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新品种‘牡育薯1号’的选育
1
作者 解国庆 董清山 +4 位作者 范书华 王艳 张丽微 华玉晨 赵云彤 《中国马铃薯》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牡育薯1号’是以‘GP2-12’为母本、‘NS78-1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22)230011。‘牡育薯1号’生育期77 d,植株半直立,平均株高约68.8... ‘牡育薯1号’是以‘GP2-12’为母本、‘NS78-1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22)230011。‘牡育薯1号’生育期77 d,植株半直立,平均株高约68.8 cm,生长势强,茎绿色,叶绿色,花冠浅紫色。天然结实性中等。块茎卵圆形,黄色皮、深黄色肉,芽眼深度中等。平均单株结薯数6.1个,平均单薯重171 g,商品薯率79.70%。干物质含量19.00 g/100 g,淀粉含量13.30 g/100 g,块茎粗蛋白含量2.04 g/100 g,维生素C含量14.20 mg/100 g,还原糖含量1.10%。2年区域试验中,较对照‘克新13号’平均总增产9.16%。中抗晚疫病、中抗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牡育薯1号’适宜在黑龙江省春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 牡育薯1号 鲜食型
下载PDF
氮肥减施对不同品种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
作者 华玉晨 解国庆 +5 位作者 范书华 王艳 张丽微 赵云彤 时新瑞 董清山 《中国马铃薯》 2023年第4期329-337,共9页
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消耗了全球35%的化肥,大量且不合理的化肥投入导致种植成本增加。随着农药化肥双减政策的推出,如何减少氮肥投入的同时确保粮食稳产,已是马铃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选育和推广氮素高效吸收和利... 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消耗了全球35%的化肥,大量且不合理的化肥投入导致种植成本增加。随着农药化肥双减政策的推出,如何减少氮肥投入的同时确保粮食稳产,已是马铃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选育和推广氮素高效吸收和利用的马铃薯品种是实现中国马铃薯生产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试验以‘东农310’‘兴佳2号’‘牡育薯3’‘早大白‘’中薯早35’和‘麦肯1号’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施肥梯度分别为无氮(0)、低氮(90 kg/hm^(2))和常规氮(180 kg/hm^(2)),综合分析其氮素积累与氮效率差异。在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随着氮肥的施入整体可显著升高大部分马铃薯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株高。在低氮处理下,‘兴佳2号’和‘中薯早35’产量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麦肯1号’除外,‘麦肯1号’与‘兴佳2号’二者差异不显著)。在低氮和常规施氮处理下,‘东农310’的氮素吸收效率较高,分别为7.26%和7.49%,但其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素偏生产力较低,并且其产量与其他品种相比并未有显著的优势,其干物质积累量较多,可能由于其所积累的氮素主要转运到地上植株。‘牡育薯3’和‘中薯早35’在N 90 kg/hm^(2)处理下的氮素农学利用率较高分别为75.42和96.38 kg/kg,说明这两个品种随着氮肥的施入,产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中薯早35’在N 90 kg/hm^(2)处理下的氮素偏生产力最高为219.36 kg/kg。对光合色素的研究发现,块茎形成期的光合色素含量高于块茎膨大期,‘麦肯1号’有更长的光合作用持续时间。因此,在氮肥减施的情况下,‘兴佳2号’和‘中薯早35’可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东农310’的氮素吸收效率能力较强,但产量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氮肥 生长 产量
下载PDF
“水肥一体化”下马铃薯磷肥的合理施用
3
作者 张丽微 董清山 +4 位作者 解国庆 华玉晨 范书华 王艳 宋泽 《中国马铃薯》 2023年第3期236-244,共9页
磷肥不合理施用导致马铃薯磷肥利用率偏低,不能持续高产的现象较普遍。因此,研究马铃薯群体的磷素吸收规律,可为马铃薯持续高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本地主栽品种‘尤金’,以“水肥一体化”管理为核心技术,设置5个磷肥梯度,分别为P1(0... 磷肥不合理施用导致马铃薯磷肥利用率偏低,不能持续高产的现象较普遍。因此,研究马铃薯群体的磷素吸收规律,可为马铃薯持续高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本地主栽品种‘尤金’,以“水肥一体化”管理为核心技术,设置5个磷肥梯度,分别为P1(0 kg/hm^(2))、P2(90 kg/hm^(2))、P3(120 kg/hm^(2))、P4(150 kg/hm^(2))、P5(180 kg/hm^(2)),研究磷肥对马铃薯产量及其他指标的影响。随着磷肥施入量的不断增加,色素含量、商品薯率、单株结薯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磷肥施用量在150 kg/hm^(2)时,折合产量(39330 kg/hm^(2))达到最高值,较P1增产43.03%,马铃薯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及转运情况、块茎增重速度各项指标均高于P1,磷肥肥料利用率为36.44%,磷农学效率为78.88 kg/kg,马铃薯相应的经济收益及增加收益情况均以P4最高,最适合“水肥一体化”管理条件下马铃薯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磷肥 水肥一体化 产量 磷素利用率
