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氧化硅的体外细胞毒性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红 吴秋云 +4 位作者 唐萌 曹松玉 董玉颖 盛静逸 陆祖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54-1060,共7页
采用红细胞溶血实验、MTT法、形态学和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比较纳米SiOx及微米SiO2对红细胞和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测定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一... 采用红细胞溶血实验、MTT法、形态学和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比较纳米SiOx及微米SiO2对红细胞和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测定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一氧化氮(NO)等氧化应激指标,探讨其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x与微米SiO2在一定粒子浓度范围内致红细胞溶血率及生成MDA的量随浓度增加逐渐升高,呈剂量-反应关系;RAW264.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1.60,38.12mg/cm^2;染毒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呈气球样变;纳米SiOx及微米SiO2在0.036-0.571mg/cm^2浓度范围内,可引起培养液中LDH活性显著升高,呈时间-效应关系,相同浓度纳米SiOx致培养液中LDH含量高于微米SiO2;染毒细胞内MDA,H2O2,·OH,O2·^-,NO水平显著升高.结果提示相同浓度纳米S iOx的毒性作用较微米SiO2强,氧化应激在细胞毒性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硅 红细胞 RAW264.7细胞 毒性效应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伟伟 李亮 +7 位作者 孟繁岳 李靖欣 嵇红 董玉颖 潘红星 储凯 许可 朱凤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5-499,共5页
目的:探索江苏省北部部分地区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江苏省盐城市和淮安市6个县(区)回顾性调查儿童在过去3年间的HFMD患病史,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 目的:探索江苏省北部部分地区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江苏省盐城市和淮安市6个县(区)回顾性调查儿童在过去3年间的HFMD患病史,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HFMD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1 239名调查对象中,HFMD患者为170例,此队列人群发病密度为50.36/1 000人年,门诊病例和住院病例分别为153、17例。单因素分析发现5个暴露因素和HFMD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HFMD有3个危险因素和2个保护因素,分别为:性别为男性(OR=1.60,95%CI:1.12~2.27),居住在城镇(OR=1.71,95%CI:1.15~2.53),患儿经常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OR=1.96,95%CI:1.20~3.21),纯母乳喂养时间为3~6个月(OR=0.39,95%CI:0.17~0.84),饭前便后洗手(OR=0.54,95%CI:0.36~0.81)。结论:城镇人口密度大,接触传播是HFMD传播方式之一,因此减少儿童与患者接触对于控制HFMD传播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加纯母乳喂养对预防婴幼儿患HFMD起到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012-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流感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姚静 王寅 +7 位作者 董玉颖 李晓君 张秀玲 黄瑶 卞宇旬 许蓉蓉 任薇 袁粉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分析扬州市流感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扬州市2012-2021年流感监测资料及病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2-2021年,扬州市共报告流感样病例(ILI)438072例,占门急诊病例比率(ILI%)为6.69%;0~4岁组和5~14岁... 目的分析扬州市流感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扬州市2012-2021年流感监测资料及病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2-2021年,扬州市共报告流感样病例(ILI)438072例,占门急诊病例比率(ILI%)为6.69%;0~4岁组和5~14岁组在ILI中所占构成比最大。采用ILI%×流感核酸检测阳性率作为流感活动强度指标,结果显示流感流行时间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3月,2012-2013、2020-2021年呈低流行状态,2014-2019年(尤其是2019年)出现流行高峰;流感核酸检测阳性率为9.61%。病原型别以季节性H3N2型为最多,其后依次为乙型Victoria流感、新甲型H1N1流感、乙型Yamagata流感。上述结果与流感暴发疫情一致。结论扬州市流感多发生于冬春季,各病原型别交替流行,每个流行周期(2~4年)有2~3种型别为优势株。疾制部门应重点关注婴幼儿、儿童群体,加强学校疫情防控指导力度,继续强化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哨点监测 流行病学特征 病原学特征 流感样病例 流感活动强度
下载PDF
2022年扬州市2起学校百日咳暴发疫情调查
4
作者 姚静 董玉颖 +2 位作者 王寅 徐娅雯 李晓君 《江苏卫生保健》 2023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分析2022年扬州市广陵区2起学校百日咳暴发疫情,探讨百日咳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22年2起学校百日咳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同时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百日咳杆菌核酸。结果2校共发现29例百日咳... 目的分析2022年扬州市广陵区2起学校百日咳暴发疫情,探讨百日咳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22年2起学校百日咳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同时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百日咳杆菌核酸。结果2校共发现29例百日咳病例,其中确诊26例,临床诊断3例,病例均为小学生,总罹患率为1.24%,2校分别为0.51%、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55,P<0.05)。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无发热症状,无住院、重症、死亡病例。病例百白破疫苗全程接种率、及时率均为89.65%(26/29)。结论建议加强学校(尤其农村学校)、医疗机构百日咳防控培训,进一步探索百日咳疫情防控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暴发疫情 调查分析
下载PDF
