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S11通过介导CDK2和CYCLIND1的转录促进牛成肌细胞增殖
1
作者 王子岩 王亚慧 +9 位作者 吴天弋 高晨 杜振伟 葛菲 张晓贝 赵文轩 张路培 高会江 董焕声 李俊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27-2939,共13页
旨在验证牛INTS11基因在成肌细胞中的功能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INTS11的CDS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特征,并使用不同分子试验技术验证其在牛成肌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本研究对牛INTS11基因序列与其他物种进行同源性对比并构... 旨在验证牛INTS11基因在成肌细胞中的功能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INTS11的CDS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特征,并使用不同分子试验技术验证其在牛成肌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本研究对牛INTS11基因序列与其他物种进行同源性对比并构建生物进化树,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理化性质和功能结构分析以及亚细胞定位。并以体外分离培养的3月龄健康胎牛成肌细胞为试验材料,克隆成肌细胞中INTS11的全部CDS区序列,构建INTS11的过表达载体并设计基因的干扰序列,通过CCK8、Edu、RT-qPCR等技术探究其对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生物信息分析结果表明,CDS区序列全长为1800 bp,具有MBL-foldmetallo-hydro和β-CASP基序两个功能结构域,属于非跨膜蛋白,且细胞定位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在成肌细胞中转染pcDNA3.1-INTS11质粒,结果显示在72~96 h时试验组的成肌细胞比对照组的增殖速度显著增加(P<0.05);Edu试验发现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加(P<0.05);RT-qPCR结果表明增殖标志因子CDK2、CYCLIND1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上升(P<0.05)。转入干扰序列后,细胞增殖速度显著下降(P<0.05),同时增殖标志因子CDK2、cyclin D1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本研究预测了INTS11在家养动物中的保守性,并且INTS11蛋白具有两个功能结构域,发现其通过介导CDK2、CYCLIND1的mRNA转录促进牛成肌细胞增殖,其结果完善了调控骨骼肌的基因网络,为后序探讨调控骨骼肌生长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S11 成肌细胞 细胞增殖 过表达 干扰
下载PDF
基于70K SNP芯片评估牙山黑绒山羊保种群体的遗传结构
2
作者 周东辉 张昌政 +7 位作者 张任豹 姜雪城 王子鹏 高霄霄 董焕声 柳楠 贺建宁 周李生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2,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牙山黑绒山羊核心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和群体内个体间的亲缘关系,并评估保种效果。使用GGP Goat 70K芯片对50只牙山黑绒山羊(公母各25只)核心群个体进行SNP分型,并使用Plink进行质控后,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 试验旨在探究牙山黑绒山羊核心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和群体内个体间的亲缘关系,并评估保种效果。使用GGP Goat 70K芯片对50只牙山黑绒山羊(公母各25只)核心群个体进行SNP分型,并使用Plink进行质控后,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群体亲缘关系分析以及群体家系结构分析。结果显示质控后共获得54668个SNPs位点用于后续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为:各标记位点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2541,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263,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3292,多态信息含量为0.3263,多态性标记比例为85.85%,表明牙山黑绒山羊核心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的ROH平均长度为9.89 Mb,46.94%为5~10 Mb的片段,基于ROH的平均近交系数为0.0747,近交程度较低。主成分分析可见,该核心群可分为3个亚群;群体的平均IBS遗传距离为0.3090,与G矩阵结果相似度较高,说明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群体的家系结构分析结果提示公羊大致可分为3个群体,10个家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其中一个家系中公羊多达16只,揭示各家系间个体数差异明显,需增加小家系群体的留种率。综上所述:牙山黑绒山羊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保种效果较好;群体近交程度较低,但个体间亲缘关系较近,公羊的血统数量较少,各家系间个体数差异明显;牙山黑绒山羊后期繁育需通过制定合理的选种选配方案,结合引入新的血统,扩大核心种群数量,增强其保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山黑绒山羊 SNP芯片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家系结构
下载PDF
精子介导GFP基因在小鼠早期胚胎中的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董焕声 房勇卫 +5 位作者 李兰 李晓林 孙理兰 翟向玮 潘庆杰 沈伟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5-539,共5页