下载PDF
寒地月见草高产栽培技术
4
作者 张丽微 董清山 +4 位作者 范书华 赵云彤 解国庆 华玉晨 宋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137-140,共4页
月见草是柳叶菜科月见草属植物,其干燥根或种子可入药。月见草用途极为广泛,可作观赏用、食用、药用、工业等用途。黑龙江省属于高寒地区,有种植月见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月见草主要种植和加工区域之一。目前存在标准化程度和农业技术集... 月见草是柳叶菜科月见草属植物,其干燥根或种子可入药。月见草用途极为广泛,可作观赏用、食用、药用、工业等用途。黑龙江省属于高寒地区,有种植月见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月见草主要种植和加工区域之一。目前存在标准化程度和农业技术集成化程度较低,生产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为更好地推广月见草种植技术,提高其产品附加值,本文通过介绍月见草高产人工栽培技术,提高其产量、品质及产品市场竞争力,助力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寒地特色中草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月见草 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马铃薯“大四化”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清山 范书华 +2 位作者 解国庆 王艳 赵云彤 《中国马铃薯》 2020年第4期220-223,共4页
针对宁安市马铃薯主产区种植马铃薯标准化程度不高、种植水平差异较大等问题,通过研究、调研和总结,研发集成出一套以“大四化”(大垄栽培、全程机械化、水肥一体化、施肥立体化、药肥一体化)为核心技术并集成种薯处理、平衡施肥等技术... 针对宁安市马铃薯主产区种植马铃薯标准化程度不高、种植水平差异较大等问题,通过研究、调研和总结,研发集成出一套以“大四化”(大垄栽培、全程机械化、水肥一体化、施肥立体化、药肥一体化)为核心技术并集成种薯处理、平衡施肥等技术的马铃薯种植模式,即马铃薯“大四化”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对选地整地、种薯处理、水肥管理等重要技术环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该项技术有助于实现马铃薯种植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节肥节水,节本增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显著,对保障马铃薯丰产稳产、促进马铃薯种植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栽培技术 覆膜 滴灌
下载PDF
龙杂烟一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董清山 解艳华 +5 位作者 范书华 王艳 刘东风 傅迎军 王延锋 戚丹阳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0-31,共2页
晒烟雄性不育杂交种龙杂烟一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晒烟育种研究室于2003年以MS牡晒84-21-2为母本、牡晒93-3-6为父本组配育成,2006年4月18日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推广.该杂交种植株为橄榄... 晒烟雄性不育杂交种龙杂烟一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晒烟育种研究室于2003年以MS牡晒84-21-2为母本、牡晒93-3-6为父本组配育成,2006年4月18日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推广.该杂交种植株为橄榄形,株型收敛、茎叶角度小,叶形宽椭圆,大田生育期82~84d,属中熟品种.幼苗及大田生长势强、整齐,烟叶成熟较集中.原烟外观质量优良,色泽红黄,油份足,弹性好,抗赤星病,高抗普通花叶病.平均产量为3007.7?/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烟 雄性不育杂交种 龙杂烟一号
下载PDF
优质抗病晒烟雄性不育杂交种龙杂烟2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被引量:3
7
作者 董清山 王艳 +6 位作者 范书华 傅迎军 刘东风 解艳华 解国庆 史磊 赵书山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131-133,共3页
晒烟雄性不育杂交种龙杂烟2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晒烟育种研究室于2002年以MS穆棱护脖香为母本,以牡晒93-4-5为父本组配育成。2009年9月2日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推广。该杂交种植株为橄榄形,株型收... 晒烟雄性不育杂交种龙杂烟2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晒烟育种研究室于2002年以MS穆棱护脖香为母本,以牡晒93-4-5为父本组配育成。2009年9月2日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推广。该杂交种植株为橄榄形,株型收敛、茎叶角度小,叶形宽椭圆,大田生育期84 d左右,属中熟品种。幼苗及大田生长势强,烟叶成熟较集中。原烟外观质量优良,色泽红黄,油分足,弹性好。高抗赤星病和普通花叶病。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产量为2 977.1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烟 雄性不育杂交种 龙杂烟2号
下载PDF
利用引进马铃薯实生种子选育新品种 被引量:2
8
作者 董清山 《中国马铃薯》 2004年第3期152-154,共3页
