特征及演化过程,从细观角度开展了基于透明土技术的桩土相互作用试验研究.首先开展了透明土配比试验,获取物理力学性质适宜的土体;其次设计了试验系统并得到透明土与桩相互作用的散斑场图像;最后通过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技术分析得到位移矢量图,进一步分析得到透明土位移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位移矢量图可以得到圆桩作用下土体运动趋势及土颗粒的位移特征,并可进一步解译得到位移等值线构成的拱形结构,即桩后土拱结构,呈现出抛物线形,其范围与桩径、桩间距及深度有相关性;桩径越大,土拱区域越大,桩径30 mm时,土拱高达100 mm,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范围越大;桩间距越大拱高最大值越大,桩间距80 mm时,土拱高也达100 mm;不同深度下土拱拱高在变化趋势上有较大的相似性,深度越深,土拱的最大拱高越小,深度50 mm时,拱高60 mm;通过拟合公式得到,土拱最大拱高沿桩身方向从桩顶至桩底呈逐渐减小趋势,同时随土体位移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后趋于一稳定值的特征,其稳定值的大小与桩径呈正相关、桩间距呈正相关及深度呈负相关.
-
关键词
圆形抗滑桩
透明土
模型试验
土拱效应
拱高
-
Keywords
circular anti-slide pile
transparent soil
model test
soil arching effect
arch height
-
分类号
TU441.9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