利用DIG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分析了小鼠精子体外结合内化外源DNA的效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小鼠个体的精子结合外源DNA的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1),平均为13%。利用考马斯亮蓝染色评价了小鼠精子顶体反应发生的情况,筛选出TY... 利用DIG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分析了小鼠精子体外结合内化外源DNA的效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小鼠个体的精子结合外源DNA的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1),平均为13%。利用考马斯亮蓝染色评价了小鼠精子顶体反应发生的情况,筛选出TYH培养液为较合适的体外受精液。利用小鼠体外受精技术,将体外转染GFP基因并获能的小鼠精子与成熟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受精卵进行体外培养,表达GFP胚胎的阳性率为4.7%。验证了精子介导制备转基因小鼠胚胎的可行性,并建立了利用精子载体法制备转基因小鼠胚胎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动物 精子介导基因转移 体外受精
下载PDF
动物繁殖学网络教学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董焕声 张彦彬 潘庆杰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0年第5期59-62,共4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技术也发生大跨度、多方面的发展。教师授课和学生听课不再仅仅依赖于课堂的两小时,教学方式也逐步由传统的讲授方式向线上线下混合方式转变。动物繁殖学是动物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为了在有限的...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技术也发生大跨度、多方面的发展。教师授课和学生听课不再仅仅依赖于课堂的两小时,教学方式也逐步由传统的讲授方式向线上线下混合方式转变。动物繁殖学是动物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动物繁殖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效果,需要对动物繁殖学进行网络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讨。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动物繁殖学的教授,是对动物繁殖学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文章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分析了目前网络教学的现状、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使网络教学方法应用于动物繁殖学,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繁殖学 网络 教学方法
下载PDF
精子载体法转基因动物的分子机制与制备策略
5
作者 董焕声 沈伟 +3 位作者 李兰 房勇卫 李晓林 潘庆杰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7年第2期316-319,共4页
精子载体法转基因由于具有简便易行、对胚胎发育影响小的特点而成为最具诱惑力的转基因方法之一,因此研究者们在不同的水平上对该方法进行了研究。从分子水平上简要分析了探讨精子结合外源DNA及其内化转运的机制、外源DNA在精细胞内的... 精子载体法转基因由于具有简便易行、对胚胎发育影响小的特点而成为最具诱惑力的转基因方法之一,因此研究者们在不同的水平上对该方法进行了研究。从分子水平上简要分析了探讨精子结合外源DNA及其内化转运的机制、外源DNA在精细胞内的存在和降解;基于各种理论研究的进展总结了精子载体法制备转基因动物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载体法 转基因动物 胚胎发育 内化转运
下载PDF
山羊ES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君君 王明明 +2 位作者 董焕声 程明 潘庆杰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1-103,共3页
为了研究雌激素受体(ESR)基因是否与崂山奶山羊和莱芜黑山羊的产羔数相关,试验采用PCR-SSCP方法对120只崂山奶山羊和80只莱芜黑山羊的ESR外显子1和4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探索其与产羔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崂山奶山羊和莱芜黑山羊ESR外显... 为了研究雌激素受体(ESR)基因是否与崂山奶山羊和莱芜黑山羊的产羔数相关,试验采用PCR-SSCP方法对120只崂山奶山羊和80只莱芜黑山羊的ESR外显子1和4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探索其与产羔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崂山奶山羊和莱芜黑山羊ESR外显子1和4的SSCP均呈现一种带型,命名为AA基因型(野生型),不存在多态性。说明ESR基因与崂山奶山羊和莱芜黑山羊的产羔数无关,不能作为其多胎性状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雌激素受体(ESR)基因 产羔数 多态性 PCR-SSCP
下载PDF
“增奶灵”对奶牛产奶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田文儒 董焕声 刘青涛 《中国奶牛》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20,共3页
用不同添加剂量的“增奶灵”饲喂36头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其中对照组12头,试验A组、B组和C组各8头。试验各组牛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占精料量的0.05%、0.1%和0.15%的“增奶灵”,经47天的饲喂试验,结果发现,和对照组比,试验A组产奶量... 用不同添加剂量的“增奶灵”饲喂36头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其中对照组12头,试验A组、B组和C组各8头。试验各组牛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占精料量的0.05%、0.1%和0.15%的“增奶灵”,经47天的饲喂试验,结果发现,和对照组比,试验A组产奶量增加了0.45%,试验B组增加0.70%,试验C组增加1.36%;乳汁中体细胞数显著(P<0.05)下降;各组受试牛的乳脂率没有变化;此外,试验组牛蹄的质量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奶灵” 奶牛 产奶量 添加剂量