通过对引进的马铃薯实生种子材料的选育,初步获得了一批块茎产量高和淀粉含量高的优良无性系。其中产量高于2200kg/667m2的优良品系14个,最高达2975.8kg/667m2;淀粉含量高于17%的优良品系10个,最高达20.8%。
关键词 马铃薯实生种子 选育 块茎产量 淀粉含量
下载PDF
晒烟新品种龙烟7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9
作者 董清山 王艳 +7 位作者 范书华 解国庆 傅迎军 时新瑞 赵云彤 刘春光 赵鹤 董雪梅 《中国林副特产》 2015年第2期18-19,共2页
龙烟7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以密叶香为母本、牡晒84-1-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晒烟新品种。2014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推广。该品种植株为橄榄形,株型收敛、茎叶角度小,叶形宽椭圆,大田生育期84天,属... 龙烟7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以密叶香为母本、牡晒84-1-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晒烟新品种。2014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推广。该品种植株为橄榄形,株型收敛、茎叶角度小,叶形宽椭圆,大田生育期84天,属中熟品种。幼苗及大田生长势强、整齐,烟叶成熟较集中。原烟外观质量优良,色泽红黄,油份较足,弹性好。高抗赤星病和普通花叶病。据多年多点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2994kg/hm2,产值32963.9元/hm2,均价11.01元/㎏,中上等烟比例76.57%,分别比对照龙烟二号提高11.1%、15.9%、4.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烟 新品种 龙烟7号 选育 特征特性
下载PDF
晒烟新品种龙烟六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10
作者 董清山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9-20,共2页
龙烟六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农业科研所晒烟育种研究室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晒烟新品种.2005年1月20日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该品种色泽红黄,油份足,弹性好;耐赤星病,高抗普通花叶病;平均产量为2516.6?/hm2.
关键词 晒烟 选育 龙烟六号
下载PDF
植物离体孤雌生殖研究进展
11
作者 董清山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6-8,共3页
阐述了植物离体孤雌生殖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体孤雌生殖诱导率2个主要因素,对离体孤雌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孤雌生殖 植物 生殖
下载PDF
黑龙江省晒烟创新种质资源生物学性状聚类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云彤 范书华 +4 位作者 王艳 邵广忠 时新瑞 解国庆 董清山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9-85,共7页
为进一步构建筛选优良创新种质资源,明确品种间相似度及遗传关系,合理选择育种亲本材料,文章对55份晒烟创新种质资源作聚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基于24项生物学特性聚类分析,欧氏距离为12.95处可将55份晒烟创新种质资源分为五大类群,... 为进一步构建筛选优良创新种质资源,明确品种间相似度及遗传关系,合理选择育种亲本材料,文章对55份晒烟创新种质资源作聚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基于24项生物学特性聚类分析,欧氏距离为12.95处可将55份晒烟创新种质资源分为五大类群,第Ⅰ类群上中等烟比率最高,可作为品质育种亲本选择材料,第Ⅱ与Ⅲ类群平均产量较高,是培育高产品种优先选择亲本,同时这两大类群在株高、茎围、节距、可见叶数上均具有明显优势,可作为优良种质资源重点开发利用,第Ⅳ类群植株高度最小,可作为矮源亲本保存利用,第Ⅴ类群可作为培育早熟品种亲本材料。进一步分析创新种质资源的8个主要数量性状,结果显示晒烟单位面积产量与可见叶片数、腰叶长、单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茎围呈显著正相关,腰叶宽对产量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烟 种质资源 聚类分析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利用新型土壤颗粒剂防控马铃薯疮痂病 被引量:5
13
作者 时新瑞 范书华 +4 位作者 邵广忠 王艳 解国庆 赵云彤 董清山 《中国马铃薯》 2015年第6期362-364,共3页
马铃薯疮痂病已成为威胁牡丹江地区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试验通过对新型土壤颗粒剂的研制,确定了2种颗粒剂配方,并采用随机区组法对马铃薯疮痂病进行防治,解决牡丹江地区马铃薯疮痂病在大田防治中的空白。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配方CJ-1... 马铃薯疮痂病已成为威胁牡丹江地区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试验通过对新型土壤颗粒剂的研制,确定了2种颗粒剂配方,并采用随机区组法对马铃薯疮痂病进行防治,解决牡丹江地区马铃薯疮痂病在大田防治中的空白。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配方CJ-1进行土壤处理对疮痂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配方CJ-2,感病率及病情指数显著降低,同时结合播种前用甲托加百菌清与石膏粉拌种处理防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颗粒剂 马铃薯疮痂病 病情指数 感病率 沸石