江苏省扬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董玉颖 范前东 +6 位作者 王月萍 李玉来 夏俊鹏 姚静 张军 徐勤 王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6-9,共4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扬州市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核酸检测结果。方法对COVID-19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进行随访,连续6周采集咽拭子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暴露后第2、3、4周的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COV... 目的分析江苏省扬州市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核酸检测结果。方法对COVID-19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进行随访,连续6周采集咽拭子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暴露后第2、3、4周的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COVID-19确诊病例阳性率为100.00%、61.54%、8.33%,平均核酸检测阳性时间为(24.08±1.17)d,无症状感染者阳性率依次为100.00%、66.67%、20.00%,平均核酸检测阳性时间为(25.21±1.28)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确诊病例暴露后第2、3周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ORF1ab基因平均循环阈值(Ct值)为(31.56±4.98)、(34.26±3.16),N基因平均Ct值为(30.88±4.82)、(34.40±2.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5、0.15)。从第4周开始,因咽拭子的核酸检测阳性例数较少(n≤1),未参与统计。无症状感染者暴露后第2、3、4周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ORF1ab基因平均Ct值为(31.01±3.68)、(32.64±3.74)、(29.05±2.96),N基因平均Ct值为(31.37±3.62)、(32.9±3.51)、(28.40±4.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3、0.12)。从第5周开始,因咽拭子的核酸检测阳性例数较少(n≤1),不参与统计。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中均有1例病例咽拭子核酸检测复检阳性。结论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暴露后,第2周内呼吸道标本阳性检出率高,2组核酸检测阳性时间无显著差异,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咽拭子标本连续2次核酸检测阴性存在复检阳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检测 循环阈值 无症状感染者
下载PDF
扬州市2017年流感哨点医院监测结果 被引量:2
6
作者 许纯 张军 +2 位作者 潘兴扬 董玉颖 吴莹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305-306,共2页
目的了解扬州市流感流行规律和流感病毒变异情况。方法统计2017年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LI),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和住院肺炎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2017年报告门诊ILI病例57 872例,占门诊病例比例(ILI%)为7.50%。年初(... 目的了解扬州市流感流行规律和流感病毒变异情况。方法统计2017年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LI),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和住院肺炎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2017年报告门诊ILI病例57 872例,占门诊病例比例(ILI%)为7.50%。年初(1-8周)和年尾(47-52周)是流感高发期,ILI%最高可达11.8%。检测标本3 338份,阳性502份,阳性率15.04%,B型(Victoria)流感、季节性H3流感、新型甲型H1N1流感交替流行,并出现少许B型(Yamagata)流感。就诊人群主要以0~4岁组(婴幼儿组)和5~14岁组(儿童组)为主。住院肺炎病例以B型(Victoria)流感病毒为主,其次是季节性H3流感病毒。结论加强流感的实时监测及易感人群防护,对流感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哨点监测 核酸检测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扬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许纯 董玉颖 +2 位作者 田婧棽 王寅 张军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269-270,274,共3页
目的了解扬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特征,为密切接触者的精准管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密切接触者特征,并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纳入研究新型冠状... 目的了解扬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特征,为密切接触者的精准管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密切接触者特征,并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纳入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725人。男女比为0.921,平均年龄(43.57±18.62)岁。检出核酸检测阳性标本20份,阳性率2.76%。与病例不同关系、接触频率、地点、方式等人群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年龄、暴露时间人群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触地点为家中是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的危险因素(OR=8.578,95%CI:1.607~45.789,P=0.012)。结论及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及时实施隔离,并加强其密切接触者管理,对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密切接触者 核酸检测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8
作者 董玉颖 《教育界(教师培训)》 2014年第5期65-65,共1页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符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质疑不仅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促进小学语文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教师们需要不断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笔者结合实际,从质疑能力的重要性出发,谈...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符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质疑不仅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促进小学语文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教师们需要不断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笔者结合实际,从质疑能力的重要性出发,谈谈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低段教学 质疑能力
下载PDF