下载PDF
不同生殖激素对崂山奶山羊同期发情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君君 王明明 +2 位作者 张钦恺 董焕声 潘庆杰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6-18,共3页
以崂山奶山羊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采用进口孕酮阴道海绵栓,结合激素PMSG、GnRH+PMSG、GnRH+LH,将75只崂山奶山羊随机分为3组进行同期发情研究。结果显示:放栓14d后,肌注50μg/只GnRH,16d撤栓的同时肌注250IU/只PMSG,发... 以崂山奶山羊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采用进口孕酮阴道海绵栓,结合激素PMSG、GnRH+PMSG、GnRH+LH,将75只崂山奶山羊随机分为3组进行同期发情研究。结果显示:放栓14d后,肌注50μg/只GnRH,16d撤栓的同时肌注250IU/只PMSG,发情效果最好,发情率为8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崂山奶山羊 激素 繁殖率 同期发情
下载PDF
圈养北极熊刻板行为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桢 于正青 +1 位作者 董焕声 潘庆杰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期4-7,15,共5页
2013年4-7月,采用事件记录法记录并分析了海昌(青岛)极地动物世界圈养的2只(1♀1♂)北极熊的刻板行为的类型、发生频次(次·h-1)和时间分布。结果表明,圈养北极熊表现约有12种刻板行为,分别是:刻板踱步、甩头、头颈部上下伸... 2013年4-7月,采用事件记录法记录并分析了海昌(青岛)极地动物世界圈养的2只(1♀1♂)北极熊的刻板行为的类型、发生频次(次·h-1)和时间分布。结果表明,圈养北极熊表现约有12种刻板行为,分别是:刻板踱步、甩头、头颈部上下伸缩、前进倒退交替行走、头部转圈、吐舌、吮掌、假咀嚼、自舔、持续张嘴、干呕食物、打呵欠,在刻板行为类型及其时间分配格局中,雌北极熊以持续张嘴最多,占76.70%,而雄北极熊则以打呵欠最多,占2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熊 刻板行为 圈养
下载PDF
睾丸支持细胞对体外精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明明 杜淼 +2 位作者 李婷婷 董焕声 潘庆杰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64-168,共5页
通过建立小鼠睾丸支持细胞与精子共培养的方法,达到体外提高精子活力的目的。利用睾丸组织切片技术,观察并分析支持细胞对生精细胞的作用。从6~7日龄小鼠睾丸中分离睾丸支持细胞,体外培养两天后,形成细胞单层作为滋养层。取小鼠附睾尾... 通过建立小鼠睾丸支持细胞与精子共培养的方法,达到体外提高精子活力的目的。利用睾丸组织切片技术,观察并分析支持细胞对生精细胞的作用。从6~7日龄小鼠睾丸中分离睾丸支持细胞,体外培养两天后,形成细胞单层作为滋养层。取小鼠附睾尾内精子,转移到以支持细胞为滋养层的培养液中培养,同时设立对照组。通过精子分析仪观察各组精子的活力,结果显示,以支持细胞为滋养层的精子前向运动百分比为56.1±5.81%,显著高于对照组40.7±2.96%(P<0.05)。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精子结构,结果显示两组精子形态结构差异不显著,表明支持细胞能够提高体外精子的活力,但不改变精子的形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细胞 精子活力 共培养
下载PDF
DNA甲基化调节转基因动物外源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国梁 董焕声 +1 位作者 张西锋 沈伟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254-260,共7页
近20年来,动物转基因技术取得了迅猛发展,利用多种转基因手段已经获得了不同的转基因动物。然而,在转基因动物制备过程中,各种转基因方法仍然存在不同的优缺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就是如何提高转基因效率以及目的基因的表达... 近20年来,动物转基因技术取得了迅猛发展,利用多种转基因手段已经获得了不同的转基因动物。然而,在转基因动物制备过程中,各种转基因方法仍然存在不同的优缺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就是如何提高转基因效率以及目的基因的表达。目前,随着转基因技术研究的深入和表观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对转基因动物外源基因表达的表观调控机制产生了兴趣。本文对DNA甲基化修饰与转基因动物外源基因表达调控的有关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就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转基因动物 外源基因 表观遗传
下载PDF
精子介导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臧京帅 柳林 董焕声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精子载体转基因技术(SMGT)自1989年创立以来即以其高效、低耗、操作简便等特点引起了众多科学家的广泛兴趣。综述了精子载体转基因的相关机理、常用方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基因 转基因技术 精子