下载PDF
黑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马铃薯化肥施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磊 汝甲荣 +4 位作者 李庆全 曹春梅 董清山 于洪涛 石瑛 《中国马铃薯》 2020年第2期94-102,共9页
为了了解黑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马铃薯生产中的施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马铃薯化肥减施提供参考依据和目标,对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主产区的25个市,71个县的536户的马铃薯种植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平均养... 为了了解黑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马铃薯生产中的施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马铃薯化肥减施提供参考依据和目标,对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主产区的25个市,71个县的536户的马铃薯种植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平均养分用量为N 160 kg/hm2,P2O5151 kg/hm2,K2O 227 kg/hm2,磷钾偏施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养分施用比例不合理。因此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应适当降低磷钾用量,合理调整养分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施肥 调查 黑龙江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下载PDF
牡丹江丘陵半山区利用苦参碱、烟碱+皂素防治大豆蚜虫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云彤 时新瑞 +4 位作者 孟祥海 解国庆 范书华 王艳 董清山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7-289,共3页
在明确大豆蚜虫的生长繁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2%苦参碱、烟碱+皂素2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牡丹江丘陵半山区大豆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苦参碱、烟碱+皂素对大豆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杀虫率分别达到85.37%和84.25%。两种植物源杀虫... 在明确大豆蚜虫的生长繁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2%苦参碱、烟碱+皂素2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牡丹江丘陵半山区大豆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苦参碱、烟碱+皂素对大豆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杀虫率分别达到85.37%和84.25%。两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大豆植株无药害作用,且在盛花期对植株具有生长调节作用。施药后大豆株高、平均产量、百粒重与对照组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2%苦参碱和烟碱+皂素处理虫食率分别为2.5%与4.23%,明显低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杀虫剂 大豆蚜虫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牡丹江地区适宜对俄出口早熟马铃薯品种筛选 被引量:4
16
作者 范书华 董清山 +2 位作者 王艳 解国庆 刘春光 《中国马铃薯》 2012年第6期329-331,共3页
为解决牡丹江地区适宜对俄出口的马铃薯品种缺乏问题,从不同地区引进8个早熟马铃薯品种进行产量比较试验。通过对各品种生育期、植株及块茎的形态特征、产量等综合性状比较分析,结合俄罗斯人的饮食消费习惯,从中筛选出了牡丹江地区适宜... 为解决牡丹江地区适宜对俄出口的马铃薯品种缺乏问题,从不同地区引进8个早熟马铃薯品种进行产量比较试验。通过对各品种生育期、植株及块茎的形态特征、产量等综合性状比较分析,结合俄罗斯人的饮食消费习惯,从中筛选出了牡丹江地区适宜对俄出口的早熟马铃薯品种为‘尤金’、‘费乌瑞它’、‘东农303’和‘中薯5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 对俄出口 早熟马铃薯 筛选
下载PDF
牡丹江地区晒烟新品种(系)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3
17
作者 解国庆 董清山 +1 位作者 王艳 范书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5期139-143,共5页