扬州市2010—2017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马久华 缪义香 +1 位作者 董玉颖 焦洁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84-185,共2页
目的分析扬州市手足口病病原特征,探索病原变化规律。方法采集手足口病病例咽拭子/肛拭子标本,使用Real-time PCR法检测通用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EV71和CoxA16检测。结果 2010—2017年扬州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55 373例,发病率10... 目的分析扬州市手足口病病原特征,探索病原变化规律。方法采集手足口病病例咽拭子/肛拭子标本,使用Real-time PCR法检测通用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EV71和CoxA16检测。结果 2010—2017年扬州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55 373例,发病率100.66/10万~225.56/10万,年均153.53/10万。报告死亡3例,病死率为5.42/10万。报告重症病例146例,占0.26%。发病呈4—7月、10—12月双峰型(分别占55.47%、25.06%)。≤5岁病例占91.56%;男女比为1.53∶1。发病率居前3位的为仪征市(250.53/10万)、扬州市区(198.89/10万)、高邮市(100.34/10万)。病原学检测3 669例,阳性率60.48%,其中,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74%、20.01%、19.73%。重症病例以EV71型为主(占74.63%)。普通病例中通用、CAV1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重症病例,EV71阳性检出率低于重症病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012—2017年报告聚集性疫情49起,波及病例276例,发生地幼儿园占93.88%,主要为CAV16型、EV71型。结论 2010—2017年扬州市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优势毒株各异,重症病例多为EV71型,应进一步加强病原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原学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扬州市2015~2017年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文俊 吴倩 +5 位作者 黄瑶 张秀玲 许纯 董玉颖 周乐 徐勤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729-732,共4页
目的分析扬州市2015~2017年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扬州市2015~2017年26起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资料及腹泻粪便样本,用荧光定量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方法对452份粪便样本... 目的分析扬州市2015~2017年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扬州市2015~2017年26起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资料及腹泻粪便样本,用荧光定量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方法对452份粪便样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5~2017年,扬州市共报告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26起,病例1403例,罹患率波动在1.07%~15.02%,452份急性胃肠炎患者粪便样本中诺如病毒阳性184例,阳性率为40.71%。26起疫情中15起(57.69%)发生于小学,初中、幼儿园分别6起(23.08%)和5起(19.23%),疫情多发于寒冷季节,23起(88.46%)发生在冬春季节。病毒分型全部为诺如病毒GII型。结论诺如病毒已成为扬州地区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的主要病原之一,冬春季节高发,GII型是主要基因型别,学校和托幼机构是高发场所,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诺如病毒感染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胃肠炎 聚集性疫情 基因分型
下载PDF
人与家畜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关联性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军 肖越胜 +3 位作者 范前东 王月萍 董玉颖 徐勤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为探讨人群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与家畜HEV感染的流行病学关联性,揭示戊型肝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以134例戊型肝炎患者为病例组进行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收集与家畜相关的卫生行为资料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戊型肝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为探讨人群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与家畜HEV感染的流行病学关联性,揭示戊型肝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以134例戊型肝炎患者为病例组进行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收集与家畜相关的卫生行为资料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戊型肝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采集研究现场的家养猪、鸡粪便、猪胆囊、猪肝、环境水样等进行HEV核酸检测,并对病例和猪肝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猪类接触史(OR=7.21,95%CI:1.65-31.45)、生食瓜果蔬菜史(OR=2.95,95%CI:1.19-7.36)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现场的猪粪、猪胆囊、猪肝HEV核酸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2%、23.5%、30.8%,其余样本均为阴性。人和猪感染的HEV以基因4型为主,核苷酸同源性89.9%-99.3%。结果表明生猪接触史、生食瓜果蔬菜史是戊型肝炎的危险因素,猪胆囊、猪肝的HEV含量高,猪能通过猪粪排出HEV,本地区人源和猪源HEV同源性高,猪是本地人群HEV的重要宿主动物;应结合戊型肝炎的流行特点开展相关防控工作,加强戊型肝炎防控的健康教育和重点人群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病毒性肝炎 多因素分析 核酸检测 基因分析
下载PDF