下载PDF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诊疗实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文儒 董焕声 《中国奶牛》 2005年第3期39-41,共3页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EH)是由血液寄生生物--附红细胞体引起[1]的,以贫血、黄疽、发热等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的立克次氏体病.其病原是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运动在血浆中的附红细胞体.它能够影响红细胞的携氧功能和正常的细胞...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EH)是由血液寄生生物--附红细胞体引起[1]的,以贫血、黄疽、发热等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的立克次氏体病.其病原是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运动在血浆中的附红细胞体.它能够影响红细胞的携氧功能和正常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奶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附红细胞体病 流行病学 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动物科学专业“3+2”贯通培养本科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文立 董焕声 王光 《山东畜牧兽医》 2022年第1期50-53,共4页
本文以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3+2”贯通培养实践案例,介绍了贯通培养本科阶段课程教学体系、课程设置、课程思政、课程内容、实验及实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及手段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总结了培养特色及成效,分析了存在的... 本文以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3+2”贯通培养实践案例,介绍了贯通培养本科阶段课程教学体系、课程设置、课程思政、课程内容、实验及实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及手段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总结了培养特色及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科学专业 贯通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长春地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15
作者 李建栋 崔凯 +1 位作者 董焕声 马泽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7-295,共9页
为了掌握长春地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的感染率及基因型种类的分布情况,探究其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源由,本研究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采集长春地区8个养殖场共计538份梅花鹿粪便样品进行毕氏肠微孢子... 为了掌握长春地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的感染率及基因型种类的分布情况,探究其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源由,本研究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采集长春地区8个养殖场共计538份梅花鹿粪便样品进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型分析,经PCR鉴定,测序分析、序列拼接比对以及系统进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长春地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率为17.84%(96/538),不同养殖场的感染率为0~47.96%;研究共发现14种基因型(BEB6、EbpC、Ⅰ、JLD-Ⅲ、JLD-Ⅸ、JLD-ⅩⅤ、JLD-ⅩⅥ、JLD-ⅩⅦ、JLD-ⅩⅧ、JLD-ⅩⅨ、JLD-ⅩⅩ、JLD-ⅩⅪ、JLD-ⅩⅫ和JLD-ⅩⅩⅢ),其中BEB6为优势基因型。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选择MS1、MS3、MS4以及MS7位点对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样本进行多态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在96份阳性样品中,共有16份阳性分离株在至少2个位点同时扩增成功,形成10个多位点基因型(multilocus genotypes,MLGs),相同的基因型之间存在不同亚型,表明长春地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长春地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流行病情况及基因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不仅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防控毕氏微孢子虫在人和动物间的传播提供基础数据,对保障公共卫生与健康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氏肠微孢子虫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基因型分析
下载PDF
仔猪腹泻大肠杆菌菌种保存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燕 张建华 +3 位作者 刘玉英 尉玉杰 王俊超 董焕声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第10期6-7,共2页
本文研究了4株仔猪腹泻大肠杆菌菌株不同代次培养的菌液,制成甘油菌后,保存在-20℃6个月,分析细菌的菌落形态、菌落特征、生化特性、血清血特性、毒力、免疫原性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标准;4批冻干保存的菌种,经过36个月... 本文研究了4株仔猪腹泻大肠杆菌菌株不同代次培养的菌液,制成甘油菌后,保存在-20℃6个月,分析细菌的菌落形态、菌落特征、生化特性、血清血特性、毒力、免疫原性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标准;4批冻干保存的菌种,经过36个月的保存后,分析细菌的菌落形态、菌落特征、生化特性、血清血特性、毒力、免疫原性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标准。本文为大肠杆菌病的致病机理及疾病的潜伏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大肠杆菌 保存
下载PDF
人工饲养加州海狮MHC-DQB氨基酸序列分析
17
作者 李岩 张婷玉 +2 位作者 牟恺 董焕声 潘庆杰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59-163,共5页