为加快选育适宜当地种植、株型好、优质、抗病、高产的晒烟新品种进程,2011年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龙烟2号’为对照,对收集、引进的4个新品种‘星子’、‘东风1号’、‘农安窄叶’、‘农安宽叶’及选育的新品系‘牡晒9712’进... 为加快选育适宜当地种植、株型好、优质、抗病、高产的晒烟新品种进程,2011年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龙烟2号’为对照,对收集、引进的4个新品种‘星子’、‘东风1号’、‘农安窄叶’、‘农安宽叶’及选育的新品系‘牡晒9712’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牡晒9712’茎叶角度小、株型理想、抗赤星病,产量3331.40kg/hm2,收益34113.54元/hm2,与对照‘龙烟2号’达到显著水平和极显著水平;‘星子’赤星病病情指数为1.44,抗性为高抗,产量较对照增产13.6%,收益较对照增收17.3%。因此可初步得出‘星子’、‘牡晒9712’是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系)。‘东风1号’、‘农安窄叶’高抗赤星病,可考虑作为杂交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烟 品种(系) 比较试验
下载PDF
AMMI模型分析不同基因型马铃薯产量稳定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解国庆 董清山 +4 位作者 范书华 王艳 邵广忠 时新瑞 赵云彤 《中国马铃薯》 2015年第3期133-135,共3页
为研究不同基因型马铃薯产量的年度稳定性,选用7个品种(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应用AMMI模型对连续3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平方和分别占总平方和的47.69%、6.41%和40.03%,均达极显著水... 为研究不同基因型马铃薯产量的年度稳定性,选用7个品种(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应用AMMI模型对连续3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平方和分别占总平方和的47.69%、6.41%和40.03%,均达极显著水平。AMMI双标图表明,参试材料产量稳定性为‘牡9141’>‘牡8182’>‘克新13号’>‘牡91320’>‘牡8153’>‘克新4号’>‘克新12号’,平均产量为‘牡8153’>‘克新13号’>‘牡91320’>‘牡8182’>‘克新4号’>‘牡9141’>‘克新12号’。综合品系及其对应类型对照品种的丰产性及稳定性,‘牡91320’、‘牡9141’整体表现优于对照;‘牡8153’的丰产性好,但稳定性不如对照,‘牡8182’的稳定性好,丰产性不如对照。AMMI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产量性状的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I模型 马铃薯 基因型 产量 稳定性
下载PDF
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延锋 柴永山 +13 位作者 潘国君 董清山 吕彬 史磊 潘春磊 孙靖轩 刘姿彤 盛春鸽 王金贺 董雪梅 张鹏 赵海新 赵鹤 冯锡君 《中国林副特产》 2015年第4期90-93,共4页
选择适宜棚室栽培、高产优质食用菌新品种,规范安全用种;利用玉米芯等农作物秸秆作为新型基质栽培食用菌;优化出菇方式,实施催蕾促菇,利用通风、立体套种等措施,调节水稻育秧大棚内的小气候,满足不同时期食用菌对温、光、水、气等环境... 选择适宜棚室栽培、高产优质食用菌新品种,规范安全用种;利用玉米芯等农作物秸秆作为新型基质栽培食用菌;优化出菇方式,实施催蕾促菇,利用通风、立体套种等措施,调节水稻育秧大棚内的小气候,满足不同时期食用菌对温、光、水、气等环境的需求;开展菌渣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等研究工作;2012~2014年在富锦市对水稻育秧大棚食用菌安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进行集成与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效益提高10%以上,探索出一条提高育秧大棚综合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育秧大棚 二次利用 食用菌 技术集成与示范
下载PDF
水肥一体化条件下马铃薯氮肥精准施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范书华 董清山 +3 位作者 解国庆 王艳 赵云彤 孟祥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9期29-32,共4页
为探索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氮肥用量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尤金为供试马铃薯品种,以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为核心技术,开展了马铃薯氮肥精准施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当纯磷(P2O5)和纯钾(K2O)施用量分别为120和27... 为探索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氮肥用量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尤金为供试马铃薯品种,以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为核心技术,开展了马铃薯氮肥精准施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当纯磷(P2O5)和纯钾(K2O)施用量分别为120和270 kg·hm^(-2)时,马铃薯产量随施氮量的提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施氮量为189.24 kg·hm^(-2)时,产量达最高值52754.79 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为184.38 kg·hm^(-2),所对应的最佳产量为52749.15 kg·hm^(-2),与最高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马铃薯适宜的氮肥用量应控制在184~190 kg·hm^(-2),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氮肥 精准施用 水肥一体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