扬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临床症状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寅 傅俊杰 +8 位作者 董玉颖 许纯 田婧棽 朱维维 田雯 何日 金武 陆启立 张军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掌握扬州市2020年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临床相关资料,对病例病程早期和中后期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并对有无肺炎影像学改变的病例相... 目的掌握扬州市2020年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临床相关资料,对病例病程早期和中后期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并对有无肺炎影像学改变的病例相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23例确诊病例,临床症状以咳嗽(91.3%)、发热(87.0%)为主,病程中最高温38.1℃~39℃的中热10例,占43.5%;37.3℃~38.0℃的低热8例,占34.8%。病程早期(发病0~3天)60.9%有干咳症状,中后期(4天及以后)降低至21.7%;病程早期21.7%有咳痰,中后期增至52.2%;病程早期34.8%有乏力症状,中后期降至4.3%;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有明显肺炎影像学改变的13例(占56.5%),无明显改变的10例(占43.5%),有肺炎影像学改变病例的中高热比例为30.8%,而无影像学改变病例38℃以上中高热比例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随着病程进展,新冠肺炎病例的咳嗽会由干咳为主转为以咳痰为主,乏力现象逐渐消失,近一半的病例有低热或不发热的现象,在疾病早期易造成漏诊或错过最佳诊疗时机,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临床症状 影像学改变
下载PDF
扬州市6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3
作者 许纯 董玉颖 +6 位作者 田婧棽 王寅 张军 李玉来 王月萍 范前东 何日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分析扬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扬州市报告的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1月23日-2月29日,扬州市共报告6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共有病例26例;... 目的分析扬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扬州市报告的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1月23日-2月29日,扬州市共报告6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共有病例26例;家庭聚集性疫情报告4起。一代病例8例,二代病例18例;一代病例中6例发病前14d内有武汉旅居史。结论及时发现新冠肺炎病例,实施隔离,防止二代传播,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聚集性疫情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江苏省农村地区柯萨奇病毒A16感染所致疾病及其流行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董玉颖 孟繁岳 +4 位作者 储凯 陶红 张亚 张雪峰 朱凤才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5-576,共2页
柯萨奇病毒A16(Coxsakievirus A16,CA16)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成员,可引起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非特异性发热、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肺炎、心肌炎等疾病。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16 流行特征 农村地区 疾病 江苏省 小核糖核酸病毒 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
原文传递
江苏省扬州市大众对艾滋病非职业暴露后预防药物使用意愿变动影响因素的多重对应分析
15
作者 康伟俐 杨惠民 +4 位作者 徐超杰 董玉颖 李锦成 王寅 张军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究大众人群对艾滋病非职业暴露后预防(nPEP)药物使用意愿变动的影响因素,为大众人群艾滋病干预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1—6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江苏省扬州市大众人群对nPEP药物使用意愿变动的影响因素。运用... 目的探究大众人群对艾滋病非职业暴露后预防(nPEP)药物使用意愿变动的影响因素,为大众人群艾滋病干预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1—6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江苏省扬州市大众人群对nPEP药物使用意愿变动的影响因素。运用Excel 2019和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社会人口学信息、艾滋病知晓等变量中与n PEP药物使用意愿变化有关联的变量,多重对应分析方法展现n PEP药物使用意愿变化与关联变量之间的联系。结果1447名调查对象中仅20.8%的人nPEP药物使用意愿为增强,还有3.9%的人使用意愿为减弱。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PEP药物使用意愿变动在年龄、月收入、社会资本、婚姻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知晓等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月收入、性别、社会资本、HIV知晓是nPEP药物使用意愿变动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重对应分析显示,月收入3000元以下、知道并了解HIV知识的人群与n PEP药物使用意愿增强有关联,男性、社会资本高水平、月收入6000元以上的人群与nPEP药物使用意愿减弱有关联。结论扬州市大众人群的nPEP药物使用意愿发生变动与多种因素有关,继续提高大众人群HIV知识是必要的,此外还应进一步宣传nPEP药物并降低其获取难度,最终达到减少艾滋病传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人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非职业暴露后预防药物 多重对应分析
原文传递
扬州市札如病毒感染所致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调查 被引量:13
16
作者 董玉颖 许纯 +2 位作者 黄瑶 姚静 张军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0年第4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索扬州市小学生札如病毒感染所致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特点。方法对札如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札如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疫情传播危险因素;采集病例标本进行札如病毒核酸检测,对检测阳性... 目的探索扬州市小学生札如病毒感染所致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特点。方法对札如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札如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疫情传播危险因素;采集病例标本进行札如病毒核酸检测,对检测阳性的病例开展随访观察,探索札如病毒感染的排毒期;采集未发病的密切接触者标本分析隐性感染情况。结果两起札如病毒感染的聚集性疫情共报告病例30例,临床表现以呕吐症状为主,发生率为93.33%,病例排毒期3~19 d,平均为11.12 d,隐性感染率为26.32%,札如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暴露于呕吐物或粪便一米以内(OR=12.94,95%CI:1.19~140.37);保护因素是就餐前洗手(OR=0.064,95%CI:0.007~0.56)。结论札如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状为呕吐,隐性感染率高,排毒期长,容易在小学校园等儿童聚集的场所引起聚集性疫情,暴露于呕吐物或粪便一米以内是札如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就餐前洗手可以减小札如病毒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札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 临床表现 排毒期 隐性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扬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7
