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董知国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3期65-67,共3页
目的对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抽取该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进行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的90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呼吸支持疗法,观察组给予急诊呼... 目的对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抽取该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进行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的90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呼吸支持疗法,观察组给予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11%(P<0.05);两组患者呼吸恢复稳定所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给予复苏体位、呼吸机给氧、开放气道、环甲膜穿刺、面罩给氧、鼻导管吸氧和气管插管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危重症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急诊呼吸机阶段性的治疗手段效果更好,安全性高,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呼吸机阶段性治疗 环甲膜穿刺
下载PDF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董知国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22期4299-4300,共2页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试验组合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进行治疗。治疗后试验组呼吸、酸碱值、心率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试验组合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进行治疗。治疗后试验组呼吸、酸碱值、心率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P〈0.05)。不同的临床治疗方式在控制疾病上都有着较好的作用价值,但是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各项指标,减少了不良状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AP呼吸机 COPD Ⅱ型呼吸衰竭 疗效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诊断与预防工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董知国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及预防措施。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180例,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实施X线检查,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CT检查。观察两组诊断符合情况,分析观察组图像特征。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100.00%,较对照...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及预防措施。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180例,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实施X线检查,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CT检查。观察两组诊断符合情况,分析观察组图像特征。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100.00%,较对照组更高(P<0.05);胸内气管狭窄(25.56%)可见气管壁向心性移行狭窄,气管矢状径变大、冠状径减小;上中肺野透亮度增高(40.00%),上叶血管纤细;气管壁增厚(17.78%)可见肺组织(过度充气)及气管腔(低密度)阴影,气管环影增厚;肺纹理增强(16.67%)可见肺部纹理紊乱、增多。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结合多种方式诊断,可提高准确度;予以预防措施,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诊断 预防
下载PDF
热毒宁针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60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茹 董知国 陈登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5X期112-112,共1页
热毒宁是由青蒿、金银花、桅子组成的具有抗菌、抗病毒、镇静、降温及提高免疫力的一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针剂。经过临床适用,证明其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发热、咽痛、脓痰具有良好效果。2004年1月~2006年10月,我们应用此... 热毒宁是由青蒿、金银花、桅子组成的具有抗菌、抗病毒、镇静、降温及提高免疫力的一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针剂。经过临床适用,证明其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发热、咽痛、脓痰具有良好效果。2004年1月~2006年10月,我们应用此针剂治疗600例,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针剂 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胺碘酮用于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102例疗效观察
5
作者 董知国 《当代临床医刊》 2018年第3期3864-3864,3846,共2页
目的探究胺碘酮在急诊患者伴有快速型心律失常应用中的疗效、优点以及对临床急诊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急诊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共10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心律失常的药... 目的探究胺碘酮在急诊患者伴有快速型心律失常应用中的疗效、优点以及对临床急诊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急诊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共10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利多卡因。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一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均有所下降,实验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且实验组的血压及心率均下降到正常参考值。结论胺碘酮在对于急诊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可将其运用到临床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急诊 胺碘酮 疗效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家灵 董知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4年第7期72-73,共2页
目的探索研究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2014年的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2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再将这72名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 目的探索研究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2014年的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2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再将这72名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转复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平均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而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比对照组明显要多,也更趋于正常(P<0.05)。治疗后对照组转复率为75.00%,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转复率为88.89%,总有效率为91.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转复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平均起效时间为(6.79±0.84)h,观察组治疗后平均起效时间为(0.87±0.46)h,观察组的起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出现,在不良反应上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结论单纯胺碘酮治疗与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在临床上的安全性均良好,不良反应少;但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而且起效时间短。在临床上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时可以优先考虑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美托洛尔 心律失常 转复率
下载PDF
急诊观察治疗期间行风险管理治疗酒精中毒昏迷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茹 张延 董知国 《当代医学》 2014年第10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观察治疗期间实行风险管理对酒精中毒昏迷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3月普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酒精中毒昏迷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风险管理组和急救处理组(n=49),观察2组患者临床风... 目的:探讨急诊观察治疗期间实行风险管理对酒精中毒昏迷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3月普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酒精中毒昏迷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风险管理组和急救处理组(n=49),观察2组患者临床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急救,都能恢复意识,清醒时间为(2.72±0.43)h,较前相比Glasgow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管理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观察治疗期间对酒精昏迷的患者加以风险管理,可明显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治疗 酒精中毒 昏迷 风险管理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在急诊中的应用浅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发俊 谭填英 董知国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2期142-142,158,共2页
中药注射剂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中药新剂型,在临床治疗中以疗效确切,药效迅速,作用可靠的特点,更适于抢救危重病症之用,是中医急症治疗必不可少的剂型。笔者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就急诊应用中药注射剂谈几点心得体会... 中药注射剂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中药新剂型,在临床治疗中以疗效确切,药效迅速,作用可靠的特点,更适于抢救危重病症之用,是中医急症治疗必不可少的剂型。笔者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就急诊应用中药注射剂谈几点心得体会,对客观、公正的评价中药注射剂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急诊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利奈唑胺致重症药疹1例
9
作者 李蓉 董知国 +1 位作者 曹晓宇 白中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172-174,共3页
1例41岁女性患者因感染性休克给予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治疗一周后因高热寒战加用利奈唑胺(600mg q12h ivgtt)抗阳性菌治疗,给药8天后患者出现全身皮损,皮损表现为全身皮肤干燥、片状脱屑,且进一步加重为全身皮肤发黑发紫伴皮肤干燥,整... 1例41岁女性患者因感染性休克给予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治疗一周后因高热寒战加用利奈唑胺(600mg q12h ivgtt)抗阳性菌治疗,给药8天后患者出现全身皮损,皮损表现为全身皮肤干燥、片状脱屑,且进一步加重为全身皮肤发黑发紫伴皮肤干燥,整个皮损犹如烫伤样外观,受累体表面积约为95%,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考虑为利奈唑胺引起的重症药疹,停用该药,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氯雷他定等对症治疗后,皮疹部分结痂、消退,皮肤症状有所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重症 不良反应 药品 利奈唑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