通过利用克隆与测序技术,分析人工饲养条件下加州海狮的MHC-DQB基因野生型以及其他哺乳动物序列的差异。通过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发现α片段在不同的哺乳动物序列中都存在保守的4个半胱氨酸位点用于二硫键的形成,并且都具有1个保守的... 通过利用克隆与测序技术,分析人工饲养条件下加州海狮的MHC-DQB基因野生型以及其他哺乳动物序列的差异。通过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发现α片段在不同的哺乳动物序列中都存在保守的4个半胱氨酸位点用于二硫键的形成,并且都具有1个保守的糖基化位点。与α片段相似,在β片段中同样存在保守的3个半胱氨酸位点以及1个糖基化位点。并且人工饲养型诱导DQB基因序列发生了突变,在α片段中有5个位点发生突变,而在β片段中则有4个位点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狮 MHC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昆明白小鼠胚胎生殖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18
作者 赵向远 李洋 +3 位作者 刘延玲 董焕声 王红军 董晓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2期85-90,102,共7页
胚胎生殖细胞(embryonic germ cells,EG)是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的多潜能干细胞。本研究旨在优化昆明白小鼠EG细胞的培养条件。以昆明白小鼠10.5dpc胚胎PGC为材料,以丝裂霉素C处理的小鼠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 胚胎生殖细胞(embryonic germ cells,EG)是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的多潜能干细胞。本研究旨在优化昆明白小鼠EG细胞的培养条件。以昆明白小鼠10.5dpc胚胎PGC为材料,以丝裂霉素C处理的小鼠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germcells,MEF)为饲养层,培养小鼠EG细胞,以对影响小鼠EG细胞传代的因素进行探讨。用ELISA试剂盒定量检测MEF自身分泌生长因子SCF、bFGF、LIF的浓度;以培养液是否添加生长因子,观察PGC/EG的培养效果;比较了机械分割法、胰酶消化法和胶原酶Ⅳ消化法对EG传代培养的影响;对获得的EG进行多能性鉴定。结果表明,培养3d的饲养层上清液中含75.7ng/LSCF、125.7ng/LbFGF、196.6ng/LLIF,培养5d的饲养层上清液中含76.2ng/LSCF、136.2ng/LbFGF、214.2ng/LLIF;培养液添加生长因子显著提高了EG的克隆数、传代数(P<0.05);机械分割法与酶消化法对EG传代差异显著(P<0.05),而两种酶法对EG传代无显著影响(P>0.05);所分离的EG细胞显示AKP染色强阳性;EG体外培养时会自分化为神经样细胞、上皮样细胞;EG细胞呈Oct4、SSEA-1的免疫荧光检测阳性。结果提示,饲养层自身能分泌少量生长因子,但培养液中添加生长因子可显著改善昆明白小鼠EG培养效果,酶消化法更适合于昆明白小鼠EG的传代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生殖细胞 饲养层 生长因子 传代方法 分化
下载PDF
杜泊羊与湖羊杂交羔羊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昕俞 乔程 +3 位作者 李桢 张国梁 潘庆杰 董焕声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2-55,共4页
为探究纯种羔羊与杂种羔羊生长发育规律,试验选择体质状况良好、发育正常的初生纯种杜泊羊羔羊、纯种湖羊羔羊和杜湖杂交羊羔羊各100只,对其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其生长发育特点。结果表明:杜泊羊羔羊体高的变异系数最大,湖羊和... 为探究纯种羔羊与杂种羔羊生长发育规律,试验选择体质状况良好、发育正常的初生纯种杜泊羊羔羊、纯种湖羊羔羊和杜湖杂交羊羔羊各100只,对其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其生长发育特点。结果表明:杜泊羊羔羊体高的变异系数最大,湖羊和杜湖杂交羊羔羊体重的变异系数最大;除杜泊羊羔羊断奶重与体高呈负相关外,3个羔羊群羊只断奶重与体尺指标均呈正相关;不同品种羔羊初生重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 05或P<0. 01),随着羔羊的生长发育差距不断缩小,但杜泊羊与杜湖杂交羊之间均差异显著(P<0. 05);不同品种羔羊体尺指标在各周龄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差异,3个羔羊群羊只初生重与产羔数均呈负相关,且湖羊羔羊呈显著负相关(P<0. 05)。说明3个羔羊群羊只有各自的生长发育规律且品种间存在差异,可以利用其生长发育规律和差异进行杂交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体重 体尺性状 相关性 差异性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母羊发情声音数字化识别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福任 贾博 +4 位作者 徐洪东 李桢 黄娇娇 潘庆杰 董焕声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11,共4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构建模型,利用计算机技术识别母羊发情的叫声。对40只崂山奶山羊发情、羔羊寻母、母羊饥饿和饲料刺激4种类型声音进行录制,通过搭建程序对原始声音进行声音信号分析,然后将声音进行预处理并进行特征参数提取,发现母羊发... 本试验旨在通过构建模型,利用计算机技术识别母羊发情的叫声。对40只崂山奶山羊发情、羔羊寻母、母羊饥饿和饲料刺激4种类型声音进行录制,通过搭建程序对原始声音进行声音信号分析,然后将声音进行预处理并进行特征参数提取,发现母羊发情、饥饿、羔羊寻母状态下羊的声音强度和频率有显著差异。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支持向量机(SVM)和迭代算法(Adaboost)3种声音模型对羊声音进行识别准确率验证,结果显示3种声音模型识别羊的发情状态与试情结果吻合率为96.67%、84.17%和87.92%。从动物行为学的角度分析,可以利用计算机处理羊的声音识别出母羊发情等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羊发情 声音信号分析 识别准确率 计算机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