作者 董玉颖 王艳 +5 位作者 黄瑶 周乐 夏候鹏 许纯 田婧棽 李秋梅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0年第5期15-17,共3页
目的对扬州市报告的2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的呼吸道样本核酸检测结果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COVID-19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病例进行随访,连续5周采集咽拭子并进行核酸检测,收集基本资料,用生存分析法对数据进... 目的对扬州市报告的2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的呼吸道样本核酸检测结果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COVID-19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病例进行随访,连续5周采集咽拭子并进行核酸检测,收集基本资料,用生存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发病后1~2d、3~4d、5~7d的病毒阳性率为100%、100%、66.67%。所有病例平均核酸检测阳性时间为16.32d,其中普通型为18.50d,轻型为13.70d,对二者的阳性率进行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0.03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病例类型(OR=0.19,95%CI:0.06~0.61)、发病-就诊时间(OR=0.70,95%CI:0.55~0.88)对病例的核酸检测阳性时间有影响。结论确诊病例发病后1周内呼吸道标本阳性检出率高,轻型的核酸检测较普通型病例阳性时间短,及时就诊使用药物后可能会缩短病例的核酸检测阳性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检测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医院检验人员感染布鲁氏菌病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军 鲍昌俊 +2 位作者 谈忠明 董玉颖 朱道建 《医学动物防制》 2014年第9期1018-1019,1022,共3页
目的探讨布鲁氏菌病是否可通过医院实验室检验过程感染检测工作人员。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检验人员感染布鲁氏菌病和被检测病例的关联性。结果 2例布鲁氏菌病病例有流行病学间接接触史,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 目的探讨布鲁氏菌病是否可通过医院实验室检验过程感染检测工作人员。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检验人员感染布鲁氏菌病和被检测病例的关联性。结果 2例布鲁氏菌病病例有流行病学间接接触史,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检测显示医院检验人员和就诊病例结果菌型一致。结论布鲁氏菌可通过检测病例血液过程中的气溶胶作用而感染医院检验人员,医院应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和检测人员的规范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血培养 院内感染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
原文传递
扬州市2004-2012年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军 朱道建 +3 位作者 范前东 王月萍 董玉颖 吴志明 《医学动物防制》 2015年第1期1-3,6,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扬州市2004-2012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的发病趋势和病例对照研究,探讨人群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的危险因素,提供有效的戊肝控制策略。方法对扬州市2004-2012年戊肝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对比分析;以13... 目的通过分析扬州市2004-2012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的发病趋势和病例对照研究,探讨人群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的危险因素,提供有效的戊肝控制策略。方法对扬州市2004-2012年戊肝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对比分析;以134例戊肝患者为病例组,以与病例条件相似的268名健康者为对照组,进行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流行病学史、相关卫生行为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等分析戊肝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戊肝发病上升趋势明显,2~3月出现相对发病高峰;病例年龄以中老年、职业以农民、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为主,生活环境差;单因素分析与戊肝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表明,肝炎病人接触史、猪类接触史、医疗史3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有既往肝炎史(OR=3.57,95%CI:2.40~85.42)、猪类接触史(OR=7.21,95%CI:1.65~31.45)、生食瓜果蔬菜史(OR=2.95,95%CI:1.19~7.36)、医疗史(OR=6.23,95%CI:2.82~13.78)。结论患者防病意识普遍较低,应结合戊肝的流行特点开展相关防制工作,加强戊肝防控的健康教育和重点人群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特征 病例对照研究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一起家禽H5N6禽流感暴发疫情应急监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军 吴志明 +4 位作者 何日 许纯 董玉颖 吴莹 鲍倡俊 《医学动物防制》 2020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掌握H5N6禽流感病毒对家禽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分析疫情发生场所消毒后效果,为人感染禽流感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外环境和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标本进行H5N6禽流感核酸检测。结果在疫情发生场所外环境检测... 目的掌握H5N6禽流感病毒对家禽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分析疫情发生场所消毒后效果,为人感染禽流感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外环境和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标本进行H5N6禽流感核酸检测。结果在疫情发生场所外环境检测阳性率高、传染性强;禽类养殖场从发生疫情起至灭杀前共发病1200羽,发病率为10.22%,7天共死亡320羽,死亡率为2.73%。在外环境监测标本中,消毒前流感核酸阳性率为56.67%,消毒后阳性率为7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P=0.25)。职业暴露人群血标本检测均为H5N6禽流感病毒阴性。结论应加强禽类场所和职业暴露人群监测,以及疫情发生场所消毒工作,预防H5N6禽流感感染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6禽流感 外环境监测 